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四模试题(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辽宁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四模试题(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诗经》既是一部古老的诗歌总集,又是一个果蔬飘香的菜园子。《诗经》中的蔬菜种类繁多,水生、陆生、藤本、草本,这些蔬菜的意象,或平铺直叙,或譬喻象征,或托物起兴,抒发先民的意念和情感,表达他们与自然的亲近和热爱。‎ ‎《诗经》中的蔬菜很多,至少有30种以上,有苍耳、野豌豆、蕨、荠菜、车前草、田字菜、冬葵、香蒲、水芹等等,光是蒿类,就有白蒿、青蒿、蒌蒿、牡蒿等,大多数蔬菜清香可口,至今民间仍有采集或栽培食用,如苦菜、冬葵、荠菜、水芹、莼菜等等。其余蔬菜味道不甚美。诗经时代采择蔬菜多以野生植物为主,所以一些野菜带有特殊气味,需要经过处理才能进食,多作为穷年灾月的救荒本草。《诗经》中也有一些颇有贵族气的蔬菜,如萝卜、芫菁、莲藕、韭菜等,大约在那个时代已经广为种植了。 ‎ ‎《诗经》最早出现的是“荇菜”,这是种水生植物,“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经•周南•关雎》)。“关雎”为“风”之始,自古解“诗”者千万,儒生七嘴八舌,都把“荇菜”当成“起兴”的道具,以“荇菜”的流动无方,喻淑女之难求,让这道味美的菜成了陪衬,忽略了本身的食用价值。荇菜今名“杏菜”,又名“金莲儿”,多年生草本,茎多分枝,沉入水中,性近于荷花,花开时常弥覆顷亩,在太阳下泛光如金,黄灼灼小花,一看便惹人喜爱。茎与叶皆柔软滑嫩,加米煮羹,乃江南一道名菜。‎ 川渝一带盛行“烫火锅”,素菜中最受青睐的就是豌豆苗。豌豆苗的祖先是一种唤作“薇”的植物,即野生的豌豆苗。《诗经•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岁亦忧止。”葱绿的豌豆苗,既是饭桌上美味的食物,又成为寄托相思的精神食粮。去采豌豆苗的过程,做登山运动,锻炼身体,陶冶情操,还可以借此见自己的心上人,所以《诗经•召南•草虫》有言:“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卷耳作为北方山石上一种伏地而生的植物,采幼苗嫩叶炒熟,滑而少味,而作蔬菜味不甚美,应是穷苦人家的菜蔬,或年岁歉收时的救荒食草。采择卷耳的过程充满了诗情画意:“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采采”动词叠加,既充满口语色彩,又音韵极美,采卷耳变成了类似于采花扑蝶一样的审美活动。‎ 水芹是自古食用的一种重要蔬菜,如《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诗经•小雅•采菽》“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可见诗经时代已经广为种植,后《吕氏春秋》称“云梦之芹”是菜中的极品,现在我国中部南部栽培较多,尤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为最。在江苏,水芹还被称为“路路通”,常作为春节期间一道必不可少的佳肴。‎ ‎《诗经•周南•》篇中,妇女采集(车前草)是一种由来已久的风俗,古人采其嫩叶及幼苗作菜蔬,是极普遍的救荒本草。此外民间以为食此草可怀孕生子,且可治疗难产,有极强的药用价值,也是朴素的种族繁衍观念的体现。‎ ‎《诗经》里有一片绿油油的菜园子,阅读《诗经》中的句子,仿佛看见阳光下一棵棵蔬菜在园子里随风摇曳。‎ ‎(高智《里的菜园子》,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经》中蔬菜种类繁多,作为诗歌意象,抒发先民的意念和情感,表达他们与自然的亲近和热爱。‎ B.《诗经》中蔬菜至少有30种,如苍耳、野豌豆、蕨、荠菜、车前草等,清香可口,至今民间仍有采集或栽培食用。‎ C.诗经时代采择的蔬菜多为野生植物,一些野菜带有特殊气味,不适合直接进食,多作为穷年灾月的救荒本草。‎ D.