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兴市2016-2017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江苏泰兴市2016-2017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6年秋学期八年级物理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请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作图必须用2B铅笔,并加黑加粗.‎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4分)‎ ‎1.你认为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某同学正常体温是‎27℃‎ B.成年人的大拇指指甲宽约为1dm ‎ C.成年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km/h D.健康人的脉搏,1s跳动75次左右 ‎2.为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的干扰,下列哪种方法是最不合理的 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把门窗关好 D.在教室周围植树 ‎3.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 ‎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4.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 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D.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 ‎5.鲁迅的《社戏》中有他乘船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可能是 A.划船的小伙伴 B.船尾 C.河岸 D.鲁迅 ‎6.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7.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 ‎ ‎ ‎8.小宇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画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透镜的左侧位置,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屏上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 ‎9.下列四幅图中,图文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红 s 紫 光屏红 ‎ ‎ A B C D A.放大镜是利用凹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 B.哈哈镜是利用光的反射规律成像的 C.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D.这是矫正近视眼的光路图 ‎10.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1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先变小后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12.小燕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试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焦距小于‎20cm B.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焟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 D.取走光屏,则凸透镜还能成像 s/m t/s ‎0‎ ‎2‎ ‎4‎ ‎6‎ ‎8‎ ‎10‎ ‎12‎ ‎0.4‎ ‎0.8‎ ‎1.2‎ ‎1.6‎ 甲 乙 第12题图 第11题图 第10题图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6分)‎ 二、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3.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 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调”和“音色”)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钢尺发出的声音是 ▲ (选填“超”或“次”)声波.‎ ‎14.‎ 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 ▲ 发出声音,声音通过 ▲ ‎ 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 ▲ .‎ ‎15.如图,有一束光从某种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在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其中入射角 ‎ 是 ▲ 度,折射角是 ▲ 度.‎ 第13题图 第15题图 第14题图 ‎16.飞机在高空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实施人工增雨,干冰进入云层,很快 ▲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于是高空水蒸气便 ▲ 成小冰晶或 ▲ 成小水滴,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7.在校运动会百米赛跑中,发令枪一响,小明直奔终点,在此过程中他听到背后传来刘老师的加油声,最终他用时12.5s到达终点.则小明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m/s.而终点的裁判员应该是 ▲ (看到发令枪冒烟/听到枪声)开始计时,理由是: ▲ .小明在跑步时不用回头看就能判断出是刘老师的加油声,主要是根据刘老师声音的 ▲ 来判断的.‎ ‎18.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 ▲ 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 ▲ m/s.‎ ‎19.如图所示,白纸上画了两个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纸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 ▲ ,使下方箭头成缩小的 ▲ 像(选填“实”或“虚”),这种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有 ▲ (写一种).‎ ‎20.‎ 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人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 ▲ 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20题图 第19题图 ‎21.小明坐在一列从南京开往上海的长‎200m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他是以 ▲ 为参照物的.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000m,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小明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s,则动车的速度是 ▲ m/s,则动车全部在大桥所行驶的路程是 ▲ m,所需要的时间是 ▲ s.‎ ‎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共50分.解答23、24题时应写出解题过程)‎ ‎22. (6分)根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2)如图乙,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画出水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如图丙,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 A O 水 空气 F F O 第22题图丙 第22题图甲 第22题图乙 ‎23.(4分)同学们已经知道,声呐不仅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而且可以探测过往的鱼群。当然,如果需要,它还可以探测冰山或暗礁的存在。‎ ‎(1)如果声呐发出的超声波信号遇到暗礁10s后接收到返回的波,暗礁到船的距离有多远?(假设这种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m/s)‎ ‎(2)小明知道“嫦娥三号”卫星正在探测月球的消息后,他想把声呐也装到“嫦娥三号”卫星上,从而增加一种探测的手段。你认为他的想法可行吗?为什么?‎ ‎▲ ▲ ▲‎ ‎24.(5分)‎2014年4月18日上午8时,D8271次动车组徐徐开出南宁站,标志着南广高铁广西段动车开通运营,将带动桂东南地区融入广西高铁经济圈.从贵港站列车时刻表中可知,贵港到南宁线路长‎151km,若按动车设计速度‎200km/h计算,从贵港到南宁需要多长时间?若动车按照贵港站列车时刻表准点运行,动车从贵港到桂平的实际速度是多少?