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2015-2016学年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程溪中学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40小题,第1-30题每题1分,第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浆细胞通过胞吐分泌抗体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细胞中所有需能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供能
C.甲状腺激素受体和溶菌酶可在人体同一种细胞中产生
D.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必须与特定的分子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2.下列关于生物体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的细胞壁都可以被纤维素酶降解
B.生物的抗体在适宜条件下都可以被蛋白酶水解
C.生物的性状都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直接控制
D.吞噬细胞能清除抗原主要是依靠细胞内溶酶体中的溶菌酶
3.用大豆新鲜绿叶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置于充足的光照下,分析D处的气体成分,最可能的是( )
A.氧气的量多于B处
B.氧气的量与B处相等
C.没有CO2和O2
D.CO2的量多于B处
4.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以下关于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A.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a>b>c
B.a、b、c表示pH值,则c>b>a
C.a、b、c表示酶的浓度,则a>b>c
D.a、b、c表示温度,则不可能是c>b>a
5.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B.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C.升高温度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D.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6.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为此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取样器,取样后,分别统计小取样瓶中的小动物种类和数量.该同学调查的目的不可能是调查该池塘( )
A.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
B.可能存在的群落演替
C.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
D.常见的小动物类群
7.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是( )
A.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固定
B.乳酸杆菌中肽键的形成
C.叶肉细胞中[H]的产生
D.蓝藻细胞中氧气的生成
8.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9.用新鲜萝卜做如下实验:第一组将萝卜磨碎,制得提取液后立即冷藏,取几支试管,分别加入pH为3~9的过氧化氢溶液,30℃保温,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人4滴冷藏的提取液; 第二组重复上述实验,但把提取液的添加量减半;第三组重复第一组实验,但在滴加提取液之前先进行80℃热处理.然后将实验结果绘成如图的曲线,表示 一、二、三组结果的曲线分别是( )
A.a、b、c
B.a、c、b
C.b、a、c
D.c、b、a
10.水稻叶肉细胞中的DNA存在于( )
A.细胞核、叶绿体和高尔基体
B.细胞核、内质网和线粒体
C.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
D.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
11.下列哪项是植物细胞光合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共有的现象( )
A.产生丙酮酸
B.分解葡萄糖
C.产生ATP
D.在植物体内随时进行
12.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020个,羧基有1050个,则由此合成的4条肽链中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是( )
A.996 1016 1046
B.996 4 4
C.996 24 54
D.996 20 50
13.如图表示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某酶促反应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则处理条件不可能是( )
A.温度不同
B.酶制剂的量不同
C.反应底物的量不同
D.pH不同
14.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 )
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
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正常细胞和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连续过程
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
15.科学家对生长在某区域两个不同地段(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沟底和水分条件较差的坡面)的中国沙棘雌、雄株进行了研究.测得一天中6:00-18:00间的
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Ⅳ中18:00时,叶肉细胞产生可用于主动运输的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B.一般情况下,比较曲线Ⅰ中8:00和12:00两个时刻,暗反应固定的CO2量不一定相等
C.沟底条件下,14:00-16:00之间,雄株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小于雌株
D.8点时处于沟底和坡面的雌株净光合速率不同的主要外因是光照强度
16.下表是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a~d代表试管,①~⑦代表实验步骤.对该实验方案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 )
a
b
c
d
①
淀粉溶液2mL
蔗糖溶液2mL
唾液淀粉酶溶液2mL
唾液淀粉酶溶液2mL
②
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
③
将c倒入a,将d倒入b
④
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
⑤
加入斐林试剂溶液2mL
⑥
37℃恒温水浴
⑦
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A.步骤②、④和步骤⑥的温度设置错误
B.步骤②和步骤④会影响酶的活性
C.该实验不能用碘液来检测
D.本实验方案中温度的变化属于自变量
17.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
A.q-1
B.q+1
C.p-1
D.p+1
18.如图表示在夏季的一个晴天,某阳生植物细胞光合作用过程中C3、C5的含量变化,若某一天中午天气由艳阳高照转为阴天,此时细胞中C3、C5含量的变化分别相当于曲线中的哪一段( )
A.d→e段(X),d→e段(Y)
B.c→d段(X),b→c段(Y)
C.d→e段(Y),c→d段(X)
D.b→c段(Y),b→c段(X)
19.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是( )
A.氨基酸
B.核苷酸
C.脱氧核糖
D.磷脂
20.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
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内质网
D.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21.图表示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实验中纸层析的结果,据图判断用作实验材料的叶片颜色为( )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紫色
22.如图表示生物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有8种
B.蓝藻遗传物质是B,但不存在于染色体中
C.A的多样性决定B的多样性
D.A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B则不同
23.如图表示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下列属于图示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
A.膝跳反射时,传入神经元引起传出神经元兴奋
B.受精作用时,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C.甲状腺细胞对垂体细胞分泌TSH的反馈调节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24.下列有关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组成细胞壁主要成分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C.麦芽糖和核糖属于二糖
D.胆固醇和植物油属于脂质
25.采用一定手段破坏细胞中的内质网,下列各项受影响最小的是( )
A.浆细胞加工合成抗体
B.性腺细胞合成并分泌性激素
C.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
D.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
26.在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甲试管:豆浆;乙试管:氨基酸溶液;丙试管:牛奶和蛋白酶;丁试管: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蒸馏水.上述四支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 )
A.甲、丁
B.甲、乙、丁
C.甲、乙、丙
D.甲、丙、丁
27.下列哪种物质的合成过程需要供给氮源( )
A.糖原
B.淀粉
C.脂肪
D.胰岛素
28.愈伤组织细胞在含有各种必需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其中一种化合物具有放射性(氚标记).经过一段时间后,将这些细胞固定,进行显微镜检查,利用放射自显影,发现放射性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由此可以判断被标记的化合物是( )
A.一种氨基酸
B.一种核糖核苷酸
C.一种单糖
D.一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29.当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生物体内( )
A.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与此无关
B.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降低
C.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升高
D.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不变
30.下列关于生命现象与细胞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
B.多细胞生物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
C.哺乳动物亲子代之间以受精卵为“桥梁”
D.遗传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
31.有些植物在春天开花时,叶子尚未生长出来,开花时期植物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
A.春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矿质元素
B.春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有机肥料
C.花瓣的光合作用
D.上一年贮存在植物体中的营养物质
32.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是( )
A.向2毫升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1g/mL的NaOH溶液,振荡均匀后,再加入3~4滴0.05g/mL的CuSO4溶液
