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共同点是遗传物质都是DNA B.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具有完整的生物膜系统 C. 病毒进入原核细胞后,细胞内的溶酶体会将其“消化”‎ D. 病毒能够借助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的核糖体来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真核细胞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依赖于宿主细胞生存。‎ ‎【详解】病毒可以分为DNA病毒和RAN病毒,遗传物质是DNA或RAN,A项错误。生物膜系统由核膜、细胞器膜、细胞膜构成,原核生物无核膜和具膜结构的细胞器,不能构成完整的生物膜系统,B项错误。原核细胞内无溶酶体,C项错误。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通过宿主细胞的原料和场所合成自身的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重新将DNA或RNA与蛋白质外壳组合成子病毒,D项正确。‎ ‎【点睛】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比较:‎ 病毒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细胞结构及相应的特点 ‎1、无细胞结构,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组成 ‎2、只能寄生,所以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3、根据其寄主可以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即噬菌体)‎ 细胞壁 肽聚糖(用溶菌酶去除,青霉素也能)‎ 支原体无细胞壁 ‎(植物细胞)纤维素和果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细胞膜 十分相似 细胞质 仅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无线粒体、叶绿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除核糖体外有线粒体、叶绿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细胞核 最本质的区别 无核膜 有核膜 只有拟核(大型环状DNA),无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也无核仁 有核膜包裹的真正的细胞核 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染色体),有核仁 遗传物质(及分布)‎ 多数的是DNA(如噬菌体,乙肝病毒)‎ 少数的是 RNA(如烟草花叶病毒、艾滋病毒、流感病毒、非典病毒)‎ DNA(无论是细胞质遗传物质还是细胞核遗传物质都是DNA)‎ 拟核,质粒 细胞核中染色体上,线粒体,叶绿体,质粒(如酵母菌)‎ 代表生物 噬菌体,乙肝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艾滋病毒、流感病毒、非典病毒 细菌(杆菌、球菌、硝化细菌、乳酸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单细胞动物(变形虫、草履虫)、真菌(酵母菌、霉菌)、动物、植物(衣藻)‎ ‎2.玉米种子的萌发是种子的胚从相对静止状态变为生理活跃状态,并长成营自养生活的幼苗的过程。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萌发过程中,主要以被动运输的方式从外界吸收水和无机盐 B. 在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加强,导致细胞内有机物的总量一直减少 C. 萌发过程中,各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但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D. 种子萌发初期增加的主要元素为C元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种子萌发过程基本上包括种子吸水,贮存组织内物质水解和运输到生长部位合成细胞组分,细胞分裂,胚根、胚芽出现等过程。同时萌发中的种子呼吸作用会逐渐加快,酶的活性逐渐加强,代谢活动逐渐旺盛,种子开始萌发,最终发育成幼苗。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内部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变化。‎ ‎【详解】无机盐主要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种子萌发时吸收无机盐是主动运输,A项错误。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在代谢的基础上生长、分裂,细胞的数量增多;虽然每个细胞中的DNA含量不变,但细胞数量增多,因此种子中的核酸总量增加,B项错误。萌发过程,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但遗传物质不变,C项正确。种子萌发初期,需要从外界吸收大量的水,主要增加的元素是氧元素,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易错选项是B项,在萌发过程中还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要消耗掉有机物,多数有机物的的量会减少,但随着细胞数目的增多,核酸的总量是增加的。‎ ‎3.结构与功能相统一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叙述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 叶绿体内类囊体膜堆叠使膜面积增大,利于光能充分利用 B. 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神经递质受体蛋白 C. 细胞骨架能维持真核细胞的形态,它与细胞的物质运输等活动有关 D. 线粒体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有利于附着更多的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叶绿体中的类囊体是光合作用中光反应的场所,上面分布了光和色素,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络结构,不仅在维持细胞形态,承受外力、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还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 ‎【详解】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上,类囊体膜堆叠使膜面积增大,有利于吸收、传递和转换更多的光能,A项正确。神经细胞轴突为突触前膜,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而没有受体蛋白,神经细胞树突或胞体有受体蛋白,B项错误。