萝卜、芫菁、莲藕、韭菜等颇有些贵族气的蔬菜也出现在在《诗经》中,但是否已经广为种植尚无定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自古以来的解“诗”者和儒生把“荇菜”当成“起兴”的道具,却忽略了荇菜的食用价值。‎ B.荇菜今名“杏菜”,其花金黄惹人喜爱,其茎与叶可成为一道江南名菜的食材。‎ C.《诗经·采薇》中的“薇”是野生的豌豆苗,而豌豆苗是川渝一带人吃“烫火锅”时最喜爱的素菜。‎ D.生长于北方的苍耳,其味不甚美,所以只能作为穷苦人家的菜蔬,或在年岁歉收时救荒。‎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采薇》和《虫草》借“薇”寄托相思,前者是借“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后者借“采薇”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想念。‎ B.《诗经》中有不少关于采择蔬菜的描写,有的采择的过程充满了诗情画意,例如“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C.通过《泮水》和《采菽》可以推断,水芹在诗经时代已经广为种植,成为一种重要蔬菜。时至今日,水芹仍有种植。‎ D.车前草有极强的药用价值,食用车前草可以帮助女子怀孕生子,且可治疗难产,这是百姓通过实践得出的朴素医学经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郑亨,合肥人。父用,请老,亨嗣职。洪武二十五年,应募持檄谕鞑靼,至斡难河。‎ 战真定,先登,进指挥使。袭大宁,至刘家口,诸将将攻关,成祖虑守关卒走报大宁,‎ 得为备,乃令亨将劲骑数百卷旆登山,潜出关后,断其归路。急攻之,悉缚守关者,遂奄至大宁。入京师,迁中府左都督,封武安侯,禄千五百石,予世券。留守北京。时父用犹在,受封爵视亨。‎ 永乐元年,充总兵官,帅武成侯王聪、安平侯李远备宣府。亨至边度宣府万全怀来形便每数堡相距中择一堡可容数堡士马者为高城深池浚井蓄水谨望。寇至,夜举火,昼鸣砲,并力坚守。规画周详,后莫能易。三年二月召还,旋遣之镇。七年秋,备边开平。‎ 明年,帝北征,命亨督运。出塞,将右哨,追败本雅失里。大军与阿鲁台遇。亨帅众先,大破之。论功为诸将冠。其冬仍出镇宣府。十二年复从北征,领中军。战忽失温,追敌中流矢却,复与大军合破之。二十年复从出塞,将左哨,帅卒万人,治龙门道过军,破兀良哈于屈裂河。将辎重还,击破寇之追蹑者,仍守开平。成祖凡五出塞,亨皆在行。‎ 仁宗即位,镇大同。在镇垦田积谷,边备完固,自是大同希寇患。宣德元年召掌行后府事。已,仍镇大同,转饷宣府。招隆迤北部长四十九人,请于朝,厚抚之,归附者相属。九年二月卒于镇。‎ 亨严肃重厚,善抚士卒,耻掊克。在大同时,镇守中官挠军政,亨裁之以理,其人不悦,然其卒也,深悼惜之。赠漳国公,谥忠毅。妾张氏,自经以殉,赠淑人。子能嗣,传爵至明亡。‎ ‎(节选自《明史·郑亨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亨至边/度宣府万全怀来形便/每数堡相距/中择一堡/可容数堡士马者/为高城深池浚井/蓄水/谨望。‎ B.亨至边/度宣府万全怀来形便/每数堡相距/中择一堡可容数堡士马者/为高城深池/浚井蓄水/谨望。‎ C.亨至边/度宣府万全怀来形便/每数堡/相距中择一堡可容数堡士马者/为高城深池/浚井蓄水/谨望。‎ D.亨至边/度宣府万全怀来形便/每数堡/相距中择一堡/可容数堡士马者/为高城深池/浚井蓄水/谨望。‎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请老”是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类似的用法还有“乞老”“乞骸骨”“告老”等。‎ B.“迁”的词义丰富,可以表示晋升或调动官职,也可表示表示贬谪,在本句中指“升迁”。‎ C.“世券”又称铁券。古时帝王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形制如瓦。‎ D.“赠”是根据功劳,给予在世诗文或者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官爵或荣誉称号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亨作战勇猛,和忽失温作战时,郑亨追击敌军时中飞箭受伤,但他还是与大军联 合击破敌军。