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八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
历 史 试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史记·齐太公世家》载:“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疆(强)。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材料中“中国”指的是( )
A.内陆地区 B.周天子的直辖区 C.中原地区 D.华夏族的诸侯国
2、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的《东方的文明》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
A.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B.实现了国家统一
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D.创立三公九卿制
3、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知封建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围绕这段话进行了如下讨论,你不能同意的观点是( )
A.它是在批评封建社会从上而下对农民的压迫
B.它认为“郡县”要比“封建”进步
C.它肯定了“郡县”的优点,但又指出它仍是君权的工具
D.这段话其实反映了顾炎武对政治新体制的渴望和探索
4、司马光《资治通鉴》载,“初,(晋)智宣子将以瑶为后(继承人),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髯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文中智果之言表明他( )
A.反对立嫡以长 B.主张立君以仁 C.反对任人唯亲 D.提倡实行分封
5、曾朴的《孽海花》描写一位叫做米筱亭的新进士,原是监生出身,因为娶了前科状元的女儿,颇有惧内之名。一次不知怎样又得罪了太太,招来一顿臭骂:“我是红顶子堆里养出来的,仙鹤锦鸡怀里抱大的,这会儿,背上给你驼上一只短尾巴的小鸟儿,看了就触眼睛。算我晦气,嫁了个不济的阌茸货。”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 )
A.外国人把花翎看成服饰上一种可笑的累赘
B.清代的官服在官场中划分出严格的等级
C.清廷小官在家穿着考究甚至可以对太太发号施令
D.米筱亭之妻抱怨丈夫不着中西合壁的中山装
6、18世纪中西文化的发展之路大相径庭:西方文化日益关注现实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中国文化却远离现实,日趋保守和封闭。导致中国文化出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A.文化专制统治阻碍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
B.自然经济的长期存在阻碍中国文化的正常发展
C.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
D.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
7、“当时的人对于(《南京条约》)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经不易防范,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直到清朝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民国时期历史学家蒋廷黻的这段话反映出( )
A.外国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发生改变,间接统治变为直接统治
B.《临时约法》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人民比清末更爱国
C.五口通商对中国并没有危害,而是有利于中国与世界交流
D.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认识,反映一定的时代思想与社会现状
8、美国史学家魏斐德利用冲突——反映理论,论述了太平天国起义是由于西方的冲击才引发的,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侵略。这段叙述( )
A.材料充分、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结论不含理
C.材料不充分、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结论不合理
9、中国思想文化专家张岂之在《论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10、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11、欧亚大陆两端的中法两国,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上述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封建教会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12、七七事变爆发后,当时某报纸评论说:“卢沟桥之得失,北平之存亡系之;北平之得失,华北存亡系之;而西北、陇海线乃至长江流域,亦莫不受其威胁也。”材料主要表明( )
A.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B.该评论虚张声势
C.卢沟桥事关中国存亡 D.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13、在1939年至1940年的两年间,正面战场先后进行南昌会战、长沙会战、枣宜会战等7次大规模战役,每次战役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至10万人,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人以上。在枣宜会战中国民党军队先后调集40万人,抗击日军10万余人的进攻,这接近战略防御阶段4次大会战的规模。材料表明( )
A.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仍然继续抗日
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相持阶段,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大部分力量
D.集中优势兵力进行会战是正面战场战胜日军的法宝
14、近些年来,日本在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上不断挑起事端。中日双方在交涉过程中无不拿出该岛的历史文献和沿革作为依据,往往追溯到该岛的历史渊源。若中国以前对这一问题没有系统的研究和考证,那么在谈判中中国将会是被动的。这段材料主要强调( )
A.历史史实具有真实性 B.历史学可以服务于现实
C.历史学强调追根求源 D.用国际公法规范政府的行为
15、“侨批”是华侨汇寄至国内的信件、汇款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据史料记载,仅1930年通过民办的侨批局汇至晋江地区的侨汇就达1 800万银元。以此为据,可以推断( )
A.晋江缺乏近代意义上的邮政机构 B.政府鼓励晋江华侨在家乡投资
C.近代晋江经济具有侨乡特色 D.晋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16、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米契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十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导致这一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继续实施闭关锁国的政策 B.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于东南沿海地区
C.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进行顽强抵制 D.外国商人不了解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17、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义性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建立了同“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新的工业。其中“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在近代中国的表现指( )
A.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
