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7届高三语文第二次适应性试卷(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山西省2017届高三语文第二次适应性试卷(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绝密★启用前 ‎2016-2017学年度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适应性考试(二)‎ 语文试卷(新课标I)‎ 考试范围:高中全部;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协作体语文调研组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监考员把试题卷答题卡上交。‎ 一、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长门怨(其一)‎ 刘 皂 雨滴长门①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②。‎ 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注】①长门:指长门宫,汉武帝的陈皇后失宠后居于此,冷宫的代名词。②昭阳:殿名,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所住的地方,后世泛指得宠宫妃所居之处。‎ ‎1.(本题5分)这首诗描写了长门宫里什么样的环境?第三句中的“不学”二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本题6分)诗人把“长门”与“昭阳”对照着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宫妃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左懋第,字萝石,莱阳人。崇祯四年进士。授韩城知县,有异政。遭父丧,三年不入内寝,事母尽孝。十二年擢户科给事中。疏陈四弊谓民困兵弱臣工委顿国计虚耗也又陈贵栗之策令天下赎罪者尽输粟盐策复开中之旧令输粟边塞充军食又请严禁将士剽掠,有司朘削。明年正月,剿饷罢征,亦请马上速行,恐远方吏不知,先已征,民不沾实惠。帝并采纳。‎ 十四年督催漕运,道中驰疏言:“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已又陈安民息盗之策,请核荒田,察通户,予以有生之乐,鼓其耕种之心。帝即命议行。十六年秋,出察江防。‎ 明年五月,福王立,进兵科都给事中。时大清兵连破李自成,朝议遣使通好,而难其人。懋第母陈殁于燕,懋第欲因是返柩葬,请行。乃拜懋第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与左都督胨弘范、太仆少卿马招愉偕,而令懋第经理河北,联络关东诸军。‎ 懋第濒行言:“臣此行,生死未卜。请以辞阙之身,效一言。愿陛下以先帝仇耻为心,瞻高皇之弓剑,则思成祖列圣之陵寝何存;抚江上之残黎,则念河北、山东之赤子谁恤。更望时时蓥顿士马,必能渡河而战,始能扼河而守;必能扼河而守,始能画江而安。”‎ 懋第衰蛭入都门,至则馆之鸿胪寺。请祭告诸陵及改葬先帝,不可,则陈太牢于旅所,哭而奠之。即以是月二十有八日遣还出都。弘范乃请身赴江南招诸将刘泽清等降附,而留懋第等勿遣。于是自沧州追还懋第,改馆太医院。顺治二年六月,闻南京失守,恸哭。其从弟懋泰先为吏部员外郎,降贼,后归本朝授官矣,来谒懋第。懋第曰:“此非吾弟也。”叱出之。至闰月十二日,与从行兵部司务陈用极,游击王一斌,都司张良佐、刘统、王廷佐俱以不降诛。‎ ‎(节选自《明史·左懋第传》)‎ ‎3.(本题3分)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疏陈四弊/谓民困兵弱/臣工委顿/国计虚耗也/又陈贵粟之策令/天下赎罪者尽输粟/盐策复开中之旧/令输粟边塞充军食/‎ B.疏陈四弊/谓民困/兵弱/臣工委顿/国计虚耗也/又陈贵粟之策令/天下赎罪者尽输粟/盐策复开中之旧/令输粟边塞充军食/‎ C.疏陈四弊/谓民困兵弱/臣工委顿/国计虚耗也/又陈贵粟之策/令天下赎罪者尽输粟/盐策复开中之旧,令输粟边塞充军食/‎ D.疏陈四弊/谓民困/兵弱/臣工委顿/国计虚耗也/又陈贵粟之策/令天下赎罪者尽输粟/盐策复开中之旧/令输粟边塞充军食/‎ ‎4.(本题3分)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漕运,水道运输,唐宋以来,指东南各地经水路运粮食往京师或指定的公仓。‎ B.鸿胪寺,古代官署名,主官为鸿胪寺卿,掌管朝会、宾客、仪礼等事。‎ C.闰月,农历中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称为“闰某月”。‎ D.先帝,指当朝皇帝之前已经去世的历代皇帝,有时也指前朝皇帝。‎ ‎5.(本题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懋第心忧社稷,竭忠尽智。他在请命出使清廷之际,仍不忘向皇帝提出整兵备战的建议,认为应先安定江南,才能扼守黄河,进而渡河作战。‎ B.左懋第关心民生,多有建言。他有感于民不聊生,向皇帝建议禁止军队劫掠、官员剥削百姓,请求朝廷体恤民情,这些意见多被采纳。‎ C.左懋第大义为重,爱憎分明。堂弟左懋泰降清之后,曾经前来探望,左懋第大声呵斥他,说他不是自己的弟弟,并将其赶出门去。‎ D.左懋第忠贞不二,宁死不屈。清廷不同意改葬崇祯帝,他便在住处祭拜,听闻南京沦陷,他放声大哭,最后因为不肯降清,在顺治二年被杀。‎ ‎6.(本题10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明年正月,剿饷罢征,亦请马上速行,恐远方吏不知,先已征,民不沾实惠。‎ ‎(2)懋第母陈殁于燕,懋第欲因是返柩葬,请行。