‎ B.郑亨战功显赫,他跟从明成祖作战,受封武安侯,与阿鲁台作战时,他的功劳也是诸将第一。‎ C.郑亨深受君王信赖。他长期镇守宣府、大同等地,明成祖五次出塞,郑亨都随军出征。‎ D.郑亨执政有方。在镇守大同时,他开垦田地,积蓄粮食,使边备完固,从此大同不再有寇贼之患。‎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寇至,夜举火,昼鸣砲,并力坚守。规画周详,后莫能易。(5分) ‎ ‎(2)镇守中官挠军政,亨裁之以理,其人不悦,然其卒也,深悼惜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8-9题。‎ 正宫 醉太平 怀古 张可久 翩翩野舟,泛泛沙鸥。登临不尽古今愁,白云去留。凤凰台上青山旧,秋千墙里垂杨瘦,琵琶亭畔野花秋,长江自流。‎ ‎8.“泛泛沙鸥”一句中的“沙鸥”这一意象有何意蕴?有什么作用?(5分)‎ ‎9.“凤凰台上青山旧,秋千墙里垂杨瘦,琵琶亭畔野花秋,长江自流”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0‎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在描写洞箫之声时,用“ , ”两句来侧面表现洞箫之声的悲凉。‎ ‎(2)在《蜀道难》中,李白描述蜀地古国闭塞不和外界往来的句子是“ , ”。‎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设想和家人团聚、畅谈的句子是“ , ”。‎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 ‎“那个人”‎ 那个人是我父亲但我只叫“那个人”。‎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个人”因为偷生产队的东西,还导致一个追赶他的人掉到河里淹死,成了罪犯,被判了十年有期徒刑。母亲和“那个人”离了婚,带着我独自生活。 ‎ 小伙伴们常常拍着手齐喊:小树小树,有贼作父!我高声反驳:“那个人”不是我父亲。 ‎ ‎“那个人”成了我心底永远的伤疤。 ‎ ‎“那个人”出狱时,我正上小学五年级。母亲问我:小树,你还要不要“那个人”做你父亲?我摇头,很坚决:不要!“那个人”只好住到废弃多年的老房子里。 ‎ 后来,我考上了县重点高中,第一学期就得交四百多块钱的学杂费。母亲去找村支书,求他暂时给我在村灶具厂安排个活儿,好挣点儿钱凑学费。村支书同意了,把我安置在仓库里打杂。我看到“那个人”也在灶具厂做工。我耷拉着眼皮,不正眼瞧他。 ‎ 九十年代的那场洪灾,让我家陷入极度贫困。念高中那年,母亲又问我:你还要“那个人”做你父亲吗?我警惕起来:不要。母亲啜泣了:实话告诉你,这学期你用的钱,大多是他出的,我一个人就是拼死拼活也供不起你啊。我感到了一阵羞耻:早知道你用那个贼的钱,我就不念高中了。 ‎ 母亲瞪着眼,吼道:不许叫他贼,要不是他隔三岔五偷点粮食,我们娘俩早就饿死了。那个时候,大伙儿都饿,都偷……我不由得颤抖了一下,打断母亲的话:这事以后再说,好吗?母亲只得闭了嘴,低下头。 ‎ 高考后一个多月,我收到了一所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母亲很高兴,之后就问我:开学得带多少钱?我看看缴费清单,上面显示的数目是一千三,就随口说:得千把块钱呢。母亲开始掐指算账,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我狠狠心:大学我不上了,我想进灶具厂上班挣钱。‎ 母亲很气愤:你如果不想让你的后代也读不起书,你就得去读大学。母亲的话令我震撼,我动摇了,可是,我不想再用“那个人”的钱。 ‎ 在我看来,不管怎么样,那个人是做过贼的,而且还葬送过一条性命。 ‎ 九月初,母亲卖了猪和羊,凑了一千两百多块钱。她心情很轻松:一千块钱你用来交学杂费,两百多块钱作为第一个月的生活费。我张张嘴,但我没有吱声,因为母亲已经很不容易。‎ 晚上,我动起了脑筋:空缺的钱到哪里去弄呢?我想到了村灶具厂的仓库,我不如先去“借”点灶具救急,等将来赚到钱再想办法将功赎过。说干就干,我溜出了家门。 ‎ 没想到,收购站的老板对我的“废品”很感兴趣,答应每个给我十块钱。