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带答案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带答案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题号 一 二 (一) (二) (三) 三 总分 得分 一、读·书(12 分) 1.书法是汉字独有的艺术形式,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请赏读下面的这幅书法作 品,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 分)   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 分) (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李白)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5)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诗人登临城楼所望到景象的诗句是:回乐烽前沙似 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6)《论语·为政》中,揭示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7)《论语·学而》中,表明一个有修养之人的心境不受别人影响的句子是: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读·思(54 分) (一)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D )(2 分) A.确凿(záo)   攒成(cuán)   倜傥(tǎnɡ)   诅咒(zǔ) B.笃志(dǔ) 盔甲(kuī) 贪婪(lán) 拼凑(còu) C.桑椹(shèn) 蝉蜕(tuì) 曲肱(ɡōnɡ) 倘若(tǎnɡ) D.秕谷(bǐ) 浸满(qìn) 模仿(mó) 和蔼(hé) 解析:D.浸—jìn。 4.下面各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2 分) A.云宵   感慨   人声鼎沸   花团锦簇 B.严厉 驾驶 截然不同 全神贯注 C.脊梁 跨进 浑为一谈 诲人不倦 D.缠络 暮名 不求甚解 废寝忘食 解析:A.宵—霄;C.浑—混;D.暮—慕。 5.下面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 分) A.历史上美丽的楼兰古国,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B.高铁动卧的出现,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能够蜷缩在被窝里旅行,幸福感油然而生。 C.春天,植物园内的樱花绽放,那美景真是美不胜收。 D.网传山东师范大学 74 岁老教授因看错课表旷课,他煞有介事地向同学们道歉。2 解析:D.“煞有介事”的意思是“好像真有这回事似的”,与语境不符,应用“郑重其 事”。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3 分) A.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B.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C.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D.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解析:B.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只有……就……”不能搭配,应为“只要……就……” 或“只有……才……”;C.“提高”与“特色”不能搭配,应将“提高”改为“展现”;D. 存在歧义。可改为“李娟性格懦弱的母亲”。 7.下列语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 分) A.我的令尊大人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每天坚持去跳广场舞,身体棒棒的。 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 C.“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 或桂花树上寻蝉蜕。”这句话中的动词有“爬、折、寻”。“在地上或桂花树上”是修饰说明 “寻蝉蜕”的地点的。 D.“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这句话中的“疲倦不 堪”可换为同义词“疲惫不堪”,语意不改变。 解析:谦敬不当。令尊:敬词,你的父亲,不能指自己的父亲。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2 分) A.《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作者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 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大学》《中庸》 《孟子》合称“四书”。 C.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中的《荷花淀》《芦花荡》两篇小说以白洋淀为背景,讲述了 冀中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写出了中华民族的正气和抗日军民坚毅不屈的精神。 D.《湘行散记》是我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一部散文集,是他构建的“文学湘西”世界的 一块重要拼图。 解析:《朝花夕拾》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可以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 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9.名著阅读。(6 分) (1)同学们去鲁迅博物馆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到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 下面是他们参观后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2 分) 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 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 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C.