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题(带答案广东佛山一中)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2019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题(带答案广东佛山一中)》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佛山一中2018学年度(上)期中考试高一级历史科试题 命题人:朱亚红 审题人:辛晓燕  ‎ 一、单项选择题。(4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6分。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多选、少选或选错皆不给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这样评价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产生这一统治方式的制度渊源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内外服制度 ‎2. 历史转型是个非常长期的曲折的复杂的历史过程,20世纪90年代历史学家唐德刚提出关于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的理论——“历史三峡论”,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其中的“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B.皇权和神权相结合 C.家国同构          D.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互动 ‎3. 战国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其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如“官吏二千石者,(月各)百二十斛”。这反映出 ‎ A.农业发展迅猛   B.分封制度崩溃   C.郡县制度形成   D.官吏待遇下降 ‎4.右图所示是台湾某教科书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社会变 ‎ 化的描述,该时期是 ‎ A.夏商西周 B.春秋战国 ‎ C.秦汉三国 D.两晋南北朝 ‎ ‎ ‎ ‎5.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6. 中国古代出现过不少皇帝权利受到凌夷,无力或不能执掌权柄的现象,这些人或受制于母后、外戚,或受制于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导致权力萎缩或丧失。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三纲五常受到挑战        B.君主权力至高无上 C.宗法观念丧失殆尽        D.皇帝权力暂时旁落 ‎7. 判断下表文献史料,它们最有可能是用来辅证哪个方面的研究 ‎ 史料出处 史料引文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晋襄公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胥臣”‎ ‎《左传·宣公十一年》‎ ‎“楚子县陈”‎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吴王发九郡兵伐齐”‎ ‎ A.诸侯国之间的征伐战争 B.郡县行政制度的出现 ‎ C.宗法制下的分封关系 D.国家统一趋势的发展 ‎8. 下图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变化示意图,较为正确的是 ‎9.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其相似作用是 ‎ A.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                             B.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限制、监督了皇权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10.汉武帝时政府明文规定:地处京畿的河东、河内、河南三郡文武长官不得由王室成员担任。其意图是 ‎ A.预防地方官员结党营私 B.加强国都的军事防御 C.废除贵族血缘政治 D.防止宗室势力威胁皇权 ‎11.以下是张岂之所著《中国历史十五讲》第六讲的部分目录内容,其中空缺的部分应该是 第三讲 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 ‎ 宗法血缘关系与国家制度 ‎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的诞生 ‎ ‎  ‎ 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 ‎ 皇权的强化及其制度的逐渐完备 ‎ 辽金元政治法律制度的特色 ‎ 皇权专制的再度强化与体制弊端 ‎ A.燔诗书而明法令                                     B.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 C.门阀政治的兴起和式微                         D.部族政权下之考试制度 ‎12.中国古代的中央机构经历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的变化,其中九卿和六部执掌如左图。其间的变化反映出古代政治 A.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进 ‎ B.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的转变 C.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逐步分离 ‎ D.从世卿世禄向科举取仕的转变 ‎13.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竞争的公平、公正性,不仅有益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而且有益于文化的编制和普及”。材料所述制度与下列哪种现象直接相关 ‎ A.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杜佑《通典﹒选举典》)‎ ‎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 C.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魏源《默觚下﹒治篇九》‎ ‎ D.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班固《汉书﹒董仲舒》‎ ‎14.钱穆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上述现象得以改变是在 ‎ 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15.据《大唐语林》记载,某人请求玄宗开恩帮女婿王某科举及第,玄宗答应。负责科举的 礼部侍郎将皇帝钦点王某情况报告宰相。宰相说:“科举是为国家取才大典,怎么能凭皇帝一句话,就把功名与人?”玄宗只好取消成命。这则记载表明 ‎ A.礼部与宰相共管科举                              B.相权对皇权有制约性 C.科举制度具有公平性                             D.科考不受皇权的干预 ‎16.史学家张岂之认为,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 A.隋朝的科举制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元朝的行省制 D.明朝的内阁制 ‎17.侯建新指出:“科举制度后来曾引起近代西方贤达的关注,但就其实质而言毫无现代概念。”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评价,符合侯建新观点的是 A.改变了欧美选官制度 B.带来社会公正与公平 ‎ C.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D.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 ‎18.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 ‎ 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 A.唐朝 ‎ B.宋朝 ‎ ‎ C.元朝 ‎ D.明朝 ‎19.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倾向的时期有 ‎ 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②7世纪初期 ③20世纪初期 ‎ ‎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 ‎20. 明朝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分区掌管监察,称“巡按御史”。