我昏了头,红了眼,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几个晚上出入仓库。 ‎ 当我的所得达三百块钱时,我提醒自己该收手了。可是,夜幕降临,我的心又开始发痒。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初衷的荒谬——我已经嗜偷成瘾,是一个贼了。我像瘾君子一样无力地 对自己保证:今晚是最后一次,下不为例。 ‎ 我轻车熟路,爬进仓库,正要动手,忽然从窗户的缝隙里看到外面陡然冒出许多光柱,‎ 这些光柱显然在向我围拢。不好,肯定是村里发现丢了东西,在这里设下埋伏。完了,我的大学梦完了! ‎ 正万念俱灰时,黑暗中蹿出一个人,借着朦胧的光,我认出他就是“那个人”。他什么时候跟踪我,是怎么进来的,我丝毫没有察觉。“那个人”举起一件灶具照我脑袋就是一下。我一懵,瘫倒在地。仓库的门被踢开了,电筒把屋子照得雪白。“那个人”凶巴巴地指着我:兔崽子,竟敢跟踪你亲老子,坏老子的好事!说着,抬脚还想踢我。人们一拥而上,将他摁倒,嚷嚷着:抓到了,抓到了,他还打伤了自己的儿子。 ‎ 阴差阳错,“那个人”又成了贼,而我,俨然是大义灭亲的少年英雄。 ‎ 我完全清醒时,已躺在自家床上。母亲眼睛又红又肿,手中捏着一叠零碎的钞票,那是我藏在被单下的销赃款。她神情恍惚,反复念叨:你为什么总是那么委屈自己呢?我恍然大悟,是“那个人”拯救了我,拯救了我这个准大学生,拯救了我这个一直不愿叫他父亲的儿子。‎ 只是,我不能理解母亲所说的“总是”的含义。母亲似乎看懂了我的眼神:十几年前,他和另一个人到生产队偷粮食,被夜巡的乡干部发现,就一前一后逃跑,凫水时,另一个人小腿 突然抽筋,淹死了。他被抓后交待,死掉的人是为了逮他这个贼才被淹死的。哎,被淹死的人家里比我们穷,为了那一家人能够得到救济活下去,他就撒了谎。现在,我希望你记住,他是个好人,你不是贼的儿子,你不应该干出贼的勾当。 ‎ 这些年来,我总顽固地认定“那个人”是个坏人!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子有一个曾经坐过牢的父亲,他就一个人孤苦伶仃地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为了儿子,他不惜一切,再次背负起贼 的罪名。我嚎啕大哭,为“那个人”的痛苦和伟大。 ‎ ‎“那个人”被判了四年有期徒刑。我想去看他,他托母亲传话给我:你别来,我永远不要你踏进这种地方。 ‎ 转眼我已经毕业并参加了工作,我取出攒了近半年的工资,敦促母亲:等“那个人”出狱,你们就复婚。母亲笑了,很欣慰。“那个人”出狱那天,我和母亲去接他。我上前帮那个人提行李时叫了一声爸,“那个人”顿时老泪纵横……‎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我”上前帮“那个人”提行李时叫了一声“爸”,“那个人”顿时老泪纵横,这一描写,写出了“那个人”爱恨交集的复杂情感。‎ B.小说中“那个人”是指“我”的父亲,父亲的形象既卑微又高大,可以为了儿子忍受痛苦和屈辱。‎ C.母亲那一句“你为什么总是委屈自己”中“总是”,从侧面突出“那个人”为他人、为儿子委屈自己,背着“贼”这个沉重的十字架的痛苦而高大的形象。‎ D.小说从“我”的角度,通过侧面描写和神态描写来刻画“那个人”的形象,角度独特。‎ E.小说通过 “我”对“那个人”,从回避、厌恶到最后叫“爸”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只是项告诉我们真正了解一个人的艰难和重要性。‎ ‎(2)小说开头写到“那个人是我父亲但我只叫‘那个人’”,为什么?小说结尾,“我”不仅“上前帮那个人提行李”还叫了声“爸”,又是为什么呢?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3)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叙述故事,请结合文本概述第一人称的好处与局限。(6分)‎ ‎(4)你认为谁是小说的主人公呢,是“我”,还是“那个人”?请结合小说阐明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 池莉专访:在生活中修行 ‎“车、房,所有这些面上的东西我都不热衷。”