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文科班)历史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最早“使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有了一个系统论的宇宙图式作为基石,使《易传》《中庸》以来儒家所向往的‘人与天地参’的世界观得到了具体的落实,完成了自《吕氏春秋·十二纪》起始的、以儒为主、融合各家以建构体系的时代要求”的思想家是( )
A.荀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夫之
2.中国改朝换代,往往国家颜色随之变换。周得火德,尚红;秦灭周,得水德,尚黑。看似简单的颜色更替背后,是影响了中国政治几千年的“五德始终说”。“颜色革命”实质上宣扬的是( )
A.以德治国 B.君权神授 C.统治合法 D.阴阳五行
3.司马光撰写的《居家杂仪》中有:“凡为子为妇者,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这一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
A.缓解家庭内部矛盾 B.强化纲常伦理观念
C.剥夺子女经济权益 D.强调家长支配权利
4.唐代某书法家其书宽博正大、雄强遒劲,运笔把篆、隶笔法用于楷、行、草书中,被书论家认为是“法度备存而端劲庄持”和唐人重气象、求气势的典范——楷书宽绰开张、雄浑丰厚、有浩大气势,行书壮美豪放、挥洒遒劲、有叱诧气概。该书法家是( )
A.欧阳询 B.王羲之 C.赵孟頫 D.颜真卿
5.明代画家徐渭的作品《牡丹蕉石图》(右图)水墨淋漓,奔放横溢。画中的石头连勾勒轮廓的线条都没有,完全是不同程度的墨色的运用。这种绘画思想表明徐渭深受下列哪一思想的影响( )
A.“心外无物”
B.“人伦者,天理也”
C.“贵儒尊道”
D.“理”“欲”统一
6.明永乐九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扮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
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反映了明代( )
A.文化专制走向全面反动 B.市民文化成为主流
C.神话历代君主先贤形象 D.统治者的治国理念
7.敦煌壁画中,魏晋南北朝时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与无奈;隋唐时则,更多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时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
A.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B.中外艺术的交融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佛教的中国化
8.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广泛流传,而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自1898年出版后,10多年间在国内发行了30多个不同的版本。该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国人科学民主意识增强 B.政治民主改革日益成熟
C.社会环境发生根本变化 D.救亡图存渐成社会潮流
9.当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资本主义近代化成为了时代的潮流,中国也开始了近代化的过程。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的近代化首先是思想领域的近代化过程
B.中国的近代化其核心是政治民主化的历程
C.中国的近代化是中国由工业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转变过程
D.“中体西用”的提出使中国的近代化首先是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历程
10.晚清一位人士曾断言: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可见其政治上的倾向是( )
A.中体西用,维护专制统治 B.实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C.暴力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全盘西化,科学与人权并重
11.严复认为宋代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不知其时之风俗之心不足以行其政”,今日变法如果不从根本上痛下功夫,必然会重蹈王安石的覆辙。为此,严复提出的变化主张可能是( )
A.立宪法、改官制、定权限 B.修铁路、办船政、建设海军
C.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D.倡民主、谈科学、写白话文
12.1919年,李大钊发文赞成“由人类以至禽兽都有他的生存权,依协合与友谊的精神构成社会本身的法则”的道理。从人类互助进化的过程来看,他认为这是“由个人主义向协合与平
等的方面走的一个长路程”。1921年,梁漱溟发文,公开打出“东方化”和“新孔学”的旗帜。这反映了( )
A.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国的道路 B.新文化运动阵营开始分裂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保守主义思想在中国迅速发展
13.“数年以来,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说良心话,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人?……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材料说明( )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 B.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C.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D.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14.“凡最近数十年来有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钱穆的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
A.新文化运动仍未摆脱传统文化精髓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闪光之处
C.对推动了中国进步的革命党表示赞赏
D.主张积极汲取传统资源促进社会转型
15.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了当时的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这说明当时( )
A.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C.近代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 D.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
16.苏格拉底在和人交谈时,总会提出一连串问题让对方回答,鼓励对方依靠自己的努力逐步找到正确答案。孔子经常会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他也很乐于接受学生的提问,并通过回答来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这表明二者在教学方法上都注重( )
A.平等相待 B.启发引导 C.辩证思考 D.逻辑推理
17.一书中写道:(1517-1546年)在不到30年的短短时间,文艺复兴时期的
淡漠宗教,追求幽默与欢笑的世界,已完全被宗教改革时期的充斥着讨论、争
吵、谩骂和辩论的宗教狂热世界所取代。材料意在说明( )
A.宗教改革演变成为激烈的社会政治运动
B.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性质截然不同
C.是否信仰宗教成为当时社会舆论的焦点
D.宗教改革引发了欧洲各国间的激烈冲突
18.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的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
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
C.自由平等 D.三权分立学说
19.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20.“个人”作为单独的自治单位,独立于家庭、社区和社会秩序之类的集体性概念之外。有学者认为,“个人”所具有的这一内涵,“只有到了16世纪末或17世纪初才得以形成”。能支持这一观点的应是( )
A.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
C.启蒙思想强调人的“理性” D.《人权宣言》宣称人生而自由平等
21.“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B.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C.使人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统治 D.构筑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22.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他们都是怀疑者,他们批评从古代以来认为天经地义的道理,他们都有监视的目光。”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应是( )
