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淮阳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10月月考试卷(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河南周口淮阳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10月月考试卷(有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淮阳中学2016—2017 (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化学试题 命题人:晋璞 审题人:葛新义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He-4 C-12 N-14 0-16 Na-23 M g- 24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Mn-55 Fe-56 Cu-64 Zn-65‎ I卷 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每10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食品干燥剂在食品加工、储存中应用非常广泛。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对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P20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 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2.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沖洗 D.做蒸馏实验时,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爱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与微粒直径大小有关 ‎ ‎ 氨气的水溶液能导电,因此是NH3电解质 C.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为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 D.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钠,溶液中有固体析岀 ‎ ‎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L-1的Ca(ClO)2溶液中含ClO-数目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C12分别与足量的Fe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分别为2NA 、3NA C.室温下21.0g乙烯和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 D.1mol -0H 与 11mol含电子数均为 9 NA ‎5.下列反应能用化合直接制得的是()‎ ‎①FeCl2 ②FeCl3 ③Fe(OH)2 ④Fe(OH)3 ⑤Cu2S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全部 ‎6.下列有关实验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瓶口出现大量暈白雾 B.将新制的氯气通入AgNO3溶液中,白色沉淀生成.‎ C.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棕色的烟,加水溶解后可得蓝绿色溶液 D.用洁净的铂丝沾取碳酸钾粉末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可观察到明亮的紫色火焰 ‎7.已知NH4CuSO3与足量的1mol•L-1硫酸溶液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①有红色金属生成 ②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溶液呈现蓝色。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 B. 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 C.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 D. 1mol 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0.5mol电子 ‎8.室温下,下列各组粒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0的溶液中:K+、ClO-、CH3CHO、SO42- ‎ B.Ba(OH0)2溶液中:K+、AlO2-、NO3-、Na+ ‎ C.加人KSCN显血红色的溶液中:I-、NO3-、SO42-、Fe2+ ‎ D.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10-10mol?L-1的溶液:Na+、Mg2+、SO42-、Cl-‎ ‎9.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10.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A.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B.单质沸点的高低 C.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二、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己知:‎ ‎(1)Al(0H)3的电离方程式:Al02- +H++H2O Al(0H)3 A13++30H-‎ ‎(2)无水AlCl3晶体的沸点:182.9℃,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AlCl3=Al3++3Cl-‎ ‎(3)PbS04难溶子水,易溶于醋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PbSO4 + 2CH3COONa =Na2S04 + (CH3COO)2Pb ‎ 则下列关于A1(0H)3、AlCl3和(CH3COO)2Pb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均为强电解质 B.均为弱电解质 C. 均为离子化合物 D.均为共价化合物 ‎ ‎12.向质量分数为2a%,体积为1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c1mol • L-1的稀H2SO4 中加入VmL'的水,使之质量分数为a%,此时物质的量浓度为c2mol • L-1,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V<10  2c2=c1 B.V>10  2c2=c1 ‎ C.V>10  2c2<c1 D.V>10  2c2>c1‎ ‎13.下列图像中的曲线(纵坐标为沉淀或气体的量,橫坐标为加入物质的量),其中错误的是()‎ A.图A表示向含H+、Mg2+、Al3+、NH4+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沉淀量的关系曲线 ‎ B.图B表示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直至过量产生沉淀量的关系曲线 ‎ C.图C表示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滴加盐酸产生CO2气体的关系曲线 ‎ D.图D表示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最的关系曲线 ‎ ‎14.下列溶液中,急啊热后颜色一定变浅的是()‎ A.稀氨水和酚酞溶液 B.溶有S02的品红溶液 C.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 D.滴有酚酞的Na2C03溶液 ‎15.常温常压下某CO2、H2、CO的混合气体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2、H2、CO的质量之比可能为( )‎ A.13:8:27 B.13:9:27‎ C.26:16:27 D.286:8:27 ‎ ‎16.海水是重要的资源,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②中,应先通CO2 ,再通NH3 ‎ B.步骤③可将MgCl2·6H2O晶体在空气中直接加热脱水 ‎ C.步骤④、⑤、⑥反应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 D.除去粗盐中的 SO42-、Ca2+ 、Mg2+ 等杂质,加入试剂及相关操作顺序可以是:NaOH溶液→BaCl2 溶液→Na2CO3 溶液→过滤→盐酸 ‎17.某温度下,某碳酸钠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a%,;若分别向其中加入m molNa2CO3•5H2O和n mol Na2CO3,可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Na2CO3•10H2O。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可能是40,m>n B.a可能是40,m=n ‎ C.a可能是30,m>n D.a可能是30,m<n ‎1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Fe3O4溶于足量稀HNO3中:Fe3O4+8H+= Fe2++2Fe3++4H2O B.NH4HCO3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混合:HCO3-+Ba2++ OH-=BaCO3↓+ H2O C.将过量的SO2+ClO-+ H2O= HClO+HSO3-‎ D.