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统考试题(含答案浙江台州中学)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2019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统考试题(含答案浙江台州中学)》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台州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 高一 语文 命题人:金云生 冯丽照 审题人:冯丽照 金云生 一、 基础知识。( 29 分,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脊背(jĭ) 跬步 (kuĭ) 颤抖(chàn) 久假不归(jià)‎ B.挣脱 (zhèng) 巷道(hàng) 甄别(zhēng) 六艺经传(zhuàn)‎ ‎  C.洁癖(pĭ) 泥淖(nào) 啮噬 (shì ) 百孔千疮(chuāng)‎ D.憎恨(zēng) 不啻(chì) 窗扉(fěi) 装模作样(mú)‎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耳濡目染 良晨美景 渲泄 怨天尤人 B.礼尚往来     聊以慰籍 磕绊 苟延残喘 C.气息摒窒 四肢百骸 布署   苍海桑田 D.入不敷出 山清水秀 妥贴 气势恢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史诗巨片《孔子》张弛有度,情节引人入胜,画面大气磅礴,镜头质感浓厚,观众看后无不拍手称快,大呼:“过瘾!值得一看!”‎ B.在校篮球比赛中,我们班同学顽强拼搏,把对手打得前仰后合,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  C.经过旷日持久的艰苦训练,女排队员掌握了新拦网技术,形成了严密而有效的攻守组合阵势,终于在大赛中击败对手。‎ ‎  D.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家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这一规定旨在加强行业准入门槛,将网上五花八门的视频节目纳入更加严格的监管。‎ B.许多工作对性格品质有着特定的要求。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知识外,还应具备热爱学生、正直、有责任感等。‎ C.有关调查表明,中国人幸福感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爱攀比、缺信念、不互信、不善于发现阳光面等心理因素造成的。‎ D.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 ‎5.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欢迎光临阳光小区,这是我公司近年来鼎力打造的又一绿色生态小区!‎ B.本人才疏学浅,刚才一些想法仅是一孔之见,接下来还请在座大方之家批评指正!‎ C.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向母校致以最诚挚的祝福,愿母校永远年轻,永葆生机!‎ D.值此良辰吉日,正是犬子金榜题名时,感谢各位亲朋亲临祝贺,不胜感激!‎ ‎6.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内心里拥有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淀在我们血液里的和融化在我们脚步中的,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播撒和积累下的善。‎ ‎①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 ②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 ③才会看见弱小而自觉前去扶助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③①‎ ‎7.下面是某中学对一个班46名学生作的心态调查,请你用一句话写出调查结论。(不超过10个字)(2分) ‎ A.你最值得高兴的事情是什么?18人选答“找到一个好朋友”,14人选答“通过自己的努力做成一件事”。 ‎ B.你最大的苦恼是什么?17人选答“没有知心朋友”,13人选答“不被别人理解”。