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胜利一中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
1.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通济渠 D.邗沟
2.吸取隋之教训,非常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并“戒奢从简”的唐朝皇帝是( )
A.唐高宗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唐太宗“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认识,主要缘自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深思?( )
A.春秋诸侯争霸 B.汉末军阀割据 C.魏晋北民南迁 D.隋朝暴政而亡
4.有学者评论说:“如果从中外文化对比的角度看,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任何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此观点评价下列哪个朝代的“政治文化”最恰当(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5.《新唐书》的选举制提及“唐制取士之科多由隋”.这表明( )
A.唐朝官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B.科举制起源于隋朝
C.唐朝科举制缺乏创新精神 D.隋朝选举制度陈旧
6.“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材料中的“我”应是( )
A.张骞 B.孝文帝 C.松赞干布 D.元昊
7.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反映了中外交往的诗句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日本晃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8.“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不可能包括( )
A.活字印刷术 B.建筑艺术 C.佛学经典 D.儒家思想
9.李白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创作风格是( )
A.语言凝重 沉雄浑厚 B.豪迈奔放 想像丰富
C.清新自然 真实感人 D.刚劲朴实 爽朗粗犷
10.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
A.契丹、党项、匈奴 B.契丹、党项、女真
C.党项、女真、回纥 D.匈奴、回纥、吐蕃
11.对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有①契丹②女真③突厥④吐蕃(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②③①④
13.岳飞的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其中的“匈奴”指的是( )
A.匈奴统治者 B.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14.下列关于宋代经济情况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水稻在宋朝居粮食产量第一位
B.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发展成为丝织业中心
C.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第一位
D.广州和泉州是两宋时期的名港
15.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我国增设清明节。端午节等为法定节假日。这些节日早在宋代都有了,那时最受重视的节日是( )
A.中秋节 B.元宵节 C.元旦 D.重阳节
16.假如你生活在元朝时期的今天的山东地区,那么你会受到下列哪个机构的管辖( )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辽阳行省 D.河南江北行省
17.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马可•波罗行纪》中写到:“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这里说的“此城”是指( )
A.东京 B.临安 C.大都 D.南京
18.“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19.《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此书内容包括( )
①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②战国七雄 ③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④宋金南北对峙。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
20.辛弃疾(如图)是两宋时期“豪放派”词风的重要代表,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下列各项中,属于辛弃疾词作的是 ( )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D.“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21.下边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对八股取士的评价,你认为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的相同之处是( )
①为了加强思想统治
②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③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④摧残了文化控制了思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凤凰卫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一艘名为“凤凰号”的单桅帆船,进行探寻当年郑和下西洋海路的壮举,但他们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是( )
A.印度洋沿岸 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地中海沿岸
23.“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歌谣中的“戚爷”( )
A.打退了沙俄侵略军 B.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C.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D.统一了女真各部
24.今年(2016)是澳门回归17周年,澳门曾被哪个国家割占?( )
A.英国 B.西班牙 C.葡萄牙 D.日本
25.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勇于抗争.下列不属于反抗外来侵略的是( )
A.岳飞抗金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26.清朝大兴“文字狱”与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目的是( )
A.防止人民反抗 B.巩固君主专制 C.加强思想控制 D.压制知识分子
27.清朝初期,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战胜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 )
A.沙俄侵略者 B.荷兰侵略者 C.法国侵略者 D.英国侵略者
28.民间有“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这反映了清朝一些统治着实行了颇具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以下内容与此不符的是( )
A.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B.康熙帝册封班禅
C.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清政府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
29.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 )
A.占城稻 B.玉米 C.甘薯 D.向日葵
30.《苏州府风俗考》中记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 …若机房工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此则材料反映了明代苏州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使用机器生产 B.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C.行业分工精细,生产有序 D.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31.下列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断绝与外国的一切来往
B.严厉限制对外贸易
C.人民之间互不往来
D.只准国内贸易,不准在国外贸易
32.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相同之处有( )
①起止点相同 ②都修建于中国封建社会统一时期
③都是为了抵御外国的侵略势力 ④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33.下列哪部作品被外国学者喻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A.李时珍《本草纲目》 B.宋应星 《天工开物》
C.徐光启《农政全书》 D.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34.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5.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两次鸦片战争都迫使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B.两次鸦片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C.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为了割占中国的领土
