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箱箧/惬意 赞誉/不言而喻 间不容发/字里行间
B.亵渎/案牍 屏障/相得益彰 李代桃僵/驰骋疆场
C.禅师/禅让 恪守/格格不入 富丽堂皇/瞠目结舌
D.箴言/缄默 旁骛/趋之若鹜 强聒不舍/退避三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游弋 天花板 断章取义 鸠占雀巢
B.濡养 圆明园 抽丝剥茧 自惭形秽
C.汲取 大理石 矫揉造作 形消骨立
D.广袤 自尊心 言不及意 荡然无存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画廊里营业员诚恳地推荐道:“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B.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者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
C.数学老师讲课言简意赅,他常常在课堂上强聒不舍,同学们都很喜欢听他讲课。
D.这两个人一人入室偷盗,一人楼梯望风,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民国初年,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和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大学四大导师”,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由梁启超拟定的。
B.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
C.“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在于,有了“过”,是任其自由发展,还是从“过”中吸取教训,变“过”为前进的动力。
D.我国探月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6.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7分)
①从固定电话的出现,到移动电话的广泛应用,再到现在________。人们对手机类电子产品越来越依赖,几乎时刻也离不开,由此衍生出一个新词——屏奴。②越来越多的人擅长人机交流,而不是人际交流。③智能手机确实给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方便,但负面影响也日益明显。④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加强现实沟通,是新一代年轻人应遵循的健康生活方式。⑤这使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儿逐渐变弱了。⑥所以,我们呼吁:________。
(1)将文段中的②③④⑤句重新排序,使文段语意连贯,
7
语序得当。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④②⑤③ B.③②⑤④ C.⑤②③④ D.③⑤②④
(2)把文段中的①句和⑥句补充完整。(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句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抒发思乡念亲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水调歌头》中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8分)
(1)下面是几则新闻的标题,请认真阅读,写出探究结果。(2分)
①豫剧名曲聚乡情 河南商会举行迎中秋戏曲晚会
②名家经典诵中秋
③汪太银中秋献爱心 向国学教育课程捐献书法作品
④中秋将至 爱心人士走进福利院带着孩子玩疯了
(2)右图是我国中秋佳节的形象标识,请你用说明性的语言对其加以介绍。(6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5分)
母亲的补丁
朱成玉
①最近动了给母亲换眼睛的念头。用我的一只眼睛,换母亲的几年光明。
②咨询眼科医生,医生说理解我的心情,也理解我的孝心,但是很遗憾——行不通。因为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的眼盲,是无法复明的。我的愿望终是一厢情愿,落了空。
③愧疚让我的灵魂生了洞,母亲的眼睛做手术的时候,我因为一个案子缠身,无法陪在她身边。母亲跌落到黑暗里,抓不到我的手,她的心,该是多么忧伤!【A】以至于后来,我总有那样的想法:如果当初我在母亲身边,手术是不是就会很成功,母亲的眼睛是不是就不会失明了呢?尽管医生告诉我,母亲的眼盲是“大势所趋”,手术不过是把那个黑暗降临的时刻向后延迟了一小截而已。
④但我依然无法原谅自己。
7
⑤一直以来,都是母亲用惦念、安慰和爱,缝补着我生活中的一个个伤口。失恋的时候,母亲陪我出门旅行;与人争执的时候,母亲“护犊心切”,帮亲不帮理;下岗的时候,母亲陪我喝酒聊天……她像一块朴素的补丁,给我以种种安抚和慰藉,是我难过时候的开心果,阴冷天气里的暖炉,停电夜里的一盏煤油灯……
⑥母亲是所有人心灵上的补丁。可是多少人,一边享受着温暖,一边嫌弃着那块补丁的“碍眼”!
