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辽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辽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 高三地理试题 ‎ ‎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下表为2016年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据此,完成1-2题。‎ ‎1.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下列选项中,天文辐射最少的是( )‎ ‎ A.‎10月22日的甲城 B.M日期的甲城 ‎ ‎ C.‎10月22日的乙城 D.M日期的乙城 ‎2.M日期最可能为( )‎ ‎ A.l月22日 B.‎2月22日 C.‎4月22日 D.‎‎5月22日 ‎ 某科研小组对我国部分海岛(左图)进行了考察,观察并绘制了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示意图(右图)。读图完成3-4题。‎ ‎ ‎ ‎3.在一年的观测中,该小组看到正午太阳在南方的时间约为( )‎ ‎ A. 3个月 B. 6个月 C. 9个月 D. 12个月 ‎4.太阳从b到a的时段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舟山群岛可能受准静止锋控制 B. 南沙群岛白昼逐渐变短 ‎ C. 钓鱼岛盛行偏北风 D. 台湾岛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变大 古诗曰:“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河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 ‎ B.“新住处”多位于乙地 ‎ C.乙岸河床较陡宜建河港 ‎ ‎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流 ‎6.几条引水至小镇的线路中,方案设计较合理的是( )‎ ‎ A.① ‎ ‎ B.② ‎ ‎ C.③ ‎ ‎ D.④‎ ‎《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据此完成7-8题。‎ ‎7.下图各条曲线中,能正确反映“天雨新晴,北风寒彻”天气的气压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主要是下图中( )‎ A.a减弱 B.b减弱 C.c减弱 D.d减弱 下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地市区和郊区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读图完成9-10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市区和郊区间气压差逐渐减小 ‎ ‎ B.b 代表市区近地面的气压状况 ‎ ‎ C.a表示白天的城市气压或表示夜晚的郊区气压 ‎ ‎ D.气流运动方向为b→a→d→c ‎10.当a、b之间的气压差扩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市区大气污染物扩散速度减慢 ‎ B. 市区气温升高,有助于节能减排 ‎ C. 市区上升气流增强,降水可能增加 ‎ D. 市区气温升高,水源蒸发较多,引发水资源短缺 霾的形成与水平方向的静风现象、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悬浮颗粒物的增加有关。当大气湿度增加时,霾可以转化为雾,因而霾与雾常常相伴而生,统称雾霾。在我国雾霾天气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中西部地区少东部地区多,乡村少城市多,春夏季节少秋冬季节多。据此读图完成以下11-12题。‎ ‎ 11上图所示容易出现严重雾霾的天气状况及其原因是( )‎ ‎ A.①——湿度大,降水多 B.②——气压高,气温低 ‎ C.③——逆温层,对流弱 D.④——风力小,湿度大 ‎12.雾霾天气对下列相关产业,直接影响最大的是( )‎ ‎ A.果林园艺及乳畜业 B.环境保护及文教事业 ‎ C.钢铁及汽车制造业 D.旅游业及交通运输业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 (注:1月和7月等温距相同),读图完成以下题13-14题。‎ ‎13.对该区域7月份等温线走向影响最大的是( )‎ ‎ A.地形 ‎ ‎ B.纬度位置 ‎ ‎ C.洋流 ‎ ‎ D.海陆位置 ‎14.A地的气温年较差可能是( )‎ ‎ A.24℃ B.22℃ ‎ ‎ C.20℃ D.18℃‎ 季风指数是某一地区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值越大表示季风现象愈明显,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季风的强弱程度,读图完成以下题15-16题。‎ ‎15.1895年,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出现下列现象可能性较大的是( )‎ ‎ A.南旱北涝 B.南涝北旱 C.南北皆涝 D.南北皆旱 ‎16.20世纪末冬季风指数明显减小,其原因可能是( )‎ ‎ A.温室效应加剧 B.海陆热力差异减小 C.冬季风减弱 D.夏季风减弱 ‎2015年1月,美国东北部遭受了历史上最强暴雪的袭击。下图为‎1月27日北美部分地区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17~18题。‎ d ‎17.