‎ 二、现代文阅读:第7题和11题为选做题,考生二选一作答 ‎7. (本题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谢晋的人生大智慧 李世琦 就在《文化名人人生智慧丛书》送来的第二天,我从媒体上得知了谢晋去世的噩耗,我看着手中的《谢晋人生智慧》(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版)怅然若失,在这个大师稀缺的时代,又一位大师走了……‎ 对新中国电影史稍微熟悉一点的人,对谢晋的电影作品都会顺口说出几部来。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女篮5号》《舞台姐妹》《红色娘子军》,到八九十年代的《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天云山传奇》《鸦片战争》,他为观众奉献了源源不断的精品,有的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笔者还在读大学时,就经常听到人们以敬佩的口吻说电影界的“二谢”(另一位是谢铁骊)。这次因为编辑《文化名人人生智慧丛书》,一字一句读了《谢晋人生智慧》书稿,才对这位大导演有了深入的了解,领略了他的人生大智慧。‎ 回顾谢晋的一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高远的精神境界。他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他强烈的爱国之心。谢晋的家乡是浙江绍兴,这里人杰地灵,代有英贤。古有王羲之、陆游,今有蔡元培、鲁迅、秋瑾,给予他深深的精神熏陶。他的远祖是东晋名相谢安,就是那位在谈笑间大破强敌的淝水之战的指挥者。为了继承先祖的精神,他为自己取号“淝捷”,这是人们 很少知道的。中学时,他上了春晖中学。这虽然是一所地方中学,却是一所名校,当时有“北有南开,南有春晖”之称,叶圣陶、夏丏尊、丰子恺、朱光潜、朱自清、张天翼等曾在此亲执教鞭,这使他年纪轻轻就眼界大开,起点很高。后来,每次到西安看到汉唐的文化遗迹,他都为中华民族深为自豪,同时又觉得有一种愧对祖先的羞愧感。正是这种感觉导引了电影《鸦片战争》的诞生。‎ 谢晋似乎注定是要做电影导演的。他的母亲特别爱看电影,他家附近就有不少影院、剧场,看电影、看戏特别方便。由于母亲的影响,早年的谢晋成了电影迷。1938年,他随父亲到香港。当时,正好武汉的抗敌演剧队到香港演出,充满激情的救亡歌声使谢晋每次都热泪盈眶。第二年,回到上海,他积极参加了于伶领导的学生业余戏剧活动,在多幕剧《岳飞》中扮演岳云,开始走上戏剧艺术之路。1941年,他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报考从南京内迁四川江安的国立剧专,这一年,他18岁。虽然条件艰苦,但这里有曹禺、焦菊隐、张骏祥、马彦祥、陈鲤庭等著名戏剧艺术家,他们的爱国激情和艺术修养使他受益良多,为他后来的电影导演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谢晋能够成就自己的电影事业,是和他强烈的“巨片意识”分不开的。他时刻把自己的工作和祖国、民族的命运、前途联系在一起,超越了个人的荣辱、得失,是和那些整天想着赚钱、得奖的人有云泥之别的。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不管是被打成“右派”,还是新时期的如日中天,他始终忠诚于电影艺术,宠辱不惊,老而弥笃。正如该书作者所言:“少年之时的谢晋那胸中充溢的爱国激情,在他一生中,成了贯穿他生涯历程的红线,正是这条红线使得他有透视历史的眼光,他总是用一种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去构思能够载入史册的巨片。”而谢晋自己,一直把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他说:“司马迁的《史记》、曹雪芹的《红楼梦》能与天地同存,绝不是偶然的。这些光辉的作品,耗尽了作者全部的心血和生命。作为一个电影工作者,落后于世界水平不怕,只要有这么一点精神,经过刻苦的努力,一步一步跑下去,跑到生命的终点,一定会对人民有所贡献。”‎ 像所有的大艺术家一样,谢晋的成功还在于他的独立思考。他深有体会地说:“做导演要有毅力、信念,对作品的判断,要不受来自左的或右的思潮的干扰。”这实在是历经多次政治运动而矢志不移的金玉良言。‎ 从家庭方面看,谢晋的生活是有些不幸的,他的四个孩子中有两个是残障。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直在尽心竭力地照顾两个残障儿子。这也是他拍摄影片《启明星》的原因之一。但生活中的不幸,并没有影响他的艺术追求。他豪迈地说:“那种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在母亲的怀抱里长大的,从来没有经受过曲折的人,是绝对不能成功的。百折不挠才是 人生的大道。”谢晋的智者之言值得人们深长思久。‎ ‎(摘自2008年《光明日报》)‎ ‎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谢晋的离世,让作者怅然若失,在作者看来,谢晋在电影界是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他的离开使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师变得稀缺。‎ B.文章第三自然段中提到了众多人物,目的是表现谢晋的家乡是一块人杰地灵、贤才辈出的地方。‎ C.受母亲的影响,谢晋从小就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对理想与目标的追求过程中,谢晋表现出了对电影的高度热爱,在家的支持下,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再加上众多艺术家的培养,他终于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D.