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高补班)上学期周练试题1(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定州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高补班)上学期周练试题1(带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四历史周练试题(一)‎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表格是甲、乙两位同学对“农民阶级与近代中国革命”的探究,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正确,结论合理 B.乙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不正确,结论不合理 C.两位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都不准确,结论都不合理 D.两位同学的推论都合理,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时代 ‎2.阅读下列《国民经济发展统计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中的比例 ‎1957年 ‎43.3%‎ ‎31.2%‎ ‎25.5%‎ ‎1960年 ‎21.8%‎ ‎26.1%‎ ‎52.1%‎ 增长率 ‎—22.8%‎ ‎47%‎ ‎223%‎ A.“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 D.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动工业发展 ‎3.1863年,赫斯特染料厂总共只有5个工人,到1912年达到7700人,其中包括380名熟练的化学家和工程师;巴登笨胺和苏打厂,在1875年拥有工人885人,到1914年达到11000人,这些化学工厂后来成为整个工业帝国——“法本化学工业公司”的中心。这一现象反映了德国( )‎ 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B.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发展 C.科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D.化学工业成为支柱产业 ‎4.19世纪中叶,为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堆难题,英国通过公共卫生立珐,在中央建立了专门的中央卫生机构,从总体上指导和监督英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在地方建立相应的地方卫生机构,具体实施公共卫生的管理。这说明( )‎ A.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 B.英国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工业革命推动了政府职能的完善 ‎ D.英国已经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5.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A.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B.国内政治局面很稳定 C.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6.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 )‎ A.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B.家庭手工业注重面向市场 C.世俗拜金主义之风盛行 D.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 ‎7.在凯恩斯学派看来,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以下是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叙述,其中最主要的是( ) ‎ A.“工商食官“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 ‎ B. 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 C. 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社会需求 ‎ D.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8.在广泛吸收西方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近现代民族服饰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9.斯塔夫里阿诺斯论述道:“两次大战战后时期的另一个差别是,1945年以后殖民地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这与1918年以后帝国权力的强化形成了鲜明对照。”“帝国权力的强化”指的是 A.战胜国展开军备竞赛 B.战胜国实施民族自决原则 C.战胜国采取“委任统治”形式 D.法国寻求安全保障 ‎10.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工业革命和民权运动的开展,1870年英国通过了《已婚妇女财产法》,规定:“已婚妇女因从事任何职业、工作或手工艺,或者因独自经营而得到的工资收入都应被视为和确认是她独自拥有和处理的财产。”1875年,议会正式批准《婚姻及离婚法》,使离婚合法化,妇女也有权提出离婚。材料主要表明( )‎ A.妇女经济上获得独立 ‎ B.工业革命激发妇女的参政意识 C.工业革命促进了妇女地位的提高 ‎ D.英国民主法制意识的健全 ‎11.央视3套热播的《歌声飘过30年——百首金曲系列演唱会》,下列歌曲不可能入选其中的是 A.《在希望的田野上》 B.《春天的故事》 ‎ C.《走进新时代》 D.《我是公社小社员》‎ ‎12.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13.“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 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其中“舵手一易齐桨橹”是指( )‎ 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B.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败 C.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D.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14.“它产生于农民运动中,却又游离于农民斗争之外,这决定了它不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只不过为19世纪中国的社会思想留下一份珍贵的资料……”材料中的“它”是指 A.《天朝田亩制度》 B.《海国图志》‎ C.《孔子改制考》 D.《资政新篇》‎ ‎15.明代有官员感叹,“最恨者方今仕途如市,入仕者如往市中贸易,计美计恶,计大计小,计贫计富,计迟计速。”这一感叹反映出当时( )‎ A.行业分工细密 B.雇佣关系出现 C.市场管理严格 D.封建吏治腐败 ‎16.伏尔泰说:“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这表明他( )‎ A.反对专制统治 B.主张主权在民 C.倡导思想自由 D.主张分权制衡 ‎17.1982年中共中央第一个“1号文件”,决定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①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②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8.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在内容和影响上的相同点包括( )‎ ‎①对社会风俗领域进行改革②推行新的土地制度 ③采取一些打击守旧势力的措施 ④促进了政权向封建化过渡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 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20.2011年8月5日,《爱尔兰时报》在评价某组织时说,它“正面临一个十字路口,一条道路通向政治影响深远的进一步融合,另一条通往无序瓦解的暗谷。如果半个世纪的融合以突然解体告终,欧洲经济和政治版图将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动荡。”这个组织指的是( )‎ A.北约 B.华约 C.欧共体 D.欧盟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2小题,40分)‎ ‎21.改革是一幕幕散发着时代气息的活剧,也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都是在时代呼唤下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书》记录了商鞅与其他法家的思想,其中《去强》一篇中说:欲使国家富强,必须详细了解国内成年男女、年老和弱小者、官员和士兵、以游说谋生者及从事工商业者等的数量。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对户籍制度进行了整顿:“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摘编自游相录《秦户籍制度探究》‎ 材料二:雅典贵族统治的改变是从梭伦之时开始的。梭伦以整个城邦公社的利益为重,主张不偏不倚的立场。他既痛恨贵族的顽劣,也不愿引发平民的暴动,主张以改革的方式解决平民备受压迫的各类问题。