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中学2016-2017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试卷(承智班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定州中学2016-2017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试卷(承智班有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百强校河北定州中学:2016一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承智班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共16题 每题3分 共48分 ‎1.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甲装置可用来分离乙醇和乙酸 B.乙装置可以构成原电池 C.在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丙装置中的饱和碳酸钠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 D.丁装置可以用来分离乙醇和丁醇和混合物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B.乙装置:橡皮管的作用是能使水顺利流下 C.丙装置:用图示的方法不能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 D.丁装置:先从①口进气集满二氧化碳,再从②口进气,可收集NO ‎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B.油脂、淀粉、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 D.纤维素和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5.4.6g纯净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7.0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是 A.只有Na2O B.只有Na2O2 C.Na2O2和Na2O D.无法确定 ‎6.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A Ⅰ烧杯中铁片表面有气泡,Ⅱ烧杯中铜片表面有气泡 活动性:Al>Fe>Cu B 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物是NO C 试管b比试管a中溶液的红色深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长颈漏斗内液面高于烧瓶内液面且保持不变 装置气密性良好 ‎7.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的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遇难者上百人。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集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8.常温下,下列各组粒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l的溶液中:CH3CH2OH、Cr2O72—、K+、SO42-‎ B.NaHCO3溶液中:、CO32-、Br-、K+‎ C.加入铝粉放出大量H2的溶液中:Fe2+、K+、Cl-、NO3-‎ D.C(Ca2+)=0.1 mol·L-1的溶液中:NH4+、SO42-、CH3COO-、Br-‎ ‎9.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如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C.含碳化合物可相互转化 D.碳元素均被氧化 ‎10.气体体积的大小,跟下列因素几乎无关的是( )‎ A.分子个数 B.分子直径 C.压强 D.温度 ‎11.浓H2SO4 密度1.84g/mL,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质量分数为98%,取10mL浓H2SO4和a mL水混合得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质量分数为b%.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1)若C=9.2则a>10 b>49% ‎ ‎(2)若C=9.2则a>10 b<49%‎ ‎(3)若b=49则a=18.4 C<9.2 ‎ ‎(4)若b=49则a=18.4 C>9.2.‎ A.(1)(3) B.(1)(4) C.(2)(3) D.(2)(4)‎ ‎12.T3℃时,将A、B、C三种物质分别溶于100克水中,制成饱和溶液.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化的曲线如图.从T3降至T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T3℃时,由A物质所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 B.T2℃时,由A、C两物质形成的溶液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由B物质所形成的溶液质量分数最大,C的最小 D.从溶解度曲线可知分离A、C的混合溶液得到A可采用蒸发结晶 ‎13.气体制备装置中不能“随开随制,随关随停”的是( )‎ A. B. C. D.‎ ‎14.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图1装置可制取氨气 B.图2装置可分离CH3COONa和CH3COOC2H5混合液 C.图3所示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氧化 D.图4所示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 ‎15.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蛋白质发生变性 B.苯中含有少量的苯酚可先加适量的浓溴水,使之生成2,4,6三溴苯酚,再过滤除去 C.用溴水检验CH2═CH﹣CHO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 D.