谢晋的成功,让我们深深懂得:远大的目标、孜孜以求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以及独立思考的品质,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 E.谢晋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正是这些生活中的不幸,一方面为他的电影创作提供了灵感,另一方面使他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2)谢晋的人生大智慧包含哪些内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谢晋说:司马迁的《史记》、曹雪芹的《红楼梦》能与天地同存,决不是偶然的,为什么说这些伟大作品的成功“决不是偶然的”?“作为一个电影工作者,只要有这么一点精神……”。这么一点“精神”又指什么?‎ ‎(4)文章的末尾说到:“谢晋的智者之言值得人们深长思之。”请结合文中谢晋的话,谈谈你对挫折与成功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题目。‎ 西汉和东汉各历时约两百年,中间经过新莽中断15年,如果视为一个朝代,则它连亘4个多世纪,为上承秦始皇下迄满清两千年来帝祚最长的一个朝代。中国的人口,经过东汉的休养生息,渐渐恢复到西汉原状。官方的统计,常有讹漏,至汉亡时仲长统的估计,应逾千万户。则两汉在正常状态下,人口总数应当是5000万到6000万之间,公元前及公元后并无显著的差别。‎ 以疆域及兵力威势之所及而言,则两汉间的变动亦少。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开拓的立足点,东汉也能大概维持。汉武帝还要竭全国之力伐匈奴。这游牧民族在王莽后永远的分为南北,给东汉窦宪一个绝好的机会。他在公元89年的北征,出塞三千里,他的部下更追逐五千里,‎ 以至于北单于“不知所终”。西汉既有张骞之通西域,东汉则有班超打破他的纪录。只是东汉有一个边疆问题,其棘手的程度,为西汉所无,此即青海草原地区的羌人。这些藏族游牧民族,没有统一的组织,各部落时合时分。草原地带既无法占领,东汉的移民实边也极耗费。招羌人内属不仅无实效且有后患,汉亡之前董卓的拥兵自重,即靠羌人编成的部队撑腰。‎ 在当时人看来,两汉实际上只是一个朝代。光武帝刘秀,出自汉文景帝的苗裔,也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他在洛阳重建太庙之后,只奉祀西汉的君主到元帝为止。因为对光武讲,其后各帝均为同辈和晚辈。光武更将篡权吕后的灵位撤去,而代之以文帝生母薄太后的灵主。因之他自己更是公元前建国以来从父系母系上讲都是名正言顺一脉相传的继承人。‎ 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所得,已给我们一个体会汉朝日常生活的机会。汉朝一般人的思想,认为生与死没有绝大的差别。阴冥虽有蛇鬼妖孽,生人也要对死者祭祀献供,却用不着洗罪感恩皈依超度。因为如此,所以汉代坟墓里缺乏我们今日认为有宗教性的标志与装潢,却有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镌刻。可以说汉朝四百多年内,文化生活已有长足的进步。在多方面讲,中等以上住户的生活,较之近世纪,已无显著差别。中外学者一致将这成就归功于两汉的重农政策。看来,中国的初期统一,以淳朴雷同的法制加于广大的地区,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同时在这种原始的重农政策之下,东汉与西汉,也确实有承前接后的联系。若非如此,则其人口与版图,就甚难如此互相凑合。‎ 从现代的眼光看来,西汉帝国仍在草创时代,各种统治办法离不开一种试验性质。东汉则在帝国的粗胚胎稳定之后,由于立法不能展开,因而也没有创制机会。君权既要保持各地方的对称与均衡,就无从分割,也不能根据实况合理化。这情形曾引起仲长统说,三公都是虚设,到头仍是寡头政治。同时官僚机构的组织,由上至下,只用刑法做主宰,没有民法的支持。法律既不能相次展开,民间经济发达到某种程度,政府在技能上无力处理社会所产生之各种繁复问题。严格讲来,东汉或后汉只有起首的三个君主有所作为;此即光武帝刘秀的“中兴”,明帝刘庄的用严刑峻法巩固其帝国与章帝刘坦的重申儒家宗旨。这样看来,东汉的历史没有写得好,也不足为怪。一个国家的法制逾400年没有实质的改进,其行政不能表现活跃与生机,只好说是时势所必然。‎ ‎ (节选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8.(本题3分)下列理解中,不能说明两汉基本上可以视为一个朝代的一项是 A.东汉有一个棘手的边疆问题,青海草原地区的羌人过着游牧的生活,无统一组织,各部落时合时分,该地区无法占领,也难以移民。‎ B.经过东汉的休养生息,人口数量渐渐恢复到西汉原状。虽然官方的统计,常有讹漏,但是 据仲长统的估计,汉亡时人口应逾千万户。‎ C.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开拓的立足点,东汉能够大概维持,而东汉与匈奴的关系与西汉变化不大,仍需武力讨伐和出使西域。‎ D.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重建太庙之后,只奉祀西汉的君主到元帝为止,而将吕后的灵位撤去,代之以文帝生母薄太后的灵位。‎ ‎9.(本题3分)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羌人区域无法占领也不易移民实边的情况下,汉朝招羌人内属,也会带来后患,董卓就曾依靠羌人拥兵自重,威胁汉朝的生存。‎ B.仲长统认为,三公都是虚设,国家仍是寡头政治,这是他根据当时君权无从分割、也不能根据实况合理化而得出的结论。‎ C.汉代坟墓里缺乏宗教性的标志与装潢,是因为当时一般人虽然也相信阴间地府之类的说法,但没有罪恶感,所以不需要举行宗教式的仪式。‎ D.两汉法制逾400年没有实质改进,其行政不能表现活跃与生机,表现在东汉就是只有起首的三个君主有所作为,这是时势所必然。‎ ‎10.