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一中2016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福州一中2016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据记载,周武王灭商后进行分封时称诸侯为“友邦君”,到周公再行分封时,出现“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此变化说明西周()‎ A.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 B. 宗法制进一步完善 C.中央集权得到了强化 D.等级制度开始形成 ‎2、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 A.在理论上求同存异                  B.有相互融合的特点 C.均为稳定统治服务                  D.最终达到殊途同归 ‎3、古罗马地理博物学家普林尼说:“遥远的东方丝国在森林中收获丝制品,经过浸泡等程序的加工,出口到罗马,使得罗马开始崇尚丝制衣服”,“保守估计,印度、塞雷斯(中国)和阿拉伯半岛每年可以通过贸易从罗马帝国赚取一亿银币的利润,这便是我们罗马帝国的妇女每年用作购买奢侈品的花费。”此材料主要说明 ‎ A.中国与欧洲各国交往密切 B.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联系起来 C.两汉经济发展,丝织业发达 D.罗马对丝绸的旺盛需求 ‎4、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之所以能之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C.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5、 董仲舒指出:“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而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与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也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材料反映出董仲舒 A.否定从前无为而治 B主张转变治国思想 C.重用大贤方能善治 D.呼吁及时政治变革 ‎6、 唐朝初年的一份借贷契约记载:“官有政法,人从私契。两和立契。画指为信。”落款有钱主、借银人、保人、知见人等的签名、画指。《唐律疏议》第48条中有“诸化外人相犯,同类自相犯者,各以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唐律)论”的规定。上述 材料最能说明 A.古代中国有重视民法的传统 B.古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完备 C.唐朝法律与罗马万民法某些原则相似 D.唐朝时期外国人在中国有法外治权 ‎7、《唐律疏议·户婚律》规定:“诸应分田宅及财物者,兄弟均分。”此后宋元明清几代法律都承袭了这一规定。这一规定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形成     B.反映了平等平均观念盛行 ‎ C.导致了土地经营日益细碎化  D.表明了古代法律不断健全 ‎8、 宋代大型的讨论和争辩被称为会讲,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不同书院之间的会讲。理学的不同学派均以书院作为学术传播阵地,相互邀请讲学或者进行会讲。如朱熹赴长沙与张栻会讲与岳麓书院,朱熹、陆九渊、吕祖谦等学者会讲与江西铅山鹅湖寺等。这说明了 A.书院促进了理学的发展 B.理学主要产生在书院之中 ‎ ‎ C.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D.会讲使理学思想得以统一 ‎9、 明朝时期,王朝政府充当了棉花棉布消费的大主顾。最初政府通过“实物征调”的方式,促进了棉花在全国的普遍种植。后来,赋税制度发生变化,棉花棉布成为一种特殊商品涌入市场,江南商品经济也因此更为活跃。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 A.棉产品商品化利于减轻农民负担     B.国家权力使商品经济变相繁荣 C.棉产品是国家财政赋税主要来源     D.官商产生并卷入市场中间环节 ‎10、明朝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 ‎11、会馆是地域性很强的社会组织,是商帮“联乡情与异地”“叙桑梓之乐”的场所。与其他城市中的会馆不同,各地商帮在北京的会馆大多被称之为“试馆”,且规模差别较大。这主要是因为“试馆” ‎ A.带有鲜明的政治与等级色彩 B.聚集了来自全国的大量人流物流 ‎ C.具有服务于士宦科举的功能 D.规模取决于各地入仕人数和品级 ‎12、梁柏力在《被误解的中国》一书中曾对中西(欧)商业状况进行了对比。一方面指出歧视商贾并非中国独有的传统,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另一方面又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显不同,并对英国商人势力强的原因有如 下一些文字介绍:“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照此推断,梁氏认为明清时期中 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 ) A.儒家思想含有明显的抑商倾向 B.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C.英国社会动荡需要商人力量 D.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依赖较小 ‎ ‎13、下图是学者辛向阳综合考虑“社会稳定”“经济业绩”“科技进步”“思想发展”和“疆域变化”等因素绘成的《中国历代兴衰图》(局部)以下对①、②、③、④各朝代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 ‎ A.①—社会稳定、思想发展、疆域广阔 B.②—科技落后、经济发展、疆域广阔 C.③—社会动荡、思想停滞、科技落后 D.④—社会稳定、经济停滞、思想活跃 ‎14、福建《长汀县志·外教志》载:“按外教初入汀时不免有一二秀民,假其势力以干涉词讼,欺压良民,致为汀人所嫉视,后乃改变政策,专以柔道行之,讲道外施医施药,办学校与士大夫相周璇,自是民教遂相安无事云”。这实质上反映出 A.西方文化传入与普及不会一帆风顺 B.中西文化由冲突到融合 C.士大夫充当民教冲突的调解者角色 D.长汀教会放弃侵略权益 ‎15、“从总体上审视洋务运动……在中国搞现代化运动还是具有便利条件的,如中国人不排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与欧洲现代化开始时相比中国男人的文化水平一般要高出很多。但是士大夫阶层参与度不够,致使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人才长期匮乏。”由此可知,材料认为阻碍洋务运动发展的根源在于 A.