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高补班)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B.溶酶体能合成多种酶,包括DNA水解酶
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进出的通道
D.细胞器在细胞质的分布与其细胞功能相适应
2.下列有关化合物或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仁与三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DNA、RNA被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有12种
C.细菌细胞中不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
D.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无叶绿体,也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3.“骨架或支架”常形容细胞的部分结构或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无关
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其他生物膜无此基本支架
C.DNA分子中的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D.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4.一个由20种、50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它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可能是( )
A.20500种 B.50020种 C.10000种 D.2020种
5.肽链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进一步形成蛋白质时需要进行加工,在加工时常常要切去一部分氨基酸,再构成蛋白质.现有一条含100个氨基酸的肽链,其中含游离的氨基14个,加工时共切去氨基酸13个,则加工后多肽链所含的游离氨基至少还有( )
A.0个 B.1个 C.2个 D.14个
6.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7.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钠离子进出细胞一定是主动运输
B.水分通过渗透作用进出细胞
C.葡萄糖进出细胞不可能是被动运输
D.激素一定不能进入靶细胞内
8.在真核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在结构上没有直接相通,但是当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膜(粗面内质网)连接到高尔基体膜上时,内质网膜常常失去核糖体,变成光滑的、无颗粒的膜(滑面内质网),与高尔基体膜极为相似.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细胞进化的过程中,高尔基体可能是由内质网转变而来的
B.在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膜可以通过高尔基体分泌的小泡实现更新
C.细胞膜上糖蛋白含量较高,这与细胞膜的识别、运输功能相适应
D.生物膜结构和成分相似,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为生物膜之间的转化提供了可能
9.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B.膜蛋白的种类和含量决定了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
C.生物膜把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D.生物膜是指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核膜不属于生物膜
10.将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用磷脂制成的微球体包裹后,更容易运输到患病部位的细胞中,这是因为( )
A.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允许对细胞有益的物质进入
B.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微球体能将生物大分子药物水解成小分子药物
D.生物膜具有半透性,优先让生物大分子物质通过
11.下列情况中,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的是( )
A.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体积增大、破裂的现象
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C.分布在水绵受极细光束照射部位的好氧细菌
D.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
12.如图为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新机制研究,巨噬细胞受细菌感染或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后,升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和信号分子VEGF﹣C的表达.最终可以实现抑制TLR4﹣NF﹣kB介导的炎症反应,降低细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的发生.结合如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VEGFR﹣3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糖蛋白,细菌的脂多糖LPS属于抗原
B.抑制TLR4﹣NF﹣kB介导的炎症反应是通过抑制NF﹣kB的表达来实现
C.若该细胞通过产生的溶菌酶直接杀死细菌,则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D.抑制TLR4﹣NF﹣kB介导的炎症反应存在VEGFR﹣3和VEGF﹣C的反馈
13.下列甲、乙、丙、丁四图是细胞或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以上细胞或细胞结构中所具有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是DNA、RNA和纤维素
B.能够通过二分裂增殖的只有丁
C.从结构上看,甲、乙、丙、丁都具有双层膜
D.在植物细胞中一定同时存在甲、乙、丙三种结构
14.下列哪项不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
A.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但有的原核细胞遗传物质是RNA
B.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但原核细胞没有
C.真核细胞具有多种细胞器,但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D.真核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但原核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5.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
A. B. C. D.
16.《细胞》杂志刊登了康奈尔大学一项研究,该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质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旧的或者受损的蛋白质逮进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并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B.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C.“分子垃圾袋”边界应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该结构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D.细胞膜塑形蛋白在合成过程中,场所由核糖体提供、动力可由叶绿体提供
17.对植物根尖细胞中某细胞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25%、10%、30%、20%、15%,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器无膜 B.该细胞器能固定CO2
C.该细胞器能产生水 D.该细胞器不能进行能量转换
18.人体胆固醇的生理功能之一是( )
A.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B.调节内环境的渗透压
C.作为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D.参与细胞膜的构成
19.20种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某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0228,在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脱去水的总量为1548.那么组成该蛋白质的肽链数是( )
A.4条 B.6条 C.8条 D.16条
20.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不正确选项有几项( )
①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
②酵母菌的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
③鸡血红细胞中的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④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
⑤天花病毒、肺炎双球菌这两种病原体中均含有DNA聚合酶
⑥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1.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在细胞质中发挥功能的物质是( )
A.信使RNA B.RNA聚合酶 C.ATP D.血红蛋白
22.如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23.人大量进食糖类后,下列哪一现象在胰腺细胞中不会出现( )
A.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增加 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联系加强
C.细胞核中DNA复制加强 D.核糖体的功能增强
24.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 )
A.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相对较多
B.变形虫的伸缩泡能增加膜表面积与体积比,提高物质交换效率
C.草履虫出现两个细胞核,保证了正常的核质比,有利于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D.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模板mRNA,主要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
25.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的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B.人体细胞内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
C.神经纤维膜内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高
26.下列结构或物质中都不含糖类的一组是( )
A.细胞膜和RNA B.中心体和促性腺激素
C.细胞壁和染色体 D.线粒体和ADP
27.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功能和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线粒体膜上没有运载葡萄糖的载体蛋白
B.内质网既可和外层核膜直接相连,也可和细胞膜直接相连
C.细胞生长使物质交换效率增强,细胞凋亡是基因表达的结果
D.细胞全能性的表现必须要通过细胞分化才能实现
28.下列有关蓝藻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周围分布着大量核糖体,通过RNA传递遗传信息合成多肽
B.细胞中无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不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
C.DNA分子裸露不形成染色体,但基因的传递遵循孟德尔定律
D.蓝藻细胞的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分别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完成