D.两次鸦片战争都是列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36.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占领某地后,血腥屠杀当地中国人近两万人,全城仅存36人。这一血案发生在( )
A.威海卫 B.京师 C.南京 D.旅顺
37.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
A.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B.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C.反帝爱国运动 D.反封建主义的农民运动
38.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39.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创办了汉阳铁厂,使“汉阳造”闻名天下,堪称中国重工业的奠基人.这是的“他”是指(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左宗棠
40.中国近代兴办的培养外交(外语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的学校,最早出现在( )
A.戊戌变法时期 B.鸦片战争以前
C.洋务运动时期 D.中华民国成立后
41.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他强调的是( )
A.学习西方的技术 B.西方的学校教育
C.学习西方的制度 D.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42.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指出:“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该言论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43.北京大学校园里有座雕像,是为了纪念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开展的新文化运动,雕像主体是两个螺旋状的大写字D(Democracy)和S(Science
),其中字母D代表( )
A.民主 B.民族 C.科学 D.自由
44.95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怒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5.“山歌越唱越开怀…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的“革命路径”是指( )
A.占领中心城市 B.实施战略决战 C.和平夺取政权 D.农村包围城市
46.著名戏剧家田汉在1938年中国军队取得某战役重大胜利后,写下了这样的祝捷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这一战役是( )
A.贺胜桥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47.1935年2月,毛泽东在《忆秦娥•娄山关》(娄山关位于贵州遵义城北)中感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与此诗词创作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国民革命军彻底击溃北洋军阀
B.红军开始逐步改变被动局面
C.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大旗
D.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48.中国工农红军取下八角帽,摘下红五星,穿上国民革命军军服,开赴抗日前线应该在( )
A.九一八事变之后 B.西安事变之后
C.卢沟桥事变之后 D.中共七大之后
49.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谁率领解放军完成了毛泽东的这一战略部署( )
A.彭德怀、贺龙 B.刘伯承、邓小平
C.朱德、陈毅 D.叶挺、陈毅
50.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里的“长技”是指( )
A.西方的先进技术 B.西方的政治制度
C.西方的思想文化 D.西方的对外政策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0分)
51.(18分)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材料二
材料三 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四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锂。﹣﹣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五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朐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六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有何用途?
(3)材料三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这一政策有哪些表现方式(.回答1点)
(4)材料四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5)材料五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最高佛学学府和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
(6)读图二《唐朝对外贸易路线图》,你能从图中得到唐朝对外交往的哪些信息?列举唐朝对外交往的两个例子。
52.(16分)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之一,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清)丘逢甲《春愁》
材料二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四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进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孙中山《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一组织的革命纲领阐发“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材料五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材料六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材料七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1)日本是在哪次战争后,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什么条约的签订时,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条约中的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材料一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后来变法的结果如何?
(4)写出材料四中,“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名称。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五中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的含义。在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了清除材料五中所说的“树墩”,进行了哪些努力?
(6)根据材料六、七,写出辛亥革命的影响。
53.(16分)史学界通常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划分为四个阶段:1919﹣1927年为第一阶段;1927﹣1937年为第二阶段;1937﹣1945年为第三阶段;1945﹣1949年为第四阶段,请回答:
材料一 每一场革命都有自身的传奇。中国共产党在开辟革命新道路历程中也不
例外。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量夕、险象环生的战斗。”
﹣﹣[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材料二
材料三 如图所示
(1)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2016年是该“传奇”胜利结束多少周年?导致这一“传奇”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小乔初架渡天兵,避实击虚妙计生。”诗句描写毛主席在长征中出奇兵的典型战例是指哪场战役?
(4)观察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长征的性质。
(5)毛泽东说:“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以我
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宣告结束”。结合这句话简要谈谈你对长征历史意义的认识。
(6)整体上看,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国共两党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7)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都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1938﹣1940年,国、共抗日的著名战役各一例。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胜利一中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
1.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通济渠 D.邗沟
【考点】隋朝大运河.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知识点.