缺乏政府的扶植与支持                  B.士大夫阶层的参与度低 C.中国人排斥西方技术                     D.传统文化与观念的束缚 ‎16、晚清中国输入进化论思想后,形成了天演进化思潮。后来其倡导者在思想上发生了分歧,一种是和平渐进论,反对革命突变,再一种是革命突变论,注重质变、飞跃。这说明进化论 A.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B.得到了创新发展完善 ‎ C.是维新变法的直接原因 D.成为民主革命的理想 ‎17、孙中山认为,从来没有“天赋有平等的道理”,“平等是人为的,不是天生的”:只要人民具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个方面的“民权”,其节制下的政府实行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个方面的“治权”, 就可以实现“民有、民治、民享”。据此推知,孙中山的政治设计 A.体现民权的形式应当是代议制 B.主张平等自由立足于治权 C.信奉民权高于并直接节制治权 D.照搬欧美启蒙思想和学说 ‎18、有学者在研究新文化运动时指出:“《新青年》的作者们,在思想上表现出来的缺点,最严重的是,他们提倡民主、科学,可是在他们的思想和性格上,却具有反民主、反科学的倾向”。下列言论中不可以作佐证此观点的是: A.“新旧之间绝无调和和两存之余地,吾人只得任取其一” B.“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 C.“彼等(新文化学者)不容纳他人,故有上下古今,唯我独尊之概。” D.“求欧化而兼重国粹可也,弃国粹而偏重欧化不可也””‎ ‎19、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 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其中心思想是 A.强调农民阶级是革命主力军 B.纠正王明、博古“左”倾思想 C.推动国民革命运动最后胜利 D.阐述中国革命道路的独特性 ‎20、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后,不少报纸全文转载。时任中央宣传部部长的一位老同志在会上说:“我就听到了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说文章很好,另一种意见说很不好,我也还没有完全搞透”;“不要认为《人民日报》登了,新华社发了,就成了定论”。这表明当时 A.“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B.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C.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21、1953年,陕西省政府指出,各地在戏改过程中,“不重视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和艺术风格的培养,片面地追求给演出内容填充了一些工作要求和政治口号,概念化、公式化伤害了优良艺术品的产生。”据此判断,这主要针对当时山西 A.戏曲政策执行出现偏差 B.“左”倾思想占据主导地 位 C. “双百”方针遭遇曲折 D.“样板戏”占据了戏曲舞台 ‎22、雅典国家不允许公民对政治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通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事实上,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战争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制下 A.提倡人人参政 B. 鼓吹平等意识C.缺乏参政自由 D.强调消极参政 ‎23、《罗马法史》写道“航海家和商人们活动的蓬勃发展早在罗马统治扩张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它一直伴随着并且最终超越了罗马的扩张,商业繁荣自然而然地导致形成一系列体现着商品经济现实的法律关系。”由此可见 A. 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维护商品经济发展 B.商品经济发展深刻影响着罗马法的形成 C. 航海家和商人们成为罗马立法的主导者 D.罗马法德形成与罗马人的扩张没有关系 ‎24、冯友兰先生在《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一文中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他认为:“苏格拉底自以为负有神圣的使命,以觉醒其国人为己任,孔子亦然。”由此可见,两位先哲有相似的 A. 批判精神 B. 自由观念 C. 政治主张 D.公民意识 ‎25、米歇尔(法)在《资本主义史》中指出:“西班牙本土的物价,在16世纪初期到17世纪初期之间上涨2-3倍;意大利的小麦等价格在1520-1599年间提高了2.3倍;16世纪的前25年到最后25年,英国物价上涨 1.6倍,法国上涨1.2倍。”材料所述现象主要导致了 A.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B.欧洲生产关系变动加剧 ‎ C.技术的革新被日益轻视 D.企业经营管理走向规范 ‎26、据记载,1788年卡特莱特在建造新棉纺工厂时曾将大量的资金用于建造经理室,会计室和门房,被称为“革命工厂”。这说明 A.资本家醉心于生活享受 B.工资间的矛盾有所缓和 C.技术的革新被日益轻视 D.企业经营管理走向规范 ‎27、下图是1750~1901年英国城市和农村人口年均增长率的对比变化示意图,导致其变化 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贫富悬殊过大 D.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转嫁危机 ‎28、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的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赶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 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的打击 C. 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D.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29、1649年1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中被控诉为 “对本届议会及其所代表的人民发动了叛逆和邪恶的战争”。查理一世拒绝答复这些指控,并在法庭上辩护道:“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法定的国王!……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启蒙思想中与查理一世辩词直接对立的是 A.天赋人权 B.社会契约 C.权力分立 D.