B.向2毫升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1g/mL的NaOH溶液,振荡均匀后,再加入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
C.向2毫升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01g/mL的CuSO4溶液,振荡均匀后,再加入3-4滴0.1g/mL的NaOH溶液
D.向2毫升蛋白稀释液中同时加0.1g/mL的NaOH溶液和0.05g/mL的CuSO4溶液
33.把鼠肝细胞磨碎,经高速离心后可分为四个层次,分析发现第三个层次含有较多的呼吸酶,据此可以推断该层分布的一种细胞器是(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34.下列细胞结构与功能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菠菜叶肉细胞与念珠藻细胞相比缺少中心体
B.细胞中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只在核糖体上进行
C.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不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
D.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高尔基体
35.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如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推测实验结果是( )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36.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都有[H]的生成利用,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
A.从本质上讲,二者都具有还原性,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B.从来源上看,前者来源于水的光解,后者可来源于葡萄糖、H2O和丙酮酸
C.从去路上看,前者产生的[H]用于还原C5,后者与O2结合生成H2O
D.二者产生的[H]在还原底物时,都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
37.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
A.都有拟核
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
C.都有线粒体
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38.如表是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a~d代表试管,①~⑦代表实验步骤.对该实验方案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 )
a
b
c
d
①
淀粉溶液2ml
蔗糖溶液2ml
唾液淀粉酶溶液2ml
唾液淀粉酶溶液2ml
②
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
③
将c倒入a,将d倒入b
④
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
⑤
加入本尼迪特试剂溶液2ml
⑥
37℃恒温水浴
⑦
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A.步骤②、④和步骤⑥的温度设置错误
B.步骤②和步骤④会影响酶的活性
C.步骤④和步骤⑤的操作顺序有误
D.本实验方案中温度的变化属于自变量
39.在绿色植物中,既能产生CO2,又能利用CO2的结构是(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根尖细胞
D.叶肉细胞
40.A、B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4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些细胞能分泌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生物学上将细胞外与膜受体结合的信息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由其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则称为笫二信使.还有一些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可以与靶细胞内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请分析回答下列 有关问题:
(1 )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分析,细胞表面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细胞内受体为与DNA结合的蛋白质,本质上就是启动染色体基因进行_________,最终改变细胞内的某些蛋白质尤其是某些酶的数量,从而实现对细胞代谢和功能的调节.
(2)第一信使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前者随血液流经全身,传递各种信息;后者与受体结合后.可引起膜电位的变化.二者的共同点是:①
它们在体内含量_________,②在被受体接受并起作用后一般要被_________.第一信使中还包括一些局部介质.如由T细胞分泌的_________,作用于B细胞,可促进B细胞的_________.
(3 )除了由细胞分泌信号分子传递信息,细胞间还可以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方式传递信息.
42.甲细胞可产生抗体,乙表示正在出芽的酵母菌.
(1)上述细胞的结构中,属于细胞代谢和遗传控制中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甲细胞可以由_________分化而来.按顺序写出抗体合成与分泌过程中经过的细胞结构:_________(用数字标号和箭头表示).
(2)酵母菌产生酒精的场所是_________,能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___.(上述两空填写数字符号).
(3)甲细胞比乙细胞代谢速率快,从结构方面找出一条原因:_________.
(4)从甲细胞[5]结构上提取了某种物质,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是_________;此物质的存在体现了[5]结构具有_________的功能.
43.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含量变化,结果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klx)
1.0
3.0
5.0
7.0
8.0
10.0
CO2变化量(mg•100 cm-2•h-1)
+2.0
-2.0
-6.0
-10.0
-12.0
-12.0
(1)光照强度为1klx时,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当CO2变化量为0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
(2)光照强度为7klx时,光合作用速率未达到最大值,此时_________是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
(3)光照强度为10klx时,限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外因可能是_________,内因可能是_________.
44.如图为从一个细胞中分离得到的几种细胞器模式简图.据图回答(细胞器填写标号):
(1)能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细胞器是_________.
(2)图B所表示的细胞器在该细胞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3)为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创造有利条件的细胞器是_________.
(4)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
(5)在遗传上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细胞器是_________.
45.如图所示在一定CO2浓度和温度条件下,某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光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用CO2吸收速率表示)的关系图.请根据图回答:
(1)曲线A表示的是_________(阴生/阳生)植物的受光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关系.
(2)a、b点表示_________.
(3)叶面积为25cm2的阳生植物叶片在光强度为Y,光照时间为1小时的条件下,其光合作用合成量为_________mg葡萄糖.(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4)将该阴生植物叶片先在光照强度为X的条件下照射_________小时,然后放于暗处12小时(光照强度为0),能够使叶的干物质量与光照前相同.
(5)当光照强度为Y时,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为_________,此时叶绿体中ADP的运动方向是从_________到_________.
(6)在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能量的转变过程是_________,在这个阶段的产物中,能为暗反应供能的是_________(填物质).
(7)请写出细胞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_________.
2015-2016学年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程溪中学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本题共40小题,第1-30题每题1分,第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0
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浆细胞通过胞吐分泌抗体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细胞中所有需能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供能
C.甲状腺激素受体和溶菌酶可在人体同一种细胞中产生
D.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必须与特定的分子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细胞的分化.
【专题】正推法;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分析】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
2、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由ATP提供.
3、人体的多种细胞均可产生溶菌酶,人体全身细胞的表面均有甲状腺激素受体
的分布.
4、激素和神经递质均具有传递信息、对生物体具有调节作用,而酶具有催化作用.
【解答】解:A、浆细胞通过胞吐分泌抗体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
B、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由ATP提供,但也有少数由GTP、UTP等提供,B错误;
C、人体中的多种细胞均可产生溶菌酶,而人体全身细胞的表面均有甲状腺激素受体,所以甲状腺激素受体和溶菌酶可以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产生,C正确;
D、激素和神经递质均是信息分子,均需要与特定的受体分子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酶在催化化学反应时也需要与特定的底物结合才能发挥作用,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ATP的作用、细胞细胞化合物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下列关于生物体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的细胞壁都可以被纤维素酶降解
B.生物的抗体在适宜条件下都可以被蛋白酶水解
C.生物的性状都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直接控制
D.吞噬细胞能清除抗原主要是依靠细胞内溶酶体中的溶菌酶
【考点】酶的特性;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专题】正推法;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分析】1、酶的作用特点是具有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抗体是免疫球蛋白,在适宜的条件下会被蛋白酶水解;纤维素能被纤维素酶水解.