【解答】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从涿郡到洛阳的一段被称为永济渠.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隋朝大运河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2.吸取隋之教训,非常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并“戒奢从简”的唐朝皇帝是( )
A.唐高宗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考点】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分析】本题考查唐太宗.
【解答】唐太宗在位时认识到君民的关系如同舟水,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即人民可以支持你的统治,也能推翻你的统治.所以他在位期间减轻农民的负担,轻摇薄赋发展生产.注意戒奢从简,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等.他统治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太宗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
3.唐太宗“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认识,主要缘自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
深思?( )
A.春秋诸侯争霸 B.汉末军阀割据 C.魏晋北民南迁 D.隋朝暴政而亡
【考点】隋朝的灭亡.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贞观之治.应重点掌握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解答】唐太宗重视农民的作用,唐太宗经历了隋朝末社会大动荡,亲眼看到了隋朝在农民战争风暴中迅速崩溃,受到极大的震撼,从隋朝因暴政灭亡中吸取教训,提出了民本的思想.
故选D.
【点评】本题把贞观之治与隋朝灭亡联系起来,综合性强,要注意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4.有学者评论说:“如果从中外文化对比的角度看,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任何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此观点评价下列哪个朝代的“政治文化”最恰当(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考点】盛唐的社会气象;唐朝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唐朝政治相关知识.
【解答】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朝代,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先后经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历史时期,君主的政治统治具有亲民性,尤其是科举制的发展,使得平民进入政权成为可能.而同时期的西方正处于黑暗的中世纪时期,教会统治专断独行.因此我国唐朝的政治文化相比于同时代国家更具有平民性.
故选D.
【点评】掌握唐朝的政治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记忆分析能力.
5.《新唐书》的选举制提及“唐制取士之科多由隋”.这表明( )
A.唐朝官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B.科举制起源于隋朝
C.唐朝科举制缺乏创新精神 D.隋朝选举制度陈旧
【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创立.
【解答】据材料“唐制取士之科多由隋”直接表明了科举制起源于隋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到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重点掌握科举制创立的史实.
6.“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材料中的“我”应是( )
A.张骞 B.孝文帝 C.松赞干布 D.元昊
【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词是题干中的“通婚”“大唐公主”.
【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朝统治采取了开明的政策,注意发展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在唐与吐蕃的关系上采取了和亲政策,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7.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反映了中外交往的诗句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日本晃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光耀千古的唐诗.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时中外交往的准确识记.
【解答】“日本晃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是李白的诗,写作此诗的目的是悼念阿倍仲麻吕,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日本奈良人,日本遣唐留学生,他一生在中国长达54年之久,为中日友好事业做出杰出贡献.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词是题干中的“中外交往”.
8.“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不可能包括( )
A.活字印刷术 B.建筑艺术 C.佛学经典 D.儒家思想
【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鉴真主要事迹的掌握情况.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四个选项中,容易选出A选项,因为鉴真是唐朝高僧,而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后,不可能向日本人传授活字印刷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对于古代重要的历史人物,要注意区别掌握他们的主要事迹.
9.李白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创作风格是( )
A.语言凝重 沉雄浑厚 B.豪迈奔放 想像丰富
C.清新自然 真实感人 D.刚劲朴实 爽朗粗犷
【考点】光耀千古的唐诗.
【分析】本题考查了“诗仙”李白的作品特点.
【解答】李白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一生写下了不少讴歌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人们称他为“诗仙”.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诗仙”李白的作品特点.
10
.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
A.契丹、党项、匈奴 B.契丹、党项、女真
C.党项、女真、回纥 D.匈奴、回纥、吐蕃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南宋和金的对峙.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与宋并立的政权,注意把握各政权的建立民族.
【解答】两宋时期,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辽,西夏,金.辽是契丹族所建;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金是女真族建立的.
故选B.
【点评】识记与宋朝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
11.对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有①契丹②女真③突厥④吐蕃(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点】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了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解答】题目给出的①契丹②女真生活在东北地区;③突厥生活在西北地区,④吐蕃生活在西南地区.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相关少数民族的生活区域.
12.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②③①④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五代十国;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
【分析】此题考查了民族政权的并立和各政权建立的时间,要牢记两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概况.
