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市2017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山东泰安市2017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试卷类型:A 高三年级考试 ‎ 历史试题 2016.11‎ ‎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 第I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1.某学者指出,欧洲中世纪粮食的收获贵通常是播种量的四倍,而云梦秦简材料则显示中国的收获童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古代农业单产比欧洲高得多 B.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领先世界 C.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黑暗统治妨碍农业发展 ‎2.《新全球史》载:“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对这项土地制度的评价正确的是 A.减少了政府财政收入 B.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C.导致了自耕农衰退 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3. 17世纪晚期的传教士估计,仅上海就有20万织布工人和60万提供纱线的纺织工人。广东等地的丝织、陶瓷业还主动灵活地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了专供海外市场的“粤缎”“粤纱”等。此史料印证了 A.沿海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分工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C.海外贸易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D.东南沿海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4.南宋《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擔.橡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材料表明 A.宋代草市方便了民众的生活 B.宋代才开始出现定期举行的草市 C.宋代草市开始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D.宋代草市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 ‎5.有位学者说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在当时(15至19世纪中期)名副其实是以中国为中心。因为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多边的纳贡贸易网。同时中国还从这个贸易网以外获得大量的商品。"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放弃海禁政策,重视海外贸易 B. 购买大量的外国商品导致白银外流 ‎ C.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D.实际上主导着全球化的进程 ‎6.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怔调,为官府服务,编人“匠籍”。清初宣布废除“匠籍”, 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乾隆帝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使小民实授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这一变化 A.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 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 C.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 ‎7.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敗化的妇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拼地的比例下降为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汫地的比例上升为70%左右。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江南一些地方 A.财富观念发生了变化 B.政府抑制兼并的措施得力 C.小农经济发展较快 D.有很强的均贫富观念 ‎8.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英闽资产阶级革命说, 二是尼德兰革命说,三是“1500说”。越来越多的人支持第三种观点,支持这一观点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以1500年为界,便于进行历史研究 B. 1500年是西欧大规模殖民扩张的开始 C. 1500年前后打破了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D. 1500年前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9.在1400年的欧洲十大城市排行榜中,伦敦、里斯本、阿姆斯特丹都未人选,但在 1700年的时候,这三个城市却分别位列第二、第五和第六。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商业和贸易的发展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D.文艺复兴运动 ‎10.有史学家认为:英国若无1624年的《专利法》,那么“对十八世纪纺织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这主要是因为《专利法》‎ A.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制度前提 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推动了纺织生产的根本变革 D.激发了社会创造的活力 ‎11.1883年10月上海《申报》发表评论说:“(轮船)招商局开其端(指招商集资的方 式),一人倡之,众人和之,不数年间,风气因之一开,公司因之云集„ "这种经营方式 A.开创了民族工业之先河 B.最先倡导建立私营企业 C.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D.是在众人推动下建立的 ‎12.分析下列表格数据,其中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1840年、1860年和1886年中国茶叶销售表(单位:万吨)‎ 时间 总销售量 出口量 内销量 ‎1840年 ‎5.0‎ ‎1.9‎ ‎3.1‎ ‎1860年 ‎13.1‎ ‎5.51‎ ‎7.59‎ ‎1886年 ‎25‎ ‎13.41‎ ‎11.59‎ A.茶叶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B.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C.近代茶叶贸易发展仍然非常缓慢 D.近代中闻茶叶生产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 ‎13.《民国乌青镇志》卷19《风俗》载:“间有先有男女同意,始行请示父母,互换饰物,再挽冰人(指媒人)行传经纳采之礼。”这说明当时乌青镇 A.自由恋爱成为时尚 B.仍然遵循传统的习俗 ‎ C.市民生活新旧交织 D.民众普遍接受新生活 ‎14.1895-1911年中国创办报刊1520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占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这折射了当时中国 ‎ A.列强入侵阻碍经济发展 B.政治变革备受关注 ‎ C.放弃了实业救国思想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心 ‎15.右图是20世纪上半期杭州某一中国商行刊登在报刊上的广告截图。请仔细观察该图,它不能直接用来研究 A.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B.欧式建筑对杭州的影响 C.杭州通信工具的发展情况 D.杭州交通工具的革新历程 ‎16.2008年版俄罗斯历史教材中指出:"新铨济政策不是被‘取缔’的,而是由于它不能够承担如此沉重的任务被‘压垮'”、“压垮”新经济政策的是 A. 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 B.经济和政治危机 C.苏联国家工业化的需求 D. 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 ‎17.继十月革命之后,20世纪30年代中M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竹般地涌现。新-轮“苏联热”关注的重点可能是 A.苏联经济逑设的成就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 D.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 ‎18.罗斯塥在首次《就职演说》中说:“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训练有素而又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这里他主要是强凋 A.企业应该公平经营 B.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对经济进行控制调节 D.权力的制衡原则 ‎19.《全球通史》载:“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 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但是俄罗斯有关组织2011年民调却显示,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有密切关系的高达42%。这说明 A.民众意愿决定历史的评判 B.全球史观能客观公正评价历史 ‎ C.史学家专著更接近历史真实 D.