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州县官员在巡按御史到来前,“迎跪道旁,倘遇风雨,即知府亦陷膝泥中。”这表明 ‎ A.监察官员位卑权重                                B.监察官员掌握了地方行政权 C.监察机构庞大臃肿                                D.监察制度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21.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 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 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图1‎ ‎22.读右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在③处开始实行的措施是 A.设三省六部 ‎ B.设立枢密院 ‎ C.废丞相制度 ‎ D.设置军机处 ‎23.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24.在雅典法律演进进程中有如下记录:公元前621年雅典的《德拉古法典》出现了抽签选举等相关条款;梭伦将改革条文刻在16块白色旋转的木板上,公布于市场;“陶片放逐法”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防止僭主政治的复辟。对上述雅典法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雅典成文法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 B.以法律形式体现民主精神与原则 ‎ C.梭伦借鉴《十二铜表法》立法经验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 ‎25.对雅典市民来说,不再是命令和服从,而是言论的交锋。谁要是想说服别人,就必须掌握有力的论据,就必须有能力有技巧地表达出来。这种公开的思考和言论,对事物从各个方面的分析,于是就出现了对人和神、天和地的新的思考。促使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雅典的政体形式                                     B.雅典市民的全新思考 C.雅典的城邦体制                                     D.雅典市民的生活方式 ‎26.公民大会是全体雅典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出席参加的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十将军委员会、陪审法庭、执政官统统隶属于它,对它负责。公民大会的决议是最后的裁断,具有最高的权威。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主权在民              B.直接民主               C.民主监督              D.依法执政 ‎27. 雅典民主制是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源头,它所创立的很多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各选项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政治家 主要内容 主要原则 ‎ A 梭伦 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人民主权 ‎ B 克利斯提尼 实行“陶片放逐法” 司法公正 ‎ C 克利斯提尼 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轮番而治 ‎ D 伯利克里 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督机关 民主监督 ‎28.在古代雅典,当选高级公职人员如执政官、司库官、公买官,其任职资格在议事会初审后交陪审法庭终审。这说明当时的陪审法庭 ‎ A.拥有执行监督的权力                             B.管理城邦各项的事务 C.代表了公民大会意志                             D.奉行私法公正的原则 ‎29.梭伦寻求普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对“权威的根基被摧毁了”的正确理解是 ‎ A.以财产多寡取代血缘关系分配权利    B.有利于雅典工商业的发展 C.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                         D.否定了奴隶主阶级专政 ‎30.伯利克里改革将国家所有公职向全体公民开放,但一贫如洗的平民,即便幸运的被选上了,也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公务。这说明 A.雅典民主政治徒有其表                        B.公民群体政治素养有限 C.民主运行机制脱离实际                        D.贵族阶层操纵民主政治 ‎31.罗马人认为,生活于罗马法之下是罗马公民的一个重要特权,所以帝国对属民的公民权授予是很缓慢的,直到公元212年“卡拉卡拉诏令”公布时才告完成。诏令的公布意味着 A.罗马公民受法律.的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 B.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 C.罗马法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稳固了帝国的统治 D.罗马法最终形成了系统化和法典化的完整体系 ‎32.罗马法强调,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使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这主要表明罗马法 A.维护公民平等     B.强调法律至上       C.限制公权滥用     D.追求司法公正 ‎33. 有观点认为:战国李悝的《法经》与《十二铜表法》大致同时出现,但是中国古代的法与刑是相通的,人们从法律体系中,所感受到的不外是“禁止做”、“必须做”的义务性要求,而罗马法注重的是“可以做”的权力性规定。由此可知 ‎ A.罗马法注重诉讼陪审的形式                B.中国古代法律讲求以礼入法 C.罗马法更加注重自然法精神                D.中国古代注重将道德法制化 ‎34. 19世纪中期,有一位英国权威人士说:“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维多利亚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造成此种现象是由于 ‎ A.《大宪章》的签署 B.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 C.《权利法案》的确立 D.1832年议会改革 ‎35. 二战时期,不论首相丘吉尔的演说如何出色,似仍然需要那位口吃的乔治六世,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                B.君主立宪制削弱了首相权力 C.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                D.国王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36. 议会上院是英国的最高司法机关,可是上院里的贵族多数不懂法律,难以胜任这项职能。为此,议会在1876年通过的“上诉裁判法”中规定,英王可以根据内阁首相的建议,在高等法官中加封数名“法律贵族”,来执行上院的司法职能。这反映了当时英国内阁 A.掌握实权不对议会负责                        B.行使对立法机关的监督 C.行政权力受国王的控制                        D.介入司法程序影响上院 ‎37. 下图是英国农民、工人和资产阶级人口结构变化示意图,这反映了 ‎ ‎ ‎ A.议会改革的必要性  B.农村经济的衰败 C.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   D.无产阶级革命条件成熟 ‎38. 《海国图志》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举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物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的是 ‎ ‎ A.英国的议会制 B.法国的共和制 ‎ C.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D.德国的半专制君主立宪制 ‎39. 18世纪80‎ 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全世界将看到一个 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此“怪物”是指 ‎ A.君主立宪制国家 B.联邦体制的国家 C.邦联体制的国家 D.