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既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也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解答】解:A、细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是肽聚糖,没有纤维素,因此不能用纤维素酶进行水解,A错误;
B、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被蛋白酶水解,B正确;
C、基因既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也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错误;
D、溶酶体内的酶是水解酶,不是溶菌酶,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酶作用的专一性特点,免疫调节过程,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要点的理解和熟练识记.
3.用大豆新鲜绿叶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置于充足的光照下,分析D处的气体成分,最可能的是( )
A.氧气的量多于B处
B.氧气的量与B处相等
C.没有CO2和O2
D.CO2的量多于B处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CO2和NaOH会发生2NaOH+CO2═Na2CO3+H2O或者Na2CO3+H2O+CO2═2NaHCO3,所以B处几乎没有CO2;
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6CO2+6H2O
光能
叶绿体
C6H12O6+6O2;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C6H12O6+6O26CO2+6H2O能量,据此答题.
【解答】解:由于CO2被NaOH吸收,所以在B处没有CO2,植物叶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B处有氧气,叶片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经才处排出.
故选:D.
【点评】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重点开解两个生理过程的条件和原料以及产物,是考查的重点.
4.
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以下关于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A.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a>b>c
B.a、b、c表示pH值,则c>b>a
C.a、b、c表示酶的浓度,则a>b>c
D.a、b、c表示温度,则不可能是c>b>a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分析】分析题图: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时,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图中a到达化学反应平衡点所需的时间最短,表示a的反应速度最快,该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其次是b,最后是c.
【解答】解:A、若a、b、c表示温度,在达到最适温度之前,是a>b>c,但在达到最适温度之后,a<b<c,A错误;
B、若a、b、c表示pH,在达到最适PH之前,则是a>b>c,在达到最适PH之后,a<b<c,B错误;
C、酶浓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所以a、b、c表示酶的浓度时,a>b>c,C正确;
D、若a、b、c表示温度,在达到最适温度之前,是a>b>c,但在达到最适温度之后,a<b<c,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四个主要因素(温度、pH、酶浓度和底物浓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曲线图,特别是温度和pH两种因素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5.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B.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C.升高温度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D.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分析】分析曲线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所以改变温度和pH都会导致酶活性降低,使酶促反应速率减慢,对应a曲线.曲线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加快;B点后,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升高,反应速率不再加快,此时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是酶浓度,所以在B点增加酶浓度,反应速率会加快,对应c曲线.
【解答】解:A、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说明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浓度,A错误;
B、酶浓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酶量减少后,酶促反应速率会降低,其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B正确;
C、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若升高温度,会导致酶活性降低,使酶促反应速率减慢,因此不能用曲线c表示,C错误;
D、曲线b表示在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若减小pH,会导致酶活性降低,使酶促反应速率减慢,因此A、B点位置都会下移,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曲线图的分析,要求考生能准确判断出同一条曲线中不同段或不同点的影响因素,还要求学生能结合所学的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判断环境条件改变后,曲线的走向或曲线中相关点的位置如何移动.
6.
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为此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取样器,取样后,分别统计小取样瓶中的小动物种类和数量.该同学调查的目的不可能是调查该池塘( )
A.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
B.可能存在的群落演替
C.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
D.常见的小动物类群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
【分析】解答本题时主要理解该取样器的使用方法,若将该取样器水平放置,则可以调查该池塘的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若将该取样器垂直放置,则可以调查该池塘的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通过此方法虽能调查出该时刻池塘中小动物的不同类群,但无法获知之前的动物类群,故无法测出群落的演替关系.
【解答】解:A、若将该取样器水平放置,则可以调查该池塘的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A错误;
B、通过此方法虽能调查出该时刻池塘中小动物的不同类群,但无法获知之前的动物类群,故无法测出群落的演替关系,B正确;
C、若将该取样器垂直放置,则可以调查该池塘的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C错误;
D、无论水平还是垂直放置,调查的小动物都是常见的类群,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群落中小动物丰富度的研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学生能理解该取样器的使用方法.
7.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是( )
A.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固定
B.乳酸杆菌中肽键的形成
C.叶肉细胞中[H]的产生
D.蓝藻细胞中氧气的生成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结构的细胞器;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有些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但是不是在细胞器中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解答】解:A、原核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固定,不是发生在细胞器中,A错误;
B、肽键形成过程的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乳酸杆菌具有核糖体,因此,乳酸杆菌中肽键的形成一定发生在核糖体,B正确;
C、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可以通过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生[H],C错误;
D、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不是叶绿体,因此蓝藻能产生氧气,但是氧气的产生不是在细胞器中,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具体过程和场所,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场所,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8.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单细胞的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的动物植物,他们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它的各项生命活动都是在宿主的活细胞内完成的,营寄生生活.在生物学分类上独立成界,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其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解答】解: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A正确;
B、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但它的生命活动只有在细胞内才能表现,与细胞有关,B错误;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正确;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知识点比较简单,考查了生物的分类,解题时只要考生掌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并且识记病毒的一般种类,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考查.
9.
用新鲜萝卜做如下实验:第一组将萝卜磨碎,制得提取液后立即冷藏,取几支试管,分别加入pH为3~9的过氧化氢溶液,30℃保温,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人4滴冷藏的提取液; 第二组重复上述实验,但把提取液的添加量减半;第三组重复第一组实验,但在滴加提取液之前先进行80℃热处理.然后将实验结果绘成如图的曲线,表示 一、二、三组结果的曲线分别是( )
A.a、b、c
B.a、c、b
C.b、a、c
D.c、b、a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分析】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1)温度(pH)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2)底物浓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加快,但由于酶浓度的限制,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后保持相对稳定.
(3)酶浓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底物充足时,随着酶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解答】解:(1)第二组比第一组酶量减半,在其它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第二组反应速率比第一组小,所以第一组对应曲线b,第二组对应曲线a;
(2)滴加提取液之前先进行80℃热处理,酶在高温条件下变性失活,因此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对应曲线c;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要求考生掌握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及相关曲线,明确酶浓度越高,酶促反应速率越快;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再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组对应的曲线.