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 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 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 味无穷。 解析:“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不能来形容“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 二者相矛盾。 (2)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4 分)3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 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 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 有什么法子呢? 上面文字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父亲说“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父亲 要求我背的是《鉴略》。“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表达了“我”被父亲强迫背书的扫 兴、无奈和痛苦的心情。由此可见,儿时的“我”认为父亲是一个对“我”要求过于严格, 完全不顾及孩子心理 的人。 (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0~12 题。(12 分) 童年河 赵丽宏 ①童年就像一条小河,从你生命的河床里流过,它流得那么缓慢,又流得那么湍急,你 无法把它留住,它的涟漪和浪花会轻轻地拍击你的心,让你感觉自己似乎总是没有长大。 ②七岁那年,父亲到乡下接雪弟去上海,可雪弟并不想去。 ③乡下房子的后门外面是一条河,雪弟天天在河边走来走去,他喜欢在河岸玩,喜欢河 边的风吹在脸上的感觉。迎面吹来的风中,有芦苇、树叶和青草的气息,有油菜花的香味。 河岸上种着很多杨树和槐树,浓密的枝叶在空中交织成一团团绿色的云。树上的鸟在唱歌的 时候,河里的鱼也在忙着,它们虽然无声无息,却是水里活泼的精灵。这一切,到了上海就 再也看不见了。 ④阿爹说上海也有河,叫苏州河,比这里的小河宽得多,河里有很多船,小舢板、大帆 船、机器船,来来往往热闹得很。可雪弟还是不想离开乡下,不想离开亲婆。 ⑤亲婆对他说:“雪弟,亲婆也舍不得你离开,不过你妈妈在上海盼你去呢。我的孙子 最听话了,去吧。” ⑥听着亲婆的这些话,看着她没有几颗牙齿的嘴巴一张一合,雪弟突然觉得鼻子发酸, 眼泪就像小虫子在面孔上爬,怎么也赶不走…… ⑦离开乡下老家的情景,就像一幅画。 ⑧一支竹篙在河岸上轻轻一点,木船就摇晃着在河面上滑动了。老家的房子和宅子边的 树浮在河面上,一点点往后退。亲婆站在老宅后门口,一头稀疏的白发在风中飘动,她是这 幅画的中心。 ⑨亲婆的身影越来越小,终于被芦苇的绿荫遮住了。这时,雪弟突然听见很多人在喊他 的名字,一簇簇黑头发在起伏的芦苇梢上一冒一冒地闪现,这是镇上的孩子们在岸上追他呢。 那些孩子跑到石桥,趴在栏杆上大声喊着,摇动的手臂就像风中的芦叶。雪弟听不清他们在 喊什么,只看到石桥在往后退,孩子们的身影渐渐缩小,最后化成眼睛里的模糊一片…… ⑩阿爹坐在船舱里,默默地凝视雪弟:“雪弟,到上海后,你就要上学了。等放暑假, 你就可以回乡下来看亲婆,来和你的伙伴们玩。老家不会逃走的,你说对不对?” ○11 阿爹问“你说对不对”时,雪弟感觉自己被当成大人对待了。他喜欢这种感觉。他一 边点头,一边问阿爹:“为什么不让亲婆一起去上海呢?” ○12 “亲婆年纪大了,她在乡下住了一辈子,不愿意搬家。上海的新家现在什么也没有, 等家里都安顿好了,一定想办法把亲婆接来。” ○13 雪弟看着在河岸上浮动的芦苇和树梢,不再说话。他在想,上海的新家,到底是什么4 样子。阿爹说的那条苏州河,和身边这条河,是不是一样呢? 10.选文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 分) 叙述了 7 岁的雪弟随父亲乘船依依不舍离开老家的故事。 11.按要求,回答问题。(6 分) (1)那些孩子跑到石桥,趴在栏杆上大声喊着,摇动的手臂就像风中的芦叶。(请从修辞 的角度,赏析句子。)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孩子摇动的手臂比作风中的芦叶,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小伙伴们和雪弟依依不舍的情形。 (2)迎面吹来的风中,有芦苇、树叶和青草的气息,有油菜花的香味。河岸上种着很多 杨树和槐树,浓密的枝叶在空中交织成一团团绿色的云。(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句 子) 这段话属于景物描写,语言朴实优美,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乡下老家优美宁静的生活,字 里行间流露出对老家的留恋与热爱。 12.结合文章,请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你对文章末句的理解。(4 分) 结构上:以问句结尾,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意蕴悠长。内容上:这是雪弟的心声, 表现了雪弟对老家、对亲婆、对玩伴的依恋不舍,同时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三) 1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6 分) 武陵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阕一个“倦”字写出了作者心绪不宁、无心做事的愁苦心情;下阕作者通过“闻 说 ”“也拟”和“只恐”六个字凸显了词人一波三折的心绪,层层虐心,这样的构思与表 现手法堪称新鲜奇特。(3 分) (2)这首词的主旨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历来被公认为写“愁”名句, 请作简要赏析。(3 分) 运用形象的比喻,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比作可用小船来承载的具体的东西,形象地 写出了内心哀愁的沉重。(或:作者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写出了愁思的浓重。)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9 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 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5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我) ③人不堪其忧(能忍受)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D )(2 分) A.