【解答】10世纪初北方的辽建立,南方是五代十国.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北宋,五代十国结束,11世纪初期西夏建立,辽、西夏、北宋同时并存.后来金灭辽,金、西夏、北宋同时并存.1127年金又灭掉北宋,南宋建立,金、西夏、南宋同时并存.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要根据这一时期各民族政权建立的时间进行思考.
13.岳飞的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其中的“匈奴”指的是( )
A.匈奴统治者 B.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考点】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
【分析】本题考查了岳飞抗金的事迹.
【解答】岳飞著名的抗金英雄,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我们知道金政权是由女真族建立的.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岳飞抗金的事迹.
14.下列关于宋代经济情况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水稻在宋朝居粮食产量第一位
B.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发展成为丝织业中心
C.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第一位
D.广州和泉州是两宋时期的名港
【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经济情况.
【解答】宋朝时期,引进了越南的新品种﹣﹣占城稻,水稻在宋朝居粮食产量第一位,宋朝的造船业发达,居当时世界第一位,海外贸易兴盛,广州和泉州是两宋时期的名港,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发展成为制瓷业中心,不是丝织业.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以及成就.
15.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我国增设清明节。端午节等为法定节假日。这些节日早在宋代都有了,那时最受重视的节日是( )
A.中秋节 B.元宵节 C.元旦 D.重阳节
【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社会生活.
【解答】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市民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基本都有.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
故选C.
【点评】知道宋代传统节日,宋代春节和现在春节的不同叫法.
16.假如你生活在元朝时期的今天的山东地区,那么你会受到下列哪个机构的管辖( )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辽阳行省 D.河南江北行省
【考点】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答】元朝政府在中央设立中书省,把大都及周边大片地区,包括今天的山东省划归中书省管辖.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注意区别中书省和行中书省.
17.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马可•波罗行纪》中写到:“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这里说的“此城”是指( )
A.东京 B.临安 C.大都 D.南京
【考点】马克波罗东行与《马可波罗行纪》.
【分析】本题考查《马可•波罗行纪》.
【解答】据“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可知,这是《马可•波罗行纪》中对元朝大都的描述. 1271年(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1275年到达中国元朝的首都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国的元朝做官多年,后从海路回到意大利.口述由其狱友代写的《马可•波罗行纪》描绘了元朝大都的繁华景象,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以及典型事例.
18.“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考点】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指南针.
【解答】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运用到航海上,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最早出现在北宋.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19.《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此书内容包括( )
①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②战国七雄 ③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④宋金南北对峙。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
【考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分析】此题考查了司马光和《资治通鉴》,要把握《资治通鉴》记录历史的时间范围.
【解答】《资治通鉴》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①④不在其范围内.
故选B.
【点评】熟记《资治通鉴》记录历史的时间范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辛弃疾(如图)是两宋时期“豪放派”词风的重要代表,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下列各项中,属于辛弃疾词作的是 ( )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D.“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考点】宋词和元曲.
【分析】本题考查了辛弃疾的作品内容.
【解答】南宋辛弃疾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他在词里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他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辛弃疾的作品内容.
21
.下边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对八股取士的评价,你认为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的相同之处是( )
①为了加强思想统治
②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③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④摧残了文化控制了思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考点】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的相同之处.
【解答】①为了加强思想统治、②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和④摧残了文化控制了思想是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的相同之处,但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都不利于文化的发展.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的相同之处.
22.“凤凰卫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一艘名为“凤凰号”的单桅帆船,进行探寻当年郑和下西洋海路的壮举,但他们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是( )
A.印度洋沿岸 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地中海沿岸
【考点】郑和下西洋.
【分析】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
【解答】1405﹣1433年郑和从刘家港出发,七次下西洋,到达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由此可见BC符合题意,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要经过印度洋沿岸,因而A到达过,而地中海沿岸要远于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因此是郑和不可能到达的地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经过和作用.
23.“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歌谣中的“戚爷”( )
A.打退了沙俄侵略军 B.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C.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D.统一了女真各部
【考点】戚继光抗倭.
【分析】本题考查戚继光抗倭,掌握其时间、重要战役及意义.
