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百强校河北定州中学:2016一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共30题 每题2分 共60分
1.某村委会就精准扶贫对象的确定征求村民代表们的意见。村委会主任向大家宣读和解释了草拟的初步方案,代表们就方案进行了询问并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大会对扶贫对象的确定方案进行投票表决。该村委会的做法
①发挥了村民代表在基层治理中的监督作用
②调动了村民民主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了决策效率
③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更好体现了民意
④落实了村民行使民主管理权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针对本村文化生活匮乏的现状,某学生给村委会主任写了一份“建立村民文化之家”的建议书,经多方努力,村民终于有了自己的“文化之家”。该学生参与民主管理
①体验了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
②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
③切实履行了政治性义务
④发挥了主人翁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互联网的开放性、匿名性、互动性等特征,为公民提供了更为自由、即时、充分的意见表达空间,普通网民通过网络可以发布关于社会事务甚至对政府、官员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
A.网络监督是最具威力的一种监督方式
B.网络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
C.我国公民享受绝对而真实的监督权利
D.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意识在不断增强
4.我国的选举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选举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这是因为
A.选举方式的选择受人的心理因素的制约
B.选举方式的选择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
C.选举方式的选择受地理环境的制约
D.选举方式受社会、物质、文化等具体条件的制约
5.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有妇女成员,在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罢免和终止村民委员会成员职务,必须依法进行。材料反映的政治生活道理有
①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提高 ②人民民主具有绝对性
③公民应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有媒体认为,外国的民众除了看媒体的宣传,还会看中国人在国外的表现,看一个具体的中国人的表现,从这个角度来说,13亿的中国人个个都是“外交官”。为了做好“外交官”,每个公民都应
①自觉履行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
②培养公民意识,树立国家观念
③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④坚定维护世界各国的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近年来,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出现了一系列的民主政治新形式,如直选村干部、政务公开、政府决策的民主听证会、网上征求公民意见的议案等。这表明
A.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十分广泛
B.我国的民主权利具有无限性
C.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具有无限性
D.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人权
8.2016年4月13日,国务院第129次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决定》加大了对违法储运疫苗行为的罚款额度,增加了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的规定,并完善了与刑事责任的衔接。条例的修改意在
①严惩违法人员,做到违法必究
②规范疫苗流通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③增加违法成本,提高经营者信誉
④明确监管部门责任,督促其价格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以154票赞成,0票反对,1
票弃权,高票通过了国家安全法。从而以法律形式明确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任务,建立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制度。材料主要说明
A.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B.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立法权
C.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D.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自由、民主和人权
10.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于2015年3月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包括听取审议和通过了“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务院关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这说明
A.全国人大代表有监督权和决定权
B.全国人大与“一府两院”相互制衡
C.“一府两院”接受全国人大的监督
D.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和任免权
11.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晒”出了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规定行使权力的条件、承办岗位、办理时限、监督制约环节以及廉政风险防控等级等,方便群众“按图索骥”给予监督。这一做法的积极影响是
A.规范工作流程→杜绝权钱交易→优化公共服务
B.工作更加透明→利于民主监督→增强政府权威
C.简化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维护公民权利
D.实行民主监督→集中专家智慧→改进政府工作
12.从2015年10月1日起,企业注册登记无需再由工商、质检、税务三部门分别核发不同证照。只需领取加载统一代码的营业执照即可。全面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政治意义在于
①健全决策机制,降低行政管理费用
②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③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④推进简政放权,建设高效法治政府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3.2015年11月13日晚,在法国巴黎市发生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造成至少132
人死亡。中国政府表示,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愿同法方和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恐怖主义的威胁和挑战。近年来,被称为“21世纪政治瘟疫”的恐怖活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和严峻挑战。这表明
①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②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因素不容忽视
③各国要结盟共同应对恐怖主义
④打击恐怖活动,需要加强各国的合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韩日双方于2015年12月28日就慰安妇问题谈判达成一致。用日本外相岸田文雄的话说:就慰安妇问题与韩国政府之间“确认最终且不可逆地解决”。不仅安倍以首相名义道歉,日方还将向慰安妇援助基金出资10亿日元。对韩日就慰安妇问题谈判达成一致认识正确的是
A.慰安妇问题作为两国间难度最大的历史遗留问题至此得到完美解决
B.由于美德等国对日本政府进行了施压,从而促成韩日谈判成功
C.辜负受害慰安妇与韩国人民厚望的外交勾结
D.从改善韩日关系的大局出发及出于对现实政治利益的考量
15.2016年初,中东纷乱依然。俄罗斯仍然坚定支持叙利亚政府打击ISIS恐怖组织。美国则坚持谴责俄罗斯这一举动,职责俄罗斯另有所图,并非真心打击恐怖势力。这体现了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当今世界愈演愈烈
②恐怖主义是影响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障碍
③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④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立足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6.2016年1月3日晚,沙特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并责令伊朗外交人员48小时内离境,2016年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骤然升温。对于与中东联系越来越密切的中国,如何维护自己的安全和经济利益,是迫在眼前的新课题。材料表明
①当今世界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③安全和经济利益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④我国将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我国提出,要推动变革全球治理体制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特别是要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推进全球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材料体现了
①我国是国际新秩序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出发点