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1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12.4g白磷晶体中含有的P﹣P键数约是0.6NA;‎ ‎②电解精炼铜时转移了NA个电子,阳极溶解32g铜;‎ ‎③7.8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NA;‎ ‎④2mol SO2和1mol O2混合在V2O5存在的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加热反应后,容器内物质分子数大于2NA;‎ ‎⑤2.9g 2CaSO4•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NA (2CaSO4•H2O式量为290);‎ ‎⑥1molFeCl3与沸水反应生成胶体后,含有NA个Fe(OH)3胶粒;‎ ‎⑦含0.1mol溶质Na2CO3的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 A.①②③④⑤⑦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③④⑤⑥⑦‎ 二、计算题:共6题 共52分 ‎17.成都市近年来常常发生“毒奶粉”事件。劣质奶粉制造商为牟取暴利,大大降低了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导致食用这种奶粉的众多婴幼儿严重营养不良乃至死亡。‎ 为了测定某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现采用“盖尔达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其原理是把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完全转化为氨气(化学式为NH3),再用稀硫酸吸收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NH3+H2SO4= (NH4)2 SO4‎ 现取该奶粉样品100g,用“盖尔达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产生的氨气用7.5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吸收。‎ 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氨气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01,下同)‎ ‎(2)含氮元素的质量多少?‎ ‎(3) 该奶粉中氮的含量是否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国家标准为:每100g婴幼儿奶粉中含12g~25g。蛋白质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 ‎18.把3.9gNa2O2放入100mL水中,充分反应后,计算:‎ ‎(1)生成O2的体积(标准状况);‎ ‎(2)反应后所得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19.将9.6 g铜单质置于200 mL一定浓度的稀硝酸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定溶液体积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反应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标况下);‎ ‎(2)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3)参加反应的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0.(6分)取一定量的Na2CO3、NaHCO3和Na2SO4混合物与250mL 1.00mol·L-1过量盐酸反应,生成2.016L CO2(标准状况),然后加入500mL 0.100mol·L-1Ba(OH)2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2.33g,溶液中过量的碱用10.0mL 1.00mol·L-1盐酸恰好完全中和。计算:‎ ‎ (1)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 (2)混合物中Na2CO3的物质的量。‎ ‎21.硫酸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原理:Fe2O3+3H2SO4═Fe2(SO4)3+3H2O)‎ ‎(1)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 ‎(2)要使16gFe2O3恰好完全反应,需消耗上述10%的稀硫酸的质量是多少?‎ ‎22.把铝、铁混合物 1.1 g 溶于200 mL 5 molL -1 盐酸中,反应后盐酸的浓度变为4.6 molL -1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求:(1)反应中消耗HCl的物质的量。 ‎ ‎(2)该混合物中铝、铁的物质的量。 ‎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A.乙酸和乙醇互溶,不能通过分液操作分离;‎ B.锌和铜都不与酒精反应,该装置无法构成原电池;‎ C.氢氧化钠溶液能够与乙酸乙酯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取代饱和碳酸钠溶液;‎ D.根据蒸馏操作中温度计位置、冷凝管通水方向分析.‎ 解:A.乙酸易溶于乙醇,无法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乙醇和乙酸,故A错误;‎ B.乙装置中缺少电解质溶液,无法构成原电池,故B错误;‎ C.NaOH能够与乙酸乙酯反应,不能用浓氢氧化钠溶液代替饱和碳酸钠溶液,故C错误;‎ D.图示装置中,冷凝管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冷凝管采用逆向通水,该装置能够用来分离乙醇和丁醇和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2.C ‎【解析】‎ 试题分析: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 B.利用压强差将液体顺利流下;‎ C.能产生压强差的装置能检验装置气密性;‎ D.常温下二氧化碳和NO不反应,可以采用排二氧化碳法收集NO.‎ 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二氧化碳和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说明碳酸酸性大于硅酸,碳酸、硅酸都是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所以非金属性C>Si,故A正确;‎ B.产生的气体通过橡皮管进入分液漏斗上部,导致分液漏斗上部和烧瓶内气体产生压强差,所以利用压强差将液体顺利流下,故B正确;‎ C.该装置能通过调节乙能产生压强差,所以能利用该装置检验装置气密性,故C错误;‎ D.