‎ 贵港站列车时刻表 车次 发站 到站 开车时间 到达时间 里程 D8271‎ 贵港 桂平 ‎9:05‎ ‎9:30‎ ‎58km 平南南 ‎9:05‎ ‎9:47‎ ‎93km 梧州南 ‎9:05‎ ‎10:28‎ ‎177km D8272‎ 贵港 南宁 ‎20:49‎ ‎21:59‎ ‎151km ‎▲ ▲ ▲‎ ‎25.(2分)(1)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一枚纽扣的直径,纽扣的直径是 ‎ ▲ cm.‎ ‎(2)如图乙所示,机械停表的读数是 ▲ s.‎ 第25题乙 第25题甲 ‎26.(8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选填“A”、“B”或“C”),示数为 ▲ ℃,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 ▲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图像中DE段是 ▲ 过程.‎ ‎ (4)在加热水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烧杯口上方有“白气”,这是 ▲ (空气中/烧杯中)的水蒸气 ▲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同时,靠近杯口的地方反而没有“白气”,这是为什么呢?理由是: ▲ .‎ ‎27.(6分)(1)小文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①让光线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如图甲所示,反射角 ▲ 入射角。 ‎ ‎②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 ▲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小文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玻璃和水中.其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一:将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 ‎①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如图所示;‎ ‎②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的圆心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③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2);‎ 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一所示:‎ 表格一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i ‎0°‎ ‎30°‎ ‎45°‎ ‎60°‎ 水中折射角r ‎0°‎ ‎17°‎ ‎24°‎ ‎30°‎ 实验二: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①将标有角度的圆盘按图所所示安放;‎ ‎②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水面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③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2);‎ 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二所示:‎ 表格二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i ‎0°‎ ‎30°‎ ‎45°‎ ‎60°‎ 玻璃中折射角r ‎0°‎ ‎22°‎ ‎35°‎ ‎40°‎ 分析以上数据可得:‎ ‎①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其它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 ▲ 。‎ ‎②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 ▲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③当光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不同的介质中时,折射角 ▲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8.(6分)在如图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是否要透过玻璃板才能观察到蜡烛A所成的像?答: ▲ 。能否用家用镜子的镜片替代玻璃板?答: ▲ 。(选填“能”或“不能”)‎ ‎(2)用与A相同的蜡烛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 关系并标记出像的 ▲ 。‎ ‎(3)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 。‎ ‎(4)若将显示时间为 的电子时钟放在平面镜前,则在平面镜中看到时钟显示的时间是 ▲ 。‎ ‎29.(9分)小芳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她首先按图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H点是2 倍焦距处.‎ ‎(1)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凸透镜向 ▲ (选填“上”或“下”)调;‎ ‎(2)实验中你怎样判断光屏上的像是否最清晰?答: ▲ 。‎ ‎(3)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 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 ▲ 立的、 ▲ 的实像;‎ ‎(4)在实验(3)中,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 ▲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现。 ▲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5)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 ▲ 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小芳观察的方法应是 ▲ .‎ ‎30.(4分)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刻度尺分别测出其运动时间、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从A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3‎ ‎4‎ ‎5‎ 从A点开始的路程s/cm ‎0‎ ‎4.00‎ ‎16.00‎ ‎36.00‎ ‎64.00‎ ‎100.00‎ 相应的平均速度v/(cm·s-1)‎ ‎4‎ ‎8‎ ‎12‎ ‎16‎ A A ‎(1)物块5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cm/s.‎ ‎(2)物块做 ▲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实验前,小萌对物块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可能猜想:‎ ①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②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 ③物块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④物块的平均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 ▲ (选填序号),并推测: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6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 cm.‎ ‎2016年秋学期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C C C D D A A D C 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76分)‎ ‎  ‎ 二、填空题 ‎13. 响度 、 音调 、 次 ‎ ‎14. 振动 、 空气 、 能量 ‎ ‎15. 30 、  60    ‎ ‎16. 升华 、 凝华 、 液化 ‎ ‎17.   8 、 看到发令枪冒烟 、 光速大于声速 、 音色 ‎ ‎18.  12.50 、 0.15 ‎ ‎19.  凸透镜  、  10   、 照相机 ‎ ‎20. A 、  变大  ‎ ‎21.  动车 、 5 、 800  、 160 ‎ 三、解答题 ‎22.略 ‎23.(1)‎7500m(2分)‎ ‎(2)不可行,真空不能传声。(2分)‎ ‎ ‎ ‎24.(1)0.755h(2分) ‎ ‎(2)‎139.2km/h(3分)‎ ‎25.(1) 1.21~1.23 ‎ ‎(2) 337.5 ‎ ‎26.(1) B 、 38 、 晶体 ‎ ‎(2) 吸收 ‎ ‎(3) 沸腾 ‎ ‎(4) 烧杯中 、 液化 、 杯口温度高,水蒸气难以液化 ‎ ‎27.(1) ① 等于 ② 在 、 不能 ‎ ‎ (2) ① 不改变 ② 小于 ③ 不相等 ‎ ‎28.(1) 要 、 不能 ‎ ‎(2) 大小 、 位置 ‎ ‎(3) 玻璃板前后两个表面各成了一个像 ‎ ‎(4) 10:51 ‎ ‎29.(1) 下 ‎ ‎(2) 左右移动光屏,进行比较,找到最清晰的像 ‎ ‎(3) 右 、 倒 、 放大 ‎ ‎(4) 凸透镜 、 远视 ‎ ‎(5) 虚 、 在右侧(或光屏一侧)透过透镜观察 ‎ ‎30.(1) 20 ‎ ‎(2) 变速 ‎ ‎(3) ② ③ 、 144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