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溧水高中2018-2019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选修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江苏溧水高中2018-2019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选修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绝密★启用前 ‎2018-2019学年度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选修)‎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刘珩审题人:韩明尧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C.诸子并立、百家争鸣D.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2.汉人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批评先秦某一思想流派“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这一流派是 A.法家 B.墨家 C.儒家 D.道家 ‎3.比起秦代焚书坑儒,汉代独尊儒术的成功之处在于 A.以思想统一维护了政治的大一统 B.以温和的手段解决意识形态问题 C.大力开展以儒学经典为内容的教育 D.为君主专制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4.汉代皇帝若遇到天降灾异,常会下诏书罪己:“天下治乱,在朕一人”认为灾异责任全归于自己一人之身。这从侧面反映出 A.汉代自然灾害频繁发生B.皇权神圣化的逐步加深 C.君主权力受到有效制约D.阴阳五行学说影响广泛 ‎5.右图为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祭侄文稿》。下列对该书法作品的艺术风格说法正确的是 A.“笔画圆弧,富有奇趣”‎ B.“结体扁平,方劲古拙”‎ C.“不真不草,流动奔放”‎ D.“状如龙蛇,钩连不断”‎ ‎6.苏轼曾有这样的感慨:“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可以看出,从“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到“多且易致”的原因是 A.造纸术的革新B.雕版印刷的普及 C.活字印刷的推广D.科举取士的需要 ‎7.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家喻户晓,其中的故事、场景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下列对四大名著的介绍有误的是 ‎8.主张把自己的“心”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拒绝拜倒在圣贤的脚下,认为要想得到“良知”,不必去读圣贤经书。这句话反映的是 A.孟子的“仁政”B.朱熹的“理学”‎ 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9.李贽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可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李贽 A.颠覆程朱理学的人欲观B.强调私欲是唯一的人性 C.肯定人的私欲的正当性D.批判了大公无私的思想 ‎10.鸦片战争前,国人认为西学是“所格之物皆器数之末”;鸦片战争后,魏源等人主张“师夷长技”。这一变化表明 A.有识之士对西学的态度渐趋务实B.师夷长技成为社会共识 C.清王朝对列强的恐惧感逐渐增加D.儒学正统地位开始动摇 ‎11.1887‎ 年,清政府颁布的《出洋游历章程规定:(官员)出洋游历时,应将各处地形之要隘、防守之大势以及远近里数、水师、炮台、水雷炮弹,详细记载,以备考查。材料表明清政府 A.有限制出洋考察之意图B.向西方学习出现新变化 C.出国考察经费较为紧张D.重视学习西方国防科技 ‎12.“此自然规律应用到当前形势,使人们对国家存亡竞争之严重性更加认识。尤其中日战争的失败,并联想到中国民族正面临存亡的危险关键,亡国灭种大祸,可能不免于降临,使他们立刻警惕觉醒。”阐述此“自然规律”的著作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B.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C.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D.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13.1912年,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说:“国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体现了孙中山 A.重申“排满驱胡”革命誓言B.反对帝国主义的政治立场 C.宣示民族革命目标业已达成D.实现民族统一的政治追求 ‎14.1917年5月,陈独秀说,若就“吾国之恢复帝政,垂辫缠足,罢学校,复科举,一切布旧除新之事”。征诸国民,难保“不为多数赞成”。材料可用来说明 A.国人仍有浓厚的封建思想B.传统文化孕育着巨大价值 C.专制主义已为社会所淘汰D.民主政治是社会发展潮流 ‎15.下图是1920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封面设计了一个地球图案,从东西半球伸出两只手紧紧相握,代表了革命团结的力量,该寓意 A.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与否定 B.暗示《新青年》成为中共机关刊物 C.象征国共两党着手准备第一次合作 D.表达出了“以俄为师”的思想倾向 ‎16.“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但丁D.彼特拉克 ‎17.1490年,米开朗基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了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D.呈现人间的母子亲情 ‎18.有人质问某人:“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这人坚持:“‎ 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心是跟随着《圣经》的,而昧着良心做事既不稳妥,也不正确。”这段对话最有可能是 A.马丁·路德与罗马教廷的官员B.伽利略与异端裁判所的法官 C.伏尔泰与法国贵族D.苏格拉底与雅典的大陪审团 ‎19.19世纪中期,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谎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A.经典力学 B.相对论 C.进化论 D.量子论 ‎20.2006年,美国《时代》杂志把年度人物的称号送给了所有潜伏在网络的“你们”(you),准确地说,应该指我们。根据最新统计,中国的上网人数每年多达数亿人次,位居世界前列。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已经实行改革开放B.网络信息丰富而且可靠 C.网络技术的发展D.电脑的普及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1.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体。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以深刻影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 ‎——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 材料二佛教的禅宗一支,是儒学演进到宋明理学真正的阶梯。宋明理学的出现,说明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到空前成熟的时期。它极大地深化了传统的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儒、释(佛教)、道的界分变得不那样重要了。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在理学的新天地中得到了升华,并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了社会生活……王阳明的学说虽然没有像朱熹那样得到官方的认可,但在士林的影响却是很大的,特别在晚明几成笼罩之势。‎ ‎——摘编自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从文化区域的角度,指出中国文化三次融合的对象有何不同。(3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就中国文化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10分)‎ ‎22.启蒙运动致力于改善人类的现世生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 材料一 若是把他们看成乌托邦分子或者集权主义者,这在哲学上是错误的,从历史而言则是荒谬的。事实上,他们实事求是地看待世界,试图以求实际、讲原则的方式解决问题……启蒙运动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种榜样供当代知识分子奋力追赶,也展示了一种与压迫性的制度、不公正的特权和不合时宜的文化实践做斗争的样板。