【解答】“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意思是倭寇来了也不用紧张,我们有戚继光大人带兵抵抗,由此可知戚爷是指戚继光,戚继光抗倭,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故选C.
【点评】注意把戚继光,郑成功等民族英雄综合掌握.
24.今年(2016)是澳门回归17周年,澳门曾被哪个国家割占?( )
A.英国 B.西班牙 C.葡萄牙 D.日本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澳门的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课本所学,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澳门的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
25.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勇于抗争.下列不属于反抗外来侵略的是( )
A.岳飞抗金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考点】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岳飞抗金与辨别民族英雄与爱国英雄的能力.
【解答】A.岳飞抗金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斗争,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
B.戚继光抗击的是日本的倭寇,打击的是外来侵略.
C.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
D.康熙帝领导了雅克萨之战,打击了沙俄的侵略势力.
故选A.
【点评】首先要明确抗击外来侵略势力与中华民族内部斗争的不同.将中国古代杰出历史名人事迹放在一块考查,知识跨度大;有规律可循.
26.清朝大兴“文字狱”与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目的是( )
A.防止人民反抗 B.巩固君主专制 C.加强思想控制 D.压制知识分子
【考点】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巩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
【解答】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清朝大兴“文字狱”,都是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巩固君主专制制度、维护封建统治.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历朝历代巩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
27.清朝初期,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战胜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 )
A.沙俄侵略者 B.荷兰侵略者 C.法国侵略者 D.英国侵略者
【考点】雅克萨之战与《尼布楚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了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
【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清朝初期,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战胜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侵略者.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强占雅克萨和尼布楚.为了保卫祖国边疆不受侵犯,康熙帝两次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围攻雅克萨,击毙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
28.民间有“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这反映了清朝一些统治着实行了颇具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以下内容与此不符的是( )
A.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B.康熙帝册封班禅
C.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清政府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
【考点】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设置伊犁将军.
【分析】本题考查了乾隆帝武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解答】题干直接设问考查不属于清朝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的选项.乾隆帝时,回部上层贵族大和卓与小和卓发动反清叛乱,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这属于武力平叛,不属于安抚政策.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乾隆帝武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29.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 )
A.占城稻 B.玉米 C.甘薯 D.向日葵
【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从国外引进的农作物.
【解答】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在江南推广是在宋代,不是在明朝引入中国的.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占城稻的引进时间.
30.《苏州府风俗考》中记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 …若机房工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此则材料反映了明代苏州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使用机器生产 B.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C.行业分工精细,生产有序 D.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考点】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内容.
【解答】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出现了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机工”和以生产丝绸获取利润的“机户”,即早期雇佣工人与资本家.“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标志着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形成,也就表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
故选D.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内容.
31.下列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断绝与外国的一切来往
B.严厉限制对外贸易
C.人民之间互不往来
D.只准国内贸易,不准在国外贸易
【考点】闭关锁国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闭关锁国政策.
【解答】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而非禁止一切对外贸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准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故选B.
【点评】掌握闭关锁国政策,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32.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相同之处有( )
①起止点相同 ②都修建于中国封建社会统一时期
③都是为了抵御外国的侵略势力 ④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考点】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秦长城和明长城,注意掌握其异同.
【解答】明长城与秦长城走向相同,都是东西走向;修建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都修建于中国封建社会统一时期;功能相同,都是军事防御工程.不同之处有起止点不同,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综上所述,①③不符合史实,②④是二者的相同之处.
故选C.
【点评】比较记忆秦长城和明长城,知道现存的长城大部分是明长城.
33.下列哪部作品被外国学者喻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A.李时珍《本草纲目》 B.宋应星 《天工开物》
C.徐光启《农政全书》 D.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考点】明朝三部科学巨著.
【分析】本题考查宋应星 的《天工开物》.
【解答】《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34.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马关条约》.
【分析】此题为材料选择题,通过材料考查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的史实.
【解答】据题文材料中一位民族资本家的话说的意思是西方国家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丰富资源开工设厂,省却了运费和关税,得到很大便利.根据所学知识,西方国家在中国开工设厂是在《马关条约》之后,选项中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需理解和掌握《马关条约》.