‎ C.你受委屈时向谁诉说?29人选答“朋友”,17人选答“独自忍受”。‎ D.你对家长的最大希望是什么?17人选答“该自己做的事让自己做主”,16人选答“感情上的理解”。‎ 答:‎ ‎ ‎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①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⑤小学而大遗 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A.① ③ B.① ⑤ C.③④ D.②⑥ ‎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⑤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⑦蟹六跪而二鳌 ⑧犹且从师而问焉 A.①③④/②/⑤⑦/⑥⑧ B.①③⑤/②④/⑥/⑦/⑧ ‎ C.①④③/⑧②/⑤⑥/⑦ D.①④/②③/⑤/⑥/⑦⑧‎ ‎10.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忌不自信 ‎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不拘于时,学于余 二、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9分)‎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1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6分)‎ 在心灵最微妙的地方 刘 墉 我的心底总藏着三个小故事,每次想起,都一惊。那是人性最微妙的一种感觉,很难用世俗的标准来判断。‎ 当我在圣若望大学教书的时候,有一位同事家里已经有个智障的弟弟,但是当他太太怀孕之后,竟然没做羊水穿刺,又生下个“智障儿”。消息传出,大家都说他笨,明知智障有遗传的可能,还那么大意。我也曾在文章里写到这件事,讽刺他的愚蠢。直到有一天。他对我说:“其实我太太去做了穿刺,化验出了智障,我们决定堕胎。但是就在约好堕胎的那天上午,我母亲带我弟弟一起来了。我那智障弟弟,以为我太太得了什么重病,先拉着我太太的手,一直说‘保重!保重!’又过来,扑在我身上,把我紧紧抱住,说,‘哥哥,上帝会保佑你们。’他们走后,我跟太太默默地坐了好久。我和我太太想,如果肚子里的像我弟弟那么天真的孩子,我们能因为他比较笨,就把他杀掉吗?所以,我们打电话给医生,说不去了。” ‎ 二十多年前,我做电视记者的时候,有一次要去韩国采访亚洲影展。好不容易备妥了各项文件,送去给电影协会代办的一位先生。可是才回公司,就接到电话,说我少了一份东西。我立刻冲去了西门町的影协办公室,当面告诉他,我确实已细细点过,再装在牛皮信封里交给了他。他举起我的信封,抖了抖,说:“没有!”“我以人格担保,我装了!”我大声说。“我也以人格担保,我没收到!”他也大声吼起来。眼看采访在即,我气呼呼地赶回公司,又一关一关“求爷爷、告奶奶”地办那份文件。就在办的时候,突然接到影协的那个人的电话。‎ ‎“对不起!刘先生,是我不对,不小心夹在别人的文件里了。我真不是人,真不是人,真不是人!”‎ 我怔住了。忘记是怎么挂上那个电话的。他明明可以为保全自己的面子,把发现的东西灭迹。但是,他没有这么做,他来认错了。我佩服他,觉得他是一位勇者。‎ 许多年前,我应美国水墨书画协会的邀请,担任当年国际水墨展的全权主审。参赛者得奖不得奖,全凭我一句话。‎ 那天评审,我准备了一些小贴纸,先把自己属意的作品贴上,再斟酌着删除。评审完毕,主办单位请我吃饭,再由原来接我的女士送我回家。晚上,她一边开车,一面笑着问:“对不起!刘教授,不知能不能问一个问题,没有任何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那幅有红色岩石和一群小鸟的画,你先贴了标签,后来又拿掉了呢?” “那张画确实不错,只不过我觉得笔触硬了一点,名额有限,只好……”我说,又笑笑,“你认识这位画家吗?”“认识!”她说,“是我!”‎ 不知为什么,我的脸一下子红了。她是水墨书画协会的负责人之一,而且从头到尾跟着我,她只要事先给我一点点暗示,说那是她的画,我即使再客观,都可能受到影响,起码,最后落选的不会是她。‎ 三个故事说完了。从世俗的角度,那教授是笨蛋,那影协先生是混蛋,那水墨书画协会的女士是蠢蛋。但是在我心中,他们都是最真实的人。‎ 每一次在我评判一件事或一个人之前,都会想到这三个故事。他们教了我许多,他们教我用“眼”看,也用“心”看。当我看到心灵最微妙的地方,常会有180度的大转变。‎ ‎14.(1)作者叙述第一个故事,为什么不在开头就写明同事太太做了羊水穿刺,还讽刺他笨,到末尾才点明他们确实做了穿刺呢?