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五中2018-2019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山西太原五中2018-2019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密 封 线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太原五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 ‎ 高 二 历 史(文)‎ 命题人、校对人:颉全宁、郭素英、安丽翮(2018.10)‎ 第I卷( 共50分)‎ 本卷为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 “从西周到春秋发展起来的理性化思潮,其特点是,这一理性不是体现为注重技术文明或科学知识的用以改造自然世界的理性,而是一种政治的理性、道德的思考、实践的智慧。”造成春秋战国文化转型这一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基础不够发达 B.生产关系演进缺乏质变 C.旧有“礼乐”文化失范 D.政治、文化环境宽松 ‎2. 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收录了先秦时期儒、道、墨、法、阴阳、名、农等各家学说,提出了关于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治国等方面的论说,司马迁说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这反映了当时 A. 百家争鸣的结束 B. 思想兼容的走向 C. 国家统一的趋势 D. 各种学派的诘难 ‎3. 自古以来儒学对人性提出了不同的认识,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朱熹则提出本善习远的主张。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A. 服务于自身的思想主张 B. 为了提高社会道德水准 C. 顺应了儒学发展的要求 D. 探究人类社会发展本原 ‎4. “就世界各个民族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来看,一种成熟的文化,必然是物态、制度与心态三大结构组成的文字符号体系。”自东周以来的中国文化模式演进中 A.“千耦其耘”是其成熟物态 B.贵族政治是其制度核心 C. 法家的破坏与建设作用突出 D.其心态成熟于秦“书同文”‎ ‎5. 董仲舒“新儒学”之“新”,一在建构了儒学总体性宇宙世界观,二在实现了儒家文化的“普世化”。其达成则主要是通过 A. 融阴阳道法入儒 B. 借天道以论人事 ‎ C. 借君权推明孔氏 D. 以纲常逢迎君主 ‎6. 《史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 ‎ A.涉及了夏商主要的经济活动     B.揭示资源争夺关联王朝兴替 C.意在宣扬儒家仁德治国理念 D.可做商朝生态保护的确凿论据 ‎7. 我国的封建时代,皇帝被称为“君父”,各地官吏被称为“父母官”。这主要体现了 A.家国同构天下一家的政治理念 B.专制浓重等级森严的社会现实 C.“以民为本”的为君为官情怀 D.缺乏自主自立的民众政治依附 ‎8. 右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 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 “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 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 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 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 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9. “就伦理提高到本体的理论思维水平而言,是前进和发展的,然而伦理并借此而获得了僵固永恒的合理性,其所生成的巨大社会惰性影响,是中国迟迟未能步入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思想文化因素。”儒学的此次发展,其代表观点是 A.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B. 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 ‎ C.存天理,灭人欲 D. 心外无物,物由心生 ‎10.隋唐是中国佛教最盛时期,早期南北朝的诸学派,经过综合及淘汰,逐渐发展成大乘八大宗派。宋以后,佛教在理论上再无重大发展,往往在禅净结合的层次上作信仰上的普及工作,佛教的高峰滑落,主要是因为 A.自身理论的粗糙 B.唯物思想发展的冲击 ‎ C.统治者的持续打压 D.儒学更新“以夏化夷” ‎ ‎11.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体现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心即理也 D.经世致用 名称 地点 描述 匡社 苏州 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 复社 吴江 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裁量公卿 岭南会馆 苏州 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 讲学会 无锡 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 ‎12.明清之际,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 A. 传统四民结构松动 B.文化政策相对宽松 ‎ ‎ C. 江南成为文化中心 D. 经世致用思潮兴起 ‎ ‎13.