10.水稻叶肉细胞中的DNA存在于( )
A.细胞核、叶绿体和高尔基体
B.细胞核、内质网和线粒体
C.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
D.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
【考点】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
【分析】DNA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该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另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分布.
【解答】解:A、高尔基体中不含DNA,A错误;
B、内质网中不含DNA,B错误;
C、水稻叶肉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分布,C正确;
D、核糖体中不含DNA,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核酸的分布,知识点比较简单,要求考生明确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考查.
11.下列哪项是植物细胞光合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共有的现象( )
A.产生丙酮酸
B.分解葡萄糖
C.产生ATP
D.在植物体内随时进行
【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在有光无光的条件下都可以进行,只要是活细胞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在无氧的条件下才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光合作用不产生丙酮酸,A错误;
B、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B错误;
C、三种作用都可以产生ATP,C正确;
D、光合作用在有光的条件下才可以发生,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植物光合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三种生理作用的主要区别和联系,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12.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020个,羧基有1050个,则由此合成的4条肽链中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是( )
A.996 1016 1046
B.996 4 4
C.996 24 54
D.996 20 50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专题】正推法;蛋白质的合成.
【分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根据R基不同分为20种;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时,形成的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水=氨基酸-肽链数;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多出的氨基和羧基在R基上.
【解答】解:由题意知该蛋白质含有4条肽链、1000个氨基酸,因此形成的肽键数=1000-4=996;1000个氨基酸的氨基是1020个,所以氨基酸的R中的氨基
是20个,四条肽链中的氨基是20+4=24个;1000个氨基酸的羧基共有1050个,因此50个氨基酸的R基含有羧基,4条肽链中的羧基数是50+4=54个.
故选:C.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
13.
如图表示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某酶促反应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则处理条件不可能是( )
A.温度不同
B.酶制剂的量不同
C.反应底物的量不同
D.pH不同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分析】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等.
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催化某反应过程中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其中a达到化合反应平衡点的时间最短,其次是b,最后是c,说明a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c条件下酶的活性最低.
【解答】解:A、温度不同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且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A正确;
B、酶制剂的量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但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B正确;
C、反应底物的量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也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而图示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变,C错误;
D、pH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也但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重点是曲线图的分析,学会分析曲线图是解决此类试题的关键.易错点是C选项,考生会忽略化学反应的平衡点,误认为正确,这就要求考生明确酶不能改变化合反应的平衡点,只能改变化合反应的速率,只有底物浓度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14.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 )
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
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正常细胞和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连续过程
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
【考点】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分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理是低温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着丝点分裂后加倍的染色体不能向细胞两极移动,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解答】解:A、由于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处的时间占95%左右,所以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A正确;
B、如果观察的细胞处于前期、中期,则细胞内含二个染色体组;如果观察的细胞处于后期,则细胞内含四个染色体组;所以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染色体加倍的细胞,B正确;
C、由于在制作装片过程中,要进行解离,使细胞失去活性,所以在显微镜下不可能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连续过程,C错误;
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都是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5.
科学家对生长在某区域两个不同地段(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沟底和水分条件较差的坡面)的中国沙棘雌、雄株进行了研究.测得一天中6:00-18:00间的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Ⅳ中18:00时,叶肉细胞产生可用于主动运输的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B.一般情况下,比较曲线Ⅰ中8:00和12:00两个时刻,暗反应固定的CO2量不一定相等
C.沟底条件下,14:00-16:00之间,雄株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小于雌株
D.8点时处于沟底和坡面的雌株净光合速率不同的主要外因是光照强度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据图分析: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沟底的中国沙棘较水分条件较差的坡面的中国沙棘的净光合作用速率高,且土壤含水量对雄株的影响较对雌株的影响大.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解:A、曲线Ⅳ中18:00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但可用于主动运输的ATP只能是呼吸作用中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产生的ATP,A错误;
B、曲线I所代表的植株在8点和12点时,净光合量相同,但由于上午和中午的温度不同,所以实际光合作用量不等,即暗反应所固定的CO2量不相同,B正确;
C、据图分析,沟底条件下,14:00-16:00之间,雄株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大于雌株,C错误;
D、8点时处于沟底和坡面的雌株净光合速率不同的主要外因是水分含量的多少,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强化学生对曲线图的识别与判断即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理解与运用,题目难度中等.
16.下表是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a~d代表试管,①~⑦代表实验步骤.对该实验方案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 )
a
b
c
d
①
淀粉溶液2mL
蔗糖溶液2mL
唾液淀粉酶溶液2mL
唾液淀粉酶溶液2mL
②
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
③
将c倒入a,将d倒入b
④
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
⑤
加入斐林试剂溶液2mL
⑥
37℃恒温水浴
⑦
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A.步骤②、④和步骤⑥的温度设置错误
B.步骤②和步骤④会影响酶的活性
C.该实验不能用碘液来检测
D.本实验方案中温度的变化属于自变量
【考点】酶的特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酶的知识.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
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解答】解:A、步骤②④应该是37℃,步骤⑥应该是50-65℃,A正确;
B、温度影响酶的活性,故步骤②和步骤④会影响酶的活性,B正确;
C、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中,碘液只能检测淀粉有没被水解,对蔗糖没有作用,故不可用碘液进行鉴定,C正确;
D、蔗糖溶液和淀粉溶液才属于自变量,温度为无关变量,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要注意:①低温和高温时酶的活性都降低,但两者的性质不同.②在过酸或过碱环境中,酶均失去活性而不能恢复.③同一种酶在不同pH下活性不同,不同的酶的最适pH不同.④反应溶液酸碱度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17.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
A.q-1
B.q+1
C.p-1
D.p+1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 R 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氧原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R基上氧原子数.
【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半胱氨酸、丙氨酸和苯丙氨酸中都只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而赖氨酸中含有两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所以它们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时,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一条多肽链中,含两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因此,按氧原子数目计算,氧原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R基上氧原子数,分析这四种氨基酸的R基可知,四种氨基酸的R基上均无氧原子,所以氨基酸数为p-1.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脱水缩合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8.
