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一中2017级高二阶段性考试一
历 史 试 题 2018.10
说明: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请考生使用黑色签字笔认真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区域,并规范答题的格式与序号!
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40个,1.5分/个,共计60分)
1、春秋时期,孔子重新诠释了周礼,他并未将礼制规范强加于人,而是引导人们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推己及人,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将礼从外在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转化成了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据此可知,孔子( )
A.淡化了礼制中的等级观念 B.努力使礼制与时代相适应
C.试图推动西周制度的重建 D.对墨家思想的吸收与转化
2、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3、道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儒家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为人负有“仁民爱物”、善待自然的伦理义务。这些观念 ( )
A.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 B.属于农耕经济的产物
C.受到天人感应说影响 D.强化了神权政治色彩
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5、汉元帝时,尧、舜、禹、汤等先圣贤名,商、赐、由、回、参、子夏、子由等贤徒名,以及忠、仁等伦理道德的人
12
名大量涌现,而崇尚延年益寿和开疆拓土的人名却明显减少。这说明( )
A.道家思想和功利主义已消失 B.复古思潮在汉代重新抬头
C.儒学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 D.统治者严格控制姓氏文化
6、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在中国佛教( )
A.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 B.与印度早期佛教理论背离
C.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 D.变成了世俗化的伦理学说
7、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8、欧阳修、胡瑗、石介等人是“宋学”的先驱人物。欧阳修积极参与“庆历新政”,胡瑗建议“更阵法,治兵器,开废地为营田”,石介积极“预政事”。这说明“宋学”( )
A.维护封建专制的思想工具 B.具有严密思想体系
C.具有救时行道的社会特征 D.世俗化的发展倾向
9、下表为“宋代至清代我国不同性质书院比例表”,对其分析理解正确的是 ( )
官办%
民办%
其他%
不明%
宋代
15.28
70.69
0
14.03
明代
57.21
29.84
0.24
12.71
清代
56.67
24.11
0.56
18.59
A.理学取得正统地位 B.思想控制日益强化
C.教育事业篷勃发展 D.商品经济趋于繁荣
10、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
11、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C.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12、清初,传教士利玛窦帮助中国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但不经意地把美洲画在了左面、欧洲在中间而亚洲在右面,引起了朝廷的不满;他马上修改了地图,把中国放在中间,这幅地图获得了中国人的高度称赞,并在中国广为流传,也为传教士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这反映了( )
A.中西方文化科技交流频繁 B.西方传教士在华影响力大
C.传统的夷夏观念根深蒂固 D.闭关锁国政策还没有推行
13、下面是唐宋时期使用雕版印刷书籍的有关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材料
出处
唐末益州始有墨板,多术数、字学小书。
南宋《困学纪闻》
尝见吴蜀之人,鬻印板文字,色类绝多,终不及经典,如经典校定雕摹流行,深益于文教矣。
北宋《册府元龟》
国初印板止及四千,今仅至十万,经史义疏悉备。……今士庶家藏典籍多矣。
《宋会要》
A.雕版印刷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B.宋代雕版印刷技术已臻完美
C.雕版印刷书籍始于唐末益州 D.政府鼓励民间印刷各类书籍
14、马克思在评价中国古代的一项科学发明时说,它“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一发明是(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15、中国古代医学有通行的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学( )
A.重在教化老百姓的心理 B.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禁锢
16、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12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A.①②④③ B.④①②③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17、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旅行记、地方志和异物志,如吴人康泰的《扶南传》、《交阯外域记》、晋人释道安的《西域记》、竺法维的《佛国记》等。这反映了当时( )
A.造纸术改进促进书籍的流传 B.对外交流促进知识结构更新
C.探知外部世界成为社会共识 D.经济繁荣推动对外交流兴盛
18、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19、下表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作品中的部分章节,它可以作为个例来说明( )
A. 小说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念 B.八股取士抑制文学形式
C.市民文学具有一定教化功能 D.民间文学注重彰显个性
20、清初《长生殿》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几乎导致唐王朝覆灭;《桃花扇》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这说明( )
A.古代小说情节源于市民生活 B.文艺作品具有历史承载功能
C.明清小说大多讽刺腐败现象 D.唐朝后民间论政现象较普遍
21、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
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12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22、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
A.民主政体希腊人拒绝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D.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23、14世纪以后,无论是佛罗伦萨、威尼斯,还是米兰、罗马,城市中教堂及其他宗教性建筑退居次要地位,大型的世俗建筑成批出现,如大型城市广场、图书馆、博物馆等,这一变化说明( )
A.新航路开辟使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 B.宗教改革,封建教会势力被打击