清初学者言:“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为政之道,必先田、市”。他的经济思想 A.实是鼓吹重农抑商的政策 B.带有一定启蒙色彩 C.脱离了当时中国社会实际 D.标志了新阶级力量的成长 ‎14. 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刘徽在《九章算术注》提出“以盈补虚”与“出入相补”‎ 高二历史(文) 第7页,共8页 高二历史(文) 第8页,共8页 密 封 线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原理贯通各公式间的关联,从而将《九章算术》中的几何知识构成一个理论体系。这表明此时期 A.科学研究注重实验 B.科学研究重心转移 C.科研有非实用趋向 D.科技指导农业生产 ‎15.宋代以前,城市城墙主要为夯土或版筑,城门多由木柱支撑而成。宋代一些重要城市开始包砖,明代城门包铁皮,筑砖拱门等。这种变化反映了 A. 民族矛盾推动中原防御体系的升级     ‎ B. 科技的新应用促进筑城技术的改变 C. 封建社会晚期中国社会的浮华之风    ‎ D. 工商业发展刺激重农抑商政策强化 ‎16.“不论单一的线条造型,还是不同线条间的组合变化,文字的可读性完全让位于书写时的情绪表达,或喜怒、或穷困、或忧悲、或怨恨…种种情致尽现于线条的纵横跳跃、连绵环绕之中。”下列各项书法作品最能符合上述评价的应是 ‎ A.李斯《会稽刻石》 B. 王羲之《兰亭序》‎ ‎ C.颜真卿《多宝塔碑》 D. 张旭《肚痛贴》‎ ‎17. 宋代绘画,发展出艺术精神看似对立的两种形式,一种达至写实巅峰,对自然物的描绘达到高度的工整,细微精致。另一种高度写意,借外在自然形象表达内心情感,强调疏淡和精匀,不加修饰的草草逸笔,每笔可见禅机。这主要归功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文化政策的宽松 ‎ ‎ C.水墨技术的成熟 D.理学思想的影响 ‎18.古代武士一般是指恪守“士”的道德规范,行为勇武的男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正史中,出现了许多为孝义而杀仇敌,为保卫家园而守城作战、为忠君而驰骋疆场的勇武女性形象。社会上“武士化”女性的增多说明当时 A.民族交融助推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 B.人口减少导致女性政治地位提高 C.少数民族勇武之风得到社会普遍推崇 ‎ D.社会动荡加剧传统武士精神衰落 ‎19.总体看,明清经世思潮代表人多持乐观,面对“天崩地解”,相信务实尚利,寄望某些具启蒙意义、但不触动封建根本的改良拯涂炭开太平。而曹雪芹借《红楼梦》说“补天”,则据于儒、依于老、逃于禅,将其引向绝望悲观。有学者说曹更富历史感,这主要是基于 A. 前者思想过于理想化 B. 《红楼梦》极具史料性 ‎ C. 明清时代的社会停滞 D. 封建末世的不可逆转 ‎20.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文艺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 ‎21.在古希腊,人们通过订立契约,自愿组成国家社会。在这个国家社会里,每一个人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也要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和独立的权利,但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除外。这说明古希腊 ‎ A.注重法治反对人治       B.严格限制居民的权利 C.采取直接民主模式        D.具有民主与人文精神 ‎22.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神才是智慧的……他仅仅是用我的名字作为说明,像是在说,人们啊,唯有像苏格拉底那样知道自己的智慧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的这一思想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 被宗教意识完全笼罩 B. 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 C. 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D. 初具理性主义的精神 ‎23.“如果说传统基督教中的人是全心全意地倾心天国的话,那么新教——加尔文教——中的人已经是头在天上、身子在地上了。”这是指加尔文教 A. 扩大了路德教的社会影响 B. 打破了天主教的思想束缚 C. 拉近了宗教与世俗的距离 D. 成为了资产阶级革命武器 ‎24.洛克说,某些贵族优于普通人,不是因为他们天生有某些特殊知识或品质,而仅仅是因为他们受到更好的训练。据此可知,洛克 A.主张美德即知识 B.认为权利天赋 C.推崇民主共和 D.强调人民主权 ‎25.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A. 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 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 专制王权已经衰落 D. 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 高二历史(文) 第7页,共8页 高二历史(文) 第8页,共8页 密 封 线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礼记-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注:杀,等级),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说文》小篆“仁”字从人从二,此“二”在殷周甲骨金文中是重文符号,不是一二三数字中的“二”。