29.信号肽假说认为,核糖体是通过信号肽的功能而附着到内质网并合成分泌蛋白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信号肽可以引导新合成的蛋白质穿过内质网膜进入腔内
B.切下信号肽的酶不会破坏新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体现专一性
C.内质网以“出芽”方式将新合成的蛋白质分子运输到高尔基体
D.抗体、神经递质、激素、血红蛋白等物质的合成都有这样的过程
30.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
D.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31.下列有关叶肉细胞中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有双层膜结构,也都含有遗传物质RNA和DNA
B.线粒体合成的ATP可以进入叶绿体供暗反应利用
C.叶绿体合成的葡萄糖可以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分解
D.细胞核控制着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32.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合成的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
B.人体内环境中含有血红蛋白、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神经递质等
C.DNA分子碱基对不同的配对方式,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33.将含3H标记的某种氨基酸注射到细胞中,则3H出现的部位如图所示(①→②→③→④→⑤).下列针对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③→④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④→⑤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若④中的物质具有调节作用,可能代表的是性激素
C.①→④的过程,体现了细胞器的分工合作
D.④→⑤的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
34.下列为①②③④四类生物的部分特征,对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
②具有核糖体和叶绿素,但没有形成叶绿体
③出现染色体和各种细胞器
④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A.SARS病毒最可能属于①
B.肯定都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细胞生物是②和④
C.衣藻与洋葱根细胞都属于④
D.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是③
35.经诱变、筛选得到几种基因A与基因B突变的酵母菌突变体,它们的蛋白质分泌过程异常,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出现不同突变体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B.可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蛋白质的分泌过程
C.A、B基因双突变体蛋白质沉积在高尔基体
D.A、B基因的突变会影响细胞膜蛋白的更新
36.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叙述中不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内含丰富的血红蛋白
B.精子很小,尾部含有大量的线粒体
C.同一种植物,生长在背阳区的叶绿体比向阳区的叶绿体大且多
D.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增加
37.为测量植物细胞膜的透性,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进行下列实验: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min取出,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h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物溶液,通过测量这些溶液的吸光度计算浸出物溶液的花青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对这个实验方案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缺乏对照组实验
B.缺乏对等量原则的描述
C.所选择的测量指标不能反映浸出物溶液中花青素的含量
D.实验目的是测量浸泡时间对植物细胞膜的透性影响
38.如图表示脂蛋白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X为磷脂 ②HDL中携带的Y含量少
③HDL进入肝细胞后被溶酶体消化,血液胆固醇含量降低
④VLDL主要在小肠细胞产生,主要运输Y至肝脏储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9.研究发现,有1%~2%的HIV感染者并不发病,其原因是他们在感染HIV之前,体内存在3种名叫“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以下对“阿尔法﹣防御素”的推测中正确的是( )
A.高温和强酸强碱会使其功能丧失
B.控制其合成的基因可能含A、U、C、G 4种碱基
C.一定含有C、H、O、N、P、S等元素
D.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DNA决定的
40.为了研究酵母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测得与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关的一些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有关的生物膜面积变化如图乙,其相关结构关系如图丙,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丙中首先可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是③
B.能在图丙中④上观察到3H标记表明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
C.图甲中c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
D.图乙中d曲线表示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
二、非选择题
41.为了研究在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某研究小组在25℃、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萌发种子,然后测定在不同时间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1)在观察时间内,图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______.总糖含量变化是______,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是______.
(2)如果在同样条件下继续培养,预测图中曲线的最终变化趋势是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3)在上述定量测定之前,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判断实验步骤中画线部分是否正确,并更正错误之处;写出实验结果.
①实验原理:蛋白质______,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②实验步骤
Ⅰ: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1、5、9d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Ⅱ:取3支试管,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1、5、9d的蛋白质制备液;
Ⅲ: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按比例配制)的混合液a,振荡均匀后,在沸水浴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b
a:______.
b:______.
③实验结果:______.
42.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依赖于______(填标号),b、c运输方式符合图______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
(2)若图甲表示人体红细胞膜,则表示K+进入细胞的方式为______(填标号).Na+、K+的运输方式符合图______所示曲线.
(3)若图甲表示的是白细胞的细胞膜,其吞噬病毒的方式为______.
(4)科学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______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所利用的是细胞膜的______功能.
43.如图甲是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为图乙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图丁为某高等动物的分泌细胞.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假设图乙细胞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多画的结构有______(填图中标号)
(2)图甲细胞中蛋白质的“装配车间”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和名称),[______]______(填序号和名称)是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有利于膜上化学反应的进行.被病毒入侵的细胞凋亡与______有关.
(3)图甲②上的______在细胞相互识别时起重要作用.⑧的功能是______.细胞质基质中的H+被转运到溶酶体内______能量(消耗或不消耗).
(4)图丙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图乙所示细胞的______ (填标号)细胞器中,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的物质是______.
(5)若已知丁细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质类物质,除消化酶外,还可能是______ 等.
44.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流动镶嵌模型”中,构成生物膜基本骨架的是______,由于______的分布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
(2)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此实验结果直接证明了细胞膜中的______,由此能较好地解释细胞膜结构上的______性.
(3)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时发现,其外膜包含很多称为“孔道蛋白”的整合蛋白,可允许某些离子和小分子顺浓度梯度通过.物质的这种跨膜方式为______,体现了生物膜功能上的______性.若将线粒体的蛋白质提取出来,脱离膜结构的大部分蛋白质无法完成其生理功能,说明______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
(4)通过其他方法,测得多种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如表:
物质种类
蛋白质%
脂质(主要是磷脂)%
糖类%
膜的类别
变形虫细胞膜
54
42
4
小鼠肝细胞膜
44
52
4
大红细胞膜
49
43
8
依据表数据,分析构成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在化学组成上的共同点是______,主要区别是______.
2016-2017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高补班)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B.溶酶体能合成多种酶,包括DNA水解酶
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进出的通道
D.细胞器在细胞质的分布与其细胞功能相适应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遗传信息转录的主要场所在细胞核.肽链合成的场所为核糖体,加工的场所是高尔基体.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
一般结构决定功能,细胞的形态与功能是息息相关的,如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突起,有利于吸收水分;人的神经细胞有多个突起,有利于与多个细胞联系.
