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
一、单选题:共25题
1.汉代地方封君可收取封地租税;魏晋以后历代分封多为“虚封”,只赐爵位,不予封地。明清时期,封君只发俸银和禄米,与官员无异。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
A.分封制的消亡 B.宗法制的瓦解 C.君主专制的膨胀 D.中央集权的加强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材料汉代到明清地方封君权力、待遇的变化情况反映了中央对地方控制力的加强,中央集权的加强。故选D。A、B、C三项的内容在材料中无法充分体现,故排除。
2.隋唐时期,宰相都是可以坐的。到了宋朝,太祖认为坐着对皇帝不敬,就把椅子撤走了。到了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说明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封建等级秩序的模糊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古代礼仪制度的不断发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大臣在皇帝面前由坐到站,说明的是君臣的地位越来越悬殊,君权加强的趋势,故选择C;A项说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趋势,故不选;B、D项明显不合题意,排除。
3.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指出:西周时期,庶民与士只知效忠于“家”(卿大夫),不知有“国”(诸侯),更不知“天下”(天子)这一现象
A.促使西周强盛 B.导致诸侯割据 C.强化宗法体制 D.促成秦朝统一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但分封制下,地方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易形成割据势力。从材料信息“庶民与士只知效忠于‘家’(卿大夫),不知有‘国’(诸侯),更不知‘天’下”可知分封制的隐患即将表现出来,故选B项。
4.每到春节,天寒地冻,交通拥挤,但挡不住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下列各项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注重亲情观念,宗法制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已经被废除,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落叶归根、认祖归宗、珍惜亲情等观念就是宗法制在当今的体现,故选B项。
5.“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又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对上述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政治秩序 B.分封制下按血缘亲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
C.分封制有利于周文化的传播和延续 D.分封制下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诸侯称雄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从材料武王分封时,自己兄弟和同姓王占多数;周公辅政分封时同姓诸侯王又占很大的比例,可以得出宗法关系在分封时起主要作用,即分封制下按血缘亲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故选B项。A、C、D三项内容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
6.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长时间出现“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的现象,这反映了古代乡村治理主要依靠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根据题干信息“县下惟宗族”可知,县级以下乡村治理主要依靠宗族即宗法制。故本题选B。
7.通常意义上,“帝国”一般包含三个基本标准:其一,统一辽阔的国土;其二,专制统治;其三,强大的军事扩张。按照上述理论,中国古代出现的第一个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表现得极为鲜明的帝国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终于打败东方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秦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东临大海,西到陇西,南濒南海,北抵长城一带;秦统一中国之后发动30万人北伐匈奴 并修筑长城。所以说秦朝最早具有帝国特征,故选A项。
8.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虽然二世而亡,但它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它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A、B、C三项属于具体制度,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项属于总的制度,符合题意。
9.《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秦代皇帝制度的内涵 B.封建官僚制度确立的背景
C.汉代损益秦制的措施 D.分封制退出中国历史的根源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由材料信息可知,秦朝统治者对周朝分封制的弊端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命,不再按血缘关系选官。这就打破了以前的世官制,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内容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
10.北宋《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材料表明科举制在中国古代的积极作用是
A.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说明当时社会盛行把读书、做官出人头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风气,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内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
11.据史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感叹生不逢时,王沈所处时代的选官制度最有可能是
A.禅让制 B.九品中正制 C.世官制 D.科举制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由材料信息“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可知,当时世家大族控制了政治特权,选官制度注重门第,故答案为B。禅让制是古代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与材料不符,故A项排除。世官制实行于夏商周时期,与材料信息“西晋”不符,故C项排除。科举制采用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与门第无关,故D项排除。
12.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对这项措施认识正确的是
A.王国取得较大的地方自主权 B.分封制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D.解除了王国割据的物质基础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封地,其结果导致王国越分越小,实力削弱,无力与中央相抗衡,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故选C项。“推恩令”没有扩大王国的自主权,故A项错;“推恩令”的实质就是分封制,故B项错;“推恩令”是在和平的方式下逐渐的削弱王国,而不是单纯解除王国的物质基础,故D项错。
13.十八世纪,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本质是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重视教育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从材料“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可知,启蒙思想家追求的是平等、理性,而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考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制度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故A 项正确。其它各项不能体现其本质,故排除。
14.任何官僚组织为了发挥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和规章制度。最能反映上述现象的政治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内阁制 D.军机处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根据题干信息“任何官僚组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
和规章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别负责政令的草拟、审核、执行,分工明确、相互监督,同时皇帝一定程度上也要考虑和尊重其活动规范和制度。故本题选B。三公九卿制没有体现出君主对制度的尊重,故不选A;内阁制和军机处都是皇权加强的表现,对皇权起不到任何制约作用,故不选C、D。
15.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