如图表示在夏季的一个晴天,某阳生植物细胞光合作用过程中C3、C5的含量变化,若某一天中午天气由艳阳高照转为阴天,此时细胞中C3、C5含量的变化分别相当于曲线中的哪一段( )
A.d→e段(X),d→e段(Y)
B.c→d段(X),b→c段(Y)
C.d→e段(Y),c→d段(X)
D.b→c段(Y),b→c段(X)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光合作用过程中,光照是光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CO2供应则是暗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自然界,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相对稳定,所以一天内主要变化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解答】解:光照加强时(a→b),光反应加强,ATP、NADPH生成量增加,暗反应过程的C3还原成C5和C6H12O6阶段增强;此时由于CO2供应不变,C5固定CO2的过程照常进行.结果是叶绿体中的C3减少、C5增加.光照减弱时(d→e),则相反.由此判断X曲线表示的是C3化合物一天中的含量变化,Y曲线表示的是C5化合物含量变化.阴天与晴天相比光照减弱,所以C3含量的变化如X曲线的d→e段,C5含量的变化如Y曲线的d→e段.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要解答此题,必须熟悉光合作用的过程变化,并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其中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反应,二氧化碳浓度主要影响暗反应;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有:色素的含量、酶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
19.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是( )
A.氨基酸
B.核苷酸
C.脱氧核糖
D.磷脂
【考点】糖类的组成元素;脂质的组成元素.
【分析】本题是考查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的元素组成,回忆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的元素组成,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A、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是C、H、O、N等,A错误;
B、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是C、H、O、N、P,B错误;
C、脱氧核糖是五碳糖,属于糖类,其元素组成是C、H、O,C正确;
D、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的分类、元素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磷脂的元素组成,对于糖类的分类、元素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磷脂的元素组成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C往往因对选项分析不细,把脱氧核糖与脱氧核苷酸混淆而分析错误.
20.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
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内质网
D.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专题】正推法;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有蛋白质的合成、转录及细胞呼吸的场所,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A、乳酸是无氧呼吸的产物,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
B、雌性激素属于脂质,脂质合成场所是内质网,B错误;
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
D、胰岛素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DNA上,转录在细胞核内进行,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人体细胞代谢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列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联系
21.图表示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实验中纸层析的结果,据图判断用作实验材料的叶片颜色为( )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紫色
【考点】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
【分析】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实验中,在纸层析上,从上往下(距离点样处由远到近)的色素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解答】解:正常绿叶中含量最多的色素是叶绿素a,其次是叶绿素b,第三位的是叶黄素,含量最少的是胡萝卜素,所以植物叶片是绿色的原因是叶绿素的含量高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秋天叶子变黄的原因是叶绿素不稳定分解了,显示出类胡萝卜素的颜色.从图中可以看出,胡萝卜素、叶黄素明显高于叶绿素a、叶绿素b,故叶片呈黄色.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分离、不同色素带表示的色素种类及其颜色等,要求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
22.如图表示生物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有8种
B.蓝藻遗传物质是B,但不存在于染色体中
C.A的多样性决定B的多样性
D.A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B则不同
【考点】氨基酸的种类;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据图可知,A、B均为组成染色体的物质,且A含有C、H、O、N元素,故为蛋白质,B的组成元素是C、H、O、N、P,故为DNA,据此答题.
【解答】解:A、b为脱氧核苷酸,共有4种,A错误;
B、蓝藻遗传物质是DNA,为裸露的DNA分子,不存在于染色体中,B正确;
C、由于基因控制了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多样性是由DNA的多样性决定的,C错误;
D、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DNA的种类相同,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蛋白质的种类不同,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意在考查学生对细胞中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基本组成单位的理解和记忆,试题较容易.
23.
如图表示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下列属于图示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
A.膝跳反射时,传入神经元引起传出神经元兴奋
B.受精作用时,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C.甲状腺细胞对垂体细胞分泌TSH的反馈调节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考点】细胞膜的功能.
【分析】细胞膜的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1)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2)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除,其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
(3)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跨膜传递;
(4)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进行;
(5)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
(6)细胞膜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解答】解:如图表示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它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完成的.
A、膝跳反射时,传入神经元引起传出神经元兴奋是通过分泌的神经递质完成的,A不属于;
B、受精作用时,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是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完成的,B属于;
C、甲状腺细胞对垂体细胞分泌TSH的反馈调节是通过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来完成的,C不属于;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这属于在两个相邻细胞之间形成通道进行信息交流,与图示的两个细胞之间的细胞膜直接接触进行信息交流不符,D不属于.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4.下列有关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组成细胞壁主要成分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C.麦芽糖和核糖属于二糖
D.胆固醇和植物油属于脂质
【考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1)脂肪: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有保温、缓冲和减压减少摩擦的作用;
(2)磷脂: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3)固醇:①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②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③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解答】解:A、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错误;
B、组成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其基本单位是葡萄糖,B错误;
C、核糖属于单糖,C错误;
D、胆固醇和植物油属于脂质,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组成生物体的化学成分及脂质的分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25.采用一定手段破坏细胞中的内质网,下列各项受影响最小的是( )
A.浆细胞加工合成抗体
B.性腺细胞合成并分泌性激素
C.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
D.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
【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分析】1、内质网与分泌蛋白加工相关,故对分泌蛋白影响较大,抗体为分泌蛋白,故影响较大.
2、性激素为脂质,内质网与脂质合成相关,故影响较大.
3、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通过神经递质传递,而递质通过细胞膜的胞吐释放,故影响较小.
4、内质网是生物膜系统膜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生物膜,与其他生物膜联系密切,故影响较大.
【解答】解:A、内质网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脂质合成的车间,故浆细胞合成加工抗体与内质网有关,A错误;
B、性细胞合成和分泌性激素,内质网有关脂质的合成有关,B错误;
C、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发生信号的变化,与高尔基体有关,C正确;
D、各种生物膜的结构上的联系,与内质网密切相关,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内质网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26.在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甲试管:豆浆;乙试管:氨基酸溶液;丙试管:牛奶和蛋白酶;丁试管: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蒸馏水.上述四支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 )
A.甲、丁
B.甲、乙、丁
C.甲、乙、丙
D.甲、丙、丁
【考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
【分析】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蛋白质,可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豆浆含有植物性蛋白质,蛋白酶把牛奶中的蛋白质分解后剩余蛋白酶,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红细胞吸水涨破,将细胞内的血红蛋白释放出来,故甲、丙、丁都含有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解答】解:甲试管中豆浆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可与双缩脲发生紫色反应;乙试管中是氨基酸,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丙试管中蛋白酶可以水解牛奶中的蛋白质,但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丁试管中,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吸水胀破,释放血红蛋白,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所以上述四支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甲、丙、丁.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鉴定和酶化学本质,有一定难度,牛奶和蛋白酶在一起,只认为牛奶中的蛋白质被分解了,但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这一知识点没有引起注意.
