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议论文阅读(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中考语文总复习--议论文阅读(附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二、议论文阅读 第 16 讲 整体感知与论点归纳 一、(2017·承德模拟)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自我雕琢 ①有个小男孩为父亲看守木桶,他每天晚上都把所有的木桶擦拭干净并摆放整齐。然而, 令小男孩生气的是,他放好的木桶往往一夜间被风吹得东倒西歪。为此,小男孩很委屈地哭 了。父亲摸着小男孩的头说:“孩子,木桶太轻了,要想不被风吹倒,只有加大它的重 量。”男孩苦思冥想了好久,他挑来一桶桶水,倒进那些空空的木桶里。从第二天开始,那 些盛满水的木桶就再没有被风吹倒过。 ②漳州石雕园的石雕造型优美,形态各异。其中“自我雕琢”的石雕寓意深远:一位体 格健壮的青年,手握铁锤,刻苦磨炼,为拥有完美的形象不懈地自我雕琢,不断地自我提高, 以达到理想的境界。这种情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深 刻道理。因为这座石雕寓意非同一般,给参观者思考与启迪。 ③木桶、石雕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许多成功人士都是经过自我雕琢,攻坚克难, 昂扬奋进,一步步登上成功的殿堂。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二十年临池学书,才有在书法上炉 火纯青的造诣;徐悲鸿刻苦努力,奋发向上,才不愧艺术大师的称号;邰丽华不懈努力,以 精美灵动的《千手观音》演绎着聋哑人的美丽与坚强,深深地打动了中国和世界。凡人与伟 人,成功与否,大都不是输在起点,而是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是否具有自我雕琢精神。 ④自我雕琢需要静心。俗话说:“心静乾坤大。”面对物欲横流、觥筹交错的世界,必 须拥有一颗宁静的心。“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 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告诉 我们:在喧嚣与浮躁的生活状态里,在欲望与诱惑面前要沉着淡定,静心修炼——宁静才能 致远。 ⑤自我雕琢需要恒心。“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须知,任何一 朵鲜花的盛开,都要花苞的长期孕育。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 辍,才有《本草纲目》的问世。“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自我雕琢的过程是 漫长的,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是内心丰盈的过程。只要有水滴石穿的恒心和毅力,就能达到 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⑥自我雕琢需要方法。外塑形象,更需内强素质。给自己的思想增加高度,高度决定视 野,才足以在金钱名利前抵御诱惑;给自己的知识增加厚度,博览群书,丰富知识,浸润心 灵,才可以在竞争的时代里自由驰骋;给自己的心灵增加纯度,豁达乐观,宽以待人,爱心 常伴,感恩相随,才足以在漫漫人生中绽放美丽。 ⑦木 桶和石雕的事例告诉人们:在纷纷扰扰的社会中,我们就如风中的木桶,要想立 于不败之地,不想被任意一种“风”刮倒,就要给自我加重,雕琢自己的思想、智能、心 性……让自己健全起来。这是我们立身的根本,也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1.(考点一)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自我雕琢是立身的根本,是成功的基石。 2.(考点二)“自我雕琢”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简要概括。 ①自我雕琢需要静心;②自我雕琢需要恒心;③自我雕琢需要方法。 3.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采用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其作用。 举例论证;通过李时珍数十年笔耕不辍,编写《本草纲目》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自 我雕琢需要恒心”这一分论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4.读完本文,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自我雕琢是我们立身的根本,是走向成功的基石。这让我明白了在学习过程中2 应该静下心来钻研学问,并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2018·十堰)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拓展人生的宽度 郑伟钦 ①沈括《梦溪笔谈》载:“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草。芸,香草也。”古人用芸草来保证藏 书不被蠹虫蛀坏,还能留有幽幽清香,“书香”一词由此产生。古人如此藏书,体现了对书 的珍爱。书是美好的东西,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 ②那么,为什么要读书?因为,读书让人知不足。 ③知定力不足。“三天不读书,自感面 目狰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本。事 务繁忙心情烦躁之际翻开经典,能从里面感受圣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崇高信念。 这一对比,更能发觉自己的渺小。现代生活忙忙碌碌、紧张劳累,这时候,书的“精神食粮” 作用便得以体现。 ④知才具不足。毛主席当年就告诫我们要有“本领恐慌”意识,要加强读书学习。习总 书记也说:“前进道路上,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挑战肯定会不断出现,关键看我们有 没有克服它们、战胜它们、驾驭它们的本领。”人的成长、成熟、成才是一个与时俱进、不 断上升的过程。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更要求我们不断汲取 新理念、新信息、新知识。 ⑤读书无止境。勤于思考,善于解码,才能实现读得其所,学有所用。 ⑥一贵在坚持,忌躁贵恒。一日无书,百事荒废。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不 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读书是一个需要长期付出辛劳的过程,不 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读书如锻炼, 锻炼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 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就有了巨大差别。