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有关,维持细胞内部的相关稳定,C项正确。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所以其向内突出形成嵴,有利于附着更多的有氧呼吸酶,D项正确,故选B。‎ ‎【点睛】‎ 结构是物质系统内部的组织形式,功能则是物质系统在与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行为、效能。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总起来讲是“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作用于结构”,即一方面,有什么样的结构就产生什么样的功能,而另一面,功能反作用于结构。功能的异常发挥,会引起结构的改变。‎ ‎4.自噬作用是普遍存在于大部分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现象,是溶酶体对自身结构的吞噬降解,它是细胞内的再循环系统。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自噬作用 A. 为细胞内新细胞器的构建提供原料,即细胞结构的再循环 B. 吞噬细胞吞噬受病毒感染的细胞 C. 衰老的细胞进入编程死亡过程中的细胞内的吞噬 D. 清除降解细胞内受损伤的细胞结构、衰老的细胞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自噬作用指的是细胞将自身内容物裹入到囊泡结构来破坏内容物,是溶酶体对自身结构的吞噬降解。‎ ‎【详解】通过自噬作用,水解酶可以将一些内容物水解,如一些蛋白质水解后的氨基酸可以为细胞内新细胞器的构建提供原料,A项属于自噬作用。自噬作用针对的是自身结构,而病毒属于非己的成分,吞噬细胞吞噬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属于免疫功能的体现,B项不属于自噬作用。通过自噬作用可以清除、降解衰老的细胞,以及受损的细胞结构,衰老的细胞器,C、D两项属于自噬作用,故选B。‎ ‎【点睛】细胞自噬的意义:细胞自噬与细胞凋亡、细胞衰老一样,是十分重要的生物学现象,其参与调节细胞物质的合成、降解和重新利用之间的代谢平衡,影响到生物生命过程的方方面面。自噬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耐受饥饿,清除细胞内折叠异常的蛋白质或蛋白质聚合物、受损或多余的细胞器,促进发育和分化,延长寿命,清除微生物等。‎ ‎5.与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甘油的速率与其膜上的载体数量无关 B. 温度影响物质跨膜运输速率只是因为影响了膜的流动性 C. 海带细胞通过被动运输积累碘离子等溶质,通常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 D. 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渗透压逐渐减少 ‎【答案】A ‎【解析】‎ ‎【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小分子和离子物质的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主动运输是通过消耗能量,膜运输蛋白由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逆浓度梯度转运离子或分子的运输方式。自由扩散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穿膜运输的方式,被运输的小分子物质在膜两侧存在浓度差,即可顺浓度进行扩散。‎ ‎【详解】甘油是脂溶性小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的协助,A项正确。‎ 温度不但能影响膜的流动性,还能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能量,进而影响主动运输的过程,B项错误。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碘离子,所以其细胞液的浓度会比较高,而质壁分离要求细胞液的浓度低于细胞外液浓度,所以海带细胞在海水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C项错误。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由于失水,会使细胞液的渗透压升高,D项错误,故选A.‎ ‎【点睛】“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巧判断:通过分析列表,不难发现,几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异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⑴运输是否需要能量供应;⑵运输是否需要载体协助;⑶物质浓度的高低。归纳判别技巧如下 首先看是否需要能量 其次看是否需要载体 具体跨膜运输方式 实例 不需要 为被动运输 需要 为协助扩散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等 不需要 自由扩散 水分子,气体分子(O2、CO2)、尿素、脂溶性物质(苯、乙醇、甘油、脂肪酸)等 需要 为主动运输或胞吞、胞吐 需要 主动运输 小肠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和无机盐等 不需要 胞吞(胞内→胞外)‎ 变形虫的摄食,人体白细胞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以及衰老的红细胞 胞吐(胞外→胞内)‎ 抗体的分泌等 ‎6.分别将等量的A、B两种不同生物新鲜的同种组织的样品进行研磨,过滤制得提取液后,平均分成若干组,调节一系列pH后转移到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在温度为‎35 ℃‎的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过氧化氢剩余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酶没有失活,则在相同pH条件下,A组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大于B组 B. 若将pH由11调到9,则A组过氧化氢酶活性小于B组 C. 在相同pH条件下,A、B两组的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提取液中过氧化氢酶含量不同 D. 若改变反应温度,则A、B两组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会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依据题意,在提取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的酶的活性越高,过氧化氢剩余量就越少,反之过氧化氢的酶的活性越低,过氧化氢剩余量就越多。过酸过碱都会使酶失去活性,从曲线中可以看出,PH为7时,过氧化氢的剩余量是最少的。‎ ‎【详解】从曲线可以看出,在相同PH条件下,A组的剩余量大于B组,说明A组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小于B组,A项错误。