35.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两次鸦片战争都迫使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B.两次鸦片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C.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为了割占中国的领土
D.两次鸦片战争都是列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的原因.
【解答】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而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从性质上来说都是侵略中国的战争.因而在目的和性质方面带有明显的延续性,是“继续”的主要体现.所以两次鸦片战争都是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扩大了侵略权益.
故选D.
【点评】本题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相关知识.需要灵活运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6.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占领某地后,血腥屠杀当地中国人近两万人,全城仅存36人。这一血案发生在( )
A.威海卫 B.京师 C.南京 D.旅顺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中的知识点.
【解答】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寇于1894年11月21日攻陷位于辽东半岛的旅顺,对城内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屠杀,血腥屠杀当地中国人近两万人,全城仅存36人.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中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时,向学生说明,落后就要挨打.教育学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37.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
A.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B.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C.反帝爱国运动 D.反封建主义的农民运动
【考点】义和团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
【解答】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义和团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38.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考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启了中国军事和经济近代化的进程,但是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没有涉及到政治制度,后来的戊戌变化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开启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故选D.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掌握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9.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创办了汉阳铁厂,使“汉阳造”闻名天下,堪称中国重工业的奠基人.这是的“他”是指(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左宗棠
【考点】洋务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相关知识的内容,识记汉阳铁厂的创办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1893年,张之洞将原先从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搬到武汉,又添购新机器,创办了汉阳铁厂,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钢铁企业.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属基础题.
40.中国近代兴办的培养外交(外语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的学校,最早出现在( )
A.戊戌变法时期 B.鸦片战争以前
C.洋务运动时期 D.中华民国成立后
【考点】洋务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创办的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解答】1862年创办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它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洋务运动知识,了解京师同文馆的创办目的、及作用.
41.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他强调的是( )
A.学习西方的技术 B.西方的学校教育
C.学习西方的制度 D.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华民族探索史的内容.
【解答】由材料“速立宪法,改良政治”
可知: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了改革政治的思想主张,即向国人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
故选C.
【点评】注意抓住材料关键词,做出判断.
42.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指出:“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该言论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考点】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解答】根据题干中“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等可知所说为写文章方面的内容,体现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内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知识的掌握,学生应重点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影响.
43.北京大学校园里有座雕像,是为了纪念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开展的新文化运动,雕像主体是两个螺旋状的大写字D(Democracy)和S(Science),其中字母D代表( )
A.民主 B.民族 C.科学 D.自由
【考点】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知识点.
【解答】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即陈独秀所说的“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雕像主体是两个螺旋状的大写字D(Democracy)和S(Science),英文Democracy的中文翻译是民主,因而大写字D代表民主.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内容、性质以及意义.
44.95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怒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考点】五四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应重点掌握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解答】A、1919年1月至6月,巴黎和会无理地将一战前德国强占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消息传到中国,积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最终导致五四运动的发生.
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这是五四运动的影响.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五四运动没有关系.
依据题干“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这是五四运动的口号,依据爆发的直接原因判断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故选A.
【点评】本题把五四运动与巴黎和会联系起来,要注意把中国历史的事件融入到世界历史中.
45.“山歌越唱越开怀…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的“革命路径”是指( )
A.占领中心城市 B.实施战略决战 C.和平夺取政权 D.农村包围城市
【考点】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意义.
【解答】由材料“井冈山”我们可知,歌谣赞扬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需掌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意义.
46.著名戏剧家田汉在1938年中国军队取得某战役重大胜利后,写下了这样的祝捷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这一战役是( )
A.贺胜桥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考点】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了台儿庄战役的时间和作战区域.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给出的时间:1938年和地点:南部山东可知这一战役是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山东台儿庄,双方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台儿庄战役的时间和作战区域.
47.1935年2月,毛泽东在《忆秦娥•娄山关》(娄山关位于贵州遵义城北)中感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与此诗词创作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国民革命军彻底击溃北洋军阀
B.红军开始逐步改变被动局面
C.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大旗
D.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考点】红军长征.
【分析】本题考查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
【解答】注意材料中的时间“1935年2月”,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危机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挽救了红军,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综上所述可知这首诗创作相关的历史背景是遵义会议后红军开始改变被动局面.
故选B.