在坚持阅读中,我们能看到这个世界更多一点。 ⑦二贵在系统,忌窄贵广,忌浅贵深。总有人说,读书到底应该注重量的积累还是深度 的挖掘。在我看来,量的积累和深度挖掘不矛盾,可以并行不悖。我们既需要把书读厚,又 需要把书读薄,前者就是“量的积累”,后者就是“深度挖掘”。初读一本书,免不了要举一 反三,触类旁通,见到一种观点,以点带面地联想,发散思维。这时就需要从古今中外寻找 答案,一本书满足不了我们的求知欲,一类观点说服不了我们内心的想法。那么,书读多 了,也就读广了。另外,也要兼顾深入挖掘。曾经有人在某名校进修时,每周都被要求阅读 一本哲学著作,但到周末则要把哲学论文缩写成薄薄的两页,这样,渐渐地,所读过的哲学 思想和意识理念自然会在脑海里留下印象。这就是“读薄”,是直达事物的本质的过程。 ⑧三贵在应用,忌虚贵实。要善于将书本中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实现学有所悟,学 有所获,学有所用。真正的阅读具有两个必不可少的维度,即反思与行动。读《领导干部从 政道德启示录》,要求我们立身用权、廉洁奉公、求真务实,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不断反思 工作中是否有失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读习近平总书记的《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激 励我们落实改革举措,切实为人民服务。 ⑨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提升人生的质量。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5.(考点一)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阅读可以拓展人生宽度,提升人生的质量。(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拓展 人生的宽度,提升人生的质量。) 6.(考点二)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第①段中“书香”一词表明书是美好的东西,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 B.第②段的作用主要是启下,和③④两段是分总关系。3 C.第⑦段中“把书读厚,又需要把书读薄”,一个是“量的积累”,一个是“深度挖 掘”,它们并不矛盾。 D.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古今资料的使用,既有趣味性,又有现实性。 7.文章第⑥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举出一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示例】道理论证。引用荀子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突出论证这一段的分论点——读书贵在坚持,忌躁贵恒。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8.(考点三)请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作者由“书香”引出读书是件好事,然后设问引出读书的原因——让人知不足的观点, 并分层进行论述;再自然过渡到怎样读书,用三个分论点逐层论证,最后归纳出全文的中心 论点:阅读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提升人生的质量。 第 17 讲 论据的理解与运用,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一、(2018·潍坊)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胸存大道自从容 周铁钧 ①大道生万物,百态出自然,天地人寰统归大道。《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大道不是小道,不是小我;大道是理想信念、天性尊严、国家社稷、百姓黎民。 胸存大道,就会处变不惊,淡定从容,蕴含浩然正气,尽展光风霁月。 ②“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因人诬陷,被处极刑。在刑场上,他给来送行的太学生弹奏 了古曲《广陵散》。他面琴席坐,神色安详,初起音律幽淡,逐渐沉郁悲愤。弦断音止,嵇 康仰天大笑,起身信步走向断头台。他拒绝与司马氏合作,愤世抗俗,用生命维护了高洁傲 岸的尊严;他不卑不亢,激昂豪迈,用琴声演绎了一曲大道从容的千古绝响。 ③苏东坡密州治蝗,徐州抗洪,杭州修堤,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虽屡遭贬谪,九死一 生,他依然能在孤独中不断成熟,修得淡泊与宁静。“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 吟啸且徐 行”,这是经过了自省的沉淀、洗刷了偏激的淡定,是无须声张的厚实、散发光辉的睿智。 他于灾难之后重生,宠辱不惊,一心为国家社稷,一心为黎民苍生。 ④可见,胸存大道就是信念坚定,爱憎分明;胸存大道就是叩问人生,心系百姓。践行 大道,就要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纵然形势千钧一发,生死攸关,依然如朝阳般喷薄,似苍 松般挺拔。自古及今,中华优秀儿女都在用生命和激情诠释着大道从容。 ⑤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惨遭迫害、国破家亡时,仍胸怀收复失地、雪耻报国的激昂,这 是古代民族英雄气节崇高的大道从容;西南联大师生在山河破碎、颠沛流离时,仍与国家民 族共进退,这是现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大道从容;____________。他们的大道从容表现为 坚守节操,心存家国,恪尽职守。 ⑥普通百姓,或许少有气吞山河的舞台,也没有慷慨悲壮的机遇,但诚实友爱、奉献互 助,担家责、守国法,就是烟火平民的处世大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 我们唯有胸存大道,才能无所畏惧,勇于担当,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考点二)第③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论证的分论点是什么? 举例论证。胸存大道就是叩问人生,心系百姓。 2.文章第④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①承上启下。承接上文两个事例,总结什么是胸存大道,引出下文对如何践行大道的论 述。②使文章文脉贯通,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3.(考点一)从下列材料中选取最恰当的一个事例,加以改写,作为论据补到第⑤段横 线处。