③我国积极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④我国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英、德、法、意等美国盟友,不顾美国反对,加入了由中国倡议筹建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由此可见
A.独立自主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C.经济利益是国家关系的决定因素
D.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19.签证是指一国主管机关在本国或外国公民所持的护照或其他旅行证件上签注、盖印,表示准其出入本国国境。近年来,我国在签证便利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仅2014年就同24个国家签署了互免或简化签证手续的协议。这一进展说明
①表明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离不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③是由我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④说明国家合作事宜以国家间共同利益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愿与地区国家一道构建亚欧大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各国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倡议,也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愿望。“一带一路”愿景
①符合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标的体现
③说明我国是亚欧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④表明寻求合作是我国对外活动出发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历史昭示,弱肉强食、丛林法则违背国际法的基本准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强权毒霸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不是人类和平之策。人类共存之道与和平之策是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C.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2.2016年2月26日至27日,首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就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增长框架、金融部门改革等议题进行了讨论,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并发表了联合公报。由此可知
①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需要协调国家间利益
②和平与发展仍旧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③G20国家的共同利益高于各国的自身利益
④主权国家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为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惩治网络违法犯罪,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了网络安全法草案,并于2015年7月6日起在中国人大网上全文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此举
①为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②有助于法律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
③有助于提升国家法治水平,推进法治建设
④旨在发挥全国人大的领导核心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习近平《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的讲话》中,对广大县委书记提出殷切期望:一要做政治的明白人;二要做发展的开路人;三要做群众的贴心人;四要做班子的带头人。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这表明
①党的基层干部要努力提升各项素质
②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③党始终要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④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5.2015年7月3日,新疆和田地区发生地震,造成群众伤亡,基础设施和居民房屋损坏严重,党中央和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把支持和帮助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作为重大任务来抓,给予了必要的特殊支持,这些特殊支持
①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是维护边疆稳定的需要
③是加强民族团结的体现 ④坚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强调,要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深化标本兼治,强化党内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新成效。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从严治党,理顺监督体制机制
②完善执政方式,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③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④完善监督体系,推动协商民主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7.“大道至简,有权不能任性”。立法是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立法法则是规范国家立法活动的重要法律,是“管法的法”。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并决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这是立法法颁布15年来的首次修改。这体现了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决定权
②体现了全国人大对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④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8.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出台《关于改进完善专题询问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围绕社会普遍关注和人民群众期待的重大问题,每年安排1至2位国务院副总理或国务委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专项工作报告,听取审议意见并回答询问。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①制定法律,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②积极履职,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
③与时俱进,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④以人为本,切实维护人民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是每个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检验标准,也是各级领导干部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全党范围内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有利于
①从严治党,提高党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
②保持党群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③端正党风政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④增强宗旨意识,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0.2016年6月6日,习近平出席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中美应该保持经常性对话,开展更多合作,努力培育两国共同而非排他的“朋友圈”。这就需要中美两国
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在平等互信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
③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④在维护共同利益基础上消除利益差别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2题 每题20分 共40分
31.2015年12月24日至25日,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刘永富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报告。刘永富强调,2016年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统筹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市场、行业扶贫和专项扶贫、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外部帮扶和内生动力,全面实施精准脱贫方略,锁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分类施策,挂图作战,努力实现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目标,实现“十三五”脱贫攻坚良好开局。
结合材料,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我国各级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扶贫工作。
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职能的知识说明向贫困宣战,政府应怎样做?