将0.2mol•L-1NH4HCO3溶液与0.3 mol•L-1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2Al3++3SO42-+3Ba2++6OH-=2Al(OH)3 ↓+ 3BaSO4↓‎ ‎19.CuS04、Fe2(S04)3、H2SO4的混合溶液100mL,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虑水解),且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mol•L-1,则此溶液最多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 A.5.6g B.11.2 g C.22.4 g D.33.6g ‎20.如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B.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 C.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反应生成的乙和丙都属于单质 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三、填空题 ‎21.(14分)某无色溶液,由 Na+、Ba2+、Al3+、Cl-、AlO2-、MnO4-、CO32-、SO42-中的若干离子组成,将溶液平均分为两份置于两支试管:‎ ‎①取其中一支试管,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溶液;‎ ‎②在①所得溶液中加入硝酸化的AgNO3,出现白色沉淀;‎ ‎③取另一支试管,先加入过量的HCl酸化,再加入过量的NaHCO3溶液,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甲,甲的质量为3.9g;‎ ‎④在③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乙析出。‎ 根据上述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 ‎(2)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 ‎(3)判断沉淀乙成分的方法是______。‎ ‎(4)写出实验①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5)通过实验③可知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______,原溶液中该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22.(12分)NO分子曾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但随着“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功能的发现,现在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明星分子”,回答下列问题: ‎ ‎(1)NO的危害在于 。‎ a.破坏臭氧层 b.参与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c.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 d.当它转化为N2后使空气中O2含量降低 ‎(2)在含有Cu+的酶的活化中心,亚硝酸根离子(NO2-)可转化为NO,写出Cu+和NO2-在酸性溶液中转化为NO的离子方程式      。‎ ‎(3)一定条件下NO可转化为N2O和另一种红棕色气体,方程式为_____ 。‎ ‎(4)将0.05molNO、0.03molO2的混合气体以适当的速率缓慢通入盛有100mL水的集气瓶中,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设溶液体积变化忽视不计)。‎ ‎(5)镁铁混合物4.9g,溶解在过量的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完全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2.24L NO 气体.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烧碱,则可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_。‎ ‎23.(12分)X、Y、Z、W四种物质有如下相互转化关系(其中各X、W为单质,Y、Z为化合物,未列出反应条件)。‎ Ⅰ.若Z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W遇淀粉溶液变蓝,则:‎ ‎①工业上Z有多种用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Z的一种用途:______。‎ ‎②生活中所用的Z加入了碘酸钾,过量X与Y溶液反应时可以得到一种碘酸盐,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Ⅱ.若X是工业上用量最大的金属单质,Z是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则:‎ ‎(1)X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若用下列装置只进行Z+W→X+Y反应(夹持装置未画出);‎ ‎①完成此实验有多步操作,其中三步是:‎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盐酸 c.检验气体纯度 这三步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填字母)。‎ ‎②为保证实验成功,上述装置需要改进,方法是(用文字叙述) 。‎ ‎(3)将3.38gZ加入50ml4mol/Lde 稀HNO3中充分反应,产生112ml的NO(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能产生沉淀。当沉淀量最多时,至少需要加入2mol/L的NaOH溶液 ml.(精确到0.1)。‎ ‎24.(12分)为探究亚硫酸钠的热稳定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加热,并利用受热后的固体试样和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 (1)查阅资料: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受热到600℃才开能分解,且分解产物只有硫化钠和另种固体。如果加热温度低于字600℃,向所得冷却后固体试样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在滴加稀盐酸的整个过程中HSO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趋势为 ; ‎ ‎(2)如果加热温度为700℃,向所得冷却后固体试样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观察到烧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且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反应生生成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 此时在B、C两装置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 。‎ ‎(3)在(2)中滴加定暈盐酸后,烧瓶内除Cl-外还存在另一种浓度较大的阴离子(X)。为检验该阴离子(X),先取固体试样溶于水配成溶液,然后按以下两种 实验方案检验阴离子(X),认为合理的方案是 (填“甲”或“乙”),请说明另一种方案不合理的原因 。‎ 方案甲: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HN03,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离子存在。 ‎ 方案乙:取少量试样溶液于液管中,先如稀HCl,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淀淀生成,证明该离子存在。‎ ‎(4)写出Na2SO3固体加热到600℃以上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高三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 2.D 3.B 4.C 5.A 6.C 7.A 8.B 9.C 10.B 11.D 12.A 13.C ‎ ‎14.B 15.D 16.D 17.C 18.D 19.C 20.A ‎21.(共14分)‎ ‎(1)Ba2+、Al3+、MnO4-  (2分)‎ ‎(2)Na+、AlO2-、CO32- (2分)‎ ‎(3)向沉淀中加入过量HCl,全部溶解沉淀为BaCO3;部分溶解沉淀为BaCO3与BaSO4的混合物。(2分)‎ ‎(4)CO32-+2H+=CO2↑+H2O (2分) AlO2-+4H+=Al3++2H2O (2分)  ‎ ‎(5)AlO2- (2分)  0.1mol (2分) ‎ ‎22. (共12分)‎ ‎(1)abc (2分)‎ ‎(2) NO2-+Cu++2H+=NO↑+Cu2++H2O;(2分)‎ ‎(3)3NON2O+NO2 (2分)‎ ‎(4)0.4mol/L (3分)‎ ‎(5)10g (3分)‎ ‎23. (共12分)‎ Ⅰ: (1)2 NaCl +2H2OH2↑+ Cl2↑ + 2NaOH (2分)   ‎ ‎(2)3Cl2+I-+3H2O=6Cl-+IO3-+6H+;(2分)‎ Ⅱ.(1)3Fe+4H2OFe3O4+4H2; (2分) ‎ ‎(2)①b c a (2分)‎ ‎②在甲、乙装置中间增加一个装有水的洗气瓶;(2分) ‎ ‎(3)97.5(2分)‎ ‎24. (共12分)‎ ‎(1)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2分)‎ ‎(2) 2S2-+SO32-+6H+=3S↓+3H2O; (2分)‎ ‎ B中品红溶液褪色,C中无明显变化。(或B中无明显变化,C中产生黑色沉淀) (2分) 答“B中品红溶液褪色,C中产生黑色沉淀”不得分 ‎(3)乙;(2分) 甲中先加入具有强氧化性的稀HNO3,它能将SO32-氧化成SO42-,不能判定是否生成SO42-。(2分)‎ ‎(4)4Na2SO3Na2S+3Na2SO4(2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