【解答】解:A、细胞核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场所,A正确;
B、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但不能合成水解酶,其内水解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为核糖体,B错误;
C、核孔具有选择性,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DNA不能通过,具有选择性,C正确;
D、细胞器的种类和细胞器在细胞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D正确.
故选:B.
2.下列有关化合物或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仁与三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DNA、RNA被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有12种
C.细菌细胞中不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
D.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无叶绿体,也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1、细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质、核仁.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核内的核仁与某种 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核酸包括DNA和RNA,它们的比较如下: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存在场所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A、C、G、T
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
RNA
核糖核苷酸
核糖
A、C、G、U
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解答】解:A、核仁与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A错误;
B、DNA和RNA被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是8种,即2种五碳糖(脱氧核糖和核糖)、1种磷酸和5种碱基(A、C、G、T、U),B错误;
C、细菌细胞中含有核糖体,而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NA,C错误;
D、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无叶绿体,也不能发生质壁分离,D正确.
故选:D.
3.“骨架或支架”常形容细胞的部分结构或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无关
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其他生物膜无此基本支架
C.DNA分子中的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D.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考点】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1、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
2、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3、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
4、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
【解答】解:A、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A错误;
B、生物膜都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B错误;
C、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C错误;
D、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D正确.
故选:D.
4.一个由20种、50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它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可能是( )
A.20500种 B.50020种 C.10000种 D.2020种
【考点】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氨基酸以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蛋白质,一个由20种、50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它的氨基酸可能的排列顺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共有500个座位,每个座位上可以有20种氨基酸中的任何一种来排放,所以每个座位就有20种排列方式,500个座位就共有20500种排列方式.
【解答】解:一个由20种、50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它的氨基酸的可能的排列顺序:每个氨基酸位置有20种可能的排列方式,500个氨基酸位置,可能排列顺序是20500种,A正确.
故选:A.
5.肽链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进一步形成蛋白质时需要进行加工,在加工时常常要切去一部分氨基酸,再构成蛋白质.现有一条含100个氨基酸的肽链,其中含游离的氨基14个,加工时共切去氨基酸13个,则加工后多肽链所含的游离氨基至少还有( )
A.0个 B.1个 C.2个 D.14个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用化学式﹣NH﹣CO﹣表示.在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①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③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R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
【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条含100个氨基酸的肽链中含游离的氨基14个,可知R基上含有13个游离的氨基,加工时共切去氨基酸13个,如果13个R基含有游离氨基的氨基酸都被切除,则剩余的游离的氨基数目最少,即为1个,所以加工后多肽链所含的游离氨基至少还有1个.
故选:B.
6.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噬菌体侵染细菌、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结构,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图解,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
【解答】解: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P元素存在于磷酸部位;根据氨基酸结构通式,可知S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所以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磷酸和R基团.
故选:A.
7.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钠离子进出细胞一定是主动运输
B.水分通过渗透作用进出细胞
C.葡萄糖进出细胞不可能是被动运输
D.激素一定不能进入靶细胞内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解答】解:A、神经纤维受刺激时,钠离子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内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
B、水分等溶剂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出细胞,B正确;
C、葡萄糖进出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特点是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
D、性激素属于脂质,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内,D错误.
故选:B.
8.在真核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在结构上没有直接相通,但是当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膜(粗面内质网)连接到高尔基体膜上时,内质网膜常常失去核糖体,变成光滑的、无颗粒的膜(滑面内质网),与高尔基体膜极为相似.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细胞进化的过程中,高尔基体可能是由内质网转变而来的
B.在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膜可以通过高尔基体分泌的小泡实现更新
C.细胞膜上糖蛋白含量较高,这与细胞膜的识别、运输功能相适应
D.生物膜结构和成分相似,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为生物膜之间的转化提供了可能
【考点】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分析】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
3、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和细胞之间的识别有关.
【解答】解:A、根据题意“当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膜(粗面内质网)连接到高尔基体膜上时,内质网膜常常失去核糖体,变成光滑的、无颗粒的膜(滑面内质网),与高尔基体膜极为相似.”可见,高尔基体可能是由内质网转变而来的,A正确;
B、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囊泡膜可以转变为细胞膜,实现细胞膜的更新,B正确;
C、细胞膜上糖蛋白含量较高,这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相适应,与运输功能无关,C错误;
D、生物膜结构和成分相似,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为生物膜之间的转化提供了可能,D正确.
故选:C.
9.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B.膜蛋白的种类和含量决定了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
C.生物膜把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D.生物膜是指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核膜不属于生物膜
【考点】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分析】1、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
2、生物膜系统的功能:(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解答】解:A、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A正确;
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膜蛋白的种类和含量决定了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B正确;
C、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能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C正确;
D、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D错误.
故选:D.
10.将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用磷脂制成的微球体包裹后,更容易运输到患病部位的细胞中,这是因为( )
A.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允许对细胞有益的物质进入
B.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微球体能将生物大分子药物水解成小分子药物
D.生物膜具有半透性,优先让生物大分子物质通过
【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的成分;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分析】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解答】解:利用磷脂制成微球体运输物质更容易运输到患病部位的细胞中,其结构基础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是轻油一般的流体,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故选:B.
11.下列情况中,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的是( )
A.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体积增大、破裂的现象
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C.分布在水绵受极细光束照射部位的好氧细菌
D.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分析】使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装片的步骤是: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选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直到整个视野雪白明亮为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到一定高度,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距玻片2﹣3毫米→双手徐徐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
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解答】解:A、可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体积增大、破裂的现象,A正确;
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膜具有暗﹣亮﹣暗三层结构为电镜下观察到的结构,B错误;
C、分布在水绵受极细光束照射部位的好氧细菌可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C正确;
D、可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D正确.
故选:B.