(本题3分)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出身和他在太庙的奉祀情况来看,他是公元前建国以来从父系母系上讲都是名正言顺一脉相传的继承人。‎ B.由于东汉法律只重刑法,没有民法的支持,当民间经济发达到某种程度、社会产生各种繁复问题时,政府在技能上就无力处理。‎ C.中国的初期统一,以淳朴雷同的法制加于广大的地区,两汉的重农政策既体现出这一特点,也促进了许多住户生活水平的提高。‎ D.东汉曾击退匈奴数千里,以致北单于“不知所终”,出使西域也曾有过破纪录的表现,说明东汉的整体实力强于西汉。‎ ‎11. (本题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冯骥才传序 冯五爷是浙江宁波人。冯家出两种人,一经商,一念书。冯家人聪明,脑袋瓜赛粤人翁伍章①雕刻的象牙球,一层套一层,每层一花样。所以冯家人经商的成巨富,念书的当文豪做大官。冯五爷这一辈五男二女,他排行末尾。几位兄长远在上海天津开厂经商,早早的成家立业,站住脚跟。惟独冯五爷在家啃书本。他人长得赛条江鲫,骨细如鱼刺,肉嫩如鱼肚,不是赚钱发财的长相,倒是舞文弄墨的材料。凡他念过的书,你读上句,他背下句,这能耐 据说只有宋朝的王安石才有。至于他出口成章,落笔生花,无人不服。都说这一辈冯家的出息都在这五爷身上了。‎ 冯五爷二十五,父母入土,他卖房地、携家带口来到天津卫,为的是投兄靠友,谋一条通天路。‎ 他心气高,可天津卫是商埠,毛笔是用来记账的,没人看书,自然也没人瞧得起念书的。比方说,地上有黄金也有书本,您捡哪样?别人发财,冯五爷眼热,脑筋一歪,决意下海做买卖。但此道他一窍不通,干哪行呢?‎ 中国人想赚钱,第一个念头便是开饭馆。民以食为天,民为食花钱;一天三顿饭,不吃腿就软,钱都给了饭馆老板。天津的钱又都在商人手里,商界的往来大半在饭桌上。再说,天津产盐,吃菜口重,宁波菜咸,正合口味。于是冯五爷拿定主意,开个宁波风味的馆子,便在马家口的闹市里,选址盖房,取名“状元楼”。择个吉日,升匾挂彩,燃鞭放炮,饭馆开张了。冯五爷身穿藏蓝暗花大褂,胸前晃着一条纯金表链,中印分头,满头抹油,地道的老板打扮,站在大厅迎宾迎客,应付八方。念书的人,讲究礼节,谈吐又好,很得人缘。再说,状元楼是天津卫独一家宁波馆,海鱼河虾都是天津人解馋的食品,在宁波厨子手里一做,比活鱼活虾还鲜。故此开张以来,天天坐满堂,晚上一顿还得“翻台”,然而赚钱并不多。冯五爷纳闷,天天一把把银钱,赛一群群鸟飞进来,都落到哪儿去了?往后再瞧账,哟,反倒出了赤字!‎ 一日,一个打宁波帮工来的小伙计,抖着胆子告诉他,厨房里的鸡鸭鱼肉,进到客人嘴里的有限,大多给厨子伙计们截墙扔出去,外边有人接应。状元楼有多少钱经得住天天往外扔?‎ 冯五爷盛怒之后,心想自己嘛脑袋,《二十四史》背得滚瓜烂熟,能拿这帮端盘子炒菜的没辙?这就开刀了。除去那个打宁波老家带来的胖厨子没动,其余伙计全轰走,斩草除根换一拨人,还在后院墙头安装电网,以为从此相安无事,可账上仍是赤字,怎么回事?‎ 又一日,住在状元楼邻近一位婆子,咬耳朵对他说,每天后晌,垃圾车一到,一摇铃铛,打状元楼里抬出的七八个土箱子,只有上边薄薄一层是垃圾,下边全是铁皮罐头、整袋咸鱼、好酒好烟。原来内外勾结,用这法儿把东西弄走。这不等于拿土箱子每天往外抬钱吗?冯五爷赶在一个后晌倒垃圾的时候,上前一查,果然如此。大怒之下,再换一拨人。人是换了,但账本上的赤字还是没有换掉。‎ 冯五爷不信自己无能。天天到馆子瞪大眼珠,内内外外巡视一番,却看不出半点毛病。文人靠想象过日子,真落到生活的万花筒里,便是“自作聪明真傻瓜”。状元楼就赛破皮球,‎ 撒气露风,眼瞅着败落下来。买卖赛人,靠一股气儿活着,气泄了,谁也没辙。愈少客人,客人愈少;油水没油,伙计散伙。饭厅有时只开半边灯了。‎ 冯五爷心里只剩下一点不服。再一日,身边使唤的小僮对他说,外头风传,状元楼里最大的偷儿不是别人,就是那个打老家带来的胖厨子。据说他偷瘾极大,无日不偷,无时不偷,无物不偷,每晚回家必偷一样东西走,而且偷术极高,绝对查看不出。冯五爷不肯相信,这胖厨子当年给自己父亲做饭,胖厨子的父亲给自己爷爷做饭,他家的根早扎在冯家了。倘若他是贼,谁还会不是贼?‎ 但是,冯五爷究竟干了两年的买卖,看到的假笑比真笑多,听到的假话比真话多,也就多了一个心眼儿了。当日晚上,状元楼该关灯闭门时候,冯五爷带着小僮到饭馆前厅,搬一把藤椅,撂在通风处,仰面一躺,说是歇凉,实是捉贼。‎ 等了不久,胖厨子封上炉火,打后头厨房出来,正要回家。他光着脑袋一身肉,下边只穿一条大白裤衩,趿拉一双破布鞋,肩上搭一条汗巾,手提一盏纸灯笼。他瞅见老板,并不急着脱身离去,而是站着说话。那模样赛是说:“您就放开眼瞧吧!”‎ 冯五爷嘴里搭讪,一双文人的锐目利眼却上上下下打量他,心中一边揣度——这光头光身,往哪儿藏掖?破鞋里也塞不了一盒烟呵!灯笼通明雪亮,里头放点嘛也全能照出来。裤衩虽大,但给大厅里来回来去的风一吹,大腿屁股的轮廓都看得清清楚楚,还能有嘛?是不是搭在肩上那条擦汗的手巾里裹着点什么?心刚生疑,不等他说,胖厨子已把汗巾从肩上拿下,甩手扔给小僮,说道:“外边都凉了,我带这条大毛巾做什么,烦你给搭在后院的晾衣绳上吧!”说完辞过冯五爷,手提灯笼,大摇大摆走了。‎ 冯五爷叫小僮打开毛巾,里头嘛也没有,差点冤枉好人。‎ 可是转天,这小僮打听到,胖厨子昨晚使的花活,在那灯笼上。原来插洋蜡的灯座不是木头的,而是拿一块冻肉镟的,这块肉足有二斤沉!可人家居然就在冯五爷眼皮子底下,使灯照着,大模大样提走了,真叫绝了!‎ 冯五爷听罢,三天没说话,第四天就把状元楼关了。有人劝他重返文苑,接着念书,他摇头叹息。念书得信书。他连念书的人能耐还是不念书的人能耐都弄不清,哪还会有念书的心思?‎ ‎①翁伍章:嘉庆年间广州象牙球雕刻名家。其牙球雕刻极为工巧,世代家传,现已传到其孙翁荣标,球层已达45层。‎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语言生动活泼,带有地方特色,文中多次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及一些天津方言词语。‎ B.小说善于创设冲突和矛盾。状元楼自开张以来,天天坐满堂,晚上一顿甚至还得“翻台”,但是却赚钱并不多,这样的矛盾设置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引出了下文。‎ C. 