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中学2017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权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
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
A.自给自足 B.精耕细作 C.男耕女织 D.家庭经营
2.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
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
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
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
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钱穆认为唐代的
科举制
A.摧毁了门阀政治 B.扩大了政权基础 [zxls.c~@*o^&m]
C.促进了社会公平 D.与人才培养脱节
3.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作者强调的是
A.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动机 B.要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侵略
C.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 D.要辩证地分析中西方社会差距
5. 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
C.建立民主政治 D.兴办学校教育
6. “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
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
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 材料中的这次“会
议”
A.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B.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宣告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7.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
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
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的目的是
A.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 B.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
C.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D.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8.“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 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
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求同存异”中的“异”的本质内涵是指
A.不同的国情 B.不同的社会制度
C.不同的经济水平 D.不同的生活习惯
9.下图为某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它反映出
A.我国得到欧洲普遍承认 B.我国全方位外交成就辉煌
C.亚洲国家走向国际联合 D.意识形态分歧影响我国外交
10.下表是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关于美国报道的不同态度文章数量统计表。该表可以说明
1960年第一季度
1975年第一季度
1985年第一季度
积极报道
0
2
51
消极报道
323
81
88
中性报道
16
10
224
A.外交关系的变化影响新闻报道 B.国家实力成为新闻报道的基础
C.新闻报道追求客观性和时效性 D.新闻报道中意识形态观念消除
11. 2015年7月10日,习近平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上指出:坚持
“上海精神”,打造本地区命运共同体。要继续以“上海精神”为指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多边主义和开放主义,相互尊重彼此利益,不干涉别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争端,以共赢理念促进发展繁荣。这表明中国
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思路
C.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D.努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合作
12. 古代雅典社会曾流行一句俗语,“请勿就部落论事”。这一句话深刻体现了雅典人心系城邦的公民精神。与此俗语流行直接相关的改革措施是
A.推行财产等级制度 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C.实行分区选举制度 D.发放公民“观剧津贴”
13.(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A.商业平等是政治平等的现实基础 B.商业贸易尊重自由和平等的原则
C.海外贸易活动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 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
14. 周枏的《罗马法原论》中记载,“主人抛弃老病奴隶的,该奴隶即获得自由,禁止任意杀害奴隶”,“凡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材料说明罗马法
A.不再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B.注重用法律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C.蕴含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 D.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
15.“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
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罗马法)存在明显的缺陷。”解决这一“缺陷”的
关键是
A.习惯法的使用 B.《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C.万民法的实施 D.《民法大全》的通行
16. 资本主义议会制度的发展是民主制度的重大进步。英美俄德的议会制度在19世纪末
20世纪初都得到较大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俄德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根本
原因是
A.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C.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 D.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17. 美国学者特纳说:“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剑桥大学的学生中是尽人皆知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可供选择的经济学之一,……有人开始思考马克思主义者考虑到的问题。”这一时期,剑桥大学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发生兴趣的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学说论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B.《共产党宣言》指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C.《资本论》中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以解决经济危机的理论
D.马克思主义学说使一些经济学家觉悟提高
18. 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
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
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
C.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
19. 有学者说:“俄国革命(十月革命)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它是欧洲国家,然而它又超出欧洲之外,甚至与欧洲对立。”下列史实能印证该学者观点的有
①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 ②革命冲破了帝国主义阵线
③革命指导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 ④革命第一次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 右图所示海报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西欧实现了一体化
B.美国努力扶植西欧
C.欧洲重视提高妇女的地位
D.欧洲社会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小题12分,第22小题11分,第23小题12分,第24题13分,第25题12分,共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12分)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与政府的经济政策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无论商王或周王室,都有大批商贾为之采购珍奇物品。如商王室设有“多贾”管理王室商业。……多贾还供献香酒,参与商王祭祀祖先的仪式。“丁已小雨,佑多贾以鬯[chàng,祭祀用的香酒]”……,可见多贾在王室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
材料二 末作奇巧(指商业、手工业)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意为工商业一日之利,可供五日之需)。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春秋)管仲《管子·治国》
材料三 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
——(宋)陈亮《四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商周时期的商业状况。由此看出当时政府的商业政策是什么?(3分)
(2)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时期管仲提出了怎样的经济政策?依据材料二分析管仲提出这种经济政策的理由。(4分)