⑦因为淘气,新买的衣服刮了一个大洞。母亲缝补的时候,虽然做了巧妙装饰,但毕竟是一块补丁。那时候尽管依然很穷,可是大街上已经很少看到带补丁的衣服了。没有别的衣服可换,只好强忍“悲痛”穿着去上学,只盼它尽快多破几个洞,早早谢幕。可是它偏偏坚强得很,很长时间都没再受过伤,这“补丁”压在我身上,如同五指山压在孙悟空的身上,让我那颗敏感的心喘息不止,生怕别人投过来的白眼和嘲讽。
⑧母亲似乎感觉到了我的不自在,那个春天,去乡下给人插秧挣了点儿余钱,给我买了一件崭新的衣服。我从那“五指山”下蹦出来,恨不能一下蹿到云里去。
⑨儿时,听到母亲最常说的话就是:孩儿别怕,妈妈在呢。
⑩什么都不可怕,什么都不必惊慌,因为有母亲在。在母亲看来,悲与喜,好运与苦难,不过是左眼到右眼的距离。“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母亲说,“没啥大不了的,今天右眼皮跳,有点难过的事儿,明天没准儿就左眼皮跳了,好事临门呢。”
从此,我微笑着生活,因为心里已经揣下一本豁达的爱的圣经,它的光芒,比雪更加刺眼,比太阳更加永恒,那是我人生的方向。
而善良,是母亲给我的更珍贵的馈赠。
母亲是出了名的热心人,邻里谁家有个大事小情,母亲是必保到场的。谁家若是有了难处,母亲知道了,哪怕紧着自己,也要拉人家一把。有一次,吴姨家儿子相门户,需要招待女方的家人,大米不够用,过来借。“这可是大事儿,咱可得招待好人家,不能让人觉得咱太寒碜了。”母亲的慷慨劲儿如潮汹涌,一股脑儿把家里的大米都给吴姨拿上。那个时候粮食定量,要凭粮票购买的。害得我们那个月早早就断了粮,只能吃些土豆和母亲平时晒的干货,艰难度日。
【B】母亲这块巨大的补丁,谁家有了“难”的缺口,她都会急切切地往上扑。
我受伤的时候,母亲是我的补丁,是我的创可贴,让我完好如初,可是她自己却破碎了,破碎得千疮百孔。痛风,就像有风从骨缝里穿过一样,牙也快掉光了。母亲忍着疼痛,和我开着玩笑:“我这破身体啊,就像个茅草房,四处漏风。”
无法帮她缝补这四处漏风的身体,眼睛却又雪上加霜地坏掉了!这成了我灵魂里永远的缺口,在她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没能握紧她的手,对她说,“妈,别怕,我在呢!”
我多想自己也可以做一块神奇的补丁,把这痛苦的缺憾弥补。
我把愧疚说给母亲听,母亲轻拍着我的手,只说了一句“傻孩子”。仅此一句,我就清清楚楚地听到了母亲心里的话——
我看不见你,但我还摸得到你的轮廓,闻得到你的气息,什么都没变,
7
妈妈一如既往地爱着你啊!