12.如图为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新机制研究,巨噬细胞受细菌感染或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后,升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和信号分子VEGF﹣C的表达.最终可以实现抑制TLR4﹣NF﹣kB介导的炎症反应,降低细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的发生.结合如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VEGFR﹣3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糖蛋白,细菌的脂多糖LPS属于抗原
B.抑制TLR4﹣NF﹣kB介导的炎症反应是通过抑制NF﹣kB的表达来实现
C.若该细胞通过产生的溶菌酶直接杀死细菌,则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D.抑制TLR4﹣NF﹣kB介导的炎症反应存在VEGFR﹣3和VEGF﹣C的反馈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
【解答】解: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细菌或细菌脂多糖LPS在免疫学上相当于抗原.A正确;
B、过度或持续性的TLR4活化引起过度炎症反应、败血症,在VEGF﹣C 的刺激下,通过活化PI3K﹣Akt1通路,促进TLP4内吞,从而抑制NF﹣κB活性,降低败血症的发生,B正确;
C、溶菌酶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直接杀死细菌,则该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
D、过度或持续性的TLR4活化引起过度炎症反应、败血症,在VEGF﹣C 的刺激下,通过活化PI3K﹣Akt1通路,促进TLP4内吞,从而抑制NF﹣κB活性,降低败血症的发生,因此抑制TLR4﹣NF﹣kB介导的炎症反应存在VEGFR﹣3和VEGF﹣C的反馈,D正确.
故选:C.
13.下列甲、乙、丙、丁四图是细胞或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以上细胞或细胞结构中所具有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是DNA、RNA和纤维素
B.能够通过二分裂增殖的只有丁
C.从结构上看,甲、乙、丙、丁都具有双层膜
D.在植物细胞中一定同时存在甲、乙、丙三种结构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分析图解:图甲表示线粒体,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图乙表示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图丙表示细胞核,图中看出核膜具有双层膜;图丁看出,该细胞没有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解答】解:A、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以及原核细胞中均含有DNA、RNA两种大分子,但是没有纤维素这种多糖,A错误;
B、图中只有原核细胞能进行二分裂增殖,图丁是原核细胞,B正确;
C、从结构上看,甲、乙、丙都具有双层膜,但是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一种膜结构,并且是单层的,C错误;
D、植物细胞中肯定存在线粒体和细胞核,但是叶绿体只分布在叶肉细胞和幼茎的皮层细胞中,D错误.
故选:B.
14.下列哪项不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
A.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但有的原核细胞遗传物质是RNA
B.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但原核细胞没有
C.真核细胞具有多种细胞器,但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D.真核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但原核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同时原核细胞也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解答】解: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均为DNA,A错误;
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但原核细胞没有,B正确;
C、真核细胞具有多种细胞器,但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C正确;
D、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D正确.
故选:A.
15.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
A. B. C. D.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也越近,反之则越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的细胞数目越少.
【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反之则相反.所以要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最多,就要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最远.
故选:D.
16.《细胞》杂志刊登了康奈尔大学一项研究,该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质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旧的或者受损的蛋白质逮进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并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B.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C.“分子垃圾袋”边界应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该结构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D.细胞膜塑形蛋白在合成过程中,场所由核糖体提供、动力可由叶绿体提供
【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的成分.
【分析】根据题干分析,囊泡(分子垃圾袋)是由生物膜组成,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回收利用工厂”是溶酶体,将蛋白质水解形成氨基酸,因此“组件”是氨基酸;能量主要来源于线粒体.
【解答】解:A、溶酶体中水解酶可以水解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等,可以作为“回收利用工厂”,蛋白质水解的产物为氨基酸,故“组件”是氨基酸,不可能为核苷酸,A错误;
B、中心体没有生物膜结构,故无法形成囊泡,B错误;
C、根据分泌蛋白形成过程等知识,可判断囊泡(分子垃圾袋)由生物膜构成,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具有生物膜流动性的特点,C正确;
D、细胞膜塑形蛋白在细胞的核糖体内合成,合成所需要的能量由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提供,而叶绿体形成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D错误.
故选:C.
17.对植物根尖细胞中某细胞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25%、10%、30%、20%、15%,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器无膜 B.该细胞器能固定CO2
C.该细胞器能产生水 D.该细胞器不能进行能量转换
【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分析】分析题干中的信息可知,该植物细胞器中含有的碱基是A、T、C、G、U五种碱基,因此该细胞器中含有DNA和RNA,含有DNA和RNA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所以该细胞器是线粒体.
【解答】解:A、存在于植物根尖细胞中的某细胞器,其含有A、T、C、G、U五种碱基,说明该细胞器同时含有DNA和RNA,据此可推知为线粒体,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A错误;
B、能固定CO2的细胞器是叶绿体,B错误;
CD、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的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其过程是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H2O,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产生大量的ATP,即线粒体能产生水、能进行能量转换,C正确;D错误.
故选:C.
18.人体胆固醇的生理功能之一是( )
A.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B.调节内环境的渗透压
C.作为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D.参与细胞膜的构成
【考点】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的综合.
【分析】组成脂质的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 P 和 N.脂肪是生物体良好的储能物质,此外还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作用是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
【解答】解:A、维生素D具有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的功能,A错误;
B、无机盐离子能调节内环境的渗透压,B错误;
C、糖原是人体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脂肪是生物体良好的储能物质,C错误;
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细胞膜包围在人体每一细胞外,胆固醇为它的基本组成成分,占质膜脂类的20%以上,D正确.
故选D.
19.20种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某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0228,在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脱去水的总量为1548.那么组成该蛋白质的肽链数是( )
A.4条 B.6条 C.8条 D.16条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n﹣肽链条数m;
(2)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
【解答】解:已知该蛋白质分子在形成时脱去水的总量为1548,由此可以计算出脱去的水分子数目为1548÷18=86个.假设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为N,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的总量=N×128﹣1548=10228,N=92个.所以组成该蛋白质的肽链数=氨基酸数目﹣脱去的水分子数=92﹣86=6条.
故选:B.