图中a、b、c、d四地相比( )‎ ‎ A.a地气压最高 B.b地昼夜温差最小 ‎ C.c降雪量最小 D.d地风力最强 ‎18.该次暴雪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其成因不包括( )‎ ‎ A.冷锋系统的连续过境 B.暖气团势力强水汽多 ‎ C.亚速尔高压势力强大 D.中部地形平坦利于冷空气运行 ‎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这是吉林雾凇的真实写照。读吉林市雾淞景点分布图和雾凇形成季节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水温统计表,回答19~22题。‎ ‎ ‎ ‎19.吉林市雾淞多出现在( )‎ ‎ A.10月至11月寒冷的清晨 B.10月至11月寒冷的夜晚 ‎ ‎ C.12月至次年2月晴朗的清晨 D.12月至次年2月晴朗的傍晚 ‎20.丙处水温高于丁是由于( )‎ ‎ A.表层湖水经过瀑布落差加热 B.表层湖水受到吉林市热岛效应的调节 ‎ ‎ C.深层湖水经长白山温泉加热 D.深层湖水经发电机组加热 ‎21.雾凇形成的季节丙到甲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 ‎ ‎ A.流速慢,结冰期长 B.含沙量大,流速快 ‎ C.有一次凌汛现象 D.流量稳定,无结冰 ‎22.该地区为著名雾凇观赏区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①地形平坦 ②水汽充足 ③水温与气温的温差大 ‎ ‎④夜间晴朗,气温高 ⑤树林丰富 ⑥交通便利 ‎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④⑥‎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储蓄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读图完成23-25题。‎ ‎23.下列四个城市,最适宜建设“海绵城市”的是( )‎ ‎ A.北京 B.西宁 ‎ ‎ C.敦煌 D. 乌鲁木齐 ‎ ‎24.不属于图中事物主要作用的是( )‎ ‎ A.树木、草坪阻滞吸收大气降水 ‎ ‎ B.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净化水质 ‎ C.湿地、湖泊调节河流径流量 ‎ ‎ D.城市建筑、拦水坝增加下渗水量 ‎25. “海绵城市”建设城市绿地常常采用下凹式绿地和植草沟,主要作用是( )‎ ‎ A.强化雨水的滞留能力 ‎ ‎ B.降低降水造成的水土流失 ‎ C.提高地下水的净化速度 ‎ ‎ D.加强生物和环境多样化 右图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中序号分别表示风化和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岩浆。读图回答26-27题。‎ ‎26.图中有可能找到石油、天然气的岩石是( )‎ ‎ A.④ B.② ‎ ‎ C.⑤ D.①‎ ‎27.能反映黄土高原主要成因的序号是( )‎ ‎ A.① B.② ‎ C.④ D.⑥ ‎ 崮,是一种四周陡削、山顶较平的山,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或“方山”。高度在10至100米之间。下图为山东枣庄市抱犊崮。抱犊崮是国家级山林地质公园,丰富的地质岩层记载着华北寒武纪十几亿年的地质史,大量的生物化石述说着远古的繁盛,擎天一柱一指峰展示了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美丽的石钟乳令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被誉为“天下第一崮”。抱犊崮植被多为落叶阔叶树,但在抱犊崮南侧的山谷下方,分布着山东省罕见的常绿阔叶树种天然杂木林。据此完成28-29题。‎ ‎28.抱犊崮的形成过程是( )‎ ‎ A.流水沉积—外力侵蚀-隆起抬升 ‎ ‎ B.海相沉积—隆起抬升—外力侵蚀 ‎ C.隆起抬升—流水沉积—外力侵蚀 ‎ ‎ D.外力侵蚀—海相沉积—隆起抬升 ‎29.抱犊崮南侧的山谷下方能够生长常绿阔叶树种天然杂木林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山谷所在纬度低,属于亚热带 ‎ ‎ ②山谷降水丰富,土壤肥沃 ‎ ‎ ③山谷海拔低,气流下沉增温作用 ‎ ‎ ④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 ‎ ‎2016年7月24日,三沙市政府正式命名西沙群岛永乐环礁的海洋蓝洞为“三沙永乐龙洞”,其被证实为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蓝洞。据考证,蓝洞形成于海平面较低的冰川时期,后期由海水涌入形成。下图为“三沙永乐龙洞”垂直剖面。回答30-31题。‎ 30. 下列地理事物成因与蓝洞类似的( )‎ ‎ A.海沟 ‎ ‎ B.地堑 ‎ ‎ C.溶洞 ‎ ‎ D.三角洲 ‎31.蓝洞形成前期,会造成( )‎ ‎ A.海岸线变短 ‎ ‎ B.阿尔卑斯山雪线降低 ‎ ‎ C.三角洲萎缩 ‎ ‎ D.粮食增产的概率增加 ‎ 在瑰丽多姿的秋天,再没有什么比红叶更富有色彩、更具欣赏性了。右图示意我国部分能观赏红叶的地区以及10月份红叶的最佳观赏区,读图回答32-33题。‎ ‎32.形成九寨沟与庐山观赏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 ‎ B.大气环流 ‎ ‎ C.海陆分布   ‎ ‎ D.海拔 ‎33.9月份的最佳观赏地是( )‎ ‎ A.五指山   B.栖霞山   ‎ ‎ C.香山   D.红叶谷 ‎ ‎ ‎ 某山共分布三类原生森林。下图显示三类森林每年每平方米净增的有机物质干重(NPP与温度变化,降水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完成34—36题。