C.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D.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
24、“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纪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个时期所特有。这个时期上承中世,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这个时代( )
A.设计了未来社会制度的蓝图 B.坚持世俗权力高于宗教权力
C.人文主义精神成为时代潮流 D.大力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
25、彼特拉克说道“自然之物即使是真实的,对幸福生活也是无关紧要的。因为我了解动物、鱼类和蛇类的本性,却忽视或蔑视人的本性、人生的目的以及人的起源和归宿,这对我又有什么用处呢?”这表明彼特拉克( )
A.重视人在社会的价值 B.对宗教信仰表示怀疑
C.追求自由平等的权利 D.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
26、马丁•路德认为,“不可否认买卖是必需的,没有它是不行的”,但购买无用的奢侈品,却“耗费了国家与人民的金钱;如果我们有统一的政权和君主,就不应该允许这种对外贸易的存在”。马丁·路德的这些主张( )
A.体现了其建立民主政治的构想 B.适应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要求
C.说明其认为欧洲应该完成统一 D.极大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12
27、1520-1525年是德国历史上小册子印刷发行的黄金时代,诸如“对话”、“公告”“传单”“对公告的回答”“途中自语…委任状…演说…讽刺”等频频出现于小册子的标题之中,通常这些标题还伴有醒目的图画。这些小册子( )
A.成为抨击罗马教皇的主导形式 B.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C.适应了德意志民族统一的趋势 D.利于新教思想触及普通民众
28、“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下列哪位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
A.彼特拉克 B.莎士比亚 C.马丁·路德 D.伏尔泰
29、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以绞杀或废除暴君为结局的起义,与暴君前一天任意处置臣民生命财产一样合法。暴力支持他,暴力也推翻他。”材料表明卢梭( )
A.认为革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B.主张主权在民、废除私有制
C.提出社会契约论,宣传自由 D.反对暴君,主张开明君主制
30、下列言论,按照其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
①“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个人的感觉。”
②“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拥有生命。”
③“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④“灵魂单凭信仰,无需‘事功’,就可由上帝的约许获得释罪。”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④①③②
31、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的致良知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加尔文的先定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2、“科学革命间接导致18世纪以蒸汽动力技术出现为心的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发生”。材料中的“科学革命”是指( )
A.伽利略力学理论 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C.瓦特改进蒸汽机 D.法拉第电磁学理论
33、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
12
A.李贽《藏书》《焚书》与加尔文《基督教原理》
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
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34、“浪漫”一词原指中世纪时用罗曼语(古代法兰西方言)写成的诗歌或传奇,多以英雄冒险与奇妙经历为主。到18世纪后半期,此词用来比喻与现实相区别的想象中的世界,和“野性”“幻想”“不可思议”等形容词相近。“浪漫”词义的演变反映出( )
A.批判现实成为社会潮流 B.启蒙运动推动文艺发展
C.西方重视历史文化传承 D.对“崇尚理性”的反思
35、下列哪项符合19世纪西方印象派的艺术风格( )
A.注重形式、讲究协调、遵循原则
B.采用夸张变形或抽象的表现方式
C.展示微妙的自然色彩变化,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
D.强调艺术家的个性和独创性,倾心于形式的新颖
36、德国“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文化来拷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德国“用文化拷问世界”的史实是( )
①《纯粹理论批判》出版 ②《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③提出《九十五条论纲》
④创作《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⑤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37、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D.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38、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又认为“万里一朔,莫如中华”。据此可以认为魏源( )
12
A.推动了东方国家对西方世界的了解
B.遭受西方列强侵略时不失民族气节
C.关注西方世界变化的同时,仍然保持文化优越感
D.引发了19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学习西方的热潮
39、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维新党”的代表人物是(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孙中山 D.康有为
40.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 )
A.西学东渐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不断否定 B.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
C.学习西方是近代社会各阶级共同追求 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
第Ⅱ卷(共3个主观题,共40分)
41. (16分)陈寅恪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说:“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儒学的发展过程看,董仲舒思想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进入理论创造的阶段,它的政治教化和伦理教化功能在这一阶段得到突出和强化……到了宋明时代,儒学已完全演变为不可动摇、不可替代的官方哲学……宋明儒学进入理论化和体系化阶段。
——《儒学历史演变及其现代价值》