20.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不正确选项有几项( )
①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
②酵母菌的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
③鸡血红细胞中的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④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
⑤天花病毒、肺炎双球菌这两种病原体中均含有DNA聚合酶
⑥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1、一些常考生物的类别:
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
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分裂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是否遵循遗传定律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进行有性生殖时,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3、脂质的种类及功能:
(1)脂肪:良好的储能物质;
(2)磷脂:构成生物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3)固醇:分为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解答】解:①硝化细菌和颤藻都属于原核生物,霉菌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核糖体,①正确;
②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具有核膜,因此其转录和翻译不能同时进行,②错误;
③鸡血红细胞中的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③正确;
④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④错误;
⑤天花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DNA聚合酶,⑤错误;
⑥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但部分原核细胞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醋酸菌,⑥错误.
故选:C.
21.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在细胞质中发挥功能的物质是( )
A.信使RNA B.RNA聚合酶 C.ATP D.血红蛋白
【考点】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分析】1、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3、信使RNA在细胞核内转录形成,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发挥作用.
【解答】解:A、信使RNA在细胞核内转录形成,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发挥作用,A正确;
B、RNA聚合酶本质为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B错误;
C、ATP的合成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C错误;
D、血红蛋白本质为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D错误.
故选:A.
22.如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区别:
作用途径不同,神经调节通过的途径是反射弧,体液调节途径是体液的运输.
反应速度不同,神经调节速度快,体液调节速度较慢.
作用范围不同,神经调节范围局限,体液调节范围广泛.
作用时间不同,神经调节延续时间短,体液调节延续时间长.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方式①是人体内的内分泌腺分泌激素进行信息传递;方式②是下丘脑﹣垂体分泌激素进行信息传递;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传递速度慢,存在反馈调节;方式③是神经调节,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
【解答】解:A、方式①②是激素调节,通过体液运输,因此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是神经调节,途径是反射弧,信息传递迅速,A正确;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要经过突触,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的液体是组织液,B错误;
C、体温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包括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C正确;
D、方式①②属于激素调节,传递的途径是体液,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调节的方式是反馈调节,D正确.
故选:B.
23.人大量进食糖类后,下列哪一现象在胰腺细胞中不会出现( )
A.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增加 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联系加强
C.细胞核中DNA复制加强 D.核糖体的功能增强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胰腺细胞的突出特点是分泌蛋白的产生,故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活动加强,线粒体供能.
【解答】解:1、人大量进食糖类后,则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降低.
2、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3、胰岛B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增殖,则不能进行DNA的复制.
故选:C.
24.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 )
A.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相对较多
B.变形虫的伸缩泡能增加膜表面积与体积比,提高物质交换效率
C.草履虫出现两个细胞核,保证了正常的核质比,有利于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D.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模板mRNA,主要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
【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1、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3、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解答】解:A、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和信息交流的通道,通常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数目相对越多,A正确;
B、膜表面积与体积比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变形虫的伸缩泡能增加膜表面积与体积比,因此可以提高物质交换效率,B正确;
C、草履虫出现两个细胞核,保证了正常的核质比,有利于生命活动正常进行,C正确;
D、mRNA主要是在细胞核中转录形成的,D错误.
故选:D.
25.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的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B.人体细胞内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
C.神经纤维膜内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高
【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分析】1、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首先导致光反应中[H]和ATP的含量变化,进而影响暗反应过程;
二氧化碳浓度主要影响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首先参与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首先导致三碳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的含量变化.
【解答】解:A、种子萌发时细胞代谢旺盛,自由水含量多,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比休眠时低,A错误;
B、人体细胞在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其场所为线粒体,故同细胞质基质相比,线粒体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所以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低,B错误;
C、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电位的产生与维持主要是由于K+外流,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是Na+内流,所以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低,C错误;
D、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首先发生CO2的固定,即CO2与C5化合物结合生成C3,随后在光反应产生的ATP提供能量的前提下,C3被光反应的产物[H]还原,所以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的高,D正确.
故选:D.
26.下列结构或物质中都不含糖类的一组是( )
A.细胞膜和RNA B.中心体和促性腺激素
C.细胞壁和染色体 D.线粒体和ADP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分析】糖类由C、H、O组成,是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种类: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②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 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原(动物).
【解答】解:A、细胞膜含有糖蛋白,RNA含有核糖,A错误;
B、中心体由蛋白质构成,促性腺激素的本质也是蛋白质,B正确;
C、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多糖,C错误;
D、线粒体含有核酸,核酸含有五碳糖,ADP含有核糖,D错误.
故选:B.
27.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功能和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线粒体膜上没有运载葡萄糖的载体蛋白
B.内质网既可和外层核膜直接相连,也可和细胞膜直接相连
C.细胞生长使物质交换效率增强,细胞凋亡是基因表达的结果
D.细胞全能性的表现必须要通过细胞分化才能实现
【考点】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的分化.
【分析】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小,物质运输能力降低.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全能性是以形成个体为标志.
【解答】解:A、线粒体膜上没有运载葡萄糖的载体蛋白,因此线粒体不能直接运用葡萄糖,A正确;
B、内质网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是细胞内膜面积最多的细胞器,B正确;
C、细胞生长后细胞体积变大,但相对表面积减小,因此物质交换效率降低,C错误;
D、细胞全能性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个体实现的,D正确.
故选:C.
28.下列有关蓝藻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周围分布着大量核糖体,通过RNA传递遗传信息合成多肽
B.细胞中无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不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
C.DNA分子裸露不形成染色体,但基因的传递遵循孟德尔定律
D.蓝藻细胞的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分别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完成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但含有拟核,其中是环状DNA分子.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其基因的传递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解答】解:A、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拟核,拟核中是环状DNA分子,在DNA周围分布着大量核糖体,通过RNA传递遗传信息合成多肽,故A正确;
B、蓝藻细胞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但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故B错误;
C、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所以基因的传递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故C错误;
D、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故D错误.
故选A.