‎ ‎34.上图信息显示,三类森林中( )‎ ‎ A.②的NPP对温度的变化最不敏感 B.NPP与温度变化都成正相关 ‎ C.②的NPP对降水的变化最敏感 D.NPP对降水的变化都很敏感 ‎35.三类森林分布的海拔自低至高依次是( )‎ ‎ 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①③②‎ ‎36.若①为针阔叶混交林,则该山可能位于( )‎ ‎ A.河南省 B.吉林省 C.安徽省 D.福建省 ‎ 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下图表示“北半球向北的热量输送随纬度的变化”。完成37-38题。 ‎ ‎ ‎ ‎37.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 )‎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 B.海陆分布和地球运动 ‎ C.气压带季节性移动 ‎ ‎ D.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 ‎38.曲线①,②,③代表的热量输送分别是( )‎ ‎ A.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海洋输送 ‎ ‎ B.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大气输送 ‎ C.大气输送、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 ‎ ‎ D.海洋输送、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 ‎ 读“非洲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分布图”,回答39-40题。‎ ‎39.图中④自然带在非洲大陆南北分布面积差异显著,主要是由于( )‎ ‎ A.陆地分布的差异   B.降水条件的差异 ‎ C.地形高低起伏的差异   D.洋流性质的差异 ‎40.图中所示自然带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丙  B.②、丁 C.③、甲  D.④、乙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道大题,共40分)‎ ‎ 41.(20分)读下面某区域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南回归线以南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6分)‎ ‎(2)甲、乙纬度相当,但在该季节,甲地的气温、降水量均大于乙地,请分析其原因。(6分)‎ ‎(3)图中R区域的两片沼泽在不同季节会呈现分离或聚合的变化现象,请予以解释说明。(8分)‎ ‎42.(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区周围地区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东西岸沙漠化面积扩大。湖区盛行西北风,最大风力达9~10级。位于布哈河口的鸟岛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 (1) 运用水循环和水平衡的相关知识,分析青海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6分)‎ ‎ (2)分析鸟岛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的原因。(6分)‎ (2) 简述青海湖东部沙漠的形成过程。(8分)‎ 辽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 高三地理试题答案 ‎ ‎1-5 ADCAB 6-10ABCDC 11-15 CDACB 16-20ADCCD 21-25DBADA ‎26-30CDBCC 31-35BDDAC 36-40BDBAB ‎41.(1) 地形以高原为主(2分);地势起伏和缓(2分);海岸线较平直或沿海分布狭窄平原(任答一点2分)。‎ ‎(2) 甲沿岸有暖流经过(2分);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地处迎风坡)(2分);且海拔比乙地低(2分)。(或乙地沿岸有寒流经过;为离岸风;且海拔比甲地高。)‎ ‎(3) 两片沼泽之间地势较高(2分);沼泽的补给水源为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大气降水(2分);湿季时,水源补给量大,使沼泽水位上涨而聚合(2分);干季时,水源补给量小且蒸发量大,导致沼泽水位下降而分离(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2.(1)(1)青海湖流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少雨,对湖水补给量小,稀释作用弱,但蒸发旺盛(4分);青海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2分)‎ ‎ (2)入湖水量减少,水位下降(2分);布哈河携带大量泥沙在河口沉积(2分);西北风携带沙尘在此沉降;湖西岸吹离岸风,湖水侵蚀作用较弱;(此两点答对1点给2分)最终北、西、南三面湖底外露与陆地连在一起形成半岛。‎ ‎ (3)湖区周围地区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沙源丰富(2分);湖区盛行强劲西北风,将西岸和北岸沙粒向东南方向搬运(2分);受东部日月山阻挡后沉积,在滨湖平原形成沙丘(2分);水下泥沙堆积体在湖水水位下降后,裸露形成沙地。(2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