(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走后,我跟太太默默地坐了好久”,问“默默地坐了好久”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说自己“气呼呼地赶回了公司”,请你至少用两个词语去形容作者当时的心理状态。(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为什么说“那教授是笨蛋,那影协先生是混蛋,那水墨书画协会的女士是蠢蛋”?作者又说“在我心中,他们都是最真实的人”,结合文章,在现实生活中最真实的人应是怎样的人?(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在最后写道“当我看到心灵最微妙的地方,常会有180度的大转变”,问“180度的大转变”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与识记(3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2题。(20分)‎ 陆陇其,字稼书,浙江平湖人。康熙九年进士。十四年,授江南嘉定知县。嘉定大县,赋多俗侈。陇其守约持俭,务以德化民。或父讼子泣而谕之子掖父归而善事焉弟讼兄察导讼者杖之兄弟皆感悔。恶少以其徒为暴,校於衢,视其悔而释之。豪家仆夺负薪者妻,发吏捕治之,豪折节为善人。讼不以吏胥逮民,有宗族争者以族长,有乡里争者以里老。‎ 十五年,以军兴征饷。陇其下令,谓“不恋一官,顾无益於尔民,而有害於急公”。户予一名刺劝谕之,不匝月,输至十万。会行间架税,陇其谓当止於市肆,令毋及村舍。江宁巡抚慕天颜请行州县繁简更调法,因言嘉定政繁多逋赋,陇其操守称绝一尘,才幹乃非肆应,宜调简县。疏下部议,坐才力不及降调。县民道为盗所杀而讼其仇,陇其获盗定谳。部议初报不言盗,坐讳盗夺官。‎ 十七年,举博学鸿儒,未及试,丁父忧归。十八年,左都御史魏象枢应诏举清廉官,疏荐陇其洁己爱民,去官日,惟图书数卷及其妻织机一具,民爱之比于父母,命服阕以知县用。 ‎ 二十二年,授直隶灵寿知县。灵寿土瘠民贫,役繁而俗薄。陇其请于上官,与邻县更迭应役,俾得番代。行乡约,察保甲,多为文告,反覆晓譬,务去斗狠轻生之习。‎ 二十三年,直隶巡抚格尔古德以陇其与兗州知府张鹏翮同举清廉官。二十九年,诏九卿举学问优长、品行可用者,陇其复被荐,得旨行取。陇其在灵寿七年,去官日,民遮道号泣,如去嘉定时。授四川道监察御史。偏沅巡抚于养志有父丧,总督请在任守制。陇其言天下承平,湖广非用兵地,宜以孝教。养志解任。‎ 为县崇实政,嘉定民颂陇其,迄清季未已。灵寿邻县阜平为置冢,民陆氏世守焉,自号陇其子孙。‎ ‎[注]间架税:房屋建筑税。‎ ‎ (节选自《清史稿》)‎ ‎18.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坐讳盗夺官。 坐:因为 B.举博学鸿儒 举:举行 C.丁父忧归 丁:遭逢 D.疏荐陇其洁己爱民 洁:使……廉洁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以军兴征饷 不赂者以赂者丧 B.才幹乃非肆应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陇其请于上官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民陆氏世守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遇到官司,陆陇其不用差役去逮人,属于宗族内部争讼的,便以其族长去治办,属于乡里争讼的,便靠里老去治办。‎ B.陆陇其离任时,只有图书几卷以及妻子的织机一部,这与俗语所谓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陆陇其为官清廉,他任职地区的百姓对他十分爱戴,他几次离任,百姓都是含泪相送。‎ D.嘉定县的老百姓歌颂陆陇其,直至清末也没有停止。甚至有人冒充陆陇其的子孙,企图获取好处。‎ ‎2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或父讼子泣而谕之子掖父归而善事焉弟讼兄察导讼者杖之兄弟皆感悔 ‎2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嘉定大县,赋多俗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行间架税,陇其谓当止於市肆,令毋及村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3—24题。