自由平等 ‎30、2015年,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再次证明,爱因斯坦至少在一件事上犯了错误。实验显示,被爱因斯坦质疑的“幽灵般的超距作用”(在量子力学中又称为“量子纠缠”)的确存在,并为其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这一发现证明,在特定条件下,信息在空间中两点之间的传递速度是有可能超过光速的。上述材料表明 A.物理学的发展主要依据科学实验 B.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持否定态度 C.科学研究中证据比权威更加有力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已经过时 ‎31、在《物种起源》发表不久,一些学者就以达尔文理论为依据,批评现代社会庇护“不适应环境”的成员使他们免受自然选择。进化论的法则甚至曾经被解释为胜利属于最强者。这反映出进化论 A.其理论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 B.被曲解和误用到了社会学领域 C.对其他科学领域的进步无意义 D.可用于解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3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位画家说;“我们正在寻求一种建立在根本法则之上的艺术,‎ 一种将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秩序来恢复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平衡。”这表明了当时 A.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B.艺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C.西方社会面临精神危机 D.两极世界格局濒临瓦解 ‎ ‎ 材料一 管仲(约公元前723—公元前645年),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令顺民心,则威令行。法律之判定,力求统一。君一置其仪,则百官守其法,上明陈其制,则下皆会其度矣。置法以自治,立仪以自正也。治民一众,不知法不可。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自言能为司马不能为司马者,杀其身以衅其鼓;自言能治田土不能治田土者,杀其身以衅其社;自言能为官不能为官者,刖以为门父。明必死之路,则民远邪;信庆赏,开必得之门,则民轻难。居身论道行理,则群臣服教,百吏严断,莫敢开私焉。法者,将用民之死命者也。用民之死命者,则刑罚不可不审。” ‎ ‎——摘编自《管子》 ‎ 材料二 公元前494年罗马平民举行了第一次“撤离”(以集体退出公社和军队迫使贵族让步),经过斗争平民于公元前451年公布了十二铜表法,限制了贵族在司法上的专横行为。随着罗马对外扩张、国际交往以及商业发展,罗马公民同被征服地区居民的纠纷日益增多,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变为调整财产关系,被称为“各民族共有”的法律。从3世纪起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社会经济生活日趋复杂化,统治阶级希望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着手进行法律的汇编工作,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时编成了集罗马法大成的《民法大全》。‎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六卷本)《世界通史•上古卷》‎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管仲法治思想的特点。(10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罗马法的主要变化并简要分析其原因。(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西方古代的法治的认识。(5分)‎ ‎3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两份历史高考题(节选) ‎ ‎1978年历史高考题(1978.7.9)‎ 一、 填充题:(共20分。答案填在题上空白处)‎ 例:4、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提出了___‎ 的革命口号。‎ 二、 简要写出下列年代中世界史或中国史上的一件大事:‎ ‎(共5分,每题0.5分。答案写在每一个年代的后面)‎ 三、在地图上画出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进军路线(将起、止、经过的共六个城市按进军路线连成一线,不得多连)。(5分)  ‎ 四 、简要解释名词;(每题5分,共25分。在每个名词下空白处作答)‎ 例: 1.《史记》‎ 五、问答题;(共45分。)‎ 例:2.扼要举出周恩来同志在我国民主革命各个时期的主要革命活动。(18分)‎ 考查主要内容:农民起义、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件和革命人物、马克思主义、列强侵华事件、战争事件等等。‎ ‎2015年全国文综一卷历史试题(2015.6.8)‎ 第Ⅰ卷,选择题(48)‎ ‎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 例:41.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者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 考查主要内容:古今中外经济问题、传统文化、民主法治、抗战纪念、社会保障、亚投行、科教兴国、民族团结等等。‎ ‎ ‎ 概括说明上述两份试题考查内容和能力要求方面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史论结合。)‎ ‎3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秦汉时期,遗嘱仅为民间约定,东汉名士马融,临终“遗令薄葬”。曹操临终前令:“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而晋初太保王祥临终令子孙。以“信、德、孝、悌、让”为立身之本。而汉沛中一富豪病重召集族人到场,托遗令:全部财产交给女儿。‎ ‎   唐宋时期,不仅有大量遗嘱实物出现,而且大批遗嘱详文开始流行。唐初,刘基“遗令给诸子奴婢各十五人,良田五顷。”唐宰相姚崇去世之前,“先分其田园,令诸侄各守其分”。唐《丧葬令》规定;“若亡人在日,自有遗嘱处分,政验分明者,不用此令。”宋仁宗曾两次治令:“若亡人遗嘱政验分明,依遗嘱施行,从之。”到嘉祐年间,并将此令明确为“遗嘱法”。‎ ‎——《秦汉至唐宋遗嘱制度的改革》‎ ‎(1)根据上述材料,比较秦汉与唐宋遗嘱制度的变化(9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6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