‎ 材料二 《孟子-梁惠王上》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 《荀子-王制》说:“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不能属于(注:属于,顺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核心思想“仁”、“礼”的内涵。(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子和荀子对孔子“仁、礼”思想的发展,并请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其历史背景。(14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 材料一 这个世界已经令人激奋的很,没有必要再去考虑来世了。看来人们产生的疑窦是,那种平静、遁世或独身的生活是否就比充满活力的群居生活或家庭生活,乃至纷乱和冒险的生活更胜一筹呢?要叫人相信教士会比俗人好,或是生活会导致严峻上帝的最后审判,这是困难的。认为人的意志和智力会把人引入歧途,这似乎是一种阴郁的教义。认为人是脆弱的生物,需要上帝的感化和拯救,这充其量不过是一种口是心非的说法罢了。强烈吸引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的,则是认为人具有巨大能力的这一概念。‎ 材料二 路德认为使人“得到救赎”的,不是教会所称的诸如祈祷、施舍、圣餐、圣洁生活等“善行”,而是“内心的信仰”,这是上帝直接授予每个灵魂的一种内在的精神皈依。路德认为,善行只是这种内在感化的结果和外表迹象,而决不是它的根源。教皇抑或宗教会议都无权确定真正的基督教信条,每个人都可以阅读《圣经》,凭自己的良心自由地作出自己的解释。‎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世界现代史》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意大利人关于“人”概念的变化,并分析其背景。(8分)‎ ‎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的新宗教观及意义。(8分)‎ 高二历史(文) 第7页,共8页 高二历史(文) 第8页,共8页 密 封 线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李贽)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他没有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原因不在于他缺乏决心和能力,而在于当时的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 材料二 启蒙思想不是由一批相关的知识分子阐释的自成一体的概念体系,而是受了形形色色的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伏尔泰、孟德斯鸠、让·雅克·卢梭、爱德华·吉本、伊曼努尔·康德和大卫·休谟。所有的这些作家都是启蒙运动的一员。他们一致认为,在他们的世界中,最重要的知识问题,包括人类进步在文明发展中的地位,个人在世界规划中的决策权,自然的定义和自然与上帝的关系,这些都与理性在知识体系里的地位有关。‎ ‎——[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史林译《世界大历史:1689—179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说明李贽的学说“破坏性强”的表现及“当时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欧洲启蒙思想的认识。(6分)‎ 高二历史(文)答案 一、客观题 ‎1-25 CCACB CABCD ADBCB DDADA DDCBA 二、主观题 ‎26.(1)内涵:仁,即爱人,以血缘亲疏为基础,有等差(4分);礼,即周礼,西周规范贵族的等级名分制度。(2分)‎ ‎(2)发展:孟子的仁淡化了血缘等级观念,平等思想浓厚了; 荀子的礼突破了贵族局限,扩大了适用范围。(两点各3分)背景: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为代表的生产力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推动变法运动;使土地私有制、中央集权制逐渐确立,礼制崩坏已是既定事实;于是,儒家知识分子为仁礼思想注入了上述新的时代内涵。(8分)‎ ‎27. (1)变化:从人是脆弱的,到人是能力巨大的;从考虑来世到追求现世幸福; 从信仰上帝到崇尚理性。核心是提倡人文主义。(4分)背景:意大利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形成;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保留; 教会束缚。(4分)‎ ‎(2)宗教观:主张因信称义,反对因行称义;认为善行是信仰的外表迹象;反对教皇等外在权威。(4分)意义:打破了对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促进了人文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与发展。‎ ‎28.(1)表现: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肯定私欲、个性,主张男女平等等,极大地冲击了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4分)条件: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迟滞,新兴社会力量弱小;专制高度发展, 思想僵化等。(4分)‎ ‎(2)依托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高举理性主义的旗帜,提出了三权分立、自由平等、人民主权等理性王国的新构想,建设性强;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推动了欧洲政治文化的现代化。(任3点,6分)‎ 高二历史(文) 第7页,共8页 高二历史(文) 第8页,共8页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