认识角度会影响对历史的评判 ‎20.1946年,美国颁布的《就业法案》写道:“国会特此宣告:联邦政府的持续的政策和责任,在于运用一切与其需要和职责相一致的手段……来促进最大量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这一法案 A.确认了政府有干预经济的职能 B.表明政府干预经济开始得到法律认可 C.使美国政府全面主导了经济的发展 D.说明当时美国仍存在严重的失业问题 ‎21.中共中央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全国开始推行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2.下面是中国每万人所拥有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变化情况表(单位:个)。表格反映的变化趋势主要是因为 ‎1952年 ‎1957年 ‎1962年 ‎1965年 ‎47.6‎ ‎26.4‎ ‎13.2‎ ‎9.5‎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结束 B. “左"倾错误主导经济建设 C.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 D.经济体制改革陷人停滞 ‎23.我国户均土地规模从1986年9.2亩下降为1997年的7.65亩。随着农村人口的日益增长,人均土地面积的减少和最初15年的承包权限使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中,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水平。这说明家鹿联产承包责任制 A.实际上是小农经济的回归 B.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在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还存在某些问题 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 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 要原因在于 A.企业融人大量外资 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25. 1993年3月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国营企业"的提法被“国 有企业”取代。这一修改表明 A.大锅饭的分配体制被打破 B.企业的法人实体地位提高 C.公有制经济地位大幅降低 D.企业产权拥有者发生转变 ‎26. 2002年,中国大幅调低了 5300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 15.3%降低至12%;2010年,给予最不发达国家4762个税目商品零关税待遇。该政策有利于中国 A.大幅减少关税收人 B.扩大出口增加外汇 C.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D.扩大就业发展民生 ‎27.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呈持续下降 趋势:1982年为144.6公斤, 2002年降至78.5公斤。这表明 A.自然灾害使粮食产量下降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陷人困境 C.居民膳食结构日益多样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28.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闹,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了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材料表明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B.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 C.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D.认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29.西方学者在谈到经济全球化时说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是世界创造了欧洲”。这段话强调的是 A.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孤立状态 B.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 C.世界的发展动力完全来自于欧洲 D.欧洲中心论促成世贸组织的建立 ‎30.有墨西哥国内人士说虽然自由贸易区没有解决一切问题,但如果没有北美由贸易区,墨西哥现在的情况可能更糟糕。"下列表述符合这种观点的是 A.取消关税及贸易壁垒是墨西哥经济发展的基础 B.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经济有利 C.美国和加拿大帮助墨西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解决了墨西哥的杜会问题 ‎31.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打汗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新殖民主义者”的主要工具是指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廉价商品 C.雄厚资本和高新科技 D.先进制度 ‎32. 2015年12月25日,由中国倡议、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 成立。虽然美国没有加入,但它的主要盟友几乎都是其成员。这表明 A.美国与盟友矛盾加剧 B.布茁顿森林体系瓦解 C.多极化政治格局形成 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本卷共3个小题,第33题25分,第34题12分,第35题 15分,共52分 ‎3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唐朝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都)。到北宋时期则以洛阳为西京,以都城汴梁为东京。 宋周邦彦在《汴都賦》中说舳舻相街,千里不绝,越舲吴艚,官艘贾舶,闲m楚语,风帆雨辑, 联翩方栽,钰鼓镗铃。”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序中说东京商业:“万国成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资治通鉴长编》记栽北宋东京人口“比汉、唐京邑民虎,十倍其人矣",是当时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摘自2016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示例》‎ 材料二 ‎ “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以巨商为纲首(船长)、副纲首、杂事,市舶司给朱记。 ……舶船深阔各教十太,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教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舟师识地理,夜则现昼則观日,阴晦观指南计,或以十丈绳钩, 取海底泥唛之,便知所至。……诸国人至广州,是岁不归者,谓之"住唐……广州蕃坊, 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蕃坊公事,专切招邀蕃商入贡,用蕃官为之,巾袍履笏如华人。"‎ ‎——宋·朱或《萍洲可谈》‎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长安和北宋东京在城市发展上的主要不同,从时空发展的角度指出北宋东京城市发展的趋势。(12分)‎ ‎(2)综合材料二中的相关信息,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 因及产生的积极影响。(13分)‎ ‎34.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在15〜18世纪的西欧,国家被强烈要求“保护贸易并粉碎阻挡商业扩 张的种种中世纪羁绊。18世纪末,亚当·斯密对这一经济主张提出批评,主张一切听其自然,允许资本家自由地进行经济活动: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相反,20世纪30年代,执恩斯则对这一经济主张提出赞扬,认为其有“科学真理成分",他不相信市场机制或一只看不见的手可以解决危机和失北问题,而相信现代资本主义只有在国家这一只看得见的手的帮助之下才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 ‎ 根据材料概括15—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经济理论演变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种理论说明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丨2分)‎ ‎35. (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中华民国建立后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大量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 材料二 从1953年升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 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 1万个以 上,……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投产,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巨变,也使原有工业布局明显变化,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现状。‎ ‎——陈争平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表现。(5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工业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工业化的积 极意义。(10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