第一单元测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温馨提示: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 句,不得多选)(6分)
①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②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③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④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⑥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⑧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塞外落日奇景的句子是“长河落日圆”。
(共6分。选填6句,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默写刘桢《赠从弟》(其二)前四句。(4分)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共4分。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日月飞逝,岁月翩xiān ,不觉间,时光轻盈的脚步,已走进夏的城池,轻轻的风,掠过流年枝头,温柔地撩拨着夏的窗帘。天很晴,心很静。沏一杯柔风的香茗,依着夏日的门槛,以最惬意的资态,托腮,淡看云卷云舒。开始渐渐懂得,生命,就是一支意味深长的歌谣,就是一首耐人寻味的诗歌。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翩xiān(跹) 香茗(míng) 惬意(qiè)
(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资态”,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姿态”。(2分)
(3)“惬意”的意思是:心里感到舒畅或畅快。(2分)
(4)将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2分)
生命,难道不就是一支意味深长的歌谣吗?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红星照耀中国》——美国——埃德加·斯诺
B.《骆驼祥子》——现代——巴金
C.《朝花夕拾》——现代——鲁迅
D.《西游记》——明代——吴承恩
(解析:《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
(2)《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它是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
5
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2分)
4.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时值长征胜利82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你校准备开展以“我爱我的祖国”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也来参与,完成以下任务。(12分)
(1)我国以立法形式确定了以下4个国家级纪念日,请你依照示例,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则宣传标语。(3分)
示例:不为记住仇恨,是要珍惜和平。(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日期
国家级纪念日
9月3日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9月30日
中国烈士纪念日
12月4日
中国国家宪法日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宣传标语:【示例】不为记恨杀戮,是要警示未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2)小明同学参加公祭日活动后,非常气愤地发了一条微博:“一定要让侵略者血债血偿!”如果请你在小明的微博上留言劝说他,你将怎么说?(3分)
【示例】小明同学,我们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不是为了记住仇恨,只是为了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再说,“一定要让侵略者血债血偿”,不是又要有战争发生吗?所以,呼吁全社会的人珍爱和平,这才是我们此次活动的目的,你说呢?(3分,言之有理即可)
(3)下面是小强同学写的一段感悟,请你帮他修改。(4分)
为国家级纪念日的设立“点赞”,而一个纪念日能否具有生命力、感召力,【A】还有赖于当代人的务实探寻,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关注。国家仪式的崇高感从哪里来?【B】形式是壳,只有温暖人心而又不失庄严,恪守史实而又目光长远的诠释与表达,就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与共鸣。
①【A】句语序不合理,应该把“参与”和“关注”两个词语互换位置。(2分)
②【B】句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就”改为“才”。(2分)
(4)某班要以“中国烈士纪念日”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需要引用一句古诗,请你从下面选出最恰当的一句(C)(2分)
A.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清·康有为)
B.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
C.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屈原)
D.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清·黄遵宪)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8分)
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百人团’成员最小的7岁,武亦姝16岁,陈更20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姝,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
5
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
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
阚兆江透露,其实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阚兆江说,“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
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把“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
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颜芳说:“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
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4分)
从主创者的角度阐述了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4分。意思相近即可)
6.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
传统诗词产生于古代,诗人们的生活情景、思想情感与我们现代人相差甚远,所以说“遥远”(2分)。但是,诗词大会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利用诗词本身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人,特别是让年轻人去热爱它,朗读它,传承它,让更多人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所以说“正在拉近这个距离”(2分。意近即可)。