要求切合文意,与上文句式相似。 ①美国拳王阿里,虽备受歧视且曾被判入狱,但他仍积极争取黑人平等,呼吁世界和平。4 他的座右铭是:“死神面前,我大笑。” ②2015 年 5 月,杨科璋在执行灭火救援任务中,奋勇冲进火海,救出一名幼童,尽到 了消防战士的职责,却献出了年仅 27 岁的生命。 ③开国元勋陈毅血战梅岭时,面对重重敌兵,他抖抖军衣,掸掸军帽,安然落笔:“此 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消防战士杨科璋在火势凶猛、生命危急时,仍奋不顾身,冲进火海,抢救儿童,这是当 代青年舍生忘死的大道从容。 二、(2018·齐齐哈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它不仅对个人品行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 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②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 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思”寓于其间。所思的重要内容之 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 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喻人品之典范。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 同流合污。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 花,出淤泥而不染。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永不变节。这 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 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③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像“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 为后人景仰,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诱惑,他们 心中的信念绝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④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 格的凝聚。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泣的人物 与事迹不计其数,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 历史人物的同时, 对其当代意义予以 重新阐释。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 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 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锻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化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 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⑤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更为我们的民 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 地位。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 (有删改)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5.分析本文第②段与第④段不能 调换的原因。 第②段和第④段的内容与第①段“它不仅对个人品行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的句子相照应;第②段从论述个 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 入手,第④段从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阐述,二者是递进关系,不可调 换。 6.(考点二)文中第②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论证,具体论证了“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的道5 理,进而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使论证充分,更有说服力。 7.(考点一)结合本文,按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式,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示例】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②“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辛弃疾。 第 18 讲 议论文的语言,拓展延伸 一、(2018·深圳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涵养几分静气 宋 威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 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 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 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 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 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 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③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 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 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 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 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 