PH为11时过氧化氢酶已经完全失去活性,再把PH调到9,酶活性不会恢复,也就不能再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B项错误。在相同pH条件下酶的浓度不同,底物的分解速率不同,C项正确。温度的改变不会影响酶的最适PH,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以H2O2酶为例,考查PH对酶活性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文字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非选择题 ‎7.我国热带植物研究所在西双版纳发现一个具有分泌功能的植物新种,该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的局部图如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A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则结构A为_______________.F能实现相邻细胞间信息交流,则F为_______________.‎ ‎(2)将该植物的正常活细胞浸在质量分数为1%的健那绿染液中,图中被染成蓝绿色的结构是__________.(填字母)‎ ‎(3)该细胞中磷脂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中文名称)‎ ‎(4)经检验该植物细胞的分泌物含有一种多肽,请写出该多肽在细胞中从合成至分泌出细胞的“轨迹”:___________________(用“→”和字母表示).研究该轨迹一般采用__________法.‎ ‎(5)与蓝藻相比,该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核孔 (2). 胞间连丝 (3). E (4). 内质网 (5). B—C—M—G—N (6). 同位素标记 (7). 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该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的局部图,其中结构A为核孔,B为核糖体,C为粗面内质网,D为滑面内质网,E为线粒体,F为胞间连丝,G为高尔基体,M和N为囊泡。‎ ‎【详解】(1)结构A为核孔,其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高等植物相邻细胞之间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图中F为胞间连丝。‎ ‎(2)结构E为线粒体,其能被质量分数为1%的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 ‎(3)磷脂属于脂质,其合成场所是内质网。‎ ‎(4)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因此,该多肽在细胞中从合成至分泌出细胞的“轨迹”:B核糖体→C内质网→M囊泡→G高尔基体→N囊泡,可以用同位素标记法标记氨基酸,通过追踪氨基酸的位置来研究“轨迹”。‎ ‎(5)蓝藻是原核生物,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该植物是真核生物,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8.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茶叶制作工艺中,有手工或机械揉搓、热锅高温炒制、晒干等方法。请分析回答问题:‎ ‎(1)茶叶细胞中存在众多种类的酚类物质与酚氧化酶,酚氧化酶能使无色的酚类物质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质.绿茶颜色为绿色,则制取过程中必须采用的关键工艺是_______.这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茶树的 Rubicon 酶具有“两面性”,在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 与CO2反应,在O2 浓度较高时,则催化C5与O2反应。Rubicon酶的存在场所应为_____________,其“两面性”可能因为在不同环境中酶的___________发生变化导致其功能变化。‎ ‎(3)油茶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运输至油茶果实积累,叶片为“源”,果实是“库”。为研究库源比(果与叶数目比)和叶片光合作用的关系,对油茶植株进行了处理,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则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摘除果实,则叶片的净光合作用将会减小,尝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热锅高温炒制 (2). 高温使酶失活 (3). 叶绿体基质 (4). 空间结构 (5). 库源比越大,叶片净光合速率越高 (6). 摘除果实,叶片光合产生的有机物无法运输到果实,有机物在叶片中积累,导致叶片光合速率降低,呼吸不变,从而净光合速率降低 ‎【解析】‎ ‎【分析】‎ 酚氧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会因为空间结构的改变而失去活性。光合作用的过程根据对光的需求情况可以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暗反应又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两个阶段,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 ‎【详解】(1)绿茶制取过程中为了保证绿色,防止酚氧化酶能使无色的酚类物质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质,必须先进行热锅高温炒制,高温会使酚氧化酶失去活性,从而保证了绿茶是绿色。‎ ‎(2)Rubicon酶催化C5与CO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该过程为暗反应阶段,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Rubicon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结构决定功能,Rubicon酶在不同的环境中催化的反应不同,可能与其空间结构有关。‎ ‎(3)由图可知,Ⅰ、Ⅱ、Ⅲ组的库源比大小关系是Ⅰ>Ⅱ>Ⅲ,净光合速率的大小关系也是是Ⅰ>Ⅱ>Ⅲ,所以推断库源比越大,叶片净光合速率越高,摘除果实后,会导致库源比减小,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会在叶片中积累,导致光合速率降低,而呼吸速率不变,所以净光合速率降低。‎ ‎【点睛】本题的(3)小题是难点,需要理解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有一部分要用于呼吸作用被分解,这样在单位时间内测到有机物的变化值实质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差值,称为净光合速率,因此总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与净光合速率的和。‎ ‎9.