(选自《知识窗》2017年第5期)
9.文章第⑦~段写了与母亲相关的四个感人片段,请概括第一、第四片段的内容。(4分)
片段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片段二:插秧挣钱,为我买新衣。
片段三:语言鼓励,微笑对生活。
片段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A】以至于后来,我总有那样的想法:如果当初我在母亲身边,手术是不是就会很成功,母亲的眼睛是不是就不会失明了呢?(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B】母亲这块巨大的补丁,谁家有了“难”的缺口,她都会急切切地往上扑。(说说“扑”的表达效果)
11.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要分析。(4分)
12.文章标题《母亲的补丁》有何妙处?(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15分)
说风度
韩青
①提到风度,我曾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风度,就是吹向别人的风,带有适宜的温度。”词典上说是指人好的举止、姿态。可是,生活中,很多人对风度的理解往往仅限于表面,在他们看来,外表好看、衣着光鲜、里外都是名牌甚至行为怪异之类就是风度。这哪里是什么风度?简直是对风度的误解和亵渎。而真正的风度,是一个人由里到外自然渗透出来的内容,它包括学识、趣味、追求、修养、品格等等。
②一个人到底有没有风度,自己说了不算,还得看你的举止和内涵。
③活在世上,难免与人发生矛盾,每每这时,你是宽恕别人,还是睚眦必报,这就看你有没有风度了。有风度的人总会选择前者。当年,傅斯年在国民参政会上,因为中医问题跟孔庚争执起来,孔庚辩不过他,就开始骂他,他听了之后很生气,于是对孔庚说道:“你侮辱我,会散之后,我要和你决斗。”可是,当他面对瘦弱、苍老的孔庚时,却说道:“你这样老,这样弱,我不和你斗了,让你骂吧。”这样的人,心宽肚大,里面有海、有洋,能撑船呢。
④显而易见,容人是风度,卑己,更是风度。有一次,托马斯·杰斐逊在华盛顿的一个朴素公寓里醒来,穿好衣服,去参加他的美国总统就职典礼。典礼结束后,他来到餐厅就餐,发现餐厅里每个座位都有人坐,没有一个人站起来把座位让给这位刚刚就职的总统,
7
只有参议员约翰·布朗夫人提出把她的座位让出来,他彬彬有礼地谢绝了她的好意,默默遵守“先来先就餐”的规定,没有吃早餐就回去了。可是,很多的官员、富人之流,往往仗着自己的权力和财富,高高在上甚至为所欲为、不可一世。这是十足的俗,当然,其中也就不存在什么风度了。其实,人们如果除掉外在的一切光环,都是一个个平凡、平等的人,不同的是他们的内涵。有风度的人,不会拿着这些东西去耀武扬威,相反,他们会把自己放低,跟一个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⑤卑己归卑己,人照样要自信,不需要仰仗什么,也不往自己脸上贴金,顺其自然,本色生活,这也是一种风度。文史学家王利器就是这样的人。他著作等身,有人曾问他:“您怎么还不是国家古籍小组成员和顾问呢?”他淡淡一笑,说道:“欲传后世,原不待此。”后来,在他80岁寿辰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的一些朋友打算为他编辑出版纪念集,他却婉言谢绝:“欲传后世,原不待此。”《伊索寓言》里有则“鼓和香草”的故事:鼓对花瓶里的香草说:“我能发出洪亮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面对鼓的扬扬得意,香草只默默发出阵阵清香。有自信的人,不需要用外在的一些东西来“炒作”自己。他自己就是一株自信的香草,那浮动的暗香就是他的风度。生活中像王老这样的人很多,他们用自信的力量告诉我们:真正的风度,不是你说出来的,而是自己做出来的。
⑥容人、卑己、自信,这是风度者的标签,同时这也说明:在他们的心里装着别人和自己。这正如诗人席勒所言:“美的风度的第一条法则是:请尊重别人的自由;第二条法则是:请表现自己的自由。”而容人、卑己就是对别人最好的尊重,不对外物心存依赖;自信则是对自己最好的尊重。这才是真正的风度,是对生命最好的化妆。
13.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4.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其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15.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16.下列哪则材料不能用来作为第③段的论据?请说明理由。(4分)
材料一: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气留在那脚踝上。
材料二: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材料三:一次宴会上,一位年轻士兵在斟酒时不慎把酒泼在了乌戴特将军的秃顶上。顿时,士兵悚然,全场寂静。只见将军轻轻拍了拍士兵的肩,说:“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方法管用吗?”