曲肱而枕之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温故而知新 D.人不知而不愠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 分) 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 乐的人。” 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4)课文内容可分为三大类:A.学习态度,B.学习方法,C.个人修养。说说下列句子各 属哪一类。(3 分) 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 )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A )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 ) (5)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的体会。(4 分) 示例:孔子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 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世待人、修身养 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三、读·写(54 分) 15.右图是一幅中国画,请你发挥想象与联想,用生动、细腻的语言描绘画中人物故事。 (80 字左右)(6 分) 示例:天气晴朗,地面上的青草刚刚冒出草芽。刚刚放学回来的男孩、女孩,相约着一 起去放风筝。他们一个人手里牵着线,把风筝送上了高高的天空,大家都抬头看着高飞的风 筝,风筝要飞去哪呢?一定是去寻另外的伙伴吧。 1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13 分) 隐逃的倭瓜 蒋建伟 ①人会隐藏,瓜,也一样。 ②可能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圆圆的扁,弯弯的长,一副窝窝囊囊的样子,也可能有自 知之明,从夏天开始,它就一直隐藏在浓密肥大的叶子中,时刻寻找着逃跑的机会,不想让6 你逮住它。然而冬天快要来的时候,掀开这一丛那一丛的瓜秧,“呀!”瓜秧上、黄叶子背 面的许多小刺儿一下扎住了手,接着是阻挡不住的惊喜,“倭瓜!满地跑的大倭瓜!”胆小 的倭瓜们立马现出原形,大小老少,慌不择路,东西南北,满地乱跑。倭瓜金灿灿的,橘黄 黄的,身上掺杂的那一丁点绿,过不了几天也会变黄的。摘倭瓜的当儿,猫下腰,找到老根 子往上一拽,“啪啪啪啪”,瓜蔓下的嫩根子一阵乱响,叶子也乱响,黄的绿的,“窸窸窣窣” 的尘土惹了一身,直直腰,阳光正毒,大汗“稀里哗啦”地乱淌,湿漉漉的衣服粘在皮肤上, 有点痒痒,可一看见瓜秧上悬挂的一个个灯笼,这点脏算什么?只是纳闷:它们到底是如何 隐藏了一夏半秋的? ③倭瓜的叶子是瓜果类植物中最大的。夏天,瓜秧有节,蛇似的向前爬,一条两条许多 条。贴住地皮的节伸出五六个嫩根子,像手脚一样牢牢抓住一小团一小团的泥土、腐草。瓜 秧一枝发四个杈,吐叶,开花。一片片叶子迎着太阳,扯直嗓子,唱着歌儿,拼命爬过其他 的枝枝蔓蔓。一只一只绿色的大手,捧出了一个浩浩荡荡、郁郁葱葱的天下。叶子有成人的 两个手掌大,朝阳的一面长满了密密的小刺儿,一不小心就扎你一下,正因为这样,你不敢 随随便便去摘花儿,哪一朵花下边不是一大片叶子? ④可是,哪怕扎手也要采花儿,一种谎花——只开花、不结果的花儿。谎花装成不说谎 的样子,怒放金黄的花蕾,释放满世界的暗香,吸引蜜蜂纷纷前来采蜜,也吸引你来采花。 采来的花掺和粉芡鸡蛋油炸,或热水焯一下,小葱蒜泥凉拌,下酒就饭,横竖那叫一个好吃。 大自然的这类纯绿色食材,你还上哪儿找啊? ⑤不说谎的倭瓜花儿,其实就是瓜纽纽儿。有的秧子每个杈能结两个瓜,有的一条秧子 只结一个瓜,有的瓜纽纽儿长着长着就没了下文。真正坐果后,那些瓜纽纽儿好像吹小气球 似的,从瓜屁股开始,一鼓作气长到头顶,几十天的工夫就变成一个个篮球、一个个大肚子、 一个个有梦的人。它们的梦会是什么呢? ⑥是绿意萌动的春天?那是它们小的时候。 ⑦三四月里,随便做一个深呼吸,满肺腑都是甜甜的空气。刚钻出大地的倭瓜叶子,先 是小小怯怯的两片鹅黄嫩绿,而后是变大的一片油绿,然后是一片一片。这当儿,瓜秧子还 是嫩嫩的呢,叶子还是小鼻子小眼睛的呢,连浑身上下的小刺儿都那么水嫩,风吹来,步子 不稳,细细的腰儿怎么也站不直。但是,它们大口大口地喝着阳光,喝着雨露和风,才几天, 一片比一片变大,变肥厚,墨绿墨绿的。它们大手拍着小手,赞美着每一天的幸福生活。 ⑧太阳底下,瓜秧最上面的几片叶子在高兴地鼓掌。一片叶子突然朝下面望了望,一惊, 发现最初那两片叶子,已经变黄、枯萎。它们为什么这么苍老?那可是我们家的老大! ⑨这个小精灵呀,仿佛看见了那两瓣叶子出生前的一幕: ⑩一个下午,南风尚寒,零下二摄氏度的天气,一个人在一小块空地里,种下了几粒种 子。 (选自《人民日报》2017 年 5 月 6 日 有删改) (1)文中标题中的“隐逃”主要表现在哪里?请结合全文分析。(3 分) ①倭瓜隐藏于浓密肥大的叶子中,不易被发现;②倭瓜到处结果,满地都是;③倭瓜悄 悄生长,四处蔓延。 (2)文章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 分) ①胆小的倭瓜们立马现出原形,大小老少,慌不择路,东西南北,满地乱跑。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活用“胆小”“现出原形”“慌不择路”“满地乱跑”等词语, 赋予了人的情态,描写出了倭瓜丰收时满地果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②一只一只绿色的大手,捧出了一个浩浩荡荡、郁郁葱葱的天下。 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倭瓜叶”比作“绿色的大手”,从色彩、形态方面 表现了其旺盛的生命力。示例二:运用叠词“浩浩荡荡”“郁郁葱葱”(夸张),充分彰显了7 倭瓜叶铺天盖地、繁茂旺盛的生长气势,极具张力。 (3)本文的写作思路及表现手法独具特色,请结合全文赏析。(4 分) 写作思路:以时间为线索,用倒叙的手法将倭瓜的一生完整再现出来,依次展开,思路 清晰。表现手法:①从眼前的事物写起,运用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使文章内涵丰富,韵 味十足;②将倭瓜人格化,赋予其人的特点,使倭瓜形象更加生动、可爱,突出了作者的喜 爱之情。 17.百草园是鲁迅先生的乐园,这里其乐无穷,美女蛇的故事充满了神秘;三阳春旁的 书店是林徽因的乐园,这里书籍琳琅满目,那个耳朵上架着眼镜的店员让我懂得了关爱……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属于自己的乐园,带给我们别样的乐趣。 请以“乐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记叙文。(35 分,含书写分 5 分) 写作提示:①叙事完整;②围绕中心,详略得当;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这是边文, 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