下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下图乙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 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 mol/L的乳酸溶液,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________,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________________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 ‎(2)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 ________右侧液面。‎ ‎(3)一种新的制药工艺,用图甲所示人工膜包裹药物制成小球,运输到患病部位,将药物送入细胞,此实例利用了细胞膜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载体蛋白 (2). 葡萄糖和乳酸 (3). 等于 (4). 低于 (5). 一定的流动(流动)‎ ‎【解析】‎ ‎【分析】‎ 从图乙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乳酸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二者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当细胞处在无氧环境时,细胞产生的能量没有变化。‎ ‎【详解】(1)从图乙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乳酸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二者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当细胞处在无氧环境时,细胞产生的能量没有变化,而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所以葡萄糖和乳酸的运输都不受影响。‎ ‎(2)在单位体积的1mol/L的葡萄糖溶液和1mol/L的乳酸溶液中,溶质分子数相等,水分子数也相等,葡萄糖分子和乳酸分子都不能通过以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半透膜,此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图乙中蛋白质①是运输葡萄糖的载体,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A侧溶液浓度下降,B侧溶液浓度上升,则水分从左侧运输到右侧,则左侧液面将低于右侧液面。‎ ‎(3)人工膜包裹大分子后,容易进入细胞,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膜结构、渗透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解释现象的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0.某研究小组对不同温度下密闭容器中水稻种子储存过程中每隔 12 小时的 CO2 生成速率相对值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CO2生成速率 贮藏时间 ‎12h ‎24h ‎36h ‎48h ‎60h ‎72h ‎84h ‎96h 温度 ‎0.5℃‎ ‎4.8‎ ‎3.6‎ ‎2.7‎ ‎2.5‎ ‎2.3‎ ‎2.1‎ ‎2.0‎ ‎1.9‎ ‎25℃‎ ‎47.2‎ ‎45.1‎ ‎37.8‎ ‎35.5‎ ‎34.6‎ ‎—‎ ‎—‎ ‎—‎ ‎(注:CO2 的生成速率单位为 mL•kg-1•h-1;“-”表示未测定)‎ ‎(1)由上表可知,‎0.5℃‎条件下水稻种子的CO2生成速率较‎25℃‎条件下低,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CO2生成速率逐渐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___________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 ‎(2)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 取两个水稻种子,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将甲、乙瓶分别置于‎25℃‎和‎0.5℃‎的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CO2浓度 ,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CO2的生成速率。 ‎ 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 ‎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 (2). 由于种子进行细胞呼吸需消耗O2释放CO2,密闭容器中 CO2 浓度增加,O2 浓度减少,在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种子的细胞呼吸 (3). O2 (4). 生长状况相同(成熟程度一致)的水稻种子 (5). 每个温度下有多个且等量的种子 ‎【解析】‎ ‎【分析】‎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温度为‎25℃‎比‎0.5℃‎条件下CO2生成速率要快很多,但随着时间的延迟,二氧化碳的生成速率逐渐的减慢,‎25℃‎条件下,72h后CO2的生成停止。‎ ‎【详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细胞呼吸是酶促反应,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所以与‎25℃‎相比,‎0.5℃‎条件下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导致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越来越高,氧气含量减少,导致细胞呼吸减弱,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O2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 ‎(2)生物实验的原则是控制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可重复原则,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其它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所以选用的水稻种子应该生长状况相同,每个温度下种子的数量不能太少,但数目要相等。‎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温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应用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解决生产实践之中的问题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11.