民主共和制国家 ‎40. “有衡”对于政治文明来说,犹如人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体现了地域平衡机制的是 A.三权分立制               B.国会议员名额分配制 C.国会两院制             D.联邦制 ‎41. 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欲任命保守色彩极为浓重的罗伯特·博克为最高法院大法官。此举招致自由派人士强烈反对,最终影响参议院以58比42票否决了该提名。根据美国宪法,里根总统应该 A.另择合适法官人选                                B.强行任命该名法官 C.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D.调解两派之间矛盾 ‎42. 备受世人推崇的《美国1787年宪法》解决了邦联的弊病,但在宪法正文中根本没有出现s1ave这个词,更没有涉及解决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以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美国宪法违背了民主的精神                B.当时黑人对民权要求不强烈 C.美国宪法并未实践人民主权                 D.体现原则与妥协的宪政精神 ‎4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总统享有行政大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这些规定的主要意图是 ‎ A.限制地方自治     B.加强国家权力      C.避免专制独裁     D.建立世界霸权 ‎44.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 ‎ ‎ ‎ ‎ ‎ ‎ ‎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 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二.非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第45题18分,第46题16分,共34分)‎ ‎45.(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法典,是唐律的典型代表。据《旧唐书·刑法志》记载,唐太宗贞观年间有同州人房强,弟弟在岷州任统军,因为谋反伏诛;按照当时的法律,房强应当因为连坐处死。太宗得知此案,怜悯其将死,于是对大臣们说:“因为风俗教化未能博施,所以如今仍然需要刑典。这不是庶人的过错,怎么能因此滥施重刑呢?这更显得君主不德。……怎么能不察其原本而一概加以诛罚呢,这违反了恤刑而重人命的原则。”这对《唐律疏议》的修订产生了影响,如将原《贞观律·名例篇》中的“言理切害”,更为“情理切害”。后来以其为代表的法律体系亦被宋元明清所继承,在东亚被其他国家所接受。 ——摘编自陶舒亚《中国法制史》等 ‎ 材料二 《‎ 法学阶梯》是罗马法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公元527—公元565年)编写的一部法学教科书。书名取自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大法学家盖尤斯(Gaius)、保罗(Pau1us),乌尔比安(U1pianus)以及其他法学家弗洛伦丁(F1orentinus)和马其安(Marcienus)的同名著作。简要阐明了法学原理,如“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奴役是违背自然法的(因为根据自然法,一切人生而自由)”。但《法学阶梯》随着罗马帝国的分治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逐渐湮没在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中,直到人类走出中世纪迈向近代时,其命运又发生了变化。 ——摘编自徐国栋译《法学阶梯》等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罗马法的立法思想,并指出它们产生的背景。(10分) ‎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前两部法律命运不同的原因。(8分)‎ ‎46. (16分)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世界各国都要面临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历史上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就像钟摆一样,一时摆向这边,一时摆向那边。中央集权过大了,地方运转不好,那就要放一点权;放权放得太厉害了,容易造成地方各自为政,中央管不了了,那就要收权。……而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方面,则是从宋代起中央集权就高度发达了,其时地方分权最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两千年来一直都在变化,都在不断地调整。 ‎ ‎——摘编自凤凰网:周振鹤《历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就像钟摆一样》 ‎ 材料二 美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通过代议制在广土众民范围内真正实行民主治理的国家,它建立了一整套模式,从而较好地处理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中国改革论坛网:宣晓伟《美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制度安排的优点和缺点》 ‎ 材料三 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北宋主要是通过哪些官制的变化来实现“中央集权高度发达”的?(4分)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通过实行哪一制度“较好地处理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有何积极意义?(5分)‎ ‎(2) 材料三“两种不同的政府”、“几个分立的部门”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 的理解。(7分) ‎ 佛山一中2018学年度(上)期中考试高一级历史科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4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6分。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多选、少选 或选错皆不给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B C B B C B B A D D C C B C B B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D B D A D D B B A A B A A C B C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 ‎ ‎ ‎ C B D D A A C B A ‎ D ‎ B ‎ A ‎ ‎ ‎ ‎ 二、非选择题。(第45题18分,第46题16分,共34分。)‎ ‎45题参考答案 ‎(1)立法思想:‎ 唐律:德主刑辅,礼法结合。 ‎ 罗马法:自然法思想(理性、正义、自由、平等)。(2分) ‎ 产生背景:‎ 唐律: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统治者“德政”意识浓厚;社会相对安定,农业经济发达。(4分) ‎ 罗马法:受古希腊人文精神影响;众多法学家对法律思想的研究与发展;商品经济较为发达。(4分) ‎ ‎(2)《唐律疏议》:中国小农经济发达;中国及东亚均为君主专制政体;以唐律为代表的法律体系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4分) ‎ ‎《法学阶梯》:罗马帝国分裂,出现封建割据,阻碍了法律的统一执行;基督教意识形态占据了主导地位。(4分)‎ ‎46题参考答案:‎ ‎(1)官制变化:①派文官任州郡长官;②设通判,负责监督;③设转运使,将赋税权收归中央。(4分,任答两点即可) ‎ 美国制度:联邦制。(1分) ‎ 积极意义:使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同时也确保了各州的灵活性与独创性,这为美国的繁荣与稳定奠定了基础;美国是近代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联邦制的国家,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4分) ‎ ‎(2)分别指:中央政府与各州政府;行政、立法和司法等部门。(4分) ‎ 理解: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相互制约;政府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既能维护国家统一,又能防止过度集权专制,保障民主。(3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