冯五爷从人的本能、天津居民结构、口味习惯等角度考虑,选择开宁波风味的饭馆,说明冯五爷有很强的经商能力。‎ D.冯五爷得知真相后三天没说话,是因为胖厨子辜负了他的信任,让冯五爷觉得没有什么人可以靠得住了。‎ E.胖厨子的穿着打扮以及他与冯五爷说话、将汗巾扔给小僮的动作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但这恰恰显示出他狡猾好偷的本性。‎ ‎(2)小说中“冯五爷”这一形象具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3)小说首段详细介绍了冯五爷及其家庭背景,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4)小说结尾部分说“念书得信书。他连念书的人能耐还是不念书的人能耐都弄不清,哪还会有念书的心思”,你怎么理解?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得到的启示。‎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1题 ;每题2分, 共6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          ,          ”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 ‎ 四、语言知识基础 ‎13.(本题6分)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白处补写适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个优秀的雕塑家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要做到两点:①              ,第二是要把眼睛雕小一点。鼻子大眼睛小,才能留下修改的余地。你想想看,如果鼻子大了,还可以往小里修改;②              。反之,如果一开始鼻子雕小了,就再也无法加大了;如果眼睛一开始雕大了,也就没办法改小了。雕塑方面的秘诀其实也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在生活中,③             ,否则,很容易让自己走入死胡同。‎ ‎14.(本题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电动车的销量大幅度增长。然而,对电动车电池续航的投诉也明显增多,主要包括电池容量虚标、续航里程达不到宣传里程等问题。‎ B.随着央视《中国成语大会》的热播,激发了大家学习成语的兴趣,不少观众一边观看选手比赛,一边通过手机积极参与节目互动。‎ C.当今时代的主角应是勇于实现梦想的年轻人,政府为他们解开了束缚手脚的政策,投资人和创业服务机构给他们备足了“弹药”。‎ D.老百姓对一个政党评价的好坏,最大的因素就是腐败。对病人来说,治不好肿瘤保不住性命;对政党而言,治不了腐败保不住政权。‎ ‎15.(本题3分)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②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 ‎③听到张旭东升任宁江市交通局长的消息,一帮老同学、老同事纷纷发来短信,祝贺他的乔迁之喜,并要他赶快请客。‎ ‎④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⑤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 ‎⑥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A.②④⑥‎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①③④‎ ‎16.(本题3分)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虚拟社交“弱关系”的拓展上有天生优势, ;    ,     。     。     ,     ,十分不利于需要稳固的“强关系”的连接产生。‎ ‎①是有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使用频率与家人沟通的频率呈显著负相关 ‎②这种社交相对于现实社交流动性高、接触时间短、个体差异大,正符合“弱关系”中连接松散、信息传播开放快速的特点 ‎③即表现出一个更完美的自我形象来获取认同,因此通过虚拟社交,我们可以更容易拓展出“弱关系”的连接 ‎④虚拟社交由于交流不同步、缺乏目光接触等特点,较之面对面沟通会更为低效 ‎⑤因此,因为虚拟社交的非及时性特点,我们在网络社交中也更容易完成“印象管理”‎ ‎⑥因而导致沟通双方所取得的信息也更为有限——信息单一、延时处理、情感有隔阂等 A.③②④⑤①⑥‎ B.②⑤③④⑥①‎ C.③②①④⑥⑤‎ D.②⑤③①④⑥‎ ‎17.(本题6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日本的研究人员潼泽武夫以小学二至六年级的学生为对象,对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立性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如下表所示:‎ 学年 总平均分 流畅性 变通性 独立性 ‎2‎ ‎24.80‎ ‎18.90‎ ‎4.04‎ ‎3‎ ‎28.65‎ ‎22.15‎ ‎9.15‎ ‎4‎ ‎21.38‎ ‎16.57‎ ‎6.69‎ ‎5‎ ‎40.37‎ ‎30.95‎ ‎13.25‎ ‎6‎ ‎35.66‎ ‎25.00‎ ‎12.18‎ 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小学二至六年级的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几个特点是:(1)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共1题 每题60分 共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抢红包”是这两年最流行的话题之一,微信群里各类“抢红包”活动此起彼伏,好不热闹。