A.世官制的沿革 B.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C.察举制的弊端 D.门第成为选才标准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两汉的察举制主要是以“德、才”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以孝廉为重要考察科目。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随着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望族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出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局面。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就是对察举制的弊端的揭露,故选C项。
16.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
A.表明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 B.说明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
C.体现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 D.反映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材料中阁臣在国家权力机关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也是皇帝赋予的,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故C项符合题意。A、 B、 D三项表述有误,故排除。
17.1841年,广州三元里民众在抗击英军侵略的檄文中写道:“汝(英国人)虽有大呢羽毛,非我湖丝,焉能织就?虽有花边、鬼头,非我纹银、白铅,焉能铸成?其余各物,皆学我天朝法度。天朝茶叶大黄各样药品,皆汝狗邦养命之物,我天朝若不发给,尔等性命何在?”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A.体现了三元里民众朴素的爱国情怀 B.反映当时的中国人对英国缺乏了解
C.说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D.夸大了中英贸易中中国的优势地位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材料檄文的大意是:大英虽有大呢羽毛,没有我国的湖丝就生产不成;没有我们的纹银、白铅你们的花边、鬼头也铸就不成;你们其它的东西也都是学习我们的;中国的茶叶、药材等各样药品,如果没有我朝提供,你们养命之物都没有了,性命何存?这体现出朴素的爱国情怀,存在天朝上国的心态,夸大了中英贸易中中国的优势地位,也说明对外国的国情了解不足。故A、B、D三项表述正确;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C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18.英国人赫德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期间(1863—1908),依照英国模式运作的海关高效廉洁,关税收入累翻。同文馆、洋务派军工厂等资需均系关税。恭亲王奕訢对赫德说:“中国官员均不可信,幸海关有诚实之外国人”。上述史料信息说明
A.清政府外交政策委曲求全导致丧权辱国
B.英国侵华严重阻碍中国民族经济发展
C.西方经济进入注重资本输出的垄断阶段
D.西方近代海关制度引入中国有一定进步意义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给中国的影响。从材料“依照英国模式运作的海关高效廉洁,关税收入累翻。同文馆、洋务派军工厂等资需均系关税”说明西方近代海关制度引进中国对中国的关税收入带来一定的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近代化。故选D。A、B、C三项内容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
19.英国外相巴麦尊说:“(清政府)竟然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材料中的“商品”是指
A.纺织品 B.机器 C.茶叶 D.鸦片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从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向中国输入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从中国购买茶叶、生丝和药材。但受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商品销路不畅,为改变中英贸易中贸易逆差地位,英国违背国际道德,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并从中赢取暴利。它严重摧残着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故材料中销毁的商品正是鸦片,故选D项。
20.近代外交家薛福成曾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列强获得这两项特权是依据
A.《南京条约》附件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门户开放”政策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材料信息“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表明是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材料信息“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表明是领事裁判权的规定。综合以上信息可知,这应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附件的内容,故答案为A。B、C、D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21.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及体系的依附地位。”在此以后的“此”是指
A.《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 B.《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C.《马关条约》允许外国投资设厂 D.《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材料“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反映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
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结合所学,《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故选C项符合题意。
22.发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故宫文物大迁移,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文化保护中的延续与浓缩。下图为故宫部分文物迁移路线示意图,其中④的迁移背景是
A.日本侵占东北,紧逼华北 B.八一三事变,日军进攻上海
C.日军占领上海,威胁南京 D.抗战胜利,还都南京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从④选项故宫部分文物迁移路线:重庆到南京以及时间为1947年可判断,抗日战争已经取得胜利(1945年8月15),国民政府从战时的陪都重庆已经返回(1946年5月5日)南京。故选D项。
23.以下是太原会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表。它主要说明了
A.太原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太原会战标志着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
C.太原会战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战
D.太原会战的作战部队都是国民党军队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广州、武汉失守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故A、B两项表述有误;太原会战为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太原会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中有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名字,说明八路军也曾开赴太原,在正面战场积极配合国民党军队的抗战。故C项正确,D项错误。
24.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下列史实能为这一论断提供佐证的是
①驻守淞沪的19路军抵抗日本侵略者
②中国远征军在滇西、缅北共歼灭日军3万余人
③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淞沪会战打破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美梦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结合所学可知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之前对日作战是比较积极的,主要表现有:“八一三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等,广大军民英勇抵抗日军侵略。①时间发生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②时间发生在1942年,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①②,故选C项。
25.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是科学的,这一看法基本上成为主流认识。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两者上限是截然不同的。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史学家学术争论难有定论 B.“抗日战争”更强调了反侵略的长期性