27.下列哪种物质的合成过程需要供给氮源( )
A.糖原
B.淀粉
C.脂肪
D.胰岛素
【考点】糖类的组成元素;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脂质的组成元素.
【分析】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
【解答】解:A、糖原属于多糖,组成元素中无N元素,A错误;
B、淀粉属于多糖,组成元素中无N元素,B错误;
C、脂肪不含有N元素,C错误;
D、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含有N元素,因此合成胰岛素的过程需要供给氮源,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的分类和组成元素,脂肪的元素组成,蛋白质的多样性和元素组成,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28.愈伤组织细胞在含有各种必需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其中一种化合物具有放射性(氚标记).经过一段时间后,将这些细胞固定,进行显微镜检查,利用放射自显影,发现放射性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由此可以判断被标记的化合物是( )
A.一种氨基酸
B.一种核糖核苷酸
C.一种单糖
D.一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考点】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核酸的种类以及主要存在部位.核酸分为DNA和RN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放射性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说明存在于DNA中.所以,只能是脱氧核苷酸.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DNA分子.氨基酸和单糖不会集中分布,细胞质中也有;核糖核苷酸位于mRNA上,细胞质中应该也有.
【解答】解:A、放射性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说明存在于DNA中.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细胞质中也有,A错误;
B、核糖核苷酸是构成RNA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质中也有,B错误;
C、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细胞质中也大量存在,C错误;
D、放射性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说明存在于DNA中.所以,只能是脱氧核苷酸,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核酸的分类和分布,分析题干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DNA在细胞中分布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29.当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生物体内( )
A.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与此无关
B.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降低
C.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升高
D.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不变
【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细胞内化学反应的介质,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参与细胞的许多化学反应等,因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越高,细胞新陈代谢的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解答】解:当生物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高.
A、结合水/自由水的值与细胞新陈代谢强弱密切相关,A错误;
B、结合水/自由水的值降低,生物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B正确;
C、结合水/自由水的值升高,生物新陈代谢减弱,生长缓慢,C错误;
D、当生物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降低,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对于细胞内水稻存在形式和不同存在形式的水的作用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30.下列关于生命现象与细胞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
B.多细胞生物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
C.哺乳动物亲子代之间以受精卵为“桥梁”
D.遗传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专题】正推法;细胞学说.
【分析】细胞代谢是生命活动基础;细胞增殖增加细胞数量,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基因是遗传基本单位.
【解答】解:A、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细胞代谢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A正确;
B、细胞增殖与分化是生物个体生长和发育的基础,B正确;
C、哺乳动物亲子代之间以生殖细胞为“桥梁”,C错误;
D、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是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础,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分裂的特征和意义、细胞的分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1.有些植物在春天开花时,叶子尚未生长出来,开花时期植物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
A.春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矿质元素
B.春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有机肥料
C.花瓣的光合作用
D.上一年贮存在植物体中的营养物质
【考点】糖类的作用.
【专题】正推法;糖类 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分析】开花属生殖生长,是建立在营养生长已积累了大量的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土地中的矿质元素和有机肥料不可能为植物的开花提供有机物,但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矿质营养,花瓣中缺少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有靠分解上一年贮存在植物体中的有机营养物质来获取能量.
【解答】解:A、开花时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有机物提供的能量,土地中的矿质元素不可能为植物的开花提供有机物,但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矿质营养,A错误;
B、有机肥料不能为植物开花提供有机物从,因而不能提供能量,B错误;
C、花瓣中缺少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D、植物可以分解上一年贮存在植物体中的有机营养物质来获取能量,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考查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是( )
A.向2毫升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1g/mL的NaOH溶液,振荡均匀后,再加入3~4滴0.05g/mL的CuSO4溶液
B.向2毫升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1g/mL的NaOH溶液,振荡均匀后,再加入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
C.向2毫升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01g/mL的CuSO4溶液,振荡均匀后,再加入3-4滴0.1g/mL的NaOH溶液
D.向2毫升蛋白稀释液中同时加0.1g/mL的NaOH溶液和0.05g/mL的CuSO4溶液
【考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
【分析】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需要先加A液,混合后再加入B液,且加入B液的量要少.据此答题.
【解答】解:鉴定蛋白质时使用双缩脲试剂,需要先加A液0.1 g/mL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再加入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且加入B液的量要少.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检测蛋白质的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作用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积累.本题还需要注意将双缩脲试剂与斐林试剂进行比较.
33.把鼠肝细胞磨碎,经高速离心后可分为四个层次,分析发现第三个层次含有较多的呼吸酶,据此可以推断该层分布的一种细胞器是(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解答】解:由题意知,第三个层次含有较多的呼吸酶,据此可以推断该层分布的一种细胞器是线粒体.
故选:A.
【点评】对于线粒体功能的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34.下列细胞结构与功能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菠菜叶肉细胞与念珠藻细胞相比缺少中心体
B.细胞中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只在核糖体上进行
C.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不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
D.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高尔基体
【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本题是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线粒体、叶绿体功能的综合性题目,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梳理相关的知识点,然后分析综合进行判断.
【解答】解:A、念珠藻细胞属于原核生物,无中心体,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菠菜是高等植物细胞,有没有中心体,A错误;
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细胞中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只在核糖体上进行,B正确;
C、分泌蛋白的合成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C错误;
D、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所以没有分泌功能的细胞,如植物细胞也含有高尔基体,D错误.
故选:B.
【点评】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主要考查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掌握与运用能力.
35.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如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推测实验结果是( )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考点】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
【分析】
分离色素利用纸层析法,原理是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液度高的扩散速度快,结果从上而下分别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
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解答】解:叶绿体色素有四种,经纸层析法得到的色素带从上至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而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所以将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叶片,进行红光照射测定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而色素带缺叶黄素这个条带,位于第2条.