2007年的春天,池莉在酒店大堂一边看手机短信,一边果断总结。这个终日白描物质的女人,自己却在恰当的时机看穿逃离,大约有十余年的时间,池莉不开自己的作品研讨会,不请著名人物作序或者写书评,拒绝电视,关闭博客。她在武汉市郊安家落户,自己种菜自己吃,满足于劳动后一身大汗,享受着与人世两不相争的快活:“上午我在阅读以赛亚•柏林的书,下午我在菜地里干农活。当家家户户炊烟升起的时候,我倚靠在篱笆上休息。”‎ 在生活中修行 中国新闻周刊:你小说中的市井描写和你的清静生活差别很大,仿佛是一个人一边在茶馆说书,一边在庙里修禅。这种转换会让你觉得不适吗? ‎ 池莉:没有。如果不这样就不是我了。我就是需要这样,我一直都很静,而且还一直在刻意地修炼自己内心的平静。海必须很深很静,才可以在表面翻腾出各种浪花,很浅的水都是泡沫。作家要目光清澈,首先物质欲望要很少。‎ 中国新闻周刊:你觉得自己达到了理想状态吗? ‎ 池莉:修身养性不是一天是一辈子的事情。而且修炼得越到位,感觉越好。中国式样的生活是从政治到社会到人事,到城市的每个角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状态。作家看得越深越透越好,写得越像越客观越好。‎ 中国新闻周刊:除了阅读,你通过什么途径来观察这种复杂生活呢? ‎ 池莉:不需要什么刻意的途径啊!我就在生活。生活对我来说无处不在。不是你不出去就没有生活。对于一个修炼到一定层次的人来说,光是看和思想,就足可以达到生活的最深处;而一些生活现象与场景,在写作中就是技术性问题,很简单了。‎ 中国新闻周刊:你会担心被时代淘汰吗?‎ 池莉:任何时代都有不被淘汰的作家,也都会有作家被淘汰。作家和社会的变化是没有直接的关系的。关键在于作家自己。最好的作家无需把所有的职业都做完了再来写作。他把 握的是人类的灵魂和精神状态。‎ 幸福感与成败无关 中国新闻周刊:作家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文学新星丛书——《烦恼人生》里,你在前言中介绍,我只剩下了一个愿望:好好过日子。这个愿望如今变化与否? ‎ 池莉:我在80年代后期发愿,所谓好好过日子,就是要创建自己的生活方式。学会远离世俗热闹,断绝名利诱惑,让自己的文学感觉更敏锐,思想更深远和明澈,更有能力理解真实的众生并写好每一个文字。‎ ‎20年前人年轻,名利愿望很强烈,不过同时也已经感觉和意识到了浮云遮日的可怕,那时候我要求自己开始“好好过日子”,也就是好好开始个人的修炼,目标是争取十年还有读者。感谢上苍!我的愿望基本实现。不过,我还在坚持修炼和进步。‎ 中国新闻周刊:对于你来说幸福的元素除了写作,除了女儿,还有什么? ‎ 池莉:现在我对幸福的要求,不落在什么具体的元素上。不需要外部的任何形式来给予我幸福感。甚至它不具体地落在孩子、落在写作身上,更不落在名利上头。只要有心情,有能力而且有时间做我自己一心想做的事情,我觉得都很幸福。和事情的成败没有关系。‎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的你,为何而写作?为谁写作? ‎ 池莉:现在的我,与从前的我一样:为自己天生的热爱而写作,为神交的读者而写作,为我母语的众生而写作。 ‎ 知天命之年的池莉看上去大方得体,衣服颜色搭配及装扮和谐,头发一丝不苟,还有隐约的脂粉香,更像是一名外企女高管,精力充沛,不讲废话,谨慎而知进退。张爱玲在《我看苏青》里总结,驻颜有术的女人总是一、身体相当好;二、生活安定;三、心里不安定。因为不是死心塌地,所以时时注意到自己的体格容貌,知道当心。‎ ‎《池莉影记》里有一张她上大学时的照片,连衣裙的棉布是她费好大劲才买到的,款式是自己设计的,并且为此制作了一条项链,巧妙遮住了一小块疤痕。如今的池莉仍然善于修饰,保养得当,甚至连声音都很年轻,包括语气和声调的起伏,略熟以后,她的诚恳和天真就像泉水里的泡泡一串串冒出来,但绝不水花四溅。‎ 采访中,她拒绝摄影师近距离拍照,她自嘲不上相,“所有的摄影师都不喜欢拍我,没有轮廓。”她认为自己最好的照片都是家常的,因为只有家里人才懂得怎么拍她。她做得一手好菜,女儿赞扬作家妈妈的手艺,总是能够让自己胃口大开。‎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作为一篇人物专访(或人物通讯),本文全方位多角度地概括了池莉最主要的特点,即在生活中修行。‎ B.