与此同时,有关“抢红包”的争议也越来越大。有人认为这是高科技时代的民俗文化,值得发扬;有人认为把亲情友情晾在一边,只认钱,坏了社会风气;也有人认为玩点游戏并没有错,关键是要扭转社会一切向“钱”看的低俗风气。你对此有何看法?‎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描写了长门宫里雨声淅沥、寒气袭人、夜幕沉沉、宫门紧闭那种阴冷凄清的环境。“不学”二字,将失宠宫妃的泪痕不断与君恩断绝联系起来,对比鲜明,感情强烈,揭露出皇帝的无情无义。议论、抒情相结合,直率而又委婉,不仅写出了“怨”,而且也写出了“怒”。‎ ‎【解析】无 ‎ ‎ ‎2.将“二宫”对照,点明被打入冷宫与备受宠爱的天壤之别,对照鲜明。全篇无一“怨”字,但句句写怨,情景交融。表现了宫妃失宠后既怀念此前的受宠生活又对皇帝寡情绝义的哀怨怒恨之情。‎ ‎【解析】无 ‎【备注】【诗歌鉴赏】此诗以长门宫里失宠妃嫔的口吻来写,全篇不着一“怨”字,但句句在写怨,情景交融,用字精工,将抽象的感情写得十分具体、形象,不失为宫怨诗中的佳篇。首句通过写环境,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次句写长门冷宫里的妃嫔辗转反侧,想起昔日昭阳殿里的欢乐情景。三、四两句是全诗感情的凝聚点。诗中女子由往日的欢娱想到今日的凄凉,再由今日的凄凉想到今后的悲惨,抚今追昔,由彼及此,不禁哀伤已极,泪如雨下。‎ ‎ ‎ ‎3.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句意进行判断。“疏陈四弊”,所以“民困”“兵弱”“臣工委顿”“国计虚耗也”后都要断开,因“也”是句末语气词,故“国计虚耗也”不能分开,排除A项、C项;“策”意为方法,“令”意为让,故二者不能连用,排除B项。‎ ‎ ‎ ‎4.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项,先帝不能指前朝皇帝。‎ ‎ ‎ ‎5.A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顺序颠倒,原文是“更望时时蓥顿士马,必能渡河而战,始能扼河而守;必能扼河而守,始能画江而安”,希望朝廷时时整顿兵马,一定要能渡过黄河作战,才能把住黄河防卫,一定要把住黄河防卫才能划江而安。‎ ‎ ‎ ‎6.(1)第二年正月,剿饷罢除征收,(左懋第)又请求马上迅速推行,担心远方的官吏不知道,已经先征收了,百姓不能得到实惠。‎ ‎(2)左懋第的母亲陈氏在燕地去世,左懋第想趁着这个机会将灵柩送回故乡安葬,便请求出使。‎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关键词:(1)明年:第二年;罢:罢除;(2)殁:去世;燕:燕地;因是:借此机会。‎ ‎【备注】(参考译文)‎ 左懋第,字萝石,莱阳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初任韩城知县,成绩突出。在为父亲守丧期间,他三年内不曾入过内室,服侍母亲极尽孝心。十二年(1639)懋第升任户科给事中。他上书讲述了国家的四种弊病,分别是百姓贫困、兵力虚弱、群臣萎靡不振、国家财政空乏。又讲述了提高米价的办法,让天下赎罪的人家都出米赎罪,用盐制度恢复开中的老办法,让边塞的用户出粮充军粮。有一天彗星出现,朝廷下令停用刑罚,懋第请马上向四方传布诏书,又请求严禁将士剽掠,官府剥削百姓。他还请求散发铜钱、开仓赈济都城的饥民,收养婴儿。第二年正月,剿饷停征,懋第也请求赶快传达这个指示,唯恐远方的官吏不知道,在头前已经征收,百姓得不到实惠。庄烈帝都采纳了他的意见。‎ 第二年五月,福王即位,任用他为兵科都给事中,不久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徽州等府。当时大清兵接连打败李自成,朝廷决定派遣使节跟大清和好,难于选择这样的人选。懋第的母亲陈氏死于河北,懋第想借此机会安葬母亲,便主动要求前往。朝廷于是任用懋第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与左都督陈弘范、太仆少卿马绍愉一起去,同时让懋第经营黄河以北,联络关东各部队。‎ 懋第上书说“:我这次出使要祭奠先帝、先后的灵柩,查访东宫二王的踪迹。我既然当了使臣,势必不能兼领封疆事宜。并且绍愉是被我弹劾罢掉的官,不该再让他和我共事。一定要用我经营黄河以北的话,就请让弘范和绍愉出使,给我一支队伍,我和山东抚臣一道收拾山东等候命令,不敢再说北行的事了。如果用我和弘范北行,就拿掉我经理的官衔,只让我奉命前去就是了,请停下对绍愉的派遣吧!”‎ 懋第身穿孝服进入都城,来后我朝让他住在鸿胪寺。他请求祭告各皇陵并改葬先帝,没得到批准,就把祭品摆在住所里,哭并且祭奠了他们。然后就在这个月二十八日那天被遣送出都城。可是弘范向我朝请求让他亲自到江南招刘泽清等大将降附,留下懋第等不要放回。于是我朝从沧州追回了懋第,让他改住在太医院里。顺治二年(1645)六月,他听说南京失守,悲恸地哭了。他的弟弟懋泰以前做过吏部员外郎,投降过贼寇,后来投降本朝做了官,来探望懋第。懋第说:“这种人不是我弟弟。”把他给呵斥出去了。到闰月十二日,懋第和随行的兵部司务陈用极,游击王一斌,都司张良佐、刘统、王廷佐都因为不投降被处死了,而绍愉得以免死。‎ ‎ ‎ ‎7.(1)DE ‎(2)①做人要有高远的精神境界,其核心,是拥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②做事情要有一种痴迷的态度,不论阻力有多大,都要义无反顾地去坚持(或:要经受住挫折的洗礼,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③做人要有远大的目标能够独立思考。‎ ‎(3)司马迁、曹雪芹在作品写作之前,都有一个宏大而高远的目标,使得这些伟大的作品在诞生之初就在广度、深度、高度上超越了其他作品;其次,它们都耗尽了作者全部的心血和生命。