C.中国社会经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18、从1999年到2013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由502.7亿澳门元增长至4134.7亿澳门元,翻了好几番;人均GDP由1.5万美元增至8.7万美元,增长4.8倍,在经济体排名中位列亚洲第二、世界第四。以上材料说明“一国两制”政策( )
A.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B.符合港澳全体人民愿望
C.有利于澳门的繁荣稳定 D.问题的核心是中国统一
19、“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如下图所示)。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这一构想( )
A.将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作为新实体与机制,实现优势互补
B.顺应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
C.将会与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一东盟等产生重叠或竞争
D.是作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丝绸之路的继续发展
20、英国广播公司(BBC)
在有关报道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这是中国“大国雄心”的展示,因为“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这说明( )
A.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B.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展示
C.航天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21、[美]沃尔特·李普曼指出:“在近代……机械的进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我们知道,我们将制造出越来越完善的机器;这一点,是以前的人们所未曾认识到的。”这说明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是( )
A.工业革命是棉纺织技术的革命 B.工业革命是动机技术的革命
C.工业革命是机器制造业的革命 D.工业革命是电力技术的革命
22、1858年英国著名的幽默杂志《笨拙周刊》刊登了一幅漫画,题为“沉默的强盗”,画面为象征死亡的骷髅在泰晤士河上游荡,下面有一行文字是:“Your MONEY or Your LIFE!”该图的立意是 ( )
A.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对外扩张成为海上强盗
B.社会秩序混乱,泰晤士河上强盗频繁出没
C.环境污染威胁人类生存,借此警醒世人
D.泰晤士河的航运业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
23、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约公元前630年,铁拉岛七年无雨,颗粒无收,于是铁拉人用抽签的办法从每两兄弟中选一人到非洲殖民。中签者泪流满面地离开家乡,结成生死与共的患难弟兄,终于在异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这则殖民案例说明( )
A.自然灾害是导致海外殖民的最重要因素 B.海外殖民壮大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C.海外殖民扩展了希腊人的活动地区 D.海外殖民导致了民主政治的建立
24、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一一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说:“这次政变事实上就是以维护传统的名义进行的,它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革间找到了一条适中的路,实行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对这次政变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它实质上是各阶级的一场妥协 B.实现了英国权力中心的转移
C.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新政体的确立 D.折射出英国政治家的智慧与理性
25、1934年1月,《华盛顿星报》刊登漫画《新政疗法》(下图)。画面中,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他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国会变成一名听从医生吩咐的护士。医生告诉护士,“如果没有取得成效,我们当然会改变治疗方法。”该漫画强调的是 ( )
A.政府部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政府部门权力分配发生变化
C.罗斯福有权实施国家的干预
D.总统的行政权力有所扩大
腾八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
历 史 答 题 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除西周礼制影响外,汉代朝野格外践行“长幼有序、事亲至孝、敬老崇文”的理念。汉朝规定:60岁以上者,免除赋税;70岁以上的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唐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南北朝的“孤独园”到了宋代发展出多种官办养老机构。明洪武十三年下诏:“文武官年六十者听致仕(告老还乡),给以全俸诰敕。”六十岁退休遂成官场惯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1991年5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预计我国199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10%,将迈进老年型国家的行列。1991年中国劳动部组团专项考察日本等国的养老制度。1992年1月,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改善民生工程建设吹响号角。1996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摘编自《中国社会保障》1996第8期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汉至明朝养老政策的特点。(6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出台的背景。(4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王孝通《中国商业史》记载:鸦片战争前,清朝的进口税率为16%,出口税率为4%,比同时期实行自由税率的法国的税率低。
清《粤海关志》记载:鸦片战争前,皇帝“子惠黎元”,“以柔远人”,对外国商船,尤其是朝贡商船,不仅废除了前朝的一些税种,而且持着“损之又损”的原则,在常额之外,又
有优惠,甚至在一些时期实行贡船免税政策。
材料二 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1858年,《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中国海关由英国人“帮办税务”。……辛亥革命后,列强担心在华利益受损,将海关收入暂时委托由英国人担任的总税务司存入汇丰、德华、道胜三个外国银行保管处理,以此保护“债权国”利益。 ——薛平《从“协定关税”到“国定税则”》
(1) 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前清朝海关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7分)
(2)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海关自主权丧失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6分)
28、 (12分)
中国与经济全球化
时期
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的阶段
明清时期
A: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近代前期
B:
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建立
新中国成立初期
C:
制度化、体系化
改革开放以来
D:
迅速发展、实质突破
