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目录:
考点梳理
规律方法探究
自主测试
考点梳理
一、物质的构成
1.分子
(1)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__化学性质_的__最小___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质
①质量和体积都_很小__。②分子在不停地__运动___。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快___。③分子之间有_间隙_____。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___相同___,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_不同_____。
(3)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___相对原子质量___的总和。
(4)分子观点的应用
①运用分子观点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我们可用分子来解释物质的扩散、溶解、蒸发、挥发等现象;用分子间的间隙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等。
②运用分子观点解释某些概念。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未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如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这是物理变化;水通直流电,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这是化学变化。
b.纯净物和混合物。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它的组成和性质是固定的;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如空气是由氮气分子、氧气分子等构成的,它的组成不固定,混合物中各物质仍保持各自原来的性质。
2.原子
(1)定义。
原子是___化学变化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基本性质。
①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_小___。②原子在不断__运动____。③原子之间有一定的___间隙___。④原子在化学变化中_不可______再分,只是重新组合。
(3)原子的构成。
在中性原子中,核电荷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4)核外电子排布。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5)相对原子质量。
①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
以碳12(含有__6个质子和__6_个中子的碳原子)的实际质量的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即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求算公式。
③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近似相对原子质量=_质子数+中子数__
3.离子
(1)离子的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__阳离子_,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___阴离子_。
(2)离子的形成:根据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的特点可知,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3)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
二、物质的组成
1.元素
(1)元素定义
元素是具有相同__核电荷数_ (即核内_质子数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地壳中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占前四位的是__、__、__、__。
(3)元素符号的意义
8
②对于单质是由单原子构成的,还表示这种单质。
例如:Fe表示铁元素__、_一个铁原子_、___铁单质_、
③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时,只能表示原子,如:2N只能表示_两个氮原子__。
2.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做_一个周期__,每1个纵行叫做__一个族_ (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2)原子序数:为了便于查找,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_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原子序数。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_质子数__=___核外电子数___。
(3)元素周期表中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用不同的颜色做了区分,并标明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4)每一格(以氢元素为例):
规律方法探究
归类示例一 构成物质的微粒
【例1】 对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构成分子的原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解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构成分子的原子不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故A错误;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质子数不变,故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故B错误;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故C正确;分子、原子、离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故D错误。
归类示例二 粒子的基本性质
【例2】 用微粒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8
解析:NaCl是由离子构成的,离子是不断运动的,所以,向汤中加入少量的NaCl整锅汤变咸,C项错误。
归类示例三 粒子结构示意图
【例3】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C )
解析:当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时,属于阳离子,C中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是阳离子结构示意图;A中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是阴离子结构示意图;B、D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是原子结构示意图。
归类示例四 物质的元素组成
【例4】 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
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8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不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不同。
归类示例五 元素周期表
【例5】 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
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
D.该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电子决定
解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因此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中子决定,故D错误。
归类示例六 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
【例6】 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①H ②Fe2+ ③Cu ④P2O5 ⑤Fe3+ ⑥NaCl
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
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解析:①H可表示1个氢原子或氢元素;④P2O5可表示1个五氧化二磷分子;⑥NaCl是由离子构成的,故A错误;②Fe2+、⑤Fe3+分别表示亚铁离子、铁离子,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但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C错误;④P2O5中的“5”表示1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5个氧原子,故D错误。
8
自主测试
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二氧化碳、水、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B.氯化钠、硫酸铜都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C.铁、铜、汞等金属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D.氧气、硅、金刚石等非金属单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解析:硅、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D项错误。
2.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
①一切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②原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④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⑤原子中不存在电荷,因而原子不带电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有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例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所以①说法错误;原子和分子都在不断运动着,所以②说法正确;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③说法正确;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所以④说法正确;原子核中的质子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所以⑤说法错误。
3.对下列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C )
解析:由于原子间有间隔,汞原子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原子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
4.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 mg,镁65 mg,铜2 mg,锌1.5 mg,锰1 mg。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指( C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离子
解析:碘、镁、锌、铜、锰分别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统称,故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指元素。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当水结成冰时,分子的运动就停止了
B.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C.分子都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
8
D.结构示意图为 和 的微粒,表示的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
解析:A.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是由于水由液态变成固体,分子还是在不断地运动,故错误;B.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而不是电子数,如钠离子和氖原子的电子数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故错误;C.分子可以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如H2,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如H2O,故错误;D.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由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二者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电子数,所以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故正确。
6.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表示了4 种元素的微粒,其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D(填序号),其离子符号为O2- ,其中表示稀有气体原子的是 E (填序号)。
(2)B属于 金属 (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B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Mg2+ 。
(3)B、C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Cl2 。
(4)某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X,则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能是 A(填序号)。
解析:(1)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质子数不同的有4种,所以,图中共表示了4 种元素的微粒;在D的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