在写作上,本文大多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池莉对于物质生活的态度以及她当下的生活方式,让读者感觉真实可靠。‎ C.作为作家的池莉从始至终坚持“为自己天生的热爱而写作,为神交的读者而写作,‎ 为我母语的众生而写作”。‎ D.池莉对于复杂生活的观察不需要任何途径,因为生活对她而言无处不在,光是看和思想就足够了。‎ E.池莉的幸福不落在孩子、写作身上,更不落在名利头上。她强调只要有心情做自己一心想做的事情,就觉得幸福。‎ ‎(2)本文以“车、房,所有这些面上的东西我都不热衷”为开头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即使不认识传主,通过作者的叙述你也会在脑海里产生一个“立体”的池莉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4)自古文人很注重自然和生活汲取,注重修行,譬如田园诗的鼻祖陶渊明。作为本文专访的对象,池莉同样注重生活修行,他们讲求在生活中修行的思想根源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8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有些人热衷于购买彩票,他们希望中上500万巨奖,却不知道这种概率无异于 。‎ ‎②近几年,自闭症频繁出现在我们身边,严重损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家长切勿 。‎ ‎③屠呦呦自幼 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对中药有了深刻印象,这促使她后来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A.大海捞针 漠不关心 耳濡目染 B.海底捞月 掉以轻心 耳濡目染 C.大海捞针 掉以轻心 耳闻目睹 D.海底捞月 漠不关心 耳闻目睹 ‎1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3分)‎ A.新版100元纸币于近日发行,在主色调、主图案、尺寸规格不变的基础上,新版钞票明显提升了防伪性。‎ B.一般来说,足底腱膜炎是由于穿了不合脚的鞋子引起的,因为这种鞋子无法向足弓提供合适的支撑力。‎ C.绿茶中的咖啡因能延长锻练时间,从而让锻炼者减去更多的脂肪,这种效果尤其在有氧锻练中更为显著。‎ D.食盐能够促进血液凝固,如果鼻子出血,可用药棉浸盐水塞入鼻孔,再饮用一杯盐水,即可达到止血的作用。‎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如何看待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这一问题上。 。‎ ‎①把明显属于外部规律的东西硬说成是内部规律,就是这种误解的反映 ‎②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的区分也只是相对于某一事物的存在而言的,参照系统改变时,两者会转化 ‎③有一种误解,认为外部规律不重要,而内部规律才是重要的 ‎④但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外部规律并不等于不重要 ‎⑤因而,我们要明确认识:外部规律同样是重要的 A.③④①②⑤B.③①④②⑤‎ C.②③④①⑤D.②④⑤①③‎ ‎16.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你从金隅俱乐部、广汇俱乐部、金隅俱乐部球迷和李根四方中选择一方,写一段文字回应人们的非议,表明态度,阐述看法,不少于50字。(5分)‎ 李根帮助金隅俱乐部赢得了赛季冠军,他与俱乐部的合同也已到期,竞争对手广汇俱乐部以更高的待遇力邀他加盟。金隅俱乐部以对他多年的培养为由希望他留下来继续效力,球迷因对他感情深厚也苦苦挽留。李根为了实现自己更高的人生价值,最终还是转会到广汇俱乐部。为此,李根受到金隅俱乐部球迷的责骂,金隅俱乐部也未按惯例邀请他参加盛大的冠军庆祝仪式,但私下仍然把象征冠军荣誉的戒指给了他。此事引发了人们的热议,金隅俱乐部、广汇俱乐部、金隅俱乐部的球迷和李根均遭到了非议。‎ ‎17.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根据要求回答。