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
高 二 生 物 试 题
命题:高艳华 校对:刘香梅 时间: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每道题的四个供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涂在答题卡上。1-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 下列生理活动与生物膜无关的是
A.兴奋的产生与传导过程 B.效应T细胞发挥作用时
C.抗体与病毒特异性结合 D.细菌侵入而引起的体液免疫过程
2. 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 效应T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 吞噬细胞和免疫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
D. 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3.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A.①④⑤⑦ B.①②③⑦ C.③④⑤⑦ D.②③⑥⑦
4. 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衰老和破损细胞的清除需免疫系统参与
B.自身细胞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转化为抗原
C.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浆细胞
D.病毒侵入人体后,通过浆细胞识别再经效应T细胞作用
5.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B.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
D.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6. 关于种群的理解,错误的是
A.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 B.种群是同种个体的有机组合
C.种群一经形成,其特征不变 D.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
7.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稻田中的稗草随处可见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8.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人体剧烈运动排汗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B.皮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正常
C.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中会出现膜的转移和融合
D.抗体、淋巴因子、血红蛋白等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9. 右图为吞噬细胞杀灭细菌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①表示细胞免疫中溶酶体内水解酶分解细菌
B.吞噬过程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C.④中物质合成受细胞核控制,需要在③中加工
D.若②为处理后的抗原,可能引起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
10. 分析以下几种情况,两株幼苗将弯向同一方向的是(注:A中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B和C中用的不透光的锡铂纸)
11.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有关的一组是
①生产无子西瓜 ②无子番茄 ③棉花摘心 ④培育多倍体 ⑤枝条扦插
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①③⑤
12. 缺乏氧气或有氧呼吸受抑制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的速率将
A.加快 B.减慢 C.不变 D.不能确定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B.利用高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大豆田中的单子叶杂草
C.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
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乙烯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14.如图所示,白杨树的主干上端,①②③④分别为其生长正常的侧芽,自然条件下,四个侧芽生长素浓度最高和摘去顶芽后最先发育成侧枝的分别是
A.①①
B.②①
C.③④
D.④①
15. 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
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
16. 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下列哪种激素变化的相关性最大
A. 生长素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 脱落酸
17.某植物正常授粉形成幼果后,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幼果,可能出现的是
A.种子明显增多 B.形成无籽果实
C.部分果实脱落 D.果实生长不受影响
18.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
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A.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B.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C.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D.成熟叶片可进行光合作用
19.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现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现有一种植物幼苗,为了探究该幼苗向光生长究竟属于上述哪种原因,将其直立生长的胚芽尖端切下,放到琼脂块上并用单侧光照射,如右图。下列结果及判断正确的是
①当a、b生长素含量基本相等时,能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 ②当a、b生长素含量基本相等时,不能确定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 ③当a侧生长素含量比b侧高时,能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 ④当a侧生长素含量比b侧高时,不能确定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 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
D.该实验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21. 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A.10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22. 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 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
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
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
23.如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
B、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③的变化趋势
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
D、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24. 有关生物体对刺激作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A.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
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
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
25.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 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B. 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进行计数
C. 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若边缘有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D. 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26.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 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
C. 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 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
27.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 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
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28.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A. 适时打顶去心,可促进棉株开花结实
B. 肥田之法,种大豆最佳,小豆、绿豆次之
C. 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
D. 新摘未成熟的西红柿,每蓝放木瓜二、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
29.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 在胚芽鞘尖端以下伸长区,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 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
D.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30.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 标记 IAA和 ABA 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图中 AB 为胚芽鞘切段,则琼脂块①中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
B. 若琼脂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 ABA 在胚芽鞘切段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
C. 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茎尖切段,再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琼脂块①和②中放射性强度都极低,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影响了IAA载体蛋白的功能
D. 若图中AB 为成熟茎切段,则琼脂块①中放射性强度大于②
第Ⅱ卷 简答题 (共40分)
31.Ⅰ(10分)下图为某病毒侵入机体被杀伤过程图解,据图回答:
(1)甲图中的细胞①为 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 _ ___ 。
(2)乙图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细胞,它直接是由_____ _ 分化而来的。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 。
Ⅱ(10分)右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两种方法均在第0天将某种物质注射进人体。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2)当一个人被狗咬伤时,狂犬病病毒可能
通过狗的唾液进入人体,这时要防止该病
毒使人体致病,方法_________较好,
原因是大量的抗体能与 _ ,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为防患于未然,应对所有健康的狗用方法 进行免
疫,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32.(7分)Ⅰ.下图是生长素作用与其浓度关系图。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向光生长的幼苗,其背光面生长素浓度
于向光面。具有顶端优势的植物,其侧芽浓度 于顶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 特点。
(2)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以下的伸长区只能从
向 运输,称之为极性运输。
Ⅱ.植物激素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如用适宜浓度的 处理,可促进插条生根;用适宜浓度的 处理菠萝植株,就可以让菠萝一起成熟,统一上市。
33.(13分)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特征是种群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如图表示某动物种群在不同条件下数量变化情况的数学模型,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模型属于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之一的_______ ___,该形式较为直观形象。
(2)图中A段种群增长近似于_ _____型曲线.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3)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___ ___(K1或者K2)。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分析图中曲线,与D段相比,影响C段的因素最可能是__
____。
A.食物和天敌 B.气候和传染病
(5)在D阶段,若该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___ ___会变小。
辽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
高 二 生 物 试 题 答 案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30 题,每题2分,共60分)
1-5CCCAD 6-10CCBDB 11-15BBCAB 16-20DCCBA 21-25 DCBAC
26-30BDBBD
第II卷 简答题(共40分)
二、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31.
Ⅰ(1)效应T细胞 细胞免疫
(2)浆细胞 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 体液免疫
Ⅱ(1)氨基酸
(2)① ;抗原特异性结合
② ; 注射抗原(疫苗),可刺激狗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达到预防的作用
32.Ⅰ.⑴高 高 两重性
⑵形态学上端 形态学下端
Ⅱ.生长素(生长素类似物) 乙烯(乙烯利)
33.
(1)曲线图
(2)J 无限环境(空间和资源充裕)、理想条件(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3)K1
(4)B
(5)K值(或环境容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