故选:B.
【点评】考查叶绿体色素色素种类、功能和层析条带排列顺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并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36.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都有[H]的生成利用,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
A.从本质上讲,二者都具有还原性,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B.从来源上看,前者来源于水的光解,后者可来源于葡萄糖、H2O和丙酮酸
C.从去路上看,前者产生的[H]用于还原C5,后者与O2结合生成H2O
D.二者产生的[H]在还原底物时,都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光合作用过程产生的[H]来自于水的光解,用于还原C3;有氧呼吸过程产生的[H]来自第一和第二阶段,用于还原氧气.
【解答】解:A、从本质上讲,二者都具有还原性,但不是同一种物质,A错误;
B、从来源上看,前者来源于水的光解,后者可来源于葡萄糖、H2O和丙酮酸,B正确;
C、从去路上看,前者产生的[H]用于还原C3,后者与O2结合生成H2O,C错误;
D、前者产生的[H]在还原底物时,消耗能量,后者产生的[H]在还原底物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37.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
A.都有拟核
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
C.都有线粒体
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中的一种,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
【解答】解:A、蓝藻有拟核,酵母菌有细胞核,故A选项错误;
B、蓝藻和酵母菌均能进行有氧呼吸,故B选项正确;
C、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故C选项错误;
D、蓝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酵母菌不能,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以蓝藻和酵母菌为载体,考查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之间的异同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区分能力,难度不大.考生要能够识记原核生物中的一些特殊实例,如:蓝藻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有氧呼吸,但是它的细胞结构中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38.如表是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a~d代表试管,①~⑦代表实验步骤.对该实验方案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 )
a
b
c
d
①
淀粉溶液2ml
蔗糖溶液2ml
唾液淀粉酶溶液2ml
唾液淀粉酶溶液2ml
②
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
③
将c倒入a,将d倒入b
④
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
⑤
加入本尼迪特试剂溶液2ml
⑥
37℃恒温水浴
⑦
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A.步骤②、④和步骤⑥的温度设置错误
B.步骤②和步骤④会影响酶的活性
C.步骤④和步骤⑤的操作顺序有误
D.本实验方案中温度的变化属于自变量
【考点】酶的特性.
【专题】正推法;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分析】本题是酶的专一性实验,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特性,先根据实验的目的,分析实验原理、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还原糖应保持50~65℃的水浴加热,唾液淀粉酶的最适宜温度是37℃,因此②﹑④和⑥的温度设置错误,②﹑④应是37℃,⑥应是50~65℃的水浴加热,A正确;
B、唾液淀粉酶的最适宜温度是37℃,②④中温度是50~65℃,温度过高会降低酶的活性,甚至使酶失去活性,B正确;
C、④和⑤的顺序有误,先加本尼迪特试剂后进行水浴加热,C正确.
D、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的种类,温度的变化是无关变量,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酶的专一性,还原糖的检测所用的试剂和使用方法,唾液淀粉酶的最适宜温度,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出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并对实验变量进行有效控制是解题的关键.
39.在绿色植物中,既能产生CO2,又能利用CO2的结构是(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根尖细胞
D.叶肉细胞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消耗CO2,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O2.
【解答】解:A、叶绿体中只进行光合作用利用CO2,A错误;
B、线粒体中只能产生CO2,B错误;
C、根尖细胞只有线粒体,只能产生CO2,C错误;
D、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既能产生CO2,又能利用CO2,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不同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以及细胞器的作用.
40.A、B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考点】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分析】通过题干获取信息,本题考查酶的概念、本质及作用特点.解读曲线表达的含义,结合酶的概念、本质及作用特点解题.
【解答】解: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的本质是具有催化能力的RNA.酶的功能具有专一性.曲线图上可以看出,甲酶用蛋白酶处理后,活性无变化,所以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A选项正确;甲酶用蛋白酶处理后,活性无变化,其本质不可能是蛋白质,有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B选项描述错误;B酶的活性用蛋白酶处理后,随时间而逐渐降低,所以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C选项描述正确;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水解,破坏其结构,D选项描述正确.
故:答案应为B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考查对酶的概念、本质及作用特点灵活运用,常出现的错误搞不清解题要求,往往选成描述正确的选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4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些细胞能分泌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生物学上将细胞外与膜受体结合的信息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由其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则称为笫二信使.还有一些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可以与靶细胞内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请分析回答下列 有关问题:
(1 )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分析,细胞表面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或蛋白质),细胞内受体为与DNA结合的蛋白质,本质上就是启动染色体基因进行转录(或表达),最终改变细胞内的某些蛋白质尤其是某些酶的数量,从而实现对细胞代谢和功能的调节.
(2)第一信使主要包括激素、神经递质等,其中前者随血液流经全身,传递各种信息;后者与受体结合后.可引起膜电位的变化.二者的共同点是:①它们在体内含量少(低),②在被受体接受并起作用后一般要被灭活.第一信使中还包括一些局部介质.如由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可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3 )除了由细胞分泌信号分子传递信息,细胞间还可以通过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和相邻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方式传递信息.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细胞膜的功能;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专题】对比分析法;免疫调节.
【分析】(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蛋白质在细胞膜形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糖被,它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蛋白质是在在DNA指导下通过转录和翻译形成的.
(2)第一信使即细胞外信号,根据胞外信号的特点及作用方式,化学信号分子可分为激素、神经递质和局部化学介质这三种类型.
【解答】解:(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有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细胞表面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细胞内受体全部为与DNA结合的蛋白质,本质上就是启动染色体基因进行转录,最终提高细胞内的某些蛋白质尤其是某些酶的数量,来长时间实现对细胞代谢和功能的调节.
(2)与膜受体结合进行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含量较少,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可长途运输的激素分子,二是短程传递的神经递质,三是作用于周围细胞的局部介质,如由T细胞分泌淋的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共同点是:①它们在体内含少,②在被受体接受并起作用后一般要被灭活.
(3)除了由细胞分泌信号分子传递信息,细胞间还可以通过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如精卵细胞的结合;相邻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胞间连丝.
故答案为:
(1)糖蛋白(或蛋白质) 转录(或表达)
(2)激素 神经递质 少(低) 灭活 淋巴因子 增殖和分化
(3)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 相邻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功能和信号分子的种类和作用,意在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2.甲细胞可产生抗体,乙表示正在出芽的酵母菌.