32.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和公民应如何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参考答案
1.B
【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这个是村民自治中村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而不是监督,故排除;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虽然该做法调动了村民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但与提高了决策效率没有关系,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民主管理
【名师点睛】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是“四个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因此,全面推进村民自治,也就是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村级民主决策、村级民主管理和村级民主监督。
2.C
【解析】
试题分析:该学生参与民主管理体验了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发挥了主人翁精神,故①②④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③不符合题意,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公民的政治参与
3.B
【解析】
试题分析:“互联网为公民提供了更为自由、即时、充分的意见表达空间,普通网民通过网络可以发布关于社会事务甚至对政府、官员的意见和建议”说明网络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故B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说法错误,网络监督属于舆论监督的形式之一,虽然其具有透明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的特点,但是由于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不是具威力的督方式,排除;C说法错误,政治权利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排除;D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民主监督
4.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为记忆类选择题,是关于选举方式的考查,影响选举方式的因素有多个,考生根据课本知识不难做出选择。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来确定,故D
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C说法不全面,均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选举方式的选择
5.D
【解析】
试题分析:“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有妇女成员,在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说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故④符合题意,可以入选;“罢免和终止村民委员会成员职务,必须依法进行”说明公民应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故③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基层群众自治,而不是强调政府依法行政,排除;②说法错误,民主具有相对性,不具有绝对性,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公民的政治参与
6.A
【解析】
试题分析:为了做好“外交官”,每个公民都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培养公民意识,树立国家观念,故①②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③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行为主体是公民,而不是政府,排除;D说法错误,坚定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公民的政治参与
7.A
【解析】
试题分析:“直选村干部、政务公开、政府决策的民主听证会、网上征求公民意见的议案等”说明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十分广泛,故A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B、C说法明显错误,排除;D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人权问题,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人民民主的特点
8.D
【解析】
试题分析:“《决定》加大了对违法储运疫苗行为的罚款额度,增加了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的规定,并完善了与刑事责任的衔接”有利于规范疫苗流通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利于明确监管部门责任,督促其价格管理,故②④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科学的宏观调控
9.C
【解析】
试题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以154票赞成,0票反对,1票弃权,高票通过了国家安全法,体现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公民,A不合题意;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立法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我国人民的权利,D不合题意。
考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C
【解析】
试题分析: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主要议程体现了“一府两院”接受全国人大的监督,C符合题意;全国人大有监督权和决定权,人大代表没有这种权力,A错误;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府两院”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全国人大负责,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全国人大的任免权,D不合题意。
考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政府“晒”权力运行流程图,让公民对政府权力运行更加明白,使政府工作更加透明,对民主监督有利,政府权威能够不断增强,B符合题意;权钱交易不能杜绝,只可能减少这种交易,A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政府效率的提高问题,C不合题意;题中没有涉及到专家智慧,D不合题意。
考点: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
12.D
【解析】①说法错误,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其意义在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建设高效法治政府,而不在于降低行政管理费用,同时题意中没有涉及到决策机制问题。故排除①。②④说法正确入选。实施“三证合一”与企业的经济负担无关,故排除③。
【考点定位】转变政府职能
【名师点睛】转变政府职能:我国政府职能正在发生转变,由原来的管理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凡是由市场能自主解决的问题就交由市场去解决,政府能做的是提供相应的服务。
13.D
【解析】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故排除①。③的说法不符合我国的对外政策故排除。通过题目解读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因素不容忽视,而且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势头,针对恐怖主义需要世界各国加强合作来进行应对。
【考点定位】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名师点睛】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考生在复习中除了要识记坚持这一外交政策的原因外,还要注意掌握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另外,考生还要结合我国外交政策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及我国主张构建和谐世界的原因;结合中美、中欧、中俄、中日、中非、中国与东盟的外交关系的具体事例以及中国在一些国际问题上的立场,分析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14.D
【解析】道歉和赔偿并不意味着慰安妇这个问题得到了“完美”解决,如果日本不深刻反省自身的罪行,此事并不意味着“完美”,A项不选;韩日谈判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本急于安抚韩国,以防止韩国与中国及东南亚国家的联合施压,这里不但是美德的施压问题,B项不选;谈判达成一致说明这符合两国政局的各自利益,不能说成是“外交勾结”,C项不选;问题达成一致是从改善韩日关系的大局出发及出于对现实政治利益的考量,D项正确。
【考点定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特别提示】关于国际关系与国家利益的几个注意点:①不能认为国际关系是固定不变的。由于各国的国家性质与利益追求不同,执行的对外政策不同,使得国际关系复杂多变。②竞争、合作、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不能认为只有一种形式。③不能认为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唯一因素。
15.D
【解析】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的国际利益是国与国合作的基础,利益的相悖是国与国冲突的根源。“俄罗斯仍然坚定支持叙利亚政府打击ISIS恐怖组织”“美国则坚持谴责俄罗斯这一举动”体现了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立足点,③④正确;①与材料无关;②错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影响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障碍。
【考点定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特别提醒】在国家利益问题上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并不是任何国家的国家利益与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一致的。在资本主义国家,其国家利益与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在社会主义国家,其国家利益与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2