常温下二氧化碳和NO不反应,可以采用排二氧化碳法收集NO,二氧化碳密度大于NO,所以该采用向下排二氧化碳法收集NO,则先从①口进气集满二氧化碳,再从②口进气,可收集NO,故D正确;‎ 故选C.‎ ‎3.C ‎【解析】‎ 试题分析: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混合分层;②39%的乙醇溶液中乙醇与水的沸点不同;③单质溴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以此来解答.‎ 解: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混合分层,则利用分液分离;‎ ‎②39%的乙醇溶液中乙醇与水的沸点不同,则利用蒸馏分离;‎ ‎③单质溴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分离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选择有机溶剂萃取;‎ 故选C.‎ ‎4.C ‎【解析】‎ 试题分析:A.煤的干馏是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或半焦)、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 B.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C.一些酯类物质具有水果香味;‎ D.纤维素和淀粉的聚合度不同.‎ 解:A.石油分馏是分离几种不同沸点的混合物的一种方法,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煤的干馏是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或半焦)、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一些酯类物质具有水果香味,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是酯类,故C正确;‎ D.纤维素和淀粉的聚合度不同,分子式不同,因此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故选C.‎ ‎5.C ‎【解析】‎ 试题分析:4.6g钠的物质的量是0.2mol,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若完全转化为Na2O,则其质量是0.1mol ×62g/mol=6.2g;若完全转化为Na2O2,则其质量是0.1mol×78g/mol=7.8g.现在反应产生的固体质量是6.2g<7.0g<7.8g,说明反应产生的物质含有Na2O2和Na2O,故选项C正确。‎ 考点:考查钠氧化产物成分的确定与判断的知识。‎ ‎6.B ‎【解析】‎ 试题分析:A、I为原电池, I烧杯中Fe表面有气泡,说明Fe做正极,则Al比Fe活泼;II烧杯是原电池,Cu作正极,Fe作负极,Fe比Cu活泼,正确;B、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无色的NO,不是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NO,错误;C、饱和氯化铁中铁离子的浓度大于0.005mol/L氯化铁的浓度,所以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溶液的颜色加深,正确;D、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长颈漏斗内液面高于烧瓶内液面且保持不变,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对实验结论的判断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乙醇是可燃性液体,应张贴易燃液体标示,答案选D。‎ 考点:考查危险化学品标示判断 ‎8.B ‎【解析】酸性溶液中K2Cr2O7可以氧化CH3CH2OH,A错误。加入铝粉放出大量H2的溶液可以是酸性也可以使碱性,C错误。钙离子结合硫酸根会生成微溶物,D错误。‎ ‎9.D ‎【解析】‎ 试题分析:A、呼吸作用是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故说法正确;B、碳是构成生物原生质的基本元素,故说法正确;C、在碳循环过程中,含碳的化合物可相互转化,故说法正确;D、有可能被还原,如光合作用,把CO2转化成C6H12O6,故说法错误。‎ 考点:考查生态系统碳的循环等知识。‎ ‎10.B ‎【解析】‎ 试题解析: 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有微粒数目、分子本身大小以及分子间的距离等因素.温度、压强决定气体分子间距,对于气体来说,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本身的大小,分子本身可以忽略不计.‎ 考点: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11.A ‎【解析】‎ 试题分析:若C=9.2,根据稀释定律计算稀释后溶液的体积,硫酸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确定混合后溶液的质量与10mL原浓硫酸质量关系,进而确定稀释后溶液质量分数;根据稀释过程中溶质硫酸的质量不变列方程计算a;‎ 若b=49,根据稀释过程中溶质硫酸的质量不变列方程计算a,结合c=mol/L计算49%的硫酸的浓度,据此计算判断.‎ 解:若C=9.2,根据稀释定律,可知稀释后溶液的体积为10mL×=20mL,硫酸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故稀释后溶液的质量小于原浓硫酸质量的2倍,稀释过程硫酸的质量不变,故稀释后硫酸的质量分数大于49%,稀释过程中溶质硫酸的质量不变,则:10mL×1.84g/mL×98g%<(10mL×1.84g/mL+amL×1g/mL)×49%,解得a>18.4;‎ 若b=49,稀释过程中溶质硫酸的质量不变,则:10mL×1.84g/mL×98g%=(10mL×1.84g/mL+amL×1g/mL)×49%,解得a=18.4,令稀释后的密度为dg/mL,则d<1.84,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9.2mol/L,‎ 故选A.‎ ‎12.C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解度S可以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ω=,然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c=计算分析;‎ B.曲线中交点表示该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T2℃时,A、C溶解度相同,结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ω=分析,此时A为饱和溶液,C为不饱和溶液;‎ C.根据T1℃、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D.