豆豉,是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经由大豆发酵制成。参与发酵的主要菌种有酵母菌,毛霉等菌种。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 ‎ 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研究的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A、B均放在适宜条件下发酵,这里的适宜条件属于__________变量。‎ ‎(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____________。‎ ‎(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 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但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 ‎(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脂肪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分离得到发酵液中的某种菌并统计菌种数,可将发酵液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为____________。‎ ‎【答案】 (1). 菌种,发酵时间 (2). 无关变量 (3). 好氧菌 (4). 延长发酵时间,继续观测发酵效果,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 (5). 多肽和氨基酸 (6). 甘油和脂肪酸 (7). 稀释涂布平板法 ‎【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可借鉴腐乳制作的相关原理,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1)菌种的选择是影响豆豉发酵的主要因素,另外对发酵的时间要严格掌控,找到最佳发酵时间,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的不同,温度属于无关变量。‎ ‎(2)容器内上层为有氧环境,底层为无氧环境,若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则说明该发酵菌是好氧菌。‎ ‎(3)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延长发酵时间继续进行实验,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 ‎(4)大豆到豆豉的过程中,蛋白质被蛋白酶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被脂肪酶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点睛】本题考查豆豉的制作及相关探究实验,要求考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能正确区分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识记腐乳制作的原理,能进行迁移应用;能根据题干信息推断该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2.‎ ‎《战狼2》它不仅给我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让我们认识了一种强大的病毒——埃博拉病毒。男主冷锋在关键时候患上这种病毒,结果引来大家的巨大恐慌,冷锋注射的疫苗是具有抗埃博拉病毒功能的血清,下图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要想获得大量的埃博拉病毒抗体基因,可以采用__________技术。在该过程中加热至90-‎95℃‎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组DNA中除了含有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工程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以λ噬菌体作为运载体,受体细胞是哪一类生物?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过程产生的特定的单克隆抗体在诊断的应用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至少回答两点)。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用_____与分离出的病毒进行特异性检测。‎ ‎【答案】 (1). PCR (2). 使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解旋为单链 (3). 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4).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5). 细菌 (6). λ噬菌体专一性侵染细菌 (7). 准确、高效、简易、快捷 (8). 单克隆抗体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是通过制备抗埃博拉病毒的单克隆抗体操作流程图,考查基因工程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知识。‎ ‎【详解】(1)扩增目的基因可以采用PCR技术,PCR技术中,利用DNA热变性,加热使DNA的双链解旋为单链。‎ ‎(2)基因表达载体上含有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合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即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3)λ噬菌体是一种DNA病毒,专门侵染细菌(大肠杆菌),所以λ噬菌体作为运载体时,对应的受体细胞要选择细菌。‎ ‎(4)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在医学诊断上有准确、高效、简易、快捷等特点,对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利用抗原-抗体-杂交原理,用单克隆抗体与分离出的病毒进行特异性检测。‎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楚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1、获取目的基因(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或、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这也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植物、动物、微生物)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DNA分子杂交技术,分子杂交技术、抗原抗体杂交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