29.信号肽假说认为,核糖体是通过信号肽的功能而附着到内质网并合成分泌蛋白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信号肽可以引导新合成的蛋白质穿过内质网膜进入腔内
B.切下信号肽的酶不会破坏新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体现专一性
C.内质网以“出芽”方式将新合成的蛋白质分子运输到高尔基体
D.抗体、神经递质、激素、血红蛋白等物质的合成都有这样的过程
【考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酶的特性.
【分析】该图展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过程,分析题图可知,信号肽是核糖体上合成的多肽链,信号肽可以穿过内质网膜,进入内质网腔,由信号肽酶切将信号肽切下,多肽链通过信号肽的诱导进行内质网腔内,在内质网中进行加工.
【解答】解:A、分析题图可知,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分子是由信号肽诱导进入内质网腔内的,A正确;
B、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因此切下信号肽的酶不会破坏新合成的蛋白质分子,B正确;
C、蛋白质进入内质网在内质网内被加工后,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囊泡运输蛋白质到高尔基体,C正确;
D、血红蛋白是细胞内蛋白质,不经过此过程,D错误.
故选:D.
30.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
D.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分析】人体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物只有乳酸.内质网是脂质等有机物的“合成车间”.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而胰岛素基因只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其转录场所是细胞核.
【解答】解:A、乳酸是无氧呼吸产生的,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
B、雌激素属于脂质,脂质的合成场所是内质网,B错误;
C、血红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
D、胰岛素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其转录的场所的细胞核,D正确.
故选:D.
31.下列有关叶肉细胞中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有双层膜结构,也都含有遗传物质RNA和DNA
B.线粒体合成的ATP可以进入叶绿体供暗反应利用
C.叶绿体合成的葡萄糖可以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分解
D.细胞核控制着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1、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由双层膜、类囊体和基质三部分构成.类囊体是一种扁平的小囊状结构,在类囊体薄膜上,有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色素和酶.许多类囊体叠合而成基粒.基粒之间充满着基质,其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2、线粒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是进行有氧呼吸和形成ATP的主要场所.线粒体有内外两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嵴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基质.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和基质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3、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解答】解:A、叶肉细胞中DNA是遗传物质,RNA不是遗传物质,A错误;
B、叶绿体供暗反应利用的ATP是光反应产生的,B错误;
C、叶绿体合成的葡萄糖必须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然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分解,C错误;
D、细胞核控制着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某些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故选:D.
32.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合成的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
B.人体内环境中含有血红蛋白、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神经递质等
C.DNA分子碱基对不同的配对方式,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考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脂质的种类及功能:
(1)脂肪:良好的储能物质;
(2)磷脂:构成生物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3)固醇:分为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解答】解:A、线粒体分解的底物是丙酮酸,不是葡萄糖,A错误;
B、人体内环境中含有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神经递质等,但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DNA分子碱基对的配对方式相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C错误;
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正确.
故选:D.
33.将含3H标记的某种氨基酸注射到细胞中,则3H出现的部位如图所示(①→②→③→④→⑤).下列针对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③→④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④→⑤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若④中的物质具有调节作用,可能代表的是性激素
C.①→④的过程,体现了细胞器的分工合作
D.④→⑤的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
【考点】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分析】分析题图:①是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②是内质网,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③是高尔基体,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④是囊泡;⑤是细胞膜.
【解答】解:A、③高尔基体→④囊泡和④囊泡→⑤细胞膜都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A错误;
B、若④囊泡中的物质具有调节作用,可能代表的是蛋白质类的激素,而性激素是小分子的脂质,B错误;
C、①核糖体→④囊泡的过程,体现了细胞器的分工合作,C正确;
D、④囊泡→⑤细胞膜的过程是胞吐,不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C.
34.下列为①②③④四类生物的部分特征,对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
②具有核糖体和叶绿素,但没有形成叶绿体
③出现染色体和各种细胞器
④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A.SARS病毒最可能属于①
B.肯定都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细胞生物是②和④
C.衣藻与洋葱根细胞都属于④
D.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是③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①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属于病毒;②具有核糖体和叶绿素,但没有形成叶绿体,属于原核生物,如蓝藻;③出现染色体和各种细胞器,属于真核生物;④原核生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所以④属于原核生物.
【解答】解:A、SARS病毒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最可能属于①,A正确;
B、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细胞生物是②和④,B正确;
C、衣藻和洋葱根细胞都属于真核生物细胞,而④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
D、真核生物细胞含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是③,D正确.
故选:C.
35.经诱变、筛选得到几种基因A与基因B突变的酵母菌突变体,它们的蛋白质分泌过程异常,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出现不同突变体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B.可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蛋白质的分泌过程
C.A、B基因双突变体蛋白质沉积在高尔基体
D.A、B基因的突变会影响细胞膜蛋白的更新
【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分析】分析题图:正常细胞中,蛋白质经过内质网加工后由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加工后再由囊泡运输到细胞膜最终胞吐出细胞,而A基因突变体蛋白沉积在内质网,B基因突变体蛋白沉积在高尔基体.
【解答】解:A、出现不同突变体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A正确;
B、可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蛋白质的分泌过程,B正确;
C、A基因突变体蛋白沉积在内质网,B基因突变体蛋白沉积在高尔基体,因此A、B基因双突变体蛋白质沉积在内质网,C错误;
D、A基因突变体蛋白沉积在内质网,B基因突变体蛋白沉积在高尔基体,这样会影响细胞膜蛋白的更新,D正确.
故选:C.
36.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叙述中不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内含丰富的血红蛋白
B.精子很小,尾部含有大量的线粒体
C.同一种植物,生长在背阳区的叶绿体比向阳区的叶绿体大且多
D.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增加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本题是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点及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的综合性考查,回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点及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的相关知识,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内含丰富的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运输氧气的功能相适应,A错误;
B、精子很小,尾部含有大量的线粒体,便于游动,有利于受精作用的完成,B错误;
C、同一种种植物,生长在背阳区的叶绿体比向阳区的叶绿体大且多是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不是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C正确;
D、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增加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D错误.