C.主流认识往往最具科学性 D.“七七事变”才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根据材料信息“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是科学的,这一看法基本上成为主流认识”可知,A项“难有定论”表述错误,排除。由材料信息“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两者上限是截然不同的”可知,“抗日战争”更强调了反侵略的长期性,故B项正确。C项“最具科学性”的说法具有绝对性,排除。根据材料信息“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是科学的”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发生于1937年,故D项错误。
二、综合题:共3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洋各国议院员绅由民推选,大抵皆取器识明练、才辩锋生者,而尤以家道殷实为第一要义,群谓之‘体面人’……盖视此为扬名成业之具,而非为养身肥家计也。议员中资深
望重者,可举为宰相及各部尚书,或为伯理玺天德(总统),或有稍玷其声誉者,则终身无再选之理。故近来欧洲之官,以贪墨著者尚少。”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
(1)根据材料一比较秦朝和明朝官制的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者所反映的当时政治发展趋势。
(2)据材料二提炼薛福成所记述的政治制度的概况,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种政治制度的认识。
【答案】(1)不同:秦朝侧重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地方上设郡县,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明朝侧重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地方上废行省,设三司。
趋势: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反映了地主阶级要求巩固政权的愿望;明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反映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2)概况:西方国家是由家道殷实的“体面人”通过选举进入议会乃至成为国家领导人,故可有效防止腐败。
认识:国家领导人和议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体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民主性,但当选者需具有一定的资产和其它条件,限制了穷人的民主权利,是一种不完善的民主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和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
第(1)问,第一小问分别从两个朝代中央官制的设置特点,解决问题的侧重面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秦朝、明朝建立的时代背景,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和强化方面作答即可。
第(2)题,第一小问从材料“大抵皆取器识明练、才辩锋生者,而尤以家道殷实为第一要义”“民推以贪墨著者尚少”中加以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从国家领导人和议员产生方式、选举条件加以评论即可。
27.有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时,注重从历史的微观剖面来观察历史,从而研究历史的结构性变动和长期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世界经济和政治词汇里多了一个新词:“资本主义”。这段历史是一出进步的戏剧。……“进步的戏剧”是个隐喻说法,但是对下列两种人来说这也是毫不夸张的现实。……另一种是资本主义世界以外的各国人民……他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解并掌握西方的进步。
(1)1587年处于中国历史上的哪个王朝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帝国已经走到了尽头”。
(2)结合史实分析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这个词汇在世界盛行的政治、经济原因。试指出材料二中中国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史实。
【答案】(1)时期:明朝
说明:政治上,废丞相,设内阁,凸显专制集权的高度膨胀及政治腐败;
经济上,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思想上,程朱理学的僵化,八股取士文字狱使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2)原因: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本主义代议制不断完善和扩展(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经济上,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西方国家完成工业化。通过对外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史实:经济上,洋务运动;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兴办民族工业或者实业救国);
政治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经济政治各列举一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东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
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时间“1587”“万历十五年”即可作出答案。第二小问,分别从明朝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阶段特征加以说明即可。
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时间“19世纪60年代”和所学知识,从政治上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和经济上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进行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和时代背景,分别从政治上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和经济上学习西方办实业进行分析。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年7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将领毛泽东、朱德为日寇进攻华北致电蒋介石,要求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收复失地”……“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由于中国的战争,苏联直接免除了来自日本的压力……三次向中国提供了总额达到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在昆明参战的以陈纳德将军为司令的美国“志愿者”飞行员——飞虎队也并入了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参战,同时,美国的援助大幅度增加……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了投降书。在经过八年抗战以后,中国终于胜利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地受人尊敬——它已完成了最漫长的反侵略和反极权主义的抗战。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子。当天,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自民党总裁的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祭祀费,古屋圭司、新藤义孝、稻田朋美三名内阁大臣参拜了靖国神社。此外,约80名国会议员当天上午也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
——摘自于2014年8月时政新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说说你对材料二中“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地受人尊敬”的理解。
(3)胜利来之不易,和平任重道远。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原因:①全民族团结抗战;②国际反法西斯力量援助。
(2)理解: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②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认识:牢记历史,警惕军国主义复活,实现民族复兴,维护世界和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
第(1)问,从战争的性质、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否得到国际力量的援助等方面回答即可。
第(2)问,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影响,从国内和国际影响作答即可。
第(3)问,由材料三揭示日本首相的行径有军国主义复苏的危险,故作此类题应从牢记历史、以史为鉴、和平来之不易、警惕军国主义复活、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