材料二 朱熹著《四书集注》,采择理学家中与己意相合的论说,加入自己的比较通俗浅近的注释,使理学借四书而得以传播。朱熹极为重视少年的教育,著《小学集注》,收集《礼记》、《曲礼》、《列女传》等古籍中有关三纲五常的说教,教育青少年遵照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又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等,供儿童学习。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酒扫涓洁、读书写字,直到杂细事宜,都作了的具体规定。
12
——蔡美彪主编《中国通史》(第七册)
材料三 关于宋代的思想文化有两种看法具有代表性。费正清认为:“朱熹殁后,他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滞缓,使得中国在19世纪时积弱不振。”而吕思勉对宋代文化在总体上还是相当推崇的,认为“宋朝是一个有创辟的时代,其学术思想和文艺都有和前人不同之处。”
(1) 指出材料一中,汉代儒学的“政治教化和伦理教化功能”、宋明儒学“理论化和体系化”的具体表现。(6分)
(2) 依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在推广理学方面所做的努力。(4分)
(3)你会同意材料三中的哪种看法?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6分)
4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智者学派认为,正义、美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相关,是由人制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苏格拉底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的行为。
材料二 “……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 ——《路德选集》
材料三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的知识,分析古希腊思想家是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4分)
12
(2)材料二作者提出怎样的思想主张,如何体现人文主义的?(2分)
(3)材料三中“新的历史条件”指的是什么?(6分)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相比,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精神有了怎样的发展?(2分)
43.圣母像作为西方基督教艺术的主要表达方式,下列三幅图是不同时期的圣母像:
图一 图二 图三
第一幅图摘自中世纪壁画《康奈诺斯皇帝夫妇与圣母子》;第二幅图是摘自文艺复兴时期油画《绿垫圣母子》;第三幅图是艺术家达利1950年创作的《利加特港的圣母》,圣母双臂抬起呈金字塔状,圣婴和一个原子核在她空心的身体里,所有一切都是悬浮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时代背景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对上述画作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10分)
宁阳一中2017级高二段考一
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2018.10
一、单项选择题:(40个,共计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B
C
C
A
C
C
B
C
B
C
A
C
B
12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A
C
B
C
D
C
C
A
B
D
D
A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B
A
D
C
B
D
C
C
B
二、主观题:(第41题16分,第42题14分,第43题10分。共计40分)
41.(16分)
(1)表现:汉代董仲舒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有利于强化皇权专制,加强中央集权;提出“三纲五常”等伦理思想,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3分)
宋明时期朱熹等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理学体系,从哲学高度论证了专制统治和等级秩序的合理性;明中期王阳明提出“致良知”,重树思想标准。(3分)
(2)努力:重新解释儒家经典,使理学普及化、通俗化;注重道德规范教育,推动理学的生活化;注重对少年儿童的教育。(4分)
(3).
看法一:同意费正清的看法。(6分)
理由:科举考试必须以朱熹所著《四书集注》作为答题的依据,束缚中国思想发展;理学宣扬“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伦理和三纲五常的等级秩序,压抑人性;理学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看法二:同意吕思勉的看法。(6分)
理由:学术思想上,宋开创了理学和心学,涌现出朱熹和陆九渊等大家,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文艺上,宋词繁荣,涌现了婉约派和豪放派等诗人:宋代书画在中国书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南北宋都有名家。科学领域上,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42.(14分)
12
(1)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普罗塔格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苏格拉底主张研究人本身,如何认识人自己,人必须具有知识,追求真理和智慧。(4分)
(2)主张:因信称义,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教会人员。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使人文主义宣扬的对人自己能力的尊重得到进一步强化。(2分)
(3)新的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尖锐;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西欧民族国家开始形成。(6分)
发展:提倡理性主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构建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更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2分)
43.(10分)
观点:一定时期的艺术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时代背景的反映。(仅作参考,其他符合材料主旨的观点亦可得分)
第一幅:中世纪的西欧处于天主教会的统治之下,人性被宗教束缚,所以画中圣母子表情庄严肃目,略显呆滞,缺乏人情味。
第二幅: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着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艺术家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歌颂人性,所以画作描绘了极富世俗特点的母子情深的图景,来表现人间生活的情趣与人性的美好。
第四幅:受二战、美苏冷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人们也开始重新审视社会和世界,反传统的后现代艺术产生。画中悬浮的物体、空心的躯体、原子核等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状态,展现了现代艺术中荒诞、离奇等特征。
综上所述,时代背景是特定时期文化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总和,艺术家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