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统考试卷(带答案浙江台州中学)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2019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统考试卷(带答案浙江台州中学)》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台州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 高一历史 命题人:王斌超 审题人:陈柔伊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严格说来,要到秦汉,才是中国历史上正式有统一政府。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封建的统一’。”钱穆先生如此说主要是因为先秦时期 A.政治带有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的特点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 C.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D.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已经形成 ‎2.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3. 《殷商制度论》载:“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然使于诸子之中,可以任择一人而立之;而此子又可任立其欲立者;则其争益甚……而嫡庶之法亦与之俱生。”该史料主要说明 A. 分封制实施的必要 B. 嫡庶之法产生的缘由 C.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 宗法制下的等级森严 ‎4.有学者认为,秦国与匈奴战争期间,每消耗192石粮食才有1石供应到军队,完全以说“运输决定战争”。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在征服南越的战事中,秦修建了 A. 郑国渠 B. 都江堰 C. 直道 D. 灵渠 ‎5.《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 A. 秦始皇帝,才能非凡 B. 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C. 政权系统,尚不完备 D. 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6.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皇帝制与郡县制 B.郡县制与刺史制 C.皇帝制与封国制 D.丞相制与刺史制 ‎7.“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制度 B.郡县制度 C.官僚制度 D.朝议制度 ‎8.颜师古《汉书注》载:“初分十三州……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这里记载的“州”是 A.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监察机构 B.隶属于道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C.设置于郡县之上的地方行政机构 D.取代汉初封国地位的地方机构 ‎9.白居易在《郑覃可给事中制》中云:“给事中之职,凡制敕有不便于时者,得封奏之;刑狱有未合于理者,得驳正之;天下冤滞无告者,得与御史纠理之;有司选补不当者,得与侍中裁退之。率是而行,号为称职。固不专于掌侍奉、赞诏令而已。”其论述的部门是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六部 ‎10.“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11.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A.尚书省 B.参知政事 C.枢密院 D.军机处 ‎12.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关系着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读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根据数字填写各朝代地方行政区划内容完全正确的是 时期 秦汉 汉晋魏 唐 宋 元 明 清 高层政区 ‎/‎ ‎①‎ ‎②‎ ‎③‎ 行省 布政使司 省 统县政区 郡 郡 州 州 路、④、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州、县 A. ①州②道⑧府④厅B. ①道②路③厅④府 C. ①州②道③路④府D. ①路②府③道④厅 ‎13.《国史概要》指出:“忽必烈即位初期,有十路宣慰司,又委派重臣以中书省官‘行某处省事’名义,到地方行使中书省职权。”这表明 A.元朝初年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B.宣慰司和行省两级地方行政体制形成 C.中书省掌管全国的最高行政权力D.行省最初仅是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 ‎14.朱元璋曾说:“夫元氏之有天下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为杜绝“元之大弊”,朱元璋 A.创立军机处 B.设置枢密院 C.废除丞相制 D.实行内阁制 ‎15.明朝万历皇帝尽管多年不上朝,国家政务依旧能够照常运转,这得益于 A. 宰相制度的废除B. 内阁成为法定机构 C. 君主权力的集中D. 六部运行机制的高度程式化 ‎16.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机构是三无机构:“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所有的大臣都是兼职而且要亲自跑腿,从法理上看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临时咨询机构,但是实际上是权力的核心。”该机构是 A.唐代门下省 B.宋代枢密院 ‎ C.元代中书省 D.清代军机处 ‎17.台湾著名学者傅宗懋曾说:“世宗(雍正)的集权很是巧妙的,并不是像以前的枝枝节节,他只设了一个军机处,于是就把以前内阁和八旗的权力,整个拿来。”下列描述,不属于军机处的是 A.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威命所寄,不于内阁,……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B. 地近宫廷,便于宣召,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C. 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D. 承旨诸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18.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出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助机构,当这些辅助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新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助机构,剥夺其实权……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权利的不断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有 ‎①西周分封制 ②西汉“中朝”的建立 ③明朝的内阁制 ④清乾隆帝建立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 ‎19.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战争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20.英国人魏尔特把《南京条约》称作“外国对华贸易的大宪章”。其认识应该主要源于 ‎①协定关税②在通商口岸设工厂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开放广州等五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21.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一材料本质上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 认为税率不高可以接受B. 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C. 推行灵活务实外交原则D. 近代国家的主权意识模糊 ‎22.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一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3.有学者在论述中国近代某一条约时认为,“满清贵族及官僚所支持的一个短暂的夏季的狂暴,竟使中国的地位低到极点。它须负极重的赔款;它须依列强之意,保各国使臣在中国的安全。”该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24.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以下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B.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 C.