7.文中引用了很多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的原话,有什么作用?(4分)
本则报道是新闻采访,引用人物原话更真实,给人一种亲临现场的感觉(2分);也体现了新闻真实性、严谨性的特点(2分)。
8.《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简要概括。(6分)
①《中国诗词大会》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②《中国诗词大会》的题目颇“接地气”,拉近了传统诗词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吸引人们爱上古诗词,有助于推动古诗词的普及;③《中国诗词大会》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滋养了人们的心灵,还引发了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6分。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二】(22分)
①新华网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 贾永 白瑞雪 孙彦新)浩瀚太空留下中国人第一行足印——27日17时,42岁的航天员翟志刚完成中国首次太空漫步。从这一刻起,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②16时41分,身着中国“飞天”舱外航天服的翟志刚头先脚后飘出母船——“神舟七号”,沿轨道舱壁开始活动。翟志刚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北京飞控中心观看这历史性一幕。
③在黑色天幕和蓝色地球组成的背景下,翟志刚抓住出舱扶手,缓缓地转了个身。他的头部贴着船体,身子在太空上下飘浮,好几次呈现出“倒立”姿态。接过同伴刘伯明递上来的一面国旗,翟志刚徐徐挥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第二次探出舱门时,翟志刚取下舱壁上的科学试验样品交回舱内。一根8米长的白色电脐带,把翟志刚和飞船相连。每一次移动之前,他把身上另外两条橙色安全系绳交替固定在舱外扶手上。用“太空漫移”来形容这次太空行走,
5
似乎更为确切。同此前世界上已经完成的319次太空行走中的大多数一样,翟志刚的“行走”,正是通过双手在飞船扶手上移动和安全系绳的保护来实现的。
④舱外活动的每一步都十分艰难。舱门从开启到完全打开,花了6分钟。当翟志刚在舱外移动时,电脐带缠绕到了两腿之间,他不得不腾出一只手处理这个意外“麻烦”。
⑤17时00分35秒,翟志刚成功返回轨道舱,舱门关闭。此时,飞船以每秒7.8公里的速度在距地球343公里的太空高速运动。这意味着,在19分35秒的舱外活动中,右臂戴着“飞天”标志的翟志刚飞过了9 165公里,成为中国“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
⑥中国第一套舱外航天服的名字,取自敦煌壁画。而保存着这些古代壁画的西北大漠,正是“神七”43个小时前起飞的地方。
⑦“出舱,是‘神舟七号’最重要的使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气闸舱和舱外航天服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对于中国将要开展的交会对接和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⑧在刘伯明协助翟志刚出舱时,航天员景海鹏留在返回舱值守。
⑨13天后,翟志刚将迎来他的43岁生日。就在翟志刚出生的前一年,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在太空中留下了人类的第一行足印。
⑩“在太空中,我们是后来者,但我们有信心以自己的努力造福人类。”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建启说。
(摘自“新华网”,有删改)
9.请你为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20字以内)(4分)
【示例】浩瀚太空留下中国人第一行足印
10.第①段“从这一刻起”中的“这一刻”具体指哪一刻?第④段中的“麻烦”具体指什么?(4分)
“这一刻”具体指航天员翟志刚完成中国首次太空漫步的时刻。(2分)“麻烦”指翟志刚在舱外移动时,电脐带缠绕到了两腿之间。(2分)
11.第⑨段中“就在翟志刚出生的前一年,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在太空中留下了人类的第一行足印”一句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将翟志刚的出舱活动与太空行走第一人——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联系起来,说明了翟志刚的这次太空行走意义重大,实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突破。
12.结合全文,请你说说这次出舱活动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4分)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出舱活动,我们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表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里程。
13.从“神舟五号”到“神舟七号”,再到现在的“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中国人在不断刷新着自己的历史。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6分)
【示例】我国目前在载人航天领域中的很多技术都已经跻身于世界的先进行列,这一切都源于中华儿女的聪明智慧和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精神。作为中学生,我们要继承发扬这种精神,努力学习,为将来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坚持不懈、敢为人先、团结奋进等角度作答)
【三】(15分)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至于夏水襄陵 襄:升到高处
(2)沿溯阻绝 溯:逆流而上
(3)虽乘奔御风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4)属引凄异 属引:接连不断
(5)空谷传响 响:回声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声音非常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
16.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分别写出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3分)
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1分)。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了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1分);写水,则描绘出了水在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1分)。
17.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所呈现出的画面。(3分)
【示例】每当春冬之际,三峡的景象就格外美丽,江水清澈,鱼儿在其中欢唱;树木茂盛,不受拘束,任意生长;山势高耸,青草茂盛,色彩鲜艳,生机勃勃。(3分。意近即可)
三、写作(55分)
18.有人说,生活是一次次的相遇,是一场场的别离。其实在成长的路上,总有一些东西始终陪伴着你,支持着你,给你启迪,给你鼓励。它也许是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理解的眼神;也许是一束温暖的阳光,一棵无名的小草……
请以“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你从“话语”“眼神”“阳光”“爱”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除诗歌外,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作文略
四、卷面书写(5分)
评分标准参见2018年安徽省中考卷面书写要求及得分标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