)国家利益是通过对外政策来维护的。每个国家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外交政策。每个国家外交政策的执行过程,是其国家利益的实现过程。此外,维护国家利益还要制定和推行正确的对内政策,有效地实施政治和社会管理职能。
(3)在国家利益问题上,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同时倡导新的安全观、利益观,反对狭隘的、损人利己的国家利益观,以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和平发展。维护我国国家利益,还必须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也需要每一位公民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16.D
【解析】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与国合作的基础,利益的相悖是国与国冲突的根源。材料中“沙特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②正确;“对于与中东联系越来越密切的中国,如何维护自己的安全和经济利益,是迫在眼前的新课题”体现了我国将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④正确,选D;①强调了多极化,与材料主旨我国;③错误,因为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考点定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特别提醒】在国家利益问题上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并不是任何国家的国家利益与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一致的。在资本主义国家,其国家利益与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在社会主义国家,其国家利益与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2)国家利益是通过对外政策来维护的。每个国家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外交政策。每个国家外交政策的执行过程,是其国家利益的实现过程。此外,维护国家利益还要制定和推行正确的对内政策,有效地实施政治和社会管理职能。
(3)在国家利益问题上,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同时倡导新的安全观、利益观,反对狭隘的、损人利己的国家利益观,以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和平发展。维护我国国家利益,还必须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也需要每一位公民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17.B
【解析】材料中我国的一系列主张表明我国是国际新秩序的倡导者和推动者,①正确;材料中我国的主张是强调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并不是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角度来谈这个问题,②不选;材料中没有体现我国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③不选;“推动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体现了我国尊重其他国家的正当利益,④正确。
【考点定位】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
【名师点睛】世界多极化是指国际上出现了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而材料中只是强调各国要平等,并没有强调推动各国成为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即没有强调推动世界各国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8.D
【解析】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A错误;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还没形成,B错误;国家利益是国家关系的决定因素,也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C错误。英、德、法、意等美国盟友,不顾美国反对,加入了由中国倡议筹建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体现了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
【考点定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考情分析】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考生在备考时要特别注意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这一知识点。另外,本考点对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比如以大国关系的变化为背景材料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当今时代的主题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等知识。
19.C
【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而不是国家力量,所以排除①。题肢③说法与题意无关,因为这与我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没有任何关系,故排除。我国与多个国家互免或简化签证手续,是建立在国家间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同时也能说明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在上升,题肢②④符合题意,且说法正确。
【考点定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我国的国际地位
20.A
【解析】我国虽然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还不能发挥主导作用,③错误,所以排除。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是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而不是寻求合作,④错误,排除。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标。
【考点定位】经济全球化、我国的外交政策
【名师点睛】比较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世界多极化
内涵不同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是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它是从经济角度反映当今世界相互联系、依赖加强的趋势
世界多极化是相对两极格局和单极世界而言,世界正在形成若干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各种力量相互制衡的趋势日益明显
联系
二者存在紧密联系,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一方面给世界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又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严峻挑战,而这些矛盾只能在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过程中,通过建立国际新秩序来解决。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促使不同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加强合作,从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1.B
【解析】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依然存,其中主要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决的主要途径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所以答案选B。ACD三项均与题目要求不符,所以排除。
【考点定位】当今时代的主题
【名师点睛】时代的主题一般以选择题和主观题的形式出现。考生不仅要知道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还要清楚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以及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值得注意的是,高考经常将本考点和国际关系、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通常以最新的国际社会热点为背景材料。
22.A
【解析】G20就关键问题达成共识,是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的需要,表明发展问题依然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①②表述正确符合题意;维护自身利益是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表述不当;材料没有体现主权国家的平等权,④不选。
【考点定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当今时代主题
【名师点睛】在国家利益问题上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并不是任何国家的国家利益与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一致的。在资本主义国家,其国家利益与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在社会主义国家,其国家利益与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2)国家利益是通过对外政策来维护的。每个国家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外交政策。每个国家外交政策的执行过程,是其国家利益的实现过程。此外,维护国家利益还要制定和推行正确的对内政策,有效地实施政治和社会管理职能。
(3)在国家利益问题上,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同时倡导新的安全观、利益观,反对狭隘的、损人利己的国家利益观,以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和平发展。维护我国国家利益,还必须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也需要每一位公民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23.C
【解析】材料中就草案征求公众意见,是公民通过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不涉及监督问题,①不选;向公众征求意见,有助于法律更好地体现公民的意志,②正确;向公众征求意见,有助于公民更好地了解相关法律,也有助于立法国家更加科学,这有助于提升国家的法治水平,③正确;我国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④错误。
