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1.东汉末年,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利地位的人物是( C )
A.刘备 B.诸葛亮 C.曹操 D.孙权
2.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实力不断增强,一心想统一北方,他遇到的主要军事对手是( D )
A.刘表 B.孙权 C.刘备 D.袁绍
3.曹操军队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军队的官渡之战发生于哪一年( A )
A.200年 B.208年 C.220年 D.222年
4.东汉末年,曹操在封建军事集团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A )
A.“挟天子以令诸侯” B.招贤纳士,实行屯田
C.奖励农耕,发展生产 D.官渡之战,打败袁绍
5.“东望夏口,西望武昌……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是宋朝大文豪苏轼对下列哪次战役的感叹( D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6.赤壁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一战役的交战双方是曹军与( B )
A.匈奴大军 B.孙刘联军
C.前秦军队 D.东晋军队
7.(2018衡阳)曹操在《龟虽寿》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下列战役能够体现曹操这一雄心壮志的是( C )
①牧野之战 ②长平之战 ③官渡之战 ④赤壁之战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8.投资七亿元的年度历史正剧《曹操》于2018年登陆河北卫视,并进行独家首播。一代枭雄曹操,历经百战,却遭遇了赤壁之战的大败,其中的原因是( D )
①孙权、刘备结成同盟,共同抗击曹操 ②孙、刘联军骁勇,曹操兵少羸弱 ③孙、刘联军善于利用自然条件 ④曹操军队不习水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 B )
A.公元前3世纪 B.公元3世纪
C.公元前2世纪 D.公元2世纪
10.如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根据三国地理位置,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 C )
A.蜀、吴、魏 B.魏、吴、蜀
C.魏、蜀、吴 D.吴、魏、蜀
11.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A )
A.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
3
B.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
C.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D.孙权称帝,国号吴
12.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9年三国局势的是( B )
13.三国时期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的国家是( A )
A.吴国 B.蜀国 C.秦国 D.魏国
14.辨析改错题:下面是王华在学习完三国鼎立后,整理的笔记,其中有五处错误,请指出来,并改正。
三国鼎立
220年,曹操称帝,建立魏,定都长安;
221年,诸葛亮称帝,定都成都,建立蜀汉;
222年,孙权称帝,定都赤壁,国号吴。
(1)错误: 曹操 ;改正: 曹丕 。
(2)错误: 长安 ;改正: 洛阳 。
(3)错误: 诸葛亮 ;改正: 刘备 。
(4)错误: 222年 ;改正: 229年 。
(5)错误: 赤壁 ;改正: 建业 。
15.阅读下列材料: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请回答:
(1)“然操遂能克绍”是指哪一年的什么战役?
(2)材料中的“天子”指谁?“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什么作用?
(3)从材料看,诸葛亮给刘备提出了什么建议?是否正确?举例说明。
答案:(1)200年,官渡之战。
(2)汉献帝。曹操利用天子的威望号令诸侯,扩大自己的影响和势力。
(3)诸葛亮建议刘备与孙权联合抗曹。这个建议是正确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曹 操
3
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多疑的人物典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