(6分)‎ 临江仙·送钱穆父①‎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当时被谪出知瀛州。②改火:年度的更替。③筠:竹 ‎23.“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运用了 (修辞)的手法,赞扬了友人 的 品格。(2分)‎ ‎24.你认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 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将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补写完整( 10分)‎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韩愈《师说》)‎ ‎(2)最能体现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发黄钟大吕之强音”的一问是“ ‎ ‎ , ?”‎ ‎(3)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荀子《劝学》)‎ ‎(5)苔痕上阶绿, 。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四、作文(60分)‎ ‎2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英国诗人瓦特•兰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在人类生活中,竞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竞争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台州中学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练1语文答题卷 ‎1、C(A假jiǎ B甄zhēn D扉fēi)‎ ‎2、A(A晨—辰 渲——宣B籍—藉, C摒—屏、布——部,苍——沧, D贴——帖) ‎ ‎3、D(拍手称快: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前仰后合:合:弯身俯地;仰:仰面朝天。身体前后晃动,不能自持。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旷日持久:旷-荒废,耽误。荒废时间,拖得很久。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4、D(A“加强……门槛”,搭配不当,可改为提高。B成分残缺,应为“具备……品质”。C句式杂糅。) ‎ ‎5、A(“鼎力”,大力的意思,一般是对人有所请托,表示感谢的敬辞,不能用于字自己这一方面。)‎ ‎6、C(根据前后连贯的原则,③句应接在首句后,根据逻辑关系,“同情”和“雪中送炭”形成递进关系,所以①②应接在③后。)‎ ‎7、中学生渴望沟通和独立。‎ ‎8、B(圣,形容词作名词;日,名词作状语;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小,形容词作名词;师,名词作动词)‎ ‎9、B(①③⑤连词,表示转折关系。②④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⑥连词,表示递进关系。⑦连词,表示并列关系。⑧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10、B(例句与B项都是宾语前置句。A判断句; C定语后置句;D被动句,状语后置句)‎ ‎11、A(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曲解文意。据第二段可知,此时青花瓷上的中国画元素与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而选项却说“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C扩大范围。据第三段第4句可知,“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选项却扩大为“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 D强加因果。据尾段尾句可知,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是当时社会转型的例证,选项“从而”一词,却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误认为是推动当时社会转型的原因。)