【点评】本题以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为背景,考查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
48.中国工农红军取下八角帽,摘下红五星,穿上国民革命军军服,开赴抗日前线应该在( )
A.九一八事变之后 B.西安事变之后
C.卢沟桥事变之后 D.中共七大之后
【考点】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国共二次合作的史实.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变为八路军,新四军,穿上国民革命军军服奔赴抗日战场.
故选C.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国共合作抗日的有关内容.
49.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谁率领解放军完成了毛泽东的这一战略部署( )
A.彭德怀、贺龙 B.刘伯承、邓小平
C.朱德、陈毅 D.叶挺、陈毅
【考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分析】本题考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解答】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他的胸膛”是指中原地区.1947年6
月,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大军跃进大别山,就是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也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故选B.
【点评】本题以毛泽东的一段论述为背景,考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相关知识.
50.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里的“长技”是指( )
A.西方的先进技术 B.西方的政治制度
C.西方的思想文化 D.西方的对外政策
【考点】魏源和严复的思想主张.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一部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清醒过来,开始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来抵御外国侵略,其中林则徐、魏源是代表,受林则徐的委托,魏源撰写了《海国图志》,其核心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其中这里的“长技”是指西方先进的技术(主要是军事技术),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掌握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相关知识.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0分)
51.(18分)(2016秋•东营区校级期末)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材料二
材料三 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四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锂。﹣﹣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五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朐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六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有何用途?
(3)材料三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这一政策有哪些表现方式(.回答1点)
(4)材料四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5)材料五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最高佛学学府和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
(6)读图二《唐朝对外贸易路线图》,你能从图中得到唐朝对外交往的哪些信息?列举唐朝对外交往的两个例子。
【考点】开元盛世;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盛唐的社会气象;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分析】(1)本题考查开元盛世.
(2)本题考查唐朝新式农具.
(3)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及古代的民族政策.
(4)本题考查科举制度.
(5)本题考查玄奘西游天竺.
(6)本题考查唐朝的对外交往.
【解答】(1)据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可知,当时的统治者是唐玄宗.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他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任用贤才、还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2)仔细观察图片可知,是曲辕犁和筒车.唐朝经济繁盛,农具有了很大的改进.唐朝人民发明了新的犁地工具曲辕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农民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随水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
(3)材料一中,唐太宗说自古以来的封建统治者都重视中原汉族,轻视周边少数民族,而唯独他对他们一视同仁,这体现了他开明的民族政策.或者说平等的民族政策、重视少数民族的发展.唐太宗等唐朝皇帝开明的民族政策的主要表现方式有:实行和亲政策(如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唐玄宗册封回纥为“怀仁可汗”、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行政机构,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如在今新疆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如派大批工匠到吐蕃).
(4)材料三“风吹金榜落凡世”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的科举制度,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官员,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武则天在位时创立了殿试,皇帝亲自出题面试应举的人.
(5)据材料“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朐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可知材料四的这位“伟大僧人”是玄奘,唐太宗贞观初年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在那烂陀寺精心钻研佛法.贞观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潜心翻译佛经,并写成《大唐西域记》.
(6)据材料六和所学可知,唐朝对外交往范围很广,对外交往道路发达,唐朝对外交往活跃.如:鉴真东渡日本, 玄奘西游天竺、日本遣唐使来华;新罗物产居进口首位等.
故答案为:
(1)唐玄宗(李隆基).措施: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提倡节俭.
(2)曲辕犁:作用是耕作;筒车:作用是灌溉.
(3)平等、开明的民族政策.表现方式: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行政机构,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如在今新疆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实行和亲政策(如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唐玄宗册封回纥为“怀仁可汗”、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如派大批工匠到吐蕃).
(4)科举制度;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武则天:创立了殿试和武举.
(5)玄奘,那烂陀寺,《大唐西域记》.
(6)信息:唐朝对外交往范围很广;对外交往道路发达;唐朝对外交往活跃. 例子:鉴真东渡日本, 玄奘西游天竺、日本遣唐使来华;新罗物产居进口首位等.