(6分)‎ ‎(1)给漫画取一个标题。(2分)‎ ‎(2)揭示漫画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4分)‎ 六、写作(60分0‎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豆腐上宴席,已得到了世人的公认。而豆腐脑上宴会,似乎还很少见。但近几年在宴会上,豆腐脑和豆腐一样受欢迎。豆腐脑颜色洁白,味道清淡;但色白便于配色,味淡更易变化。豆腐脑质地过于软嫩,不易造型,但如果用心设计,也会创造出美味而很有特点的菜肴。‎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B偷换主语,原文是“大多数蔬菜清香可口,至今民间仍有采集或栽培食用”。‎ ‎3.D“车前草有极强的药用价值”错,原文是“民间以为食此草可怀孕生子”;“通过实践得出的朴素医学经验”错,原文是“也是朴素的种族繁衍观念的体现”,未说它符合医学。‎ ‎4.B ‎5.D“赠”只是对死者进行追封。‎ ‎6.D“从此大同不再有寇贼之患”不正确,原文的意思是“从此大同很少有寇贼之患”。‎ ‎7.(1)一旦寇贼来到,在夜里举火,在白天鸣炮,合力坚守,规划周密详尽,后任者不能改变。(“夜”“昼”“周详”“易”各1分,句意1分0 ‎ ‎(2) 镇守中官扰乱军纪,郑亨便以理裁处,那个人很不高兴,但他死后,(他们)都深深悲悼痛惜。(“挠”“裁”“悼惜”各1分,句意分)‎ ‎【参考译文】‎ 郑亨,合肥人。父亲郑用,请求退休养老,郑亨承袭其职。洪武二十五年(1392),郑亨应募携带檄文去谕示鞑靼,到达斡难河。燕王起兵后,郑亨率所部投降。真定之战,郑亨率先登城,晋升为指挥使。袭击大宁时,至刘家口,诸将准备攻关。成祖担心守关官兵逃往大宁报告,增加防备,于是命郑亨率劲骑数百,卷旗登山,暗至关后,断其归路。然后强打猛攻,将守关者全部捆绑起来,然后突至大宁。入京城后,郑亨历升为中府左都督,被封为武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并给予世袭凭证。他留守北京。当时其父郑用还在,与郑亨一样封爵。 ‎ 永乐元年(1403),郑亨充任总兵官,率武成侯王聪、安平侯李远防守宣府。郑亨到达边境后,估计宣府、万全、怀来有利的地形后,每隔数堡,选择一座可以容纳数堡兵马的堡垒,修筑高城深沟,挖井蓄水,小心嘹望。一旦寇贼来到,便夜举火,昼鸣炮,合力坚守,规划周详,后莫能改。三年郑亨应诏回京,随即又奉命前往镇守。七年(1409)秋,郑亨防 守开平边境。第二年,皇上北征,命郑亨监督运输。出塞后,郑亨率领右哨,追击并打败本雅失里。大军与阿鲁台相遇,郑亨率众先冲,大破敌军。论功时,郑亨为诸将之首。这年冬天,他仍出外镇守宣府。十二年,郑亨又随军北征,率领中军。忽失温之战,郑亨追击敌军时中飞箭而退,又与大军破敌军。二十年,郑亨又随军出塞,统领左哨,他率领一万士兵,修筑龙门之路,让大军能过,在屈裂击败兀良哈。郑亨率军运送辎重返回,再败追踪的敌寇,仍驻守开平。成祖共五次出塞,郑亨都在军中随行。 ‎ 仁宗即位后,郑亨镇守大同。他镇守边地时,垦田积谷,使边备完固,从此大同很少有寇贼之患。宣德元年(1426),郑亨应诏掌管后府事务。不久,仍镇守大同,运饷给宣府。他招降了迤北部长四十九人,并向朝廷请求厚抚,因而归附者接踵而至。九年(1434),郑亨死于大同。‎ 郑亨严肃厚道,善抚士卒,耻于用苛捐重税盘剥百姓。在大同时,镇守中官扰乱军纪,郑亨便以理裁处,那个人很不高兴,但他死后,他们都深深悲悼痛惜。郑亨被赠为漳国公,谥号忠毅。他的小妾张氏,自尽殉夫,被赠为淑人。儿子郑能继位,传爵位至明朝灭亡。‎ ‎8.“沙鸥”具有象征意味,既是眼前景物,又是诗人自己的化身(2分),说明自己像一只漂泊不定的沙鸥。(1分)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塑造了一个天涯羁旅、湖海飘零的倦客形象。(2分0‎ ‎9.诗人追怀李白、苏轼、白居易三大诗人人生际遇,虽出类拔萃,也已风流云散,只留下一些供人凭吊的往事,发出繁华易歇,功名未遂的感叹。(3分)“长江自流”抒发了年华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也有着纯任自然的达观。(3分)(意思对即可)。‎ ‎10.