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达标检测题(附答案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达标检测题(附答案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基础(24 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 分) (1)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1 分) (2)曹植《梁甫行》中描写家园荒芜的句子是: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2 分) (3)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曹操《龟虽寿》)(2 分) (4)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曹植《梁甫行》)(1 分) (5)把刘桢的《赠从弟(其二)》默写完整。(4 分)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1)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 qī rán(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 的谎话。 (2)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 wèi miǎn(慰勉)。 (3)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 都不会有一种 hè lì jī qún(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4)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yǎo wú xiāo xī(杳无消息)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3 分) A.突然间我的心情变得烦燥、郁闷。而且这种感觉又是那么强烈,甚至到了要将人窒 息的地步。 B.55 个航班被取消后,大约一万名旅客滞留在广州白云机场。 C.帮助同学要诚惶诚恐,切不可骄傲自大。 D.目前,一些文化产品粗制滥造,甚至存在低俗、媚俗、庸俗的问题,群众十分反感。 【解析】诚惶诚恐: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用在这里不合语境。应为“诚 心诚意”。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D)(3 分) A.因具备高强度、高柔性、高透光性、高导电导热性等特性,石墨烯一经发现,便高 度受到行业内外的关注。(语序不当,应将“高度”调至“关注”之前) B.能否培养国人的爱国主义思想,关键是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应去掉 “能否”) C.在首个航天日,全国多地举行丰富多彩的科普,激发公众对太空探索的热情。(缺宾 语中心语,在“科普”后面加上“活动”) D.居里夫人为提炼镭而不怕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将 “执着追求”和“不怕困难”调换位置) 【解析】句式杂糅,应去掉“榜样”。 5.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微商”下定义,不超过 50 字。(4 分) 在越来越发达的网络系统的影响下,人们的商品交易模式也越来越丰富了,而微商便是 其中的一种。在日益流行的微博或微信平台里,人们不仅可以发表文字,上传图片,分享心 情,还能发送商品信息,然后利用网络支付功能,销售自己的商品,达成交易的目的。这种 商品交易模式方便快捷,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认可。2 微商是人们在微博或微信平台里发送商品信息,并利用网络支付功能达成交易目的的一 种商品交易模式。 二、阅读(46 分) (一)记承天寺夜游(10 分)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3 分) (1)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2)怀民亦未寝(睡觉)  (3)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7.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动人游兴,(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3 分) A.文中作者自称“闲人”,充满自豪与庆幸,庆幸自己做官清闲,才得以饱览这样美的 月色。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 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解析】文中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有赏月的欣喜,也有贬谪的悲凉。没有自豪、庆幸 的感情。 (二)金忠待人以宽(9 分) 金忠①于人有片善必称之,虽有素与公异者,其人有他善,未尝不称也。里人有数窘辱 公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或曰:“彼不于公有感②乎?”曰:“顾 其才可用,奈何以私故掩人之长?” (选自《玉堂丛语·器量》) 【注释】①金忠:人名,明代鄞(今浙江鄞州区)人。博学、慷慨,曾任燕王府纪善、兵 部尚书等职。②感:通“憾”,怨恨。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3 分) A.顾其才可用/元方入门不顾    B.虽有素与公异者/可以调素琴 C.未尝不称也/拍手称快 D.奈何以私故掩人之长/故渔者歌曰 【解析】A 项,考虑到/回头看;B 项,向来,一向/不加装饰的;C 项,称颂,赞许;D 项,原因,缘故/因此。 10.请用四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 分) 里人有数窘辱公/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 11.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3 分) 启示:(1)人与人之间难免意见分歧,矛盾纠葛,但我们应把这些与人的德行、才干区 分开来,不能混为一谈;(2)要善于任用有才能的人,包括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3)为人处 世要正直无私,胸怀宽广。 【参考译文】金忠对他人但凡有一点德行都必定称赞,即使是一贯和他意见不同的人, 只要那人有好的地方,他也没有不赞许的。他同乡有个人曾经多次为难、侮辱他,金忠任兵3 部尚书时,那人也到京城来做官吏,害怕不被他接纳,没想到金忠推荐任用他。有人对金忠 说:“那人不是对你有怨恨吗?”金忠说:“我考虑到了他的才能可用,怎么可以因为私怨 而掩盖别人的长处呢?” (三)回忆我的母亲(节选)(10 分)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 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 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 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 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 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 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 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地下安息! 12.选文第三段加点词语分别指什么?(4 分) (1)“希望”:中国共产党。 (2)“这”: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 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13.画线句中“创造了”和“创造着”可否颠倒?为什么?(3 分) 不能。因为“创造了”表示已经创造,是总结过去;“创造着”指正在创造,是强调今 天。二者若颠倒,则既不符合逻辑,又失去了强调后者的作用。 14.选文第三段中“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一句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不正 确的一项是(B)(3 分) A.它从上句对母亲的高度评价过渡到下句对母亲的报答。 B.用设问形式表示强调:我要报答母亲。 C.它与下句构成一个设问句,表达了“我”报答母亲深恩的方式和决心。 D.它用问句引起作者感情的升华:从报答母亲到尽忠于党和人民。 【解析】用设问形式的作用是: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并引起作者感情的升华:从 报答母亲到尽忠于党和人民。 (四)细水长流(17 分) 蓝雪冰儿 ①父亲说,以前有个算命先生说过,他是个苦命的娃。也的确,父亲十二岁丧父,不得 不辍学到石灰窑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 ②后来,有人说,老刘命好,三个闺女乖巧孝顺;也有人说,老刘命好,夫妻俩没红过 脸,恩爱有加;还有人说,老刘命好,从来不跟人闹意见。父亲乐呵呵地说,细水长流嘛。 别人不懂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摸着脑瓜皮说,老刘可真逗,说你命好,你还不乐意咋的? 是啊,别人觉得,细水长流和命好放在一起,这是哪跟哪啊?但我最明白,父亲的意思是说, 人不要太计较利益得失,水长流,情才会长在。 ③初为人妻,继为人母,我也喜欢把“细水长流”挂在嘴上,当然,我收获的也是幸福 和快乐。但是,今年夏天,父亲的“细水长流”刚一出口,就被母亲一句话给噎回去了。 ④这个夏天,老天爷太吝啬了,一场痛快淋漓的大雨也不下,弄得棒子苗干渴得黄了叶 子,打了蔫儿。视地如命的母亲看着很多人家都浇了地,心急如焚。可是,我们家的地和左 右两家的紧挨着,根本修不出渠来。再说,那两家都到城里去住了,平时见不到人。4 ⑤当管理水渠的人告诉母亲可以去浇地时,母亲要父亲别去上班。父亲得令而行,两人 不顾炎炎烈日,在棒子地里穿梭,割伤了脸,衣服都湿透了。最终用三个小时,浇了三家的 地。中午,我赶回娘家,替父母准备好午饭。母亲向来身体不好,回到家,已经没有了说话 的力气,一个劲擦汗;一向强壮的父亲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我埋怨他们,这么大 的岁数了,别把地看得比命还重要,就是旱死了,不就一年没收成吗?母亲一听,跟我急了, 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我不敢再接话,闷着头把午饭端上桌。母亲便自言 自语,三个小时,差点把命搭进去,不知道那两家知不知情。父亲说,干了就啥也别说,细 水长流。母亲吼道,水都干了,还流啥?父亲一向害怕母亲,见母亲发脾气了,连一口粗气 都不敢出。 ⑥傍晚,母亲又跟父亲唠叨开了,按理说,他们没出力,总该给点钱吧!父亲说,也不 是人家让咱们浇的,爱出不出吧。这次父亲没敢说出细水长流这句话,但还是那个意思。母 亲没有像中午那样发火,但心里还是不高兴。 ⑦晚饭后,我跟父亲唠嗑,父亲说,这人啊,愿意活得累呢,就会累;愿意活得轻松呢, 就会轻松。我说,是啊,细水长流。父亲笑笑说,可是,你妈有的时候,就是不明白这个理。 我说,妈活得比你累。父亲说,所以,我愿意什么事都让着她。再说了,夫妻之间也是一样, 不能啥都计较,还是那句话,细水长流。父亲说完,嘿嘿笑了几声,好像在女儿面前掩饰对 老伴的体贴。 ⑧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丫头,还是你爸说得对,真的是细水 长流。原来,前几天,左右两户人家赶回来浇地,一看地早就浇了,便把水费给了母亲,还 特意拎来了他们从城里带来的新鲜水果,表示感谢。母亲一边给我拿水果,一边说,你也要 记住啊,这人啊,可不能太计较。 ⑨我瞧了一眼父亲,窗外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选文有删改) 15.老刘“命好”体现在哪里?原因是什么?(4 分) “命好”是指:①闺女乖巧孝顺,夫妻恩爱;②不跟人闹意见(人缘好)。原因:老刘① 包容,不争长短;②豁达,不计得失。 16.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4 分) ①内容上交待矛盾冲突的起因(或故事发生的背景),天大旱;邻居又不在家。②结构上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浇地和母亲不理解父亲等情节做铺垫。 17.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 分) (1)母亲一听,跟我急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 “急”这里有“着急、生气”的意思,表达了母亲对女儿的不满,突出母亲“视地如 命”。 (2)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 “急切”有“迫不及待”的意思,突出母亲内心的兴奋及对父亲言行的认同。 18.文章结尾写“一缕阳光”正好照在父亲的脸上,有什么深意?(5 分) ①父亲的内心像阳光一样明亮;②父亲的言行像阳光一样温暖了周围的人;③邻居的回 馈、母亲的理解像阳光一样让父亲感到温暖、幸福;④进一步升华了“水长流,情长在”的 主题。 三、写作(50 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阳光让美丽之花绽放,关爱让幸福之花绽放,拼搏让理想之花绽放,奋斗让青春之花绽 放,奉献让…… 请以《________悄然绽放》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2)文体不限(有明显的文体特征),诗歌除外;(3)5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字书写;(4)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5)不少于 600 字。 附加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红军成功地突破了第一道碉堡线以后,就开始走上它历时一年的划时代的征途,首先向 西,然后向北。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这里只能作极简略的介绍。共产党人 现在正在写一部长征的集体报告,由好几十个参加长征的人执笔,已经有了三十万字,还没 有完成。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 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 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 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 的历史中了。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毛泽东写的关于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诗歌。 (2 分) 2.在长征中,千千万万的青年人有着怎样的精神面貌?(3 分) 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 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 3.联系全书,说一说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 分) 红军长征的原因主要有三点:①苏区地盘缩小,到 1934 年 9 月,中央根据地由原来的 35 个县缩小到只剩瑞金、兴国等几个县,面积由五万多平方千米减至一万平方千米左右,这就 使红军没有回旋的余地;②由于敌人的经济封锁和王明的“左倾”经济政策,导致根据地经 济濒临崩溃的境地,使红军缺乏在根据地继续坚持斗争的物质条件;③由于苏区面积缩小和 人口锐减,使红军兵员得不到补充,只有突围向外发展。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