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不轻易接受各种教条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推翻古代以来各种定律及学说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各种宗教仪式,尤其是天主教的教规
D.倾向自由、平等、民主、宪政和民族主义,反对君主政体
23.有人认为,西方政治发展史上,权力中心经历了神权到王权,又从王权转到
民权的过程。总体看,西方从王权转到民权始于( )
A.15世纪 B.16世纪 C.17世纪 D.18世纪
24.某一力学规律“问世后200多年间,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天体的运行、潮水的涨落和彗星的出没,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用这一力学规律来解释。”这一力学规律是指( )
A.自由落体定律 B.经典力学体系 C.相对论 D.量子论
25.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经说:“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的难以想象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据此判断,以下各项最有可能属于“第二次重大打击”的是( )
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B.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C.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
D.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运动定律”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题12分,27题10分,28题16分,29题12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朱熹并非迂腐的冬烘先生,他有渊博的学识和精密的分析方法,有相当的自然科学素养。日本学者山田庆儿通过宇宙学、天文学、气象学方面的考察后发现,朱子学体系的主要构成具有鲜明的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学性质。确实如此,他从高山上残留的螺蚌壳论证此处原先曾经是海洋,由于地质变迁才隆起为陆地。……然而,朱熹对后世的影响最大的并非上述深奥的哲理,而是通俗的儒学教化。他把《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加以具体化、通俗化、上自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百姓,构建一套周密的社会秩序。
---樊树志《朱熹新入学:从“伪学到官学》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朱熹“自然科学素养”的主张和意义。(6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朱熹在我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6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海国图志》
材料二 1898年,《孔子改制考》问世,对当时思想界震动很大,被梁启超形容为“火山喷发”。这一著作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 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府,三、土地国有……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概括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三各自的思想主张。(4分)
(2)同是向西方学习,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思想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从国体、政体角度回答)(6分)
2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乾隆时期调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编纂了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全编收书3 500多种、7.9万多卷,总量达9.9亿字,几乎囊括了清中叶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并在特定的视野中加以系统编排,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最为庞大的典籍。所以,纪昀在《进四库全书》表中称《四库全书》具有“源流之大备”及“回归”的特质。……清政府在修书的同时,也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目的的删削与篡改,对图书的禁毁确实是严厉的。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1751年,在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主持下开始编撰一部《百科全书》,全名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技艺详解辞典》。参加撰稿的多达160人,其中有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自然科学家达朗贝、孔多塞,哲学家拉美特利、爱尔维修、霍尔巴赫,文学家博马舍,经济学家魁奈、杜尔阁等人。参加编撰的作者被人们尊称为“百科全书派”。他们人数众多,影响极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百科全书》的编写,既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又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二版)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部巨著在主持、内容和目的上的不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有何不同?(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部著作的不同影响。(6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根据上述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提出你的观点,并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对你的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条理清楚;不论从何种角度或选择何种观点,只要言之有据,符合上述要求即可)(12分)
福建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历史测试答案
1---25 B C B D A D A D D B C A C D D B A B C B B A C B C
26. (1)主张:格物致知(2分)
意义:有利于知识分子去探究自然界的奥秘;客观上促进宋代科技发展(4分)
(2)地位: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使宋代理学形成了严密的体系;
它的思想蕴含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
他将儒学通俗化,使儒学从知识分子走向了民间。(6分)
27.(1)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2分) 材料三:三民主义。(2分)
(2)共同点: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国家(或答走资本主义道路)。不同点: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6分)
28. 不同特点:
主持上:《四库全书》由政府主导,《百科全书》由狄德罗主持编撰(狄德罗反对政府参与);(2分)
内容上:《四库全书》更加注重总结继承,体现了是清代学术集大成的趋势,《百科全书》强调创新,重视科技进步与理性启蒙思想的宣传;(2分)
目的上:清政府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目的的删削与篡改,政治意图明显,《百科全书》是为了推动人们的思想启蒙。(2分)
时代背景: 18世纪中后期,清朝国力强盛。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文化思想高度专制;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启蒙运动兴起。(4分)
(2)《四库全书》:保存了大量的古籍;是对古代文化的一次全面总结;对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思想上强化了专制统治。(3分)
《百科全书》:提倡科学技术,全面批判了封建意识形态,宣扬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思想主张,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3分)
29.(12分)
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
①观点明确; 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评论; 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
①观点较明确; ②引用史实进行评论;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O分)
①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