(三)阅读下文,完成17~19题。(10分)
人生三病
张培锋
①明代陈继儒的《小窗幽记》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书,其中很多话,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深长思之,可以启迪心智。比方说“讳贫者死于贫,胜心使之也;讳病者死于病,畏心蔽之也;讳愚者死于愚,痴心覆之也”这句话,愈琢磨愈觉得其理深刻。或许,这就是古代经典永久的魅力所在:典雅、通透,言简意赅却意蕴深刻。
7
②胜心、畏心、痴心可以说是人生的三病,陈继儒分别将其对应于贫、病、愚这三种人们最忌讳的东西,用“使之”“蔽之”“覆之”三个词语将其连贯起来,可以说探到了病根。换句话说,表层的病状是贫、病、愚,而深层的病因则是胜、畏、痴。意思是说:要想除掉前者,必须从后者入手,也就是从心底下功夫。
③所谓从心底下功夫,就要分析一下胜心、畏心和痴心这三种心了。胜心也就是争强好胜之心。看别人开了辆名车,我也非得买一辆不可,并且一定要胜他一筹。从某种意义上看,正是这种心促使人们不懈追求,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进步有时也会有进步的代价,譬如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随之就出现了追求手机品牌等盲目攀比现象。过犹不及,如果一味争强好胜,并任其泛滥,那么这种“进步”带给人们的就未必是幸福,因为物质层面的东西,往往需要人们用心感受才有意义。物欲横流,心灵迷失,由此也就有了“穷得只剩下钱了”之说。应该说,物质富足只是精神富足的前提,却未必一定带来精神上的富足,而后者才是根本。
④畏心,就是讳疾忌医之心,表现之一是怕别人知道有病而不敢或不肯就医,究其根本是怕病、怕死。但怕就不得病、不会死了吗?殊不知这种怕本身就是致病的根源啊!有些人不是病死的,而是被吓死的。其实,即使得了病,也应该以豁达之心对待,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态,任他多么高贵、富有,在死亡面前却是一律平等的。如此想开了,有病求医问药,病可能就好了。讳病还有另一种表现,就是偏信养生。养生本身没有错,但如果把它看得太重,疑神疑鬼,那么养生就可能变成“害生”。真正的养生,应该心胸开阔,豁达大度,如此,可能反而不会得病,甚至活得更好些,这其中的辩证关系是值得深思的。
⑤痴心则是愚蠢的根源。有些人怕别人说自己无知,总是装出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的样子,殊不知这本身就是无知、愚蠢的表现。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自己不知道,那才是智慧。何以故?天下之事,我们知道的总是少数,不知道的总是多数,故而求知的过程是无止境的。知道自己无知,才可能开启智慧之门,忌讳说自己无知,恰恰证明自己的无知、愚蠢。
⑥较之古人,以上“三病”,现在不少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应该平心静气,用平常心看待得失,用理性的态度审视生老病死,直面真实的自己,这样才会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有位哲人说:有些人活着是为了吃饭,有些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如何“活着”,才是人生之大事啊!
(选文有删改)
1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窗幽记》之所以值得人们阅读,是因为这本书语言典雅、感悟丰富、意蕴深刻、启迪心智、魅力无穷。
B.物质的富足并不一定能带来精神的富足,开着高级轿车斗富、吃着山珍海味比阔的现象,就是精神贫穷的表现。
C.作者在剖析人生“三病”时,从现象入手,深入分析产生这三种心理偏差的原因,揭示出问题的实质,发人深思。
D.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①②段引出论题,③④⑤段分析说理,结尾提出要提升人生的境界,活出精彩。
18.下列与本文所说的“胜心”“畏心”和“痴心”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某人在吃菱角时连壳也一起吃,还说是为了清热解毒。别人问他家乡有没有菱角,他得意地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是。
B.曾国藩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他为官处事常怀敬畏之心,待人接物周全得体,深得时人敬佩。
C.秦始皇在位期间,派人遍访名山大川,
7
千方百计寻找灵丹妙药。传说他曾派徐福等人到海上求仙,以期长生不老。
D.《西游记》中,孙悟空和唐僧夜宿观音院,金池长老炫耀其袈裟,悟空拿出唐僧的袈裟一比高下,结果引来一场灾祸。
19.结合选文,谈谈如何才能摆脱人生“三病”。(4分)
三、作文(50分)
20.题目:对________说“再见”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