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选择题
1.在《中华帝国的衰落》一书中,有这样的评论:被文明与中国迥异的欧洲国家打败已经够糟的了,但眼见昔日模仿中国的“倭寇”击败大清帝国,无疑重重地打击了这个国家的自尊。“打击了这个国家的自尊”的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抗日战争
2.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哀悼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 ( )
A.魏源 B.李鸿章 C.严复 D.邓世昌
4.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犯下了滔天罪行,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是( )
A.南京大屠杀 B.旅顺大屠杀 C.九连城大屠杀 D.威海卫大屠杀
5.北洋舰队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直接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战役 D.威海卫战役
6.某条约缔结后,晚清重臣张之洞哀叹:“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巴黎和约》
7.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规定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为了维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干涉还辽”的三个国家除俄国外,还有( )
A.法、德 B.德、英 C.英、美 D.法、美
8.图表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出现图表数据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1894年前
1900年
外国工厂
80家
933家
资本总额
2800万元
15亿美元
3
进口总值
1.4亿多海关两
2.1亿多海关两
A.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B.中国实行对外开放
C.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10.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 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C.日本政治制度先进 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
11.19世纪90年代后期,列强侵华出现的新现象有( )
①割占土地 ②允许外国人在华大规模开办工厂
③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④获得大量战争赔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2.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地图,与图一相比,我们从图二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 《马关条约》中新增的通商口岸
A.中国的近代历史开始了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乡。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诗中“酷炎的夏日”是哪国侵略者?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曾有过三次分离,导致台湾与祖国大陆第二次分离的是近代哪次战争?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
(2)材料二中的内容出自哪一文件?该文件是在何时签订的?当时中方代表是谁?
(3)除材料一、二相关内容外,该文件还涉及哪些有损中国利益的规定?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
【答案】(1)日本侵略者。甲午中日战争。(2)《马关条约》。1895年。中方代表是李鸿章。(3)规定:还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