【考点定位】民主决策
【名师点睛】政府的某项决策在决策前公民参与这属于民主决策的有关问题,而在决策后公民参与就属于民主监督的相关问题。本题中相关部门就征求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这说明决策还没有实施,这时公众参与就应属于民主决策的相关问题,不属于民主监督,行使监督权的问题。
24.A
【解析】材料中习近平主席对广大县委书记提出殷切期望,表明了党的基层干部要努力提升各项素质,要求县委书记做好政治明白人,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本领,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表现,①②正确;③强调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与材料主旨无关;④与材料无关。
【考点定位】党的建设
【重点突破】全面总结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知识
(1)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地位:领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执政地位(执政党)。
(4)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5)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6)工作路线:群众路线。
(7)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8)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9)最终目标和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10)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11)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2)党的建设:政治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民主集中制)。
25.C
【解析】材料中党中央和国务院把支持和帮助新疆灾区恢复生产作为重大任务来抓,给予了必要的特殊支持,有利于维护新疆人民的利益,有利于维护边疆稳定,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②③正确,选C;①强调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不选;④强调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材料无关。
【考点定位】我国的民族政策
【名师点晴】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的若干注意点
原则
注意点
民族平等
①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并不意味着各民族之间的发展程度是一样的。②民族平等不仅指政治方面的平等,还包括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平等。③民族平等不仅指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还包括依法平等地履行义务
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不仅指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还包括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
各民族共
同繁荣
①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同步繁荣。②各民族共同繁荣不仅指各民族经济共同繁荣,还包括政治、文化共同繁荣
26.A
【解析】材料中体现的是党要加强党内监督,体现的是党对自身的管理和建设,因此①③正确;材料中是党加强党内管理,不涉及国家治理及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之间的协商民主关系,即②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定位】党的建设
【特别提示】有时材料中的主体显示的不是中国共产党的全称,而是以“省委、市委、区委、县委”或“××届××中全会”或“中宣部”“中纪委”“中组部”等名头出现,出现这些名头时要注意材料中的主体指的都是中国共产党。
27.D
【解析】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审议并决定通过“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体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不是决定权,③正确,①不符合题意;“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的通过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④正确;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党的领导,②错误。
【考点定位】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8.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部分职权,所以,②④符合题意;①③的主体是政府,与题目要求不符,所以排除。
【考点定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名师点睛】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应注意区分的几对概念
(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
前者特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则指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2)“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
前者指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国家元首、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等。它们的关系是后者由前者产生,对前者负责,前者对后者进行监督,注意只能是同一级别的,如某市政府、法院对市人大负责并受其监督。
(3)“国家权力机关”与“立法机关”
前者指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全国人大既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又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而地方各级人大只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不是立法机关,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只能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29.B
【解析】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应该是对党和党员的作用,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人们的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②③符合题意,答案选B。①错误,党不能履行行政管理的职能,应该是猪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④错误,应该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考点定位】加强党的建设
30.C
【解析】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的外交政策,①排除。国家间的利益差别无法消除,④错误。努力培育两国共同而非排他的“朋友圈”,需要中美两国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在平等互信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②③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1.①履行组织社会建设的职能,加大中央财政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创业促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
②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加强教育扶贫。
③履行组织社会建设职能,推进大病医疗全覆盖。
④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与时俱进,创新扶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做到对症下药、精确滴灌,靶向治疗。
【解析】
(1)本题考查我国各级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属于原因类试题解答时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从理论上来看,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职能的实施必须体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对人民负责为基本原则。然后结合重视扶贫工作分析现实意义,实现理论与现实的统一。
(2)本题考查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贫困宣战,政府应怎样做,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政府职能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要建设服务型政府;然后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细化分析做法。
32.
(1)中国共产党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领导立法,坚持依法执政,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其职能,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
(2)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行使立法权,在法律的制定上,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保障和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3)人民政协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对立法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4)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和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参与立法决策,推进立法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