《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 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 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 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 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 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 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 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 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 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 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 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 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选自《人民日报》2018 年 1 月 16 日 04 版) 1.阅读全文,请谈谈如何才能做到“涵养静气”。 ①严格的自律;②艰难困苦的历练;③从读书中得来。 2.(考点一)结合具体内容,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 “悄悄”是一个副词,指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写出了儿子的沉 静,与前面父亲的“抱 怨”“四处寻找”“找不到”形成强烈对比,从而印证了本文的观点“心静才能有所得”。6 3.文中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举例论证,举出毛泽东特意到喧闹地方读书的例子,论证了“涵养静心功夫,离 不开严格的自律”的观点,使论点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4.(考点二)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再写出一个“涵养静气”的方法。 【示例】行走以静心。在紧张的学习后,我通常会在闲暇时独自走走,来一场安静的徒 步之旅。在独自行走中,所有的不安、紧张、浮躁仿佛顿时烟消云散。我看见天边褐红色的 云霭逐渐变为鱼肚白的流云;我看见最后一缕阳光洒在栀子花上的柔美;我看见夜色渐浓, 那扇终于亮起的朱窗。在行走中,我感受着生活的美。 二、(2019·预测)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不要被“时间”放弃 吕毅品 ①一位友人,大学毕业后面对职业选择,从起初的雄心壮志,演变为浅尝辄止、徘徊不 前。不久前,他又开始谋划新的跳槽。掐指算来,他不断择业已 6 年有余,朋友们戏称他是 “时间杀手”。 ②职业选择不是一锤子买卖,跳槽之事常有,而且也是人才流动性和社会活力的体现。 对现状不满,想有所改变,并非坏事,怕就怕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或者只想逃避现实中的 困难。不切实际地趋易避难,实际就是舍近求远、舍本逐末,最终白白耗费了时间。 ③趁年轻多尝试新的可能,长长经验和见识,未尝不可。人生需要不断试错,没有试错 就没有进步。但人生也不能总在试错,时间是有成本的,试错次数越多,时间成本就会越高。 再没有什么比时间的损耗,更能让奋斗者感到担忧和悲伤。鲁迅先生在书屋里悬有一副取自 《离骚》的集句联,上联为“望崦嵫而勿迫”,下联为“恐鹈鴂之先鸣”。寓意时间飞逝,担 心时间不够用,希望时间的脚步慢一些。他在《且介亭杂文》中也说:“因为失掉了现在, 也就没有了未来。”当下的重要性、时间的宝贵价值,不言自明。 ④人生是一段追梦的旅程,可能丰富多彩,也可能一成不变。每个人都是自己旅程的掌 舵者,驶向何方全凭自己掌握。反省自身,恐怕我们或多或少都当过“时间杀手”。想培养 一个业余兴趣爱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到头来一无所获;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没有毅力坚 持,往往束之高阁;工作中有了好的想法,遇到困难便不再坚持,转而去琢磨新的想法…… 在无限的想象与有限的时间内,如何让可能变为现实,才是真正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 ⑤越是仰望星空,越需脚踏实地。梦想遥远,不妨将梦想分解为一系列小目标,一步一 个脚印去完成。有记者采访“球王”贝利:“您在足球场上进了很多的球,您对哪一个进球 最满意?”贝利笑了笑说:“下一个!”踢进“下一个”球,不是去追求下一个兴趣爱好, 去制定下一个学习计划,或者去琢磨下一个想法。在逐梦的旅程中,我们不能 躺在已有的 功劳簿上,而应该按照既定的方向,朝着更高的山峰进军。 ⑥与此同时,时间不是用来空想的,而是用来奋斗的。《哈利·波特》中提到过一个“厄 里斯魔镜”,它能够照见人内心深处最迫切、最强烈的愿望。哈利·波特经常来照魔镜。魔 法学校的校长邓布利多告诫他:“这面镜子不能提供给我们知识或真相,人会在镜子前虚度 光阴……所以请你别再来照这面镜子了。”人总是要寻求进步的,停留在空想、幻想或等待 中有何意义?任何时候,实干都是最高效的定心丸,奋斗都是最可靠的压舱石。 ⑦有人说:“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不辜负时间,就不会被时间放弃。 (选自《人民日报》2017 年 1 月 6 日) 5.本文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 点是什么? 【示例一】不要被“时间”放弃。【示例二】不辜负时间,就不会被时间放弃。 6.选文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举例论证;通过贝利“下一个”的事例,具体论证了“梦想遥远,不妨将梦想分解为一7 系列小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的分论点,从而证明了中心论点,具有说服力。 7.(考点一)文章第⑥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反问句式,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该句表达的意思是停留在空想、幻想或等待中没有意义。反问句式比陈述句式语义重, 语气强,用在这里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8.(考点二)结合本文,谈谈我们怎样做才能不被“时间”放弃。 【示例】不辜负时间,就不会被时间放弃。时间不是用来空想的,而是用来奋斗的。在 奋斗过程中,我们要脚踏实地,分解目标,步步为营。任何时候,实干都是最高效的定心丸, 奋斗都是最可靠的压舱石。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