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A.T3℃时,由A物质所形成的溶液的溶解度最大,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ω==,S越大ω越小,根据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可知,M相同,ρ与ω成正比,所以T3℃时,由A物质所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故A错误;‎ B.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在T3℃时,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降温到T2‎ ‎℃时,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还是T3℃时的溶质质量,但此时为不饱和溶液,T2℃时,A、C溶解度相同,但A物质为饱和溶液,根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ω=可知,A、C两物质形成的溶液质量分数A>C,故B错误;‎ C.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在T3℃时,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降温到T1℃时,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还是T3℃时的溶质质量,但此时为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此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所以三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是:B中最多,A中次之,C中最少,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B>A>C,故C正确;‎ D.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若A中混有少量的C,可采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故D错误;‎ 故选C.‎ ‎13.C ‎【解析】‎ 试题分析:要想使反应随时发生或随时停止,只要能随时将两种药品接触和分离即可.‎ 解:“随开随关”原理是利用压强差控制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打开止水夹,利用液体压强使液体与块状固体接触而反应;关闭止水夹,产生气体的压强使液体与块状固体脱离而停止反应;A、B、D都可利用压强差控制反应,C没有隔离板所以不能实现药品分离来控制反应.‎ 故选:C.‎ ‎14.B ‎【解析】‎ 试题分析:A.浓氨水与碱石灰制取氨气,选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装置;‎ B.CH3CH2OH和CH3COOC2H5不分层;‎ C.乙醇挥发后溶解在KOH溶液中,排除对乙烯检验的干扰;‎ D.浓硫酸使蔗糖变黑,体现脱水性,与C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体现其强氧化性,图中品红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解:A.浓氨水与碱石灰制取氨气,选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装置,则图中装置能实现氨气的制取,故A正确;‎ B.CH3CH2OH和CH3COOC2H5不分层,则不能利用图中分液装置操作,故B错误;‎ C.乙醇挥发后溶解在KOH溶液中,排除对乙烯检验的干扰,则图中装置能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氧化,故C正确;‎ D.浓硫酸使蔗糖变黑,体现脱水性,与C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体现其强氧化性,图中品红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所以图中装置能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故D正确;‎ 故选B.‎ ‎15.D ‎【解析】‎ 试题分析:A.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盐析;‎ B.溴、三溴苯酚均易溶于苯;‎ C.碳碳双键、﹣CHO均能与溴水反应;‎ D.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葡萄糖均含﹣CHO.‎ 解:A.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盐析,有白色沉淀产生,为可逆过程,可用于提纯,故A错误;‎ B.溴、三溴苯酚均易溶于苯,不能除杂,应选NaOH溶液、分液,故B错误;‎ C.碳碳双键、﹣CHO均能与溴水反应,应先利用银氨溶液氧化﹣CHO,再利用溴水检验碳碳双键,故C错误;‎ D.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葡萄糖均含﹣CHO,则均能发生银镜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16.B ‎【解析】‎ 试题分析:①白磷为正四面体结构,根据均摊法计算出含有的P﹣P键数目,1mol白磷分子中含6molP﹣P键;‎ ‎②电解精炼铜,阳极失电子的是铜、铁、锌、镍;‎ ‎③Na2S和Na2O2摩尔质量相同,过氧化钠是有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 ‎④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存在化学平衡分析;‎ ‎⑤质量换算物质的量结合化学式计算;‎ ‎⑥胶体微粒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 ‎⑦碳酸根离子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 解:①1mol白磷分子中含6molP﹣P键,12.4g白磷晶体物质的量==0.1mol,分子中含有的P﹣P键数约是0.6NA,故①正确;‎ ‎②依据电解过程中电极反应电子守恒,电解精炼铜,阳极失电子的是铜、铁、锌、镍,电解精炼铜时转移了NA个电子,阳极溶解铜小于32g;,②错误;‎ ‎③Na2S和Na2O2摩尔质量相同,过氧化钠是有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7.8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的阴离子数0.1NA,故③错误;‎ ‎④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反应,若恰好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应为2mol,但反应存在化学平衡,容器内物质分子数大于2NA,故④正确;‎ ‎⑤2.9g 2CaSO4•H2O物质的量=0.01mol,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1NA,故⑤错误;‎ ‎⑥Fe(OH)3胶粒是氢氧化铁的微粒集合体,Fe(OH)3胶粒小于NA个,故⑥错误;‎ ‎⑦碳酸根离子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含0.1mol溶质Na2CO3的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含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故⑦正确;‎ 故选B.