(1)上述细胞的结构中,属于细胞代谢和遗传控制中心的是[2或11]细胞核;甲细胞可以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化而来.按顺序写出抗体合成与分泌过程中经过的细胞结构:4→3→7→5(用数字标号和箭头表示).
(2)酵母菌产生酒精的场所是10,能产生CO2的场所是9、10.(上述两空填写数字符号).
(3)甲细胞比乙细胞代谢速率快,从结构方面找出一条原因:甲细胞线粒体数量较乙多(或)甲与外界接触面积大(或膜面积内质网面积大).
(4)从甲细胞[5]结构上提取了某种物质,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是糖蛋白;此物质的存在体现了[5]结构具有进行信息交流的功能.
【考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细胞膜的成分;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分析甲图:甲细胞能产生抗体,为浆细胞,其中结构1为线粒体,结构2为细胞核;结构3为内质网;结构4为核糖体;结构5为细胞膜;结构6为中心体;结构7为高尔基体.
分析乙图:乙表示正在出芽的酵母菌,其中结构8为内质网;结构9为线粒体;结构10为细胞质基质;结构11为细胞核;结构12为高尔基体.
【解答】解:(1)细胞核属于细胞代谢和遗传控制中心,即图中的2或11;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浆细胞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细胞膜,即4→3→7→5.
(2)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10细胞质基质;产生二氧化碳可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3)甲细胞比乙细胞代谢速率快,甲细胞线粒体数量较乙多,且甲与外界接触面积大.
(4)甲图5为细胞膜,从细胞膜上提取某种物质,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说明该物质含有蛋白质,若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含有还原糖.因此,该物质是糖蛋白;糖蛋白在细胞间起信息传递的作用.
故答案为:
(1)2或11 细胞核 B细胞或记忆细胞 4→3→7→5
(2)10 9、10
(3)甲细胞线粒体数量较乙多(或)甲与外界接触面积大(或膜面积内质网面积大)
(4)糖蛋白 进行信息交流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43.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含量变化,结果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klx)
1.0
3.0
5.0
7.0
8.0
10.0
CO2变化量(mg•100 cm-2•h-1)
+2.0
-2.0
-6.0
-10.0
-12.0
-12.0
(1)光照强度为1klx时,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当CO2变化量为0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2)光照强度为7klx时,光合作用速率未达到最大值,此时光照强度是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
(3)光照强度为10klx时,限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外因可能是CO2浓度,内因可能是叶绿体中色素含量、酶.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专题】表格数据类简答题;归纳推理;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分析】表格中可以看出,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实验因变量为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光照强度为1 klx时,容器内CO2增多是因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吸收CO2量逐渐增大,因此装置中CO2量越来越少;光照强度由8 klx增强为10 klx时,CO2量不变,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解答】解:(1)表格中测得的CO2变化量是净光合作用,只要有光照,植物就进行光合作用,光照强度为1 klx时,容器内CO2增多是因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当CO2变化量为0时,说明光和强度=呼吸强度,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2)光照强度为7klx时,光合作用速率未达到最大值,此时光照强度是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
(3)光照强度为10klx时,CO2量不变,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量为主要的环境因素,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有色素的含量、酶的数量等.
故答案为:
(1)小于 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2)光照强度
(3)CO2浓度 叶绿体中色素含量、酶(酶量)
【点评】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表格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44.如图为从一个细胞中分离得到的几种细胞器模式简图.据图回答(细胞器填写标号):
(1)能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细胞器是C.
(2)图B所表示的细胞器在该细胞中的作用是参与植物细胞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
(3)为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创造有利条件的细胞器是D.
(4)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A、C.
(5)在遗传上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细胞器是A、C.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分析】1、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组成成分和功能,先根据题图判断各种细胞器的种类,然后回忆不同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
2、图中A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是高尔基体,动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与分泌活动有关,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C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D是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解答】解:(1)能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化学反应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即图中的C.
(2)B是高尔基体,该细胞器在该细胞中的作用是参与植物细胞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
(3)内质网扩大了膜面积,为催化化学反应的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创造有利条件.
(4)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即图中的A、C.
(5)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DNA和RNA,在遗传上具有相对独立性,是能半自主复制的细胞器.
故答案为:
(1)C
(2)参与植物细胞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
(3)D
(4)A、C
(5)A、C
【点评】对于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功能和分布的比较识记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45.如图所示在一定CO2浓度和温度条件下,某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光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用CO2吸收速率表示)的关系图.请根据图回答:
(1)曲线A表示的是阳生(阴生/阳生)植物的受光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关系.
(2)a、b点表示光补偿点.
(3)叶面积为25cm2的阳生植物叶片在光强度为Y,光照时间为1小时的条件下,其光合作用合成量为2.7mg葡萄糖.(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4)将该阴生植物叶片先在光照强度为X的条件下照射6小时,然后放于暗处12小时(光照强度为0),能够使叶的干物质量与光照前相同.
(5)当光照强度为Y时,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为CO2浓度,此时叶绿体中ADP的运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6)在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能量的转变过程是光能→ATP中活跃化学能,在这个阶段的产物中,能为暗反应供能的是ATP(填物质).
(7)请写出细胞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曲线A表示达到最大光合作用速率所需要的光照高,说明是阳生植物.
(2)a、b两点的含义是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3)据图可知,阳生植物在光照强度为Y时,1消失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量为16mg/100cm2,因此叶面积为25cm2时二氧化碳的消耗量为4mg,根据6CO2~C6H12O6,二氧化碳为4mg,可求出生成葡萄糖的量为2.7mg.
(4)阴生植物在光照强度为X时,12小时黑暗共释放24mg的二氧化碳,若要保证一昼夜植物的积累量为0,则需要保证在光照强度为X时,植物积累24mg的二氧化碳,因此光照6小时.
(5)当光照强度大于Y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变,此时的限制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叶绿体中ADP的转移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
(6)光反应的能量变化为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
(7)根据有氧呼吸的过程,可知有氧呼吸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1)阳生 (2)光补偿点(或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速率为零、植物开始积累有机物)
(3)2.7 (4)6 (5)CO2浓度 叶绿体基质 类囊体薄膜
(6)光能→ATP中活跃化学能 ATP(ATP和[H])
(7)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