因此说这样的作品能与天地共存绝非偶然。‎ ‎“精神”即孜孜以求、坚忍不拔的精神(或:百折不挠、执着追求的精神)。‎ ‎(4)挫折是成功者的试金石。‎ 挫折告诉我们追求成功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让我们懂得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具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勇气;经历了挫折的考验,而获得的成功,也许才是一种让人能体会到生命重量的成功。正如谢晋所说,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是绝对不能成功的。他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要勇于面对挫折。敢于挑战挫折,要在不断战胜挫折的过程中走向成功。‎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他的离开使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师变得稀缺”错,大师本就稀缺;B项,目的不仅是表现人杰地灵,更是说他的精神世界的核心;C项,“从小就明确”不准确,“在家的支持下”不准确,文中可见他父亲并不支持。‎ ‎【小题2】本题考查把握传主的个性特征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认真地阅读原文,从中找出相关内容。答题区域主要在文章地三、六、七段。抓住“给我印象最深的”“他深有体会地说”“他豪迈地说”等提示性语言。‎ ‎【小题3】本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解答此题先找出在文本中对应的段落也就是第五自然段。仔细阅读会发现司马迁、曹雪芹能写出与天地同存的光辉作品是因为这些作品都耗尽了作者的全部心血和生命,而这与谢晋的智慧正好构成了“精神”的内涵。‎ ‎【小题4】本题考查探究文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围绕挫折与成功的关系,紧密结合谢晋的话,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备注】无 ‎ ‎ ‎8.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是西汉与东汉的不同之处。‎ ‎ ‎ ‎9.C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但没有罪恶感”错,原文是说:“却用不着洗罪感恩皈依超度”。‎ ‎ ‎ ‎10.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不能说明东汉的整体实力强于西汉。‎ ‎【备注】无 ‎ ‎ ‎11.(1)BE ‎(2)冯五爷形象特点:①文质彬彬,天资聪颖,才华出众。“出口成章,落笔生花,无人不服”表明他天资聪颖,才华出众。②盲目跟风,迷失自我。冯五爷擅长舞文弄墨,文才不凡,但他看见别人发财,就决意要经商,但是失败了。③‎ 懵懂无知,自作聪明。冯五爷自恃有念书人的能耐,动辄开除员工,亲力亲为巡查,亲自参与捉贼,但是一点效果都没有,其实他对经商“一窍不通”。④对人失察,养虎为患。冯五爷依据小报告轰走除宁波胖厨子外的其他伙计,却看不透胖厨子当面作贼的真相,最后祸害自己。‎ ‎(3)这样安排的作用:①丰富了文章内容,使冯五爷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②交代冯五爷一家人不是经商就是读书,为后文冯五爷弃文从商做铺垫。③交代冯五爷文采过人,与后文他的经商经历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小说主题。‎ ‎(4)①读书人应把读书当做自己的信仰,既然选择了读书,就要坚持下去并不受外界物欲的干扰,在精神世界的追求中矢志不移。②文中的冯五爷之所以到最后连读书的人能耐还是不读书的人能耐都分不清楚,就是因为家境变迁、环境影响而弃文从商结果陷入了无奈和迷惑的悲剧之中。③我们所处的时代飞速发展,物欲膨胀,但我们不能像冯五爷那样放弃了自己的精神追求,我们应不浮躁、不跟风,始终保持自己精神世界的独立和洁净。④小说中状元楼里的胖厨子看似比冯五爷能耐,但是这种鸡鸣狗盗的小聪明是君子所不齿的,我们应摒弃不良习性,为人光明磊落。‎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分析表达技巧的能力。A,“多次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错误,文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C,“有很强的经商能力”夸大,他的这些考虑和选择说明他很聪明,也有一定的经商能力,但不能说“很强”;D,“冯五爷得知真相后三天没说话”是因为他因为这件事深受打击,心灰意冷。‎ 本题考查欣赏人物形象和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人物形象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性格,概括性格时应抓住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正面描写和他人评价等侧面描写。本文开头是对冯五爷外在形象的描写,体现他的文人气质;接下来弃文经商的决定体现他盲目跟风;经商的过程体现他自作聪明,用人失察,并不擅长经商。‎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文中某一段落的作用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思考,内容上一般是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凸显作品主题等;结构方面一般是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后照应等。