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 二 历 史 2017.1
注意事项:
①全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闭卷形式。
②考前,考生在答案卷内准确填涂好姓名、考号。
③一律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不能答出边框外。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原始居民将狗尾巴草驯化,培育出粟(俗称谷子,去壳后称小米)。考古学家在黄
河流域发现了粟的遗存,下列人类遗址中与之相关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氏族村落遗址 D.半坡氏族村落遗址
2.下列能大致反映两宋时期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3.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赢秦氏,始兼并……追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A.秦隋宋 B.秦隋元
C.秦元明 D.隋元明
4.下面是王老师编写的记忆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歌诀。该条约是指
A.《尼布楚条约》B.《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5.“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
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
A.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 B.鸦片战争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6. 1895年,光绪皇帝为一位在黄海大战中捐躯的爱国将领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并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清廷还赐给这位将领的母亲一块
“教子有方”大匾。这位为国捐躯将领是
A.邓世昌 B.戚继光 C.文天祥 D.丁汝昌
7.近代以来,腐败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
A.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被迫开放一批港口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狂
8.洋务运动时期某留学生想到军事企业中去工作,
你认为他应进哪一家企业
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汉阳铁厂 D.湖北织布局
9.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由1300多名举人发起的“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
A.鸦片战争的炮声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甲午战争的惨败 D.中华民国的成立
10.今天的许多节日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建军节有直接
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中共一大 D.武昌起义
11.2016年是周恩来逝世40周年,下列哪所学校倾注了这位伟人的无数心血
A.马尾船政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黄埔军校
12.下面这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历程。请你选出“历史年代尺”上与标号相对应的内容
A.①开天辟地 ②井冈山会师 ③转危为安
B.①战略转移 ②遵义会议 ③转危为安
C.①转危为安 ②遵义会议 ③焕然一新
D.①转危为安 ②井冈山会师 ③焕然一新
13.下图是“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迁徙路线图(局部)。东北大学从沈阳迁到北平的原因是
A.积极参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C.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形势所迫 D.中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14.某市少年宫举办以“铭记历史”为主题的爱国影片展播。其中一部影片的海报引用了主人公张学良的一段话:“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这部影片是
15.曾任侵华日军驻北平武官今井武夫在他的回忆录中说:" 1937年6月,在东京政界的消息灵通人士之间,私下盛传着这样的谣言:‘七夕的晚上,华北将重演柳条沟一样的事件。”,材料表明日军在精心策划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6.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推论与史实不吻合的是
A. a B. b C. c D. d
17.有一座城市,见证了中国第一个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屈辱外交的起点,它同时也是蒋介石国民政府统治的终点。这座城市是
A.北平 B.南京 C.武汉. D.上海
18.某同学进行解放战争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一张关于淮海战役的卡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A.作战时间 B.作战部队 C.胜利因素 D.战役结果
19.1922年,北京、上海报纸举办了成功人士民意测验,投票选举“最敬仰人物”,晚清状元张謇得票最高。张謇高票当选的最重要因素应该是
A.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对近代民族工业贡献大 D.近代报纸非常普及
20.严复被誉为“放眼世界,又葆有纯正中国心”。他的主要成就是
A.译述《天演论》 B.率军收复新疆
C.编著《海国图志》 D.创办《新青年》
二、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
21.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唐朝。
2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民主”、“民权”和“民生”三大主义。
23.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康有为等人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了猛烈进攻。
24.井冈山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得此殊荣主要是因为在此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25.下面这一组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邮票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抗日的巨大成就。
26.柳亚子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
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推测此诗的创作背景是重庆谈判。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6空,每空1分,共6分)
27. 1662年 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收复新疆、治理边疆,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
28. 1926年,国民党合作进行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46年6月,蒋介石撕碎“双十协定”,对 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为纪念 ,我国将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
四、材料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图一:1975年湖北云梦县秦墓出土的武士斗兽纹铜镜,表现了商鞅变法后秦人的“尚武”
精神。秦国商鞅量是秦统一后官定标准升量。
会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商鞅还在秦国范围内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曾受到变法打击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被车裂而死。商鞅虽然被害,但新法并未被废除。“商君之法”在当时已经深入民心。后世有人说:“百代犹得秦政法。”
图二: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其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文教方面,设立京师大学堂等机构培养人才。维新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把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政变后,新政内容除设立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
请回答:
(1)指出图一中文物的史料类别( )。(1分)
A.实物史料 B.文献史料
(2)请从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中,指出你能获得的关于变法方面的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 (3分)
(3)一场变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措施是否行之有效。请你依据这个标准判断商鞅变法或者戊成变法是否成功(任选其一),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船,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交通工具。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
【友谊之船】
材料一 右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展出的遣唐
使船,它是中日友好交往的纪念,也是中日友好交流的见证。
材料二 右图是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郑和曾
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远航,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
和地区。
【侵略之船】
材料三 右图是1840年英国的兵船。这些兵船穿越
茫茫大海撞开了中国的大门。它载着侵略者的贪欲,也
载来了中国人民的灾难。清政府这艘古老之“船”开始
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革命之船】
材抖四 1921年,中国嘉兴南湖上的一艘游船也开
始启航,宣告了一个“伟大的巨人”呱呱坠地,中国从
此走向光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从中所获取的历史信息。(1分)
(2)材料三中的蕞尔小国的“兵船”击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昭示了古老中国的衰落。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任意一个角度,简要分析清朝衰落的原因。(1分)
(3)请从社会性质的角度指出材料三中英国兵船的入侵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并指出后来清
政府是怎样向西方“坚船利炮”看齐的?(2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嘉兴游船上诞生的“伟大巨人”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并
指出上述“船”的图片有何价值?(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据时人(1846年)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材料二近代中国某行业发展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是内战时期全国经济状况图。(设战前工农业产值为100%)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中国社会经济发生的变化;并指出与这种变化相关的战争。(2分)
(2)指出材料二中“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的原因;并给材料二起个标题。(2分)
(3)据材料三指出这场内战的危害;并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影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
要因素。(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