‎ ‎12、A(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第一段在对元明两代瓷器进行对比论证后,得出了“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的论点。)‎ ‎13、B(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据第三段首句“一般来说”可知,文中“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并不是绝对的,但命题人去掉“一般来说”后,该项说法过于绝对。)‎ ‎14.⑴ 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给后文的赞颂作了反衬和铺垫,突出了他们的伟大可贵的真诚品质(2分);还可制造一些悬念,增强吸引力(2分)。 ‎ ‎⑵他们被智障弟弟的言行感动了,心里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开始反思和抉择。‎ ‎15.气愤、怨恨、埋怨、诅咒等。‎ ‎16.因为从世俗的眼光看,那教授明知是智障儿却还把他生下,那先生虽然做错了事但在可以隐瞒的情形下还向我道歉,而女士可以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而不用。(3分)‎ ‎①充满爱心、有责任感,②勇于承认错误、真诚坦然,③诚实质朴、不违背自己良心的人。(3分)‎ ‎17.一直认为那些所谓的笨蛋混蛋蠢蛋的人或事,常常是最为可贵最为高尚最为难得的。‎ ‎18.B(“举”应解为“推选”)‎ ‎19. C(前一个“于”解释为“向”,后一个“于”解释为“比” A介词,因为B副词,却D兼词,于之)‎ ‎20.D(“有人冒充陆陇其的子孙,企图获取好处”缺乏依据,“自号陇其子孙”说明老百姓对他的敬仰)‎ ‎21.或 父 讼 子/ 泣 而 谕 之/子 掖 父 归 而 善 事 焉/ 弟 讼 兄/ 察 导 讼 者 杖 之/兄 弟 皆 感 悔(断错一处扣0.5分)‎ ‎22.(1)嘉定是个大县,赋税征收多而民间习俗又追求铺张浪费。(译出判断句1分,赋多俗侈1分)‎ ‎(2)又赶上征房屋建筑税,陆陇其认为只应征收市中店铺的税,命令不许涉及乡村百姓家。(译出“会”、“止”、“毋”各1分,语句通顺1分)‎ ‎(3)(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足以感到耻辱,(以)官大(的人为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 陆陇其,字稼书,是浙江平湖人。康熙九年中进士。十四年,授为江南嘉定县知县。嘉定是个大县,赋税征收多而民间习俗又追求铺张浪费。陆龙其简朴节俭,努力以德教化百姓。遇到父亲告儿子,便含着泪进行劝说,以致儿子搀扶着父亲而归,从此很好地侍奉。遇到弟弟告哥哥,挑唆者施以杖刑,以致兄弟二人都很感动悔恨。一些品行恶劣的青少年勾结行恶,便给他们戴上枷在路口示众,看到他们悔过了才释放他们。有一富豪家的仆人夺走了砍柴人的妻子,陆陇其派差役将他逮捕治罪,使富豪改变了以往的行为成为善人。遇到官司,陆陇其不用差役去逮人,属于宗族内部争讼的,便以其族长去治办,属于乡里争讼的,便靠里老去治办。‎ 十五年,政府因战争需要而征军饷,陆陇其下令征收,并说明“不考虑一官半职,反而对你们百姓无益,而且对国事也有损坏”。于是每户发一张知县的名片以进行劝导,不到一个月,交纳至十万。又赶上征房屋建筑税,陆陇其认为只应征收市中店铺的税,命令不许涉及乡村百姓家。江宁巡抚慕天颜上疏请求施行繁简不同的各州县长官更调法,因而谈到嘉定县政务繁杂又多逃税者,陆陇其虽然操行称绝一世,然而却没有应付复杂事务的才干,应该调到事务简约的县。此疏下到吏部讨论后,以才力不及为由将陆陇其降调。县里有某人在道路上被强盗所杀,而其家人却以仇杀上诉,陆陇其捕获了强盗并审判定案。刑部认为最初的报告没有说到强盗事,因为隐瞒盗贼的过失夺去陆陇其的官职。‎ 十七年,以博学鸿儒科选拔人才,陆陇其没有来得及参加考试,便因父丧而归乡。十八年,左都御使魏象枢遵照皇上的命令推举清廉的官员,上疏举荐陆陇其廉洁对己而爱民,离任的时候,只有几卷图书和他妻子用的一部织机,百姓象对待父母一样热爱他。皇上命令他守丧期满后可用为知县。‎ 二十二年,授陆陇其为直隶灵寿县知县。灵寿土地贫瘠,百姓贫困,劳役繁多而民俗轻薄。陆陇其向上司请求,与邻近的县更换服役,可以轮流更代。陆陇其实行乡约,视察保甲,多发文告,反复教育百姓,务必去掉好争斗和轻生的习俗。二十三年,直隶巡抚格尔古德将陆陇其和兖州知府张鹏翮一起作为清廉官举荐。