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25.以下是近代不平等条约中的三组条款,其共同的危害是 第一组: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驻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 第二组: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第三组:在国内由各国驻兵,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计由黄村经天津至山海关共十二处 A.中国的领土主权日益遭到破坏 ‎ B.中国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化 C.严重危害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 ‎ D.清政府沦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26.“5个多小时的激战,不仅决定了北洋水师和日本舰队的命运,而且决定了战争全局。说得远一点,它同时又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里中日关系的格局:把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做黄海海面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下列对“激战”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B. 决定了甲午战争结局 C. 影响了中日国际地位D. 刺激了日本侵华野心 ‎27.爱国诗人邱逢甲率绅民上书清政府:“和议割台,全台震骇。……臣等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台誓死守御。……如倭酋来收台湾,台民唯有开仗。”以下符合邱逢甲践行其誓言的行动是 A.驾舰撞向“吉野”,不幸中鱼雷与舰同沉 ‎ B.率领黑旗军,在台中附近的大甲溪伏击日军 ‎ C.组织领导义军,新竹、台南等地痛击日军 ‎ D.淞沪抗战,多次击退日军进攻,迫使其三易主帅 ‎28.右图所示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目标 B.加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建立 第28题图 C.中国政府正式对日本宣战 D.中国的政治中心被迫由北往南移 ‎29.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①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②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 ‎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④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0.作曲家麦新1937年7月创作了歌曲《大刀进行曲》,又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副标题是: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该歌曲创作的事件原型是 A. 蔡廷错、蒋光鼎率军坚守淞沪B. 安德馨全营力战殉国 C. 吉鸿昌、冯玉祥率军收复多伦D. 宋哲元率军血战长城 ‎31.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安事变揭开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序幕 ‎②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③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协议改编军队 ‎ ‎④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②①④‎ ‎32.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里所说的将日军“卡住”的是 ‎ A. 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33.“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人仰马也翻,全民皆兵,全民参战,把侵略者彻底消灭完……”,歌曲生动地体现了中共的抗战路线。制定该路线的是 ‎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政治协商会议 ‎34.“会战开始前,中国方面及时发现日军企图,正确判断日军进攻方向,采取了相应部署准备,在平汉路武胜关、广水段先发制敌,袭扰日军后方,威胁武汉,对日军进行战役侦察,破坏其企图。……会战结束后,日军认为确保对该城的占领,可给重庆蒋政权以更大的威胁,……战略价值极大。”这里的“会战”指的是 A. 淞沪会战 B. 徐州会战 C. 武汉会战 D. 枣宜会战 ‎35.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发动了某战事。该战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作战目标是破坏日军主要交通线正太路,第二阶段的重点转向破坏铁路两侧日军建立在根据地范围内的据点,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寇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发动这一战事的中国军队的番号是 A. 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B.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C.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D.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36题20分,第37题10分,共30分)‎ ‎36.古代政治制度的设计蕴藏着先人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1) 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6分)‎ 材料二 (秦国)以征服其他国家为职志,其所拟之消灭者仅是对方的王室与贵族,秦王本身的重要卿相,却全属客籍,即统一天下之后亦然。秦之记录里看不出人民因原有国籍而受亲疏歧视的待遇。‎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避免 “因原有国籍而受亲疏歧视的待遇”秦采取的政治举措及其历史进步性。(8分)‎ 材料三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行省制度实施的影响。(6分)‎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回顾历史,鸦片显然只是战争的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由于中西方对国际关系、贸易和司法管辖的观念大相径庭,即使没有鸦片,双方之间的冲突也照样会爆发。 ‎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除了“鸦片”,鸦片战争的爆发还有哪些原因?(6分)‎ 材料二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延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2)阅读材料二,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影响。(4分)‎ 台州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参考答案 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B D B A B A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D C D D C C C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D C B A C B C D ‎31‎ ‎32‎ ‎33‎ ‎34‎ ‎35‎ B A C D D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36题20分,第37题10分,共30分)‎ ‎36.(1)统治机制:分封制(1分)和宗法制(1分)。‎ 积极作用:稳定政治秩序(2分);维护政治联系(2分)。‎ ‎(2)政治举措:郡县制(2分)(答“中央集权制”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给1分)‎ ‎ 进步性: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每点2分,6分)‎ ‎(3)影响:行省制度较好地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省制的开端。(6分)‎ ‎37.(1)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国成为他们的理想目标。当时的中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中西方在国际关系、贸易和司法管辖观念上的冲突。(每点2分,答到3点即得6分。)‎ ‎(2)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2分)‎ 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2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