【点评】本题考查唐朝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52.(16分)(2016秋•东营区校级期末)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之一,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清)丘逢甲《春愁》
材料二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四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进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孙中山《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一组织的革命纲领阐发“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材料五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材料六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材料七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1)日本是在哪次战争后,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什么条约的签订时,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条约中的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材料一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后来变法的结果如何?
(4)写出材料四中,“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名称。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五中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的含义。在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了清除材料五中所说的“树墩”,进行了哪些努力?
(6)根据材料六、七,写出辛亥革命的影响。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辛丑条约》;孙中山的历史功绩;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分析】(1)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知识点.
(4)本题考查中国同盟会的知识点.
(5)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的含义以及在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了清除材料五中所说的“树墩”,进行的努力.
(6)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
【解答】(1)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历史上称为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4月,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1900年6月,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国拼凑了2000多人的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八国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通过《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度半封建社会.变成了“洋人的朝廷”.其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依据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得出,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改变官制或改变政治制度.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废除新政诏令,戊戌变法失败.
(4)依据材料四“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进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
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孙中山《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一组织的革命纲领阐发“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得出,“统一的革命组织”是中国同盟会.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5)材料五中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了清除材料五中所说的“树墩”,进行了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在陈独秀的率先倡导下,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知识分子,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发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向封建礼教发动猛烈攻击,斗争锋芒直指封建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6)依据材料六“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和材料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得出,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
故答案为:
(1)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改变官制或改变政治制度,失败.
(4)中国同盟会.
(5)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新文化运动.
(6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辛丑条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知识点的识记能力.另外向学生说明,从中国近代探索的历史中我们可以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封建统治者的自救不能使中国富强;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行不通;要选择合适本国国情的道路等等.
53.(16分)(2016秋•东营区校级期末)史学界通常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划分为四个阶段:1919﹣1927年为第一阶段;1927﹣1937年为第二阶段;1937﹣1945年为第三阶段;1945﹣1949年为第四阶段,请回答:
材料一 每一场革命都有自身的传奇。中国共产党在开辟革命新道路历程中也不例外。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量夕、险象环生的战斗。”
﹣﹣[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材料二
材料三 如图所示
(1)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2016年是该“传奇”胜利结束多少周年?导致这一“传奇”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小乔初架渡天兵,避实击虚妙计生。”诗句描写毛主席在长征中出奇兵的典型战例是指哪场战役?
(4)观察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长征的性质。
(5)毛泽东说:“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宣告结束”。结合这句话简要谈谈你对长征历史意义的认识。
(6)整体上看,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国共两党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7)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都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1938﹣1940年,国、共抗日的著名战役各一例。
【考点】五四运动;红军长征;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分析】(1)本题考查五四爱国运动.
(2)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原因.
(3)本题考查的是四渡赤水战役的知识点.
(4)本题考查的是长征性质的知识点.
(5)本题考查的是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的知识点.
(6)本题考查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及原因,需要准确分析国内各种矛盾的变化及国共两党的对策.
(7)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
【解答】(1)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据材料一“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量夕、险象环生的战斗.”可知“传奇”指的是长征胜利的时间是1936年10月.2016减去1936年,正好是80周年;由于红军在反击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时失利,1934年10月,红军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3.)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使红军变被动为主动.郭化若将军的“小桥初架渡天兵,避实击虚妙计生.”诗句描写的正是毛主席在长征中指挥的四渡赤水的典型战例.
(4)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因此长征的性质是战略转移.
(5)通过长征,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宣传了革命思想,扩大是党的影响.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反对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因此毛泽东说:“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宣告结束”.
(6)1927﹣1937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二阶段.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国共两党的关系是对立的;l937﹣1945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三阶段.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加深,1937年7月,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1937年9月,国共两党完成第二次合作,共赴国难,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7
)两幅图片分别是指挥台儿庄战役的李宗仁和发动百团大战的彭德怀,这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国共两党精诚团结,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故答案为:
(1)标志:五四运动.
(2)80,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3)战略大转移.
(4)四渡赤水.
(5)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革命转危为安.(或:保存了革命力量,传播了革命思想,扩大了党的影响;粉碎了国民党反对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使革命转危为安.)
(6)变化:由对峙到合作;主要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或日本全面侵华).
(7)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红军长征及抗日战争战役的内容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