(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1)AB(B项3分,C项2分,A项1分。D不仅有侧面,也有正面描写,E项主题概括偏颇。A项没有“恨”的情感。 ‎ ‎(2)小说中,“我”称父亲为“那个人”,既表明“那个人”在我心中的卑微地位,也暗示出“我”明知他是自己的父亲却不愿承认的矛盾心理。小时候不懂事,总是顽固认为“那个人”是坏人,小伙伴的嘲笑,使得“我”反驳:那个人不是我父亲。“那个人”是我心底永远的伤疤。所以称“那个人”。(3分)后来长大了,懂得了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以及父亲的无私与伟大,终于叫了“爸”。(3分)‎ ‎(3)①用第一人称的好处,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让人读起来更加有兴趣。②使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使读者能更具体的体会作者心境,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第一人称可以将“我”的内心活动栩栩如生的反映出来,从“我”的眼光看世界,“我”的种种情感都能够很清楚明了的反映出来,读者也很容易接收到作者要表达的信息。③是可以让文章行文通顺,口语化,给人以一种亲切、可读的感觉。④第一人称比较容易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容易引起共鸣。‎ 局限:“我”是不可能知道“我”之外的人的想法和感觉的,不利于全面展示小说中的人物,“那个人”的所思所想我们不得而知,不利于读者理解“那个人”到底是怎样的人。(概述好处3分,给3分,局限2分,结合文本1分)‎ ‎(4)“我”主人公,或者“那个人”都可以,言之成理即可,观点明确2分,理由充分,6分。(参考提示:从线索,人物形象,主题方面回答。)‎ ‎12.(1)BCB项给3分,C项给2分,A项给1分。A项“全方位多角度”不准确;D项“不需要任何途径”绝对化;E项“池莉的幸福观不落在孩子、写作上”不符合文意,原文是“至它不具体地落在孩子、落在写作身上”。 ‎ ‎(2)①人物塑造方面:开篇以语言描写刻画人物,以池莉本人的话来表达她对物质生活的态度,一个不在乎物质奢华而追求生活本质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2分)②情节结构方面:开门见山,与标题相呼应。(2分)③揭示主题方面:开宗明义,明确主人公在生活中修行的坚定,对主题的表达起到突出强调作用。(2分)‎ ‎(3)①淡泊名利,纯粹宁静②不看重物质,追求精神的富有③随性自然,享受清净自由④注重修身养性⑤始终坚持为热爱而写作的理念,有普世情怀⑥生活中,为人诚恳谨慎,精神充沛,注重形象,厨艺精湛等(形象特点1分,结合文本具体分析1分,共答出三点6分)‎ ‎(4)池莉源于生活对生活本身的认知。她认为生活无处不在,从政治到社会到人事,到城市的每个角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状态,正好为自己提供了一个最后的平台,自己就是需要在生活中修行,因此一直在刻意地修炼自己内心的平静。同时,她认为修身养性是一辈子的事情,修炼得越到位,感觉越好。(4分)陶渊明则是源于对社会人事的虚伪黑暗的极清醒的认识。当他在漫长的隐居生活中陷入饥寒交迫的困境时,也曾动摇过,最终却没有向现实屈服,宁肯困穷终生也要坚守清节,同时,陶渊明崇尚老庄的自然美学观,又是生活劳动在田园之中,很自然地,田园生活便成了他的审美对象化。(4分) ‎ ‎13.C ‎ ‎14.AB项,“由于”和“引起”杂糅;C项,“尤其”和“更”重复;D项,“达到止血的作用”,动宾搭配不当。‎ ‎15.B ‎16.言之有理,有明确观点,有逻辑条理即可。‎ ‎17.(1)如此“爱心”(或滚烫的爱心、好心烫死树等均可,但不可以以“无题”为名)(2分)‎ ‎(2)讽刺有些人空有行善之心,却没有真确合适的方式方法,最终良好的初衷没有收到合适的结果。(4分)(凡是写到讽刺并合理的均可酌情给分)‎ ‎18.立意角度(1)全面辩证看待分析问题(2)正视优点和缺点,两者可以互相转化(3)学会扬长避短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