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八中2016-2017上学年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命题人:郭志萍
审核人:高三历史备课组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选项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
A.春秋鼎盛 B. 问鼎中原 C.钟鸣鼎食 D. 三足鼎立
2. 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这表明先秦时期 ( )
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 B.等级政治走向消亡
C.思想领域百家争鸣 D. 宗法礼制逐渐崩溃
3. 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材料表明军机处( )
A.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超出了君主控制的范围
C.提高了办事的行政效率 D.权力超越了预期的设想
4. 《秦律》规定,有事必须以公文的形式书面请示,不得口头请示或托人代达。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国家统一的行政手段
B.确保行政信息的真实性
C.构建君主专制的纠错机制
D.保障皇帝政令畅通无阻
5.唐朝时建立三司会审制,即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三者共同审理案件,称“三司推事” , 到清时,除沿用“三司”制外,如遇重大案件,则实行九卿会审制,即刑部、大理寺、 都察院会同吏、户、礼、兵、工部和通政司的官员共同审理。上述制度规定的实行 ( )
A.表明监察机构逐渐呈现出独立性
B.利于增强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易造成权力交叉,行政效能低下
D.使君主的权威不断得到强化
6. 读“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该表反映了
A.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
B.北方经济遭到战乱的严重破坏
C.经济重心向南移的趋势
D.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已经完成
7. 唐初诏令男20岁、女15岁即要结婚成家。唐玄宗又敕令,男15岁、女13岁,听婚嫁。其中目的是( )
A.促进一家一户生产方式的增长
B.促进男女平等观念的形成
C.打压早婚早育的传统风俗习惯
D.恢复社会稳定维护封建统治
8.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
A.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9.春秋初年,郑恒公迁都新时,因得大商人的资助而与之订立盟约。双方约定:只要商人不背叛国家,国家就不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的经营。这个盟约的签订( )
A.导致工商食官制度的瓦解
B.表明重商政策的实施
C.体现商人经营自主性增强
D.推动阶级结构的剧变
10. 唐朝时广东地区“岭南之田,所种惟稻”,到明清时,出现了“惟知贪财重利,将土地多种龙眼、甘蔗、烟叶之属,以致民富而米少”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
A.农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农作物产品逐步商品化
C.小农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11.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萧何曾说:“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表明,在汉代( )
A.购买田宅是藏富传家的重要手段
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勤俭节约是为官执政的行为准则
D.土地兼并现象尚不普遍
12. 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则占到54.5%;而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已占59.1%,以北则为40.9%。这一变化 ( )
A.表明了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B.导致了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推动了对外贸易通道的变化
D.加剧了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
13. 宋代徽人“族人业无所就,令可治生理财。族中子弟不能读书,又无田可耕,势不得不从事商贾者,族众或提携之,或从亲友处推荐之,令有恒业,可以糊口。”这表明当时( )
A.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B.血缘关系是徽商集团纽带
C.徽州地区的商业发达 D.重农抑商观念已经被打破
14. 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雍正帝意在
A.强调重农意识 B.关心百姓疾苦
C.申饬官员无能 D.关注地方稳定
15. 先秦某位思想家主张:“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其意在说明
A. 重义轻利的观念利于国家统治
B.以德治民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C.改善民生与思想教化相辅相成
D.政治教化以百姓富裕为前提
16. 在思想文化方面,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其相同点是
A.强化儒家伦理道德 B.禁绝其他思想学派
C.激起社会强烈反抗 D.解决意识形态问题
17. 北宋经学家石介在《中国论》中说:“乃有巨人名曰佛,自西来入我中国;有庞眉名曰聃,自胡来入我中国,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其言论意在
A.通过文化融合缓和民族关系
B.反对文化交流保护华夏文明
C.削弱佛道冲击意图复兴儒学
D.宣扬华夷观念维护北宋统治
18. 清初学者颜元对当时某一现象评论道:“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由此可以推断( )
A.程朱理学不受重视 B.空谈心性的理学受到批判
C.妇女教育受到重视 D.儒者忠君报国值得称道
19. 顾炎武既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又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乾隆、嘉庆学者推崇其考据学之建树,而道光、咸丰学者则重视其经世致用之学。这一学风的变化折射出( )
A.学者重视近代科学技术
B.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松动
C.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巨变
D.清朝后期社会危机加剧
20. 王阳明在主持山东乡试时,引用《论语》中“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作为试题。这体现了他 ( )