二十九年,皇帝下诏让九卿举荐学问优长、品行可用的人,陆陇其再次被推荐,得到圣旨,可以调任为京官。陆陇其在灵寿七年,离任的时候,道路上站满了百姓,哭泣着为他送行,如同离开嘉定的时候。陆陇其调京后被授为四川道监察御史。偏沅巡抚于养志的父亲去世,总督请皇上让他在任为父亲守丧,陆陇其说天下太平,湖广又不是用兵的地方,应该让他尽孝道,于是于养志解任回乡。‎ 陆陇其做县官时崇尚实政,嘉定县百姓歌颂陆陇其直至清末也没有停止。灵寿的邻县阜平县为他修了坟墓,县民陆氏世世代代守在那里,自称为陆陇其的子孙。‎ ‎23. 比喻和对偶(写出一个即可) 淡泊坚贞 ‎24.‎ ‎ ①豪放达观,意在劝慰他人。虽然“惆怅孤帆连夜发,送别友人不免感伤,但诗人认为人生如行旅人,人人都是漂泊的过客,无需计较眼前聚散,自当随遇而安。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脱旷达的情怀。‎ ‎②失意伤怅,意在感伤自身。“惆怅孤帆连夜发”中“惆怅”二字为送别友人奠定感伤基调,虽然诗人认为人生如行旅、过客,无需计较眼前聚散,自当随遇而安,但在旷达之语的背后仍能体察出他对仕宦浮沉的淡淡惆怅及对身世飘零的深沉慨叹。‎ ‎③以上两种兼而有之,分析成理即可。‎ ‎(写出一种即可)‎ ‎25. (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假舟楫者,君子生非异也(5)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26.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名言类的材料作文,三条名言围绕“争与不争”指向三个写作角度:‎ 第一、竞争的进步意义。①竞争不可避免、竞争无所不在,若我们消极懈怠,不思进取,必将被时代抛弃。②竞争对个人的意义:竞争源于压力,产生动力,竞争对个人的激励鞭策作用,让人不再懈怠;竞争能让我们更加努力拼搏进步;竞争使人更勇敢;竞争能增强人的自信心;竞争激发个人潜力;③竞争对社会家国的意义:竞争使大家各呈奇技,各出精品,给各行各业带来活力,让国家在竞争中不断强大,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敢于竞争,直面竞争,在竞争中赢得先机,占据优势,国家与民族才能兴旺发达。‎ 第二、理性竞争。竞争的本质是输赢,竞争的精神是参与,竞争的条件是平等,竞争的旗帜是光明正大,竞争的本身是提高,竞争的过程是丰富。竞争中要尊重对手,遵守规则,做到正当竞争、高尚竞争、快乐竞争、良性竞争。要与强者争,与自己争,要追求竞争的双赢。竞争中不乏温情与关爱,竞争不乏互相提携、互相促进、互相欣赏、互相进步。同时,竞争不排斥合作。‎ 第三、不争是一种态度。不争的背后是一种自在,一种坦然,是懂得生活真谛之后毅然决然的放下与洒脱。不争是万千阅历后的看破,饱经沧桑后的睿智,无数沉浮后的淡泊。不争是一种转向,由外在转向内在,由关注金钱名利转向精神心灵。不争还是一种清醒,一种达观,一种自信,是内心的不执不迷,不贪不念。‎ ‎【适用角度】 竞争与合作、淡泊与达观、自信与自在 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号次________考试号_____________ ‎ ‎……………………………装………………………订……………………… 线 …………………………… ‎ 台州中学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练1语文答题卷 选择题 ‎7‎ ‎14—17‎ ‎21—25‎ ‎26‎ 总分 一、选择题(45 分)‎ 题序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18‎ ‎19‎ ‎20‎ 答案 ‎7、(2分)‎ ‎ ‎ 二、现代文阅读。( 16分)‎ ‎14、(1)(4分) ‎ ‎ ‎ ‎ ‎ ‎(2)(2分) ‎ ‎ ‎ ‎15、(2分) ‎ ‎16、(6分) ‎ ‎ ‎ ‎ ‎ ‎ ‎ ‎17、(2分) ‎ ‎ ‎ 三、古诗文阅读与识记 ‎2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或 父 讼 子 泣 而 谕 之 子 掖 父 归 而 善 事 焉 弟 讼 兄 察 导 讼 者 杖 之兄 弟 皆 感 悔 ‎22.翻译(8分)‎ ‎(1)(2分) ‎ ‎ ‎ ‎(2)(4分) ‎ ‎ ‎ ‎ ‎ ‎(3)(2分) ‎ ‎ ‎ ‎23.(2分) ‎ ‎24.(4分) ‎ ‎ ‎ ‎ ‎ ‎25.默写(10分)‎ ‎(1) ‎ ‎(2) ‎ ‎(3) ‎ ‎(4) ‎ ‎(5) ‎ 四、作文(60)‎ ‎26、(略)‎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