‎ ‎——《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三:王安石的最大弊病,还在仅看重死的法制,而忽视了活的人事。依照当时情况,非先澄清吏治,不足以宽养民力。非宽养民力,不足以厚培国本。非厚培国本,不足以遽希武功。……在国内新政措施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意聚敛,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长计。‎ ‎——钱穆《国史大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整顿户籍制度的目的和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结合所学知识,从民主政治的角度说明梭伦“改变了雅典的贵族统治”。‎ ‎(3)根据材料三,概括钱穆先生从哪些方面指出了王安石变法存在的不足?‎ ‎22.对人自身的关注是人类共同的话题,东西方文化传统都充满人文关怀。但由于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东西方在人文主义发展中也具有明显的差异:东方侧重人的社会性,西方则更重视人的个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反对以俑殉葬,因为俑像人形,他愤愤地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的马棚失火,他先问是否有人受伤,不问马。这些思想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爱。‎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早期儒家思想中体现材料一观点的内容。‎ 材料二 儒学不是宗教,而是一种行为准则。圣人教导我们“成仁”“成圣”,但没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佛家就告诉你为什么要“修行”“成佛”,因为这世界太苦了,谁也不能摆脱生老病死;道家也告诉你为什么要“得道”“成仙”,因为“道”是万物本源。所以,魏晋以后儒家与“佛”“道”一对阵稀里糊涂就败下阵来了……于是宋代儒家学者就把儒学上升到思辨层次,并提出来“存天理、灭人欲”……教材对“存天理、灭人欲”的评价更多的是否定,但它太适用今天中国的社会状态了。‎ ‎——袁腾飞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儒学家是如何把儒学上升到思辨层次的?你认为袁腾飞老师说“存天理、灭人欲”太适用今天中国的社会状态了的理由是什么?‎ 材料三 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3)依据材料三,解读“个人主义”的内涵并概括指出“解决个人主义合法性”问题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试题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失败,可得出结论:农民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不能领导革命的胜利,A项正确;B项错误,农民家庭出身并非说明毛泽东就是农民阶级的代表,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无产阶级的代表;C项明显错误,甲的历史依据是准确的;D项错误,乙同学的结论不准确。故选:A ‎2.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国民经济发展统计表》可知,到1960年,重工业比重过大,农业、轻工业比重过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故B正确。“一五计划”在1957年完成,故A排除。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在1956年完成,故C排除。人民公社化运动强调一大二公,与工业发展无关,故D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大跃进 ‎3.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点——垄断组织,旨在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关键信息“到1912年达到7700人,其中包括380名熟练的化学家和工程师”、“在1875年拥有工人885人,到1914年达到11000人”以及“成为整个工业帝国——‘法本化学工业公司’的中心”,‎ 材料主旨揭示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组织出现,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重点不是在强调科学的作用,排除C;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 ‎4.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相关政策,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A项是题干所揭示的现象,不是针对现象所采取的措施,排除;材料主旨揭示的不是英国政府职能完善,排除C;D项属于无关项,‎ 材料信息没有提及英国的法律体系,排除;B项表述准确,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故选B。‎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状况 ‎5.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民国初年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民国初年到1920年属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主要是政府实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而1927-1936年国民经济发展得益于南京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综上可知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原因是政府的扶持,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错误,只是在“一战”期间,铺;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初年的状况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状况 ‎ ‎6.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家庭手工业的相关状况,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判断的能力。由材料关键信息“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材料揭示的是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的家庭手工业状况,家庭手工业走向市场,B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材料信息没有提及农业生产遭到破坏问题,排除A;C项理解明显具有片面性,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属于无关项,材料信息没有提及,排除。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家庭手工业的相关状况 ‎ ‎7.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的特征。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工商食官”指的是官府垄断工商业,工商业特别是手工业产品主要满足政府的需求,而不是社会需求,A项错误;C项是影响社会需求的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D项是影响社会需求的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影响社会需求的最主要原因是小农经济的存在,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产经营方式带有封闭性,从而遏 制了社会的有效需求,B项符合题意,正确。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形态·小农经济的特征 ‎ ‎8.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识记型选择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所学知识可知,中山装和旗袍时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民族服装,故②③;①是中国传统服饰,④是列宁装,这些不是中西结合的产物。所以答案选B。‎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服饰的改变 ‎9.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两次大战战后时期的另一个差别是,1945年以后殖民地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这与1918年以后帝国权力的强化形成了鲜明对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使战胜国采取“委任统治”形式重新瓜分殖民地,体现了“帝国权力的强化”,故C正确。战胜国展开军备竞赛与华盛顿会议有关,与巴黎和会无关,故A排除。实施民族自决原则有利于殖民地独立,不利于“帝国权力的强化”,故B排除。法国寻求安全保障是针对战败国德国,故D排除。‎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凡尔赛体系 ‎10.