运用所学知识,从表中任意选取两个时期,指出该时期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并做简要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请考生在下列四道题目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9、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由于维新变法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社会上反对势力很大。例如废除八股文,使大批读书人通过八股文考取功名、升官发财的梦想破灭,他们自然群起而反对。湖南有个名叫曾廉的举人,甚至上书请求处死康有为和粱启超;一些衙门裁撤后,大批丢了乌纱帽的官员,极端仇视新政,他们或造谣惑众,或上书恫吓,使得京师谣言四起;令旗人自谋生计更引起不少旗人的强烈不满。这些从中央到地方的反对势力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后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重要社会基础。
(1) 材料一把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的理由是什么?(3分)
(2) 社会上反对变法势力很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根据材料二概括具体表现。(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3分)
30、【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 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
故自有议院,而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责,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故断不至数代而亡,一朝而灭也。
材料二 我国学校尚未振兴,日报仅有数处,公举议员之法,殆未可施诸今日也。盖议院为集众是以求一当之地,非聚群嚣以成一哄之场。必民皆智慧,而后所举之员乃贤;议员贤,而后议论措置乃得有真是非。否则,徒滋乱萌,所谓欲知其利,当知其弊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郑观应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设立议院的好处。(8分)
装订线内请勿答题
(2)据材料二,郑观应是否认为中国具备设立议院的条件?请说明理由。(7分)
3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罗斯福总统发表演说,就自己的想法放了一个试探气球。他说:在世界上横行霸道的瘟疫,现在蔓延开了;爱好和平的国家应该同世界各国一致行动起来,防止疫症蔓延。可是他的演说在国内引来的却是一片反对声。报上的评论、私人的来信,都骂他是战争贩子:“把侵略者隔离起来吗?”“这种口吻太像威尔逊了!”罗斯福后来告诉一个朋友说:“你一心想领导人们前进,回头一看,跟着的却一个也没有。真可怕啊!”罗斯福确实变得小心多了。他不像丘吉尔那样,在茫茫黑夜中独自大声疾呼,他必须留在比武场上继续奋战,不让群众意见与自己距离太大。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民众群情激愤,一致支持政府对法西斯国家宣战。
——摘编自威康·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全面侵华后美国民众反对卷入战争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38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罗斯福政府针对法西斯侵略采取了哪些重大外交行动,这些行动起到什么作用。(9分)
3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孔子为教主,为神明圣王,配天地、育万物,无人、无事、无义不范围于孔子大道中,乃所以为生民未有之大成至圣也!议礼、制度、考文,皆孔子改制之事也。
——摘编自康有为《孔子改制考》(1898)
儒家之病,在以富贵利禄为心。盖孔子当春秋之季,世卿秉政,贤路壅塞,故其作《春秋》也,以非世卿见志,其教弟子也,惟欲成就吏材,可使从政。 ——摘编自章炳麟《诸子学略说》(1906)
材料二 人们了解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会受到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应该要求多一点客观性,少一点主观性,力求避免有意无意将历史写歪,或以假乱真。出于歪心恶意的造假不说,即使出于好心善意的造假,当造假者的现实需要已经成为历史,而他们制造的假历史形象却没有从科学上受到清算,那将会有怎样的社会效应呢? ——摘编自朱维铮《走出中世纪》
(1) 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康有为、章炳麟制造的孔子形象。(6分)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康有为、章炳麟制造孔子形象这一历史现象。(9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D A A B B 6—10 B D D B C 11—15 B A A B C
16—20 C A C B B 21—25 C C C C D
非选择题
26、(1)受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汉朝从经济和法律方面优待老人;唐朝以法律明确养老义务;南北朝到宋代政府承担一定的养老职责;明代制定官员60岁退休的政策。(6分,任3点)
(2)背景:中华民族敬老养老传统;中国面临老龄化问题,养老成为了严峻的社会问题;借鉴国外养老制度的成功经验;改革深化,综合国力增强,关注民生。(4分,任2点)
27、(1)特点:低税、减税、免税政策。(3分,任两点)
成因:自然经济;天朝上国观念;朝贡贸易体制影响。(4分,任两点)
(2) 过程:关税税率自主权到关税管理权再到关税收支权。(2分)
影响:减少关税(财政)收入;便利列强的商品输出;阻碍民族经济的发展。(4分,任2点)
28、答案示例:
A(明清时期):关系:闭关锁国,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2分)
阐释:明末清初,统治者为防范外来侵扰和人民反抗斗争,下令“禁海”。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内工商业发展和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导致近代中国落伍。(4分)
B(近代前期):关系: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分)
阐释: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口岸,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量向中国倾销商品,同时大量从中国收购茶叶、生丝等农产品,把中国变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4分)
C(新中国成立初期):关系:被孤立、被封锁。(2分)
阐释:新中国成立初,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严重对立。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使新中国隔绝与经济全球化大潮之外。(4分)
29、(1)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3分)
(2)主要原因是变法法令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3分)具体表现:①废八股,使大批读书人通过八股考取功名、升官发财的梦想破灭。②一些衙门裁撤后,使大批官员丢了乌纱帽。③令旗人自谋生计,引起旗人的强烈不满。(6分)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3分)
30、(1)好处:集思广益;防止暴君专制;消除民怨;维护统治。(8分)
(2)郑观应认为中国还不具备设立议院的条件。(1分)理由:中国教育未兴,报刊没有普及,选举议员的法律没有实施,民智未开,不能选举出贤能的议员。(7分)
31、(1)第一次世界大战代价巨大,使民众记忆深刻,不愿意再卷入美洲以外的国际争端;1929生经济危机爆发后,民众专注于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国内问题。(6分)
(2)行动:通过租借法案,苏德战争爆发后宣布支持苏联,发表大西洋宪章。(4分)
作用: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引导美国民众,逐步走上与法西斯进行斗争和反法西斯国家联合的道路。(5分)
32、(1)康有为:孔子是至圣,是改革先师。章炳麟:孔子是教人做官、追求功名利禄的人。(6分)
(2)康有为为了推动维新变法拔高孔子;章炳麟出于民主革命之需贬低孔子。两者虽然意向相反,但造假相同。两者虽都应了时代变革之需,但作为后来人在根据他们制造的孔子形象来认识孔子时,尚需谨慎辨识。(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