首段介绍背景,有助于丰富冯五爷的形象,为下文他弃文经商埋下伏笔,并且首段描述冯五爷文采过人,与他经商失败的结局形成照应,凸显作品主题。‎ 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本题是探究题,答案开放,但要言之成理。答题时应明确自己的观点,理解“念书得信书”这句话的内涵,然后结合文本分析冯五爷“连念书的人能耐还是不念书的人能耐都弄不清”的原因,评价他没有心思念书这种做法的对错,并联系现实提出正确做法,给出合理建议。‎ ‎【备注】无 ‎ ‎ ‎12.(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3)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 ‎【备注】无 ‎ ‎ ‎13.①第一是要把鼻子雕大一点  ②如果眼睛小了,还可以向外扩大   ③处理任何事情都要留有余地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通读语段了解大意,这段话围绕着雕塑家的成功秘诀来展开,以雕刻“鼻子”和“眼睛”为例具体分析。①句后面是“第二”,再结合“鼻子大眼睛小”这句话可知空格处应填“第一是要把鼻子雕大一点”。 ②句,根据空格前对雕刻鼻子的介绍与后文的“反之”,可知此处内容上填怎么雕刻眼睛。③句位于段尾,它应起到总括上文得出结论的作用,而且这个结论是由雕刻推广到其他事情,所以应填对做其他事的一种指导性意见“处理任何事情都要留有余地”。‎ ‎【备注】无 ‎ ‎ ‎14.A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B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随着”。C项,搭配不当,“解开”和“政策”搭配不当。D项,两面对一面,“腐败”后面应加上“与否”。‎ ‎【备注】无 ‎ ‎ ‎15.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正确识记成语的含义,注意常用成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情褒贬等。再结合语境判断使用是否恰当。“飞短流长”:造谣生事,搬弄是非。符合语境。“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用来形容动漫产品的产值不恰当。排除②,可排除A、C项。“乔迁之喜”:用于祝贺别人搬到好的地方去住或官职高升。符合语境。“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符合语境。“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本句属于望文生义,不合语境,排除⑤,C项排除。“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情),属于贬义词,而⑥‎ 句应为褒扬,排除⑥,故选D项。‎ ‎【备注】无 ‎ ‎ ‎16.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题干一开始就说虚拟社交“弱关系”的拓展上有天生优势,那么接下来的句子肯定是说明这种优势的,这六句话中只有②句是,故②句应放在第一个空格处,因此排除A、C两项;题干最后一句话是说不利于与“强关系”的连接产生,那么前一句肯定是说不利于这种关系产生的原因,剩下五句话中只有⑥句是,故⑥句应放在最后一个空格处,因此可排除B项。‎ ‎【备注】无 ‎ ‎ ‎17.(1)整个创造性思维呈发展趋势。(2)四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最低,五年级最高。(3)流畅性最高,独立性最低。‎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读全图表内容,然后在仔细阅读题干要求的基础上,把握筛选图表中的价值信息。本题中随着学年的不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立性出现了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创造性思维在不断地发展,并且在四年级出现低谷,在五年级发展到最高;在创造性思维的三个特性中,无论哪个学年都是流畅性最高,独立性最低。‎ ‎【备注】无 ‎ ‎ ‎18.无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材料涉及最近两年非常流行的“微信红包”,面对“来势汹汹”的微信红包,争议的声音大致有以下三类,可分别分析立意如下:①对微信红包持支持态度,认为值得发扬。这是从赞同新科技、新事物的角度来说的,新事物既然出现并能生存下去就一定有存在的理由及空间,科技的发展也一定会改变传统的观念,微信红包不妨可以看作是继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后的又一发展。它同样能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所以可立意为:“新时代下新民俗”“支持科技发展”“在传统中创新”“正确对待新生事物”等。②对微信红包持反对态度,认为这种“认钱不认情”的行为会让感情更加疏远,对社会风气也是不好的引导,故应予以摒弃。这个立意多站在亲情的角度上,可立意为“别让红包抢走亲情”“红包装不下亲情”“亲情在眼前,专心在天边”等。③‎ 第三种态度是对两者的兼顾与中和,“微信红包”形式新颖,老少同乐,但在玩的同时注意度的把握,不可盲目沉浸其中,甚至陷入金钱的牢笼,它可以成为亲情的润滑剂,更应注意恰当的时间和场合。可立意为:“莫忘红包中的亲情”“红包亲情两相宜”“红包有大小,沉浸要适度”等。‎ ‎【备注】无 ‎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