‎ ‎——【美】斯蒂芬·埃里克·布隆纳《重申启蒙:论一种积极参与的政治》‎ 材料二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们目前是不是生活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那么回答就是:“并不是,但确实是在一个启蒙的时代。”‎ ‎——摘编自【德】康德《什么是启蒙运动》‎ 材料三启蒙哲人对批判的推崇反其对形而上学的正当批判明显地表明,启蒙运动不是理性的时代,而是一次理性主义的造反。这场造反表现为两种相互关联的方式,一方面反对把理性说成是唯一的,甚至主导的行动精神的论断。另一方面否定那种认为世界上的所有的神秘现象,都可以通过研究而得到阐明的观点。主张批判至上,绝不意味着理性万能。这是一项要求有权质疑一切的政治主张,而不是要求宣称一切都能被理性了解和驾驭。‎ ‎——【美】彼得·盖伊《启蒙时代》‎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启蒙思想家判断问题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们针对“压迫性制度”提出的政治主张。(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康德提出的“不是生活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的原因,并解释“但确实是在一个启蒙的时代”的理由。(5分)‎ ‎(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5分)‎ ‎23.马克思说:“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因此,“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中学为体中的“体”,不是指身体或形状,而是指国家的本体、主体、政体、基干、准则、法纪,简言之,“体”就是封建社会的政权。这个“体”,君临一切,高于一切,凌驾于一切人和一切事之上。“中学”和“西学为用”,都是为了保护和尊崇这个“体”。所谓西学,大体上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二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精神文明,主要是自由、平等的思想观念。‎ ‎——摘编自邵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新议》‎ 材料三张之洞系统阐发的“中体西用”论具有兴西学和保中学的两重性,即在为维护封建旧学张本(指事先为事态的发展作好布置)的同时,也为西学的传播起了促进作用。‎ ‎——摘编自刘健清、李振亚《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体西用”为什么是当时“更好的宗旨”?分析其思想特征。(5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体”和“西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提出的根本动机。(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5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启蒙运动不是专注于抽象的理性,而是致力于批判的分析,借助于观察和想象,完全以经验材料为依据,不懈地对传统确定的事实提出质疑。这种做法被称作批判方法,它源自于牛顿对科学解释方法的概括……牛顿被视为启蒙运动最重要的代言人。‎ ‎——彼得·赖尔、艾伦·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序言)‎ 材料二我们的确成功地消除了许多我们的错觉和偏见,但是由于必须由人的头脑把这些结果联系起来并给予解释,这些结论必然带有人的特性。即使答案是完善的和最终的,它们也仍然会是如此,况且答案从来就不是完善的和最终的。‎ ‎——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牛顿对启蒙运动的影响。(4分)‎ ‎(2)牛顿在力学方面得出了哪些“结论”?以此为例说明在人类科学史上“答案从来就不是完善的和最终的”。(6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我们党在大多数工人代表苏维埃中只占少数……要向群众说明:工人代表苏维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 ‎——《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四月提纲)》(《列宁选集》第二卷)‎ 材料二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而是在一九二六和一九二七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红色政权的长期存在且发展,除了上述条件之外,还须有一个要紧的条件,就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材料三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列宁对当时俄国革命道路提出了什么策略?(2分)‎ ‎(2)据材料二,毛泽东对当时中国革命道路提出了什么策略?有何依据?(3分)‎ ‎(3)据材料三,邓小平对当时中国建设道路提出了哪些主张?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2分)‎ ‎1-10 CABBC CDCCA 11-20 DDDAD BAACB ‎ ‎21.(1)不同:第一次: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与东方局部地区文化的融合);第三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3分)‎ ‎(2)(10分)‎ 论点 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生命力”(2分)‎ 论据 理学是儒学、佛教、道教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力“包容力”(3分)‎ 理学强调个人主观意志力量,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3分)‎ 论证 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分)‎ ‎22.(1)标准:理性。‎ 主张,民主;人民主权,君主立宪;三权分立。(3分)‎ ‎(2)不是启蒙:封建专制的压制,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宗教迷信思想束缚。‎ 是启蒙:启蒙思想家们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发展人文主义;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时代。(5分)‎ ‎(3)观点:启蒙运动不是理性的时代,而是一次理性主义的造反。‎ 认识:启蒙思想家们否定理性是万能的,认为理性并不能了解和驾驭一切。‎ 我们一方面要保持理性、勇气,一方面要避免教条、僵化。(5分)‎ ‎23.(1)原因: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国人不易接受新思想;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国人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策略中庸,便于国人接受,利于西学传播。特征:“中体”是根本,是“西用”的前提;中西文化的交融。(5分)‎ ‎(2)内容:中体指封建政权的根基,西学是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观念。动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4分)‎ ‎(3)作用:促进西学传播;有利于打破中西文化对立;促使思想解放,有利于近代化进程。但其固守封建制度,抑制了西学作用的最大化,不能推动社会的根本变革。(5分)‎ ‎24.(1)影响:以牛顿力学思想为代表的近代科学的兴起促成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批判方法来自于牛顿对科学解释方法的概括(牛顿对科学解释方法给启蒙运动以启示);牛顿被视为启蒙运动最重要的代言人。(4分)‎ ‎(2)“结论”:牛顿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说明:牛顿的经典力学只是反映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继承和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6分)‎ ‎25.(1)策略: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2分)‎ ‎(2)策略:工农武装割据。‎ 依据: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红军的存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3分)‎ ‎(3)主张:坚持改革开放,要大胆探索和尝试;提出判断政策正确与否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作用:为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3分)‎ ‎(4)原则:论从史出(史证意识;基于原始史料);将人物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进行评价。(2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