A.强调知行合一以遏止伪善
B.传播致良知以提高修养
C.借助科举以灌输心学理论
D.秉承道统论以维护纲常
21. .“关公战蚩尤”是流传较广的一则神话。据考证,该神话以片段形式散见于御祭文、类书、道藏经、笔记小说、盐法类政书、地方志书中,有多种文本流传。它先经佛教原创,后有道教加工、俗世确立信仰,最终进入地方编年史,成功地对接了正史。这说明( )
A-神话能反映人们的价值追求
B.神话因荒诞而缺乏研究价值
C.佛道合流颠覆社会意识形态
D.研究神话叙事必须溯源而循
22. “京剧的形成是有清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清代戏曲一方面是各种声腔纷纷兴起,互相争胜;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实行新的综合。没有新的综合,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材料反映了( )
A.京剧已成为“百戏之祖” B.京剧艺术经融合而推陈出新
C.京剧是古代戏曲的高峰 D.京剧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
23. 北宋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述海上航行情形“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材料可以论证中国古代( )
A.经验与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B.重视科技运用与思想迷信两者并存
C.天文科学研究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D.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特点
24. 《墨梅图》是写意画中的精品,画中题诗为:“吾家洗砚池头数,个个花开淡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在人间。”观察绘画和题诗可以得知( )
A.宋代花鸟画艺术造诣高超
B.风俗画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象
C.中西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D.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影响深远
25.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千八百里
西南夷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
B
葛洪《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火药发明于东晋时期
C
《清明上河图》描绘大量商人、商船、店铺画面
北宋东京是繁华的商业都市
D
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花机图”
近代科技在明代取得突破性进展
26. 公元前415年,雅典发生毁坏神像案,迅即被与酒会联系在一起。报案者称,虽然没有目睹神像被毁的过程,但以前经常看到阿西比德和他的同伴一起聚饮,其间诸多可疑言行,定为他们所为,结果身为雅典将军的阿西比德及其同伴均判有罪。材料表明在古代雅典城邦( )
A.私人生活空间不被尊重
B.众人都生活在城邦集体之中
C.个人都有参与城邦管理的权利
D.集会只能在市政广场举行
27. 《十二铜表法》规定:如债务人仍不能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可
以将其押致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15磅,愿减轻者听便。材料反映罗马法的基本特点是
A.保护平民利益,打击贵族特权 B.保护私人财产,注重公平原则
C.注重法律程序,保证司法平等 D.保护罗马共和国境内所有居民
28. “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这段话主要体现( )
A.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观点 B.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主张
C.宗教改革王权至上的思想 D.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精神
29. “他呼吁世俗权力,要求国家驾驭宗教;他谴责教士不同于俗人是欺人之谈;他力劝人们在《圣经》中找寻真谛。”他的主张
A.完全否定了提倡人性反对神性的主张
B.逐渐破除教会神权对世俗领域的禁锢
C.极大阻碍时人获得灵魂救赎的自主权
D.深刻彰显反专制和求民主的时代精神
30. 与同时期法国相比,18世纪早期英国的启蒙思想家较少对现实政治进行批判,而更多的是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对未知科学领域的探索。英法启蒙思想家出现上述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水平的差异 B.政治制度的差异
C.文化环境的差异 D.国际地位的差异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材料一 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即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士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然事实上,所谓官僚阶级,总是以自利为先,国事为后的。无以防之,势必至于泛滥不可收拾。所以防弊之法,论者虽不以为然,然事实上卒不能废,且只有日益严密。
——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九品中正制的用人标准,并分析唐代“自由竞选”的进步之处。(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元朝对行省官员采取的“防弊之法”及其对政府运作的积极作用。(8分)
32. 材料 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的几大要素:一是社会化大生产;二是技术推动;三是
充分的商品化经济;四是本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有自己的土壤。明清时期“中国除了技术不够发达外,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所需的物质条件都已具备。”
据材料并结合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状况,论证上述观点。(对材料中的观点赞成、反对或其它观点均可,应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12分)
33. 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 ,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文》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差出口有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万两。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5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