(3)材料三反映的主要经济观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提出此观点的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业发展与经济政策的关系。(1分)
22.(11分)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祚(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
——(明)张燧《千百年眼》
材料二 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
——据钱穆《秦汉史》整理
材料三 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封建”指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汉王国对中央构成哪些方面的威胁?汉代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实践的效果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5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行省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3分)
23 .(12分)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而五四运动以来大幅前进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全面提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当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第一首民国国歌的时候,“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已由革命派的意向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的趋势。
——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材料三 在日本军国主义者野蛮侵略下……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这场战争也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是通过在这场战争中的实际观察,才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旧邦新造”反映了革命派怎样的意向?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以孙中山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是如何“揖美追欧”的?(4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4分)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地位的理解。综合上述材料,从政治角度归纳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因素。(4分)
24.(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三
第十五条 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并享有皇帝的尊称,是国家的元首……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2分)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已为世人所公认”,并分析其积极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有衡”的?(4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德国政体的特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皇帝与英国国王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2分)
25.(12分)美欧关系错综复杂,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1年北约组织的最高军事领导人艾森豪威尔宣称:“只要欧洲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各国居民便无法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应有的成就……然而满足于目前而对
未来的美好前景毫无向往的人们,是无法确保他们自己的安全权的。只有以联邦的形式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获得欧洲的安全,才能继续对西方的文明与进步作出贡献。”
——[法]让·莫内《让·莫内回忆录》
材料二 法国总统蓬皮杜在(1972年)巴黎会议开幕式致辞中说:“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我们有8个国家通过大西洋条约与之结成了联盟。我们同这个伟大国家的关系是如此密切,欧洲统一起来反对美国的任何想法都是荒谬的。但是,恰恰是这种密切关系使得欧洲对于美国必须保持其个性。西欧的自由要归功于当年美国军人的决定性伸入,西欧靠美国之助才得以重建,现在还凭借与美国结盟以求得安全;欧洲决不能脱离美国。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为独立的实体。”
——[法]格罗赛《战后欧美关系》
材料三 1995年12月签署的《跨大西洋关系新纲要》写道:“我们,美利坚合众国和欧洲联盟……在一起,我们促使对手变为盟友,专制变为民主。在一起,我们架构起保障我们安全和经济强盛的合作机构和模式。这些都是史诗般的成就。今天我们面临国内外新的挑战。为迎接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为我们服务得如此之好的伙伴关系……”
——叶江《解读美欧: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美欧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美国支持欧洲联合的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美国实现其意图的措施。(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总统对美欧关系的定位。并说明其原因。(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诗般的成就”的突出表现和美欧关系的未来走向。(2分)
(4)据美欧关系的变化,概括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2分)
淮海中学2017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B
A
A
C
B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D
C
B
A
D
A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小题12分,第22小题11分,第23小题12分,第24题13分,第25题12分,共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12分)
(1)状况:商业受政府监管,并为王室服务。(2分)
政策:保护和扶持商业发展。(1分)
(2)政策:重农抑商。(1分)
原因:发展农业,制约游民;富国强兵(拓展疆域);弃农经商易导致土地荒芜和国家贫弱。(3分)
(3)观点:农商并重,相辅相成。(1分)
原因: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经济观念受到一定冲击;农商并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农商并重可以达到国家治理的最好状态。(3分)
(4)关系:相互影响。(1分)
22.(11分)
(1)封建: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弊端:地方权力过大,中央难以控制。(3分)
(2)威胁:经济上,诸侯王铸造钱币;实施商品专卖,严重扰乱国家的经济秩序,影响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政治上,诸侯王发展个人势力,借以对抗中央,严重威胁中央集权。(3分)
问题:分封制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郡县制是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地方行政制度。(2分)
(3)影响: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1分)
趋势: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逐渐趋于多层次;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加强。(2分)
23.(12分)
(1)意向:建立民主共和国。(1分)
阐释:借鉴美国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建立南京临时政府;(1分)颁布《临时约法》,依据国情,实行责任内阁制。(2分)
(2)原因: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推动国共合作。(4分)
(3)理解: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增强;为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2分)
因素:革命政党的领导;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2分)
24.(13分)
(1)君主立宪制。(2分)议会制度、责任内阁制度、政党制度等。(2分)
影响: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保证了英国社会长期稳定;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政治文明建设产生深远影响。(任答两点2分)
(2)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立,又相互制约;(2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2分)
(3)名为君主立宪,实为君主专制。(1分)近代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逐渐退
出政治。(2分)
25.(12分)
(1)意图: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对抗苏联。(2分)
措施: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组织。(2分)
(2)定位:结盟同时保持独立性。(1分)
原因: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西欧依靠美国求得安全;西欧的自由依赖美国而重建。(任意两点,2分)保持独立性原因:欧洲联合实力强大。(1分)
(3)表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分)
走向:合作与冲突并存。(1分)
(4)因素: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际局势。(任意两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