故选:C.
37.为测量植物细胞膜的透性,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进行下列实验: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min取出,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h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物溶液,通过测量这些溶液的吸光度计算浸出物溶液的花青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对这个实验方案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缺乏对照组实验
B.缺乏对等量原则的描述
C.所选择的测量指标不能反映浸出物溶液中花青素的含量
D.实验目的是测量浸泡时间对植物细胞膜的透性影响
【考点】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测量不同温度条件下细胞膜的透性,实验通过计算浸出物中花青素的含量来衡量细胞膜的透性,不同温度处理形成了相互对照,而60℃处理后,花青素量大增,膜通透性大大增加.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A、本实验设置了不同温度进行相互对照,故A错误;
B、实验材料、溶液量没有等量控制,会对实验结果影响,故B正确;
C、溶液的吸光度与浸出物溶液中花青素的含量成正比,故C错误;
D、实验目的是测量温度对植物细胞膜的透性影响,故D错误.
故选:B.
38.如图表示脂蛋白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X为磷脂 ②HDL中携带的Y含量少
③HDL进入肝细胞后被溶酶体消化,血液胆固醇含量降低
④VLDL主要在小肠细胞产生,主要运输Y至肝脏储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考点】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的综合.
【分析】分析图示,表示脂蛋白结构图,其中X为磷脂,与蛋白质等共同构成亲水性微粒;Y含量相对少于胆固醇与胆固醇酯时,脂蛋白密度增高;Y含量相对大于胆固醇与胆固醇酯时,脂蛋白密度降低.VLDL为极低密度脂蛋白,LDL为低密度脂蛋白.VLDL主要形成于肝细胞,功能是输出肝细胞合成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还有少量形成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LDL是在血浆中由VLDL转化而来,功能是向肝外组织转运胆固醇.HDL是高密度脂蛋白.
【解答】解:①图中X为磷脂,与蛋白质等共同构成亲水性微粒,①正确;
②HDL是高密度脂蛋白,HDL中携带的Y含量少,②正确;
③HDL高密度脂蛋白进入肝细胞后被溶酶体小囊泡消化,血液胆固醇含量降低,③正确;
④VLDL极低密度脂蛋主要形成于肝细胞,功能是输出肝细胞合成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④错误.
所以①②③正确.
故选:A.
39.研究发现,有1%~2%的HIV感染者并不发病,其原因是他们在感染HIV之前,体内存在3种名叫“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以下对“阿尔法﹣防御素”的推测中正确的是( )
A.高温和强酸强碱会使其功能丧失
B.控制其合成的基因可能含A、U、C、G 4种碱基
C.一定含有C、H、O、N、P、S等元素
D.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DNA决定的
【考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
【分析】(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功能;
(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有的蛋白质还含有有S、P、Fe等元素;
(3)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根据R基不同可以分为20种;
(4)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解答】解:A、“阿尔法﹣防御素”是小分子蛋白质,高温和强酸强碱都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从而使其功能丧失,A正确;
B、控制蛋白质其合成的基因含A、T、C、G 4种碱基,B错误;
C、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有的蛋白质还含有有S、P、Fe等元素,C错误;
D、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团决定的,D错误.
故选:A.
40.为了研究酵母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测得与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关的一些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有关的生物膜面积变化如图乙,其相关结构关系如图丙,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丙中首先可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是③
B.能在图丙中④上观察到3H标记表明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
C.图甲中c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
D.图乙中d曲线表示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
【考点】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甲中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乙图中d是内质网,e是细胞膜、f是高尔基体.丙图中①是游离的核糖体,②内质网上的核糖体,③是内质网,④是高尔基体.
【解答】解:A、丙中首先可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是应该是核糖体即图中的②,A错误;
B、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的分泌有关,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的原料,因此在图丙中④上观察到3H标记亮氨酸,表明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B正确;
C、甲中a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核糖体,b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c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C正确;
D、乙中d曲线的膜面积减少,故表示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41.为了研究在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某研究小组在25℃、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萌发种子,然后测定在不同时间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1)在观察时间内,图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 先增加,然后保持相对稳定 .总糖含量变化是 下降 ,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是 上升 .
(2)如果在同样条件下继续培养,预测图中曲线的最终变化趋势是 下降 ,其原因是 黑暗条件下无光合作用并且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 .
(3)在上述定量测定之前,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判断实验步骤中画线部分是否正确,并更正错误之处;写出实验结果.
①实验原理:蛋白质 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②实验步骤
Ⅰ: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1、5、9d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Ⅱ:取3支试管,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1、5、9d的蛋白质制备液;
Ⅲ: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按比例配制)的混合液a,振荡均匀后,在沸水浴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b
a: 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 .
b: 直接观察颜色变化 .
③实验结果: 1、2、3号试管中紫色依次加深 .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分析】本题从曲线图分析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理解和其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对蛋白质鉴定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分析图中曲线可看出:可溶性糖先上升,后保持相对稳定;蛋白质与总糖含量的变化是相反的关系,即总糖量下降,而蛋白质的量上升,说明了糖可以转化成蛋白质.
【解答】解:(1)分析图中曲线可看出:可溶性糖先上升,后保持相对稳定.总糖量下降,蛋白质的量上升,可推测糖可以转化成蛋白质.
(2)由于培养条件是无光,萌发的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身所含有的有机物会逐渐下降,表现为曲线下降.
(3)①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可利用颜色深浅判断蛋白质含量.
②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是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0.1 g/mL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均匀,再滴加双缩脲试剂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不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③根据曲线可知萌发9天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最多,颜色最深,其次是5天,萌发1天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最少,颜色最浅.
故答案为:
(1)先增加,然后保持相对稳定 下降 上升
(2)下降黑暗条件下无光合作用并且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
(3)①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②a:×更正: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
b:×更正:直接观察颜色变化
③1、2、3号试管中紫色依次加深
42.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依赖于 D (填标号),b、c运输方式符合图 乙 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
(2)若图甲表示人体红细胞膜,则表示K+进入细胞的方式为 a (填标号).Na+、K+的运输方式符合图 丙 所示曲线.