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随工业革命和民权运动的开展”、“《已婚妇女财产法》”、“议会正式批准《婚姻及离婚法》”等,本题实际上考查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相关内容——妇女法律地位的不断提高。AD两项的表述不够全面和准确,排除;B项表述题干内容无从体现“妇女参政意识增强”,排除。正确答案选C。‎ 考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妇女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格独立地位的法律确认程 ‎11.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歌声飘过30年——百首金曲系列演唱会》,显然指的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歌曲,因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开端,距今已有30多年。由《我是公社小社员》,可以判断与人民公社有关,显然这是改革开放以前的现象,故选D。ABC项都 是歌颂改革开放的歌曲。‎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 ‎12.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显示当时社会上很多人在服饰、装扮都外国人,甚至遗憾自己无法像外国人一样拥有一双碧蓝的眼睛,可见A项的“崇洋”表述正确。A项服饰西化只是一个方面,B项“倾销”题干没有反映,D项“学习西方”不能解释“碧眼生成学不来”这一“伤心事”。‎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社会生活 。‎ ‎13.C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别红都”、“强渡湘江”、“遵义”可知此事应为红军长征,故本题应选C项;A项形成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时期,早于“别红都”,故排除;B项应为“别红都”的直接原因、D项应为1945年中共七大的召开,均与设问要求“舵手一易齐桨橹”不符,故排除。‎ ‎14.D ‎【解析】‎ 试题分析:《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颁布的纲领性文件,《资政新篇》其中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故A错误,C符合题意;《海国图志》是地主阶级魏源所著,《孔子改制考》是资产阶级康有为所著,排除BD。故答案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资政新篇》‎ ‎15.D ‎【解析】‎ 试题解析:材料反映了仕途,即官场,只有D符合。ABC与官场无关。‎ ‎16.A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伏尔泰的思想,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学生解答此题主要是对题干的理解,伏尔泰认为受到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可知是对当时专制统治的否定,正确选项是A项,BCD项在题干中无法体现。‎ ‎17.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可采用排除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民获得的土地经营权,土地所有权归国家,①表述有误,排除所有含①的选项,B项正确。ACD三项都含有①,均排除。故选B。‎ ‎18.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孝文帝政策的理解。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进行汉化,商鞅变法也改变社会风俗;商鞅变法确立秦国实行封建土地制度,北魏孝文帝也确立了均田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都是一场封建化的改革,所以都对守旧势力进行了打击,因此①②③④都对,所以选D选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特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特点 ‎19.B ‎【解析】‎ 试题解析:从材料“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说明江浙行省获得了急事处置权。但是封建时代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而行省长官由皇帝任命。故A.C.D表述错误。所以应选B。‎ ‎20.D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中的信息正确解读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如果半个世纪的融合以突然解体告终,欧洲经济和政治版图将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动荡”可知该组织应为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故排除属于军事组织的A、B两项;C项于1993年被欧盟取代,早于题目中的时间“2011年”,故排除。本题应选D项。‎ ‎21.(1)目的:强化统治,实现富国强兵。 措施:清查户口,建立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成年男子必须分户。 (2)思想:中立(或公正、不偏不倚)。 说明:①颁布解负令,壮大了民主政治的基础;②创立四百人会议,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③组建民众法庭,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使平民获得了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任答2点4分) (3)偏重制度创设,忽视吏治整顿;偏重聚敛钱财,忽视宽民固本;变法与战争同步,财政的需求过大。‎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上重大改革,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1)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学生结合商鞅变法的背景,可知其目的是富国强兵,第二问措施学生从材料中“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清查户口等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第一问根据题干中“主张不偏不倚的立场”得出;第二问学生根据所学答出梭伦改革的内容即可;‎ ‎(3)本题考查的是王安石变法,学生从材料中“重死的法制,而忽视了活的人事”、“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开疆用武”、“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长计”进行概括总结即可。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较好的分析材料能力。‎ ‎22.(1)内容:孔子的“仁”,孟子的“民贵君轻” (2)如何:将儒家伦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提出“天理是万物本源”,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理由:“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感,在今天这样一个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中尤为难能可贵。(3)内涵:人文主义。意义:冲破神学传统的束缚,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潜能;开启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进程。‎ ‎【解析】试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先秦时期的儒学,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可从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等角度思考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第一小问“如何把儒学上升到思辨层次”可从宋明理学家将儒家伦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这一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理由”可从宋明理学对社会责任感的强调及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等不良现象的角度思考作答。‎ ‎(3)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第一小问“内涵”由材料三中的信息“文艺复兴”即可得出“人文主义”的结论;第二小问“意义”由材料三中的信息“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即可得出“冲破神学传统的束缚,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潜能,开启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进程”的结论。‎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