‎ ‎17.(1)0.51g (2)0.42g (3)不达标 ‎ ‎【解析】‎ 试题分析:(1)设产生氨气的质量为x ‎ 2NH3+H2SO4=(NH4)2 SO4‎ ‎ 34 98‎ ‎ x 7.5g×19.6%‎ ‎ x=0.51g ‎ ‎ (2)0.51gNH3中氮元素的质量=0.51gxx100%=0.42g 含氮元素0.42g的蛋白质的质量=0.42g÷16%=2.625g,即100g该奶粉中含2.625g蛋白质,因为 ‎ 2.625g<12g,‎ 所以该奶粉不达标;‎ 答案为:(1)产生氨气的质量是0.51g;‎ ‎(2)含氮元素的质量为0.42g;‎ ‎(3) 该奶粉中氮的含量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18.(1)生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0.56L;‎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解析】‎ 试题分析:(1)n(Na2O2)==0.05mol,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根据过氧化钠和氧气之间的关系式计算氧气体积;‎ ‎(2)根据钠原子守恒计算NaOH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计算溶液浓度.‎ 解:(1)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n(Na2O2)==0.05mol,‎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据此可得关系式2Na2O2﹣﹣﹣﹣O2,‎ 所以生成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mol=0.56L,‎ 答:生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0.56L;‎ ‎(2)根据钠原子守恒得n(NaOH)=2n(Na2O2)=2×0.05mol=0.1mol,c(NaOH)==1mol/L,‎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19.(1)2.24L (2)0.3mol (3)2mol/L ‎【解析】‎ 试题分析:(1)9.6g铜的物质的量是9.6g÷64g/mol=0.15mol 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 ‎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 4H2O ~ 6e-‎ ‎3mol 8mol 2mol 6mol ‎0.15mol 0.4mol 0.1mol 0.3mol 所以反应生成的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1mol×22.4L/mol=2.24L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3mol ‎(3)硝酸的浓度是0.4mol÷0.2L=2mol/L 考点:考查铜与稀硝酸反应的有关计算 ‎20.(1)1.42g (2)0.07mol ‎【解析】‎ 试题分析:(1)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为硫酸钡,根据硫酸根离子守恒可知:‎ 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142g/mol=1.42g;‎ ‎(2)设混合物中Na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反应中放出的CO2物质的量==0.090mol,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①x+y=0.09mol,‎ 与Na2CO3、NaHCO3反应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为:‎ ‎1.0mol/L×0.25L+1mol/L×0.01L-0.1mol/L×0.5L×2=0.16mol,‎ 则:②2x+y=0.16mol,‎ 根据①②解得:x=0.07mol、y=0.02mol,‎ 即: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7mol。‎ 考点:考查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21.(1)440g;(2)2940g。‎ ‎【解析】‎ 试题分析:(1)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水的质量为x,则有50g×98%=(50g+x)×10%,解得x=440g;‎ ‎(2)铁锈中Fe2O3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H2SO4═Fe2(SO4)3+3H2O。设需10%的稀硫酸的质量是y,Fe2O3+3H2SO4═Fe2(SO4)3+3H2O ‎ ‎160 294‎ ‎160g y×10%‎ 可列方程:160÷160g=294÷(y×10%),解得y=2940g。‎ 考点:考查溶液的稀释及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知识。‎ ‎22.(1)0.08 mol (2)0.02 mol 0.01 mol ‎【解析】‎ 试题分析:(1)反应中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0.2 L×5mol•L-1-0.2 L×4.6 mol•L-1=0.08mol;‎ ‎(2)设Al、Fe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 由2Al+6HCl═2AlCl3+3H2↑、Fe+2HCl═FeCl2+H2↑‎ x 3x y 2y ‎27x+56y=1.1、3x+2y=0.08‎ 解得x=0.02、y=0.01‎ 考点:考查金属与酸反应的计算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