(3)若图甲表示的是白细胞的细胞膜,其吞噬病毒的方式为 胞吞 .
(4)科学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 染色排除 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所利用的是细胞膜的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功能.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细胞膜的成分.
【分析】1、分析题图可知,甲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A是蛋白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D是糖蛋白,a、d运输方式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为主动运输,其中a是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d是从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b、c运输方式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需要载体和能量,是自由扩散,b是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c是从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
2、图乙的运输速率只与细胞外浓度有关,与细胞外浓度成正相关,因此是自由扩散;
3、图丙,中当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浓度时,细胞内浓度还可以升高,即当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时,细胞还可以吸收该物质,因此能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
【解答】解;(1)D是糖蛋白,对于细胞间的识别和信息交流具有重要作用;b、c属于自由扩散,可以用图乙曲线表示.
(2)K+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即图甲中的a;Na+、K+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符合图丙曲线;
(3)白细胞吞噬病毒的方式是胞吞.
(4)科学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用台盼蓝染色,台盼蓝为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活细胞不吸收,死细胞膜失去了活性,丧失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台盼蓝进入细胞,细胞才会被染成蓝色,所以该实验所利用的是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
故答案为:
(1)D 乙
(2 )a 丙
(3)胞吞
(4)染色排除法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43.如图甲是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为图乙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图丁为某高等动物的分泌细胞.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假设图乙细胞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多画的结构有 3 (填图中标号)
(2)图甲细胞中蛋白质的“装配车间”是[ ① ] 核糖体 (填序号和名称),[ ④ ] 内质网 (填序号和名称)是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有利于膜上化学反应的进行.被病毒入侵的细胞凋亡与 溶酶体 有关.
(3)图甲②上的 糖蛋白 在细胞相互识别时起重要作用.⑧的功能是 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细胞质基质中的H+被转运到溶酶体内 消耗 能量(消耗或不消耗).
(4)图丙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图乙所示细胞的 3、4 (填标号)细胞器中,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的物质是 ATP .
(5)若已知丁细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质类物质,除消化酶外,还可能是 抗体或蛋白质类激素 等.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分析】图甲是动物细胞的结构,其中①是核糖体,②是细胞膜,③是中心体,④是内质网,⑤是细胞质基质,⑥是线粒体,⑦是高尔基体,⑧是核仁,⑨是核膜.
图乙是植物细胞的结构,其中1是细胞壁,2是细胞膜,3是叶绿体,4是线粒体,5是核膜,6是内质网,7是核糖体,8是高尔基体,9是液泡.
丙图含有色素膜上能将水分解形成氧气和还原氢,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不含有色素的模上能发生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的反应,是线粒体内膜.
丁图是分泌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高尔基体中进行加工、分裂、包装和发送,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
【解答】解:(1)洋葱表皮细胞没有3叶绿体.
(2)图甲细胞,①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④内质网是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有利于膜上化学反应的进行;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被病毒入侵的细胞凋亡与溶酶体有关.
(3)②是细胞膜,细胞膜②表面的糖蛋白在细胞相互识别时起重要作用.⑧是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细胞质基质中的H+被转运到溶酶体内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4)丙图所示的两种膜分别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线粒体内膜,在图乙中的3、4细胞器中;两种细胞器在
生上述物质的同时,还合成ATP.
(5)若已知丁细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质类物质,除消化酶外,还可能是抗体或蛋白质类的激素.
故答案为:
(1)3
(2)①核糖体 ④内质网 溶酶体
(3)糖蛋白(糖被) 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消耗
(4)3、4 ATP
(5)抗体或蛋白质类激素
44.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流动镶嵌模型”中,构成生物膜基本骨架的是 磷脂双分子层 ,由于 蛋白质 的分布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
(2)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此实验结果直接证明了细胞膜中的 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由此能较好地解释细胞膜结构上的 流动 性.
(3)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时发现,其外膜包含很多称为“孔道蛋白”的整合蛋白,可允许某些离子和小分子顺浓度梯度通过.物质的这种跨膜方式为 协助扩散 ,体现了生物膜功能上的 选择透过 性.若将线粒体的蛋白质提取出来,脱离膜结构的大部分蛋白质无法完成其生理功能,说明 膜结构的完整性 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
(4)通过其他方法,测得多种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如表:
物质种类
膜的类别
蛋白质%
脂质(主要是磷脂)%
糖类%
变形虫细胞膜
54
42
4
小鼠肝细胞膜
44
52
4
大红细胞膜
49
43
8
依据表数据,分析构成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在化学组成上的共同点是 组成不同细胞膜的物质种类相同 ,主要区别是 组成不同细胞膜的物质含量有差别 .
【考点】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据图示分析,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基本相同,主要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各成分含量分别约为50%、40%、2%~10%.其中,脂质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胆固醇.此外,细胞膜中还含有少量水分、无机盐与金属离子等.
【解答】解:(1)在“流动镶嵌模型”中,构成生物膜基本骨架的是磷脂双分子层,由于蛋白质的分布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
(2)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此实验结果直接证明了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由此能较好地解释细胞膜结构上的流动性.
(3)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时发现,其外膜包含很多称为“孔道蛋白”的整合蛋白,可允许某些离子和小分子顺浓度梯度通过.物质的这种跨膜方式为协助扩散,体现了生物膜功能上的选择透过性.若将线粒体的蛋白质提取出来,脱离膜结构的大部分蛋白质无法完成其生理功能,说明膜结构的完整性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
(4)从图中,对比细胞膜的各成分可看出: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但各成分的含量不同.
故答案为:
(1)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
(2)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流动
(3)协助扩散 选择透过 膜结构的完整性
(4)组成不同细胞膜的物质种类相同 组成不同细胞膜的物质含量有差别
2016年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