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济宁市高二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说明:1.本试卷共分第Ⅰ、Ⅱ卷两部分,第Ⅰ卷做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直接做在答题卷上。
2.本试卷共34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5分,45分)
读我国某地1976年与2016年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地的农业要素中,呈上升趋势的是
A.农业人口比重 B.农业产值比重 C.农产品商品率 D.耕地面积
2.下列地理因素或现象,与该地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关联性较低的是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城市化进程 D.生态修复
下表为2014年我国三省(市、区)社会经济相关数据。据此完成3~4题。
行政区
上海
辽宁
广西
人口自然增长率(‰)
3.14
0.26
7.86
城镇人口比重(%)
89.60
67.05
46.01
人均GDP(万元)
9.7
6.5
3.3
三次产业结构
0.5:34.7:64.8
8.0:50.2:41.8
15.4:46.7:37.9
3.影响表中行政区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农业发展水平 B.人口自然增长率
C.工业发展规模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从区域发展阶段看,上海进一步发展的主导力量是
A.高新科技 B.交通状况 C.自然资源 D.人口规模
撒哈拉沙漠南缘的萨赫勒地带是世界上最贫困、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08年起,沿线11个国家在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支持下,开展生态修复工作,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色长城”。据此完成5~7题。
5.萨赫勒地带的11个国家联手打造“绿色长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
A.公平性 B.持续性 C.共同性 D.阶段性
6.为遏制荒漠化发展,除建设“绿色长城”外,沿线国家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在沙漠地区发展灌溉农业 ②制止过度放牧现象 ③大规模实施人工增雨活动 ④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科学家为“绿色长城”项目研究和引进适应性的树种,主要标准是
A.高大密集、生长快速的雨林树种 B.耐旱且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树种
C.耐高温、成材周期长的针叶树种 D.防风沙效果好的落叶阔叶树种
“水足迹”是指某地区在产品生产与服务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绿水足迹”主要是指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所蒸发的雨水资源量。“蓝水足迹”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地表与地下水的总量。“灰水足迹”是指为使水质达到安全标准,用于稀释所排放的污染物所需的水量。读“某年我国部分省区生产活动水足迹组成示意图”,回答8—10题。
8.海南“绿水足迹”比重大的原因是
①农作物品种丰富 ②年平均气温高 ③农业比重大 ④年降水量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江苏“蓝水足迹”比重的是
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②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 ③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④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下列省区中,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严重的是
A.北京 B.江苏 C.山西 D.海南
降雨侵蚀力是指由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下图为1980~2003年延河流域平均降雨侵蚀力等值线,据此完成8~10题。
11.该流域平均降雨侵蚀力
A.由北向南递减 B.由东向西递减
C.最大值出现在中部 D.最小值出现在西北部
12.该流域降雨侵蚀力最强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在沟口筑坝淤地,会使流域
A.涵养水源能力降低 B.降雨侵蚀力增强 C.输出泥沙量减少 D.耕地面积减少
岱海是内蒙古境内的内陆湖泊,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分别为400mm和1200mm,流域内的农牧渔业发达。近30年来,岱海面积不断减小。回答14-16题。
14.根据图文信息推断,图示水库的主要功能
A.发电 B.灌溉 C.防洪 D.养殖
15.岱海面积缩小会导致
A.湖水蒸发量增大 B.含盐量降低
C.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D.富营养化加剧
16.为防止岱海的继续萎缩,流域内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发展节水型农业 B.治理超标排污现象
C.禁止抽取地下水 D.减少湖内渔业养殖
下图为长江主航道各航段的水深、沿江高铁各区段运行速度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重庆至枝城航段水深明显大于其它航段,其原因最可能是
A.降水丰沛 B.水利工程建设 C.地形崎岖 D.排淤深挖航道
18.渝万高铁与沪宁高铁运行速度相差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技术水平 D.人口密度
毗邻北京市的河北小镇燕郊,成为了白天冷清、晚上热闹的“睡城”,每天大约30万人乘公交到北京市区上班,燕郊镇虽然早已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但是产业仍以房地产为主。完成19—21题。
19.燕郊成为“睡城”的直接原因是
A.北京市的产业转移 B.北京市区房价过高
C.燕郊的环境质量好 D.燕郊基础设施完善
20.目前“睡城”燕郊面临的主要城市问题是
A.交通压力大 B.环境污染严重 C.就业压力大 D.住房紧张
21.燕郊要摆脱“睡城”现状,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A.改善与北京之间的交通 B.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就业
C. 控制房地产的开发规模 D.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2015年,四川省约有37.4万农民工返乡创业,推动了“归雁经济”的兴起。完成第22-23题。
22.出现“归雁经济”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原就业地的工资水平下降 ②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较大
③家乡耕地增加,需要更多劳动力 ④农民工掌握了一定的创业技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归雁经济”现象对家乡带来的影响是
A.务农人口大幅度增加 B.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C.当地城镇化速度减缓 D.家乡就业压力增大
古人登大别山(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交界处)主峰,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完成24--25题。
24.古人登山的季节最有可能是( )
A.春 B.夏 C.秋 D.冬
25.山之北白雪皑皑的主要原因是( )
A.迎风坡 B.阴坡 C.纬度 D.阳坡
“工业上山”是指将荒山荒坡推平、硬化,建成台阶式的“工业梯田”,用于企业用地的土地利用模式。贵州省是全国首批试点省份之一。据此完成26-28题。
26.“工业上山”的突出优势是( )
A.地质灾害少 B.运输成本低 C. 水资源丰富 D.用地成本低
27.“工业梯田”在贵州省试点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山地多,平地少,工业用地缺乏 B.贵州省的荒山、荒坡面积比重大
C.人口多,耕地少,保护耕地资源 D.是我国工业化水平最高地区之一
28.贵州省建设“工业梯田”的地理影响是( )
A.河流的径流量减少 B.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C.农业人口大量外流 D.推动当地城市化进程
左图示意2001年厦门市台资企业的分布,右图示意2009年厦门台资企业的产业类型分布,据此完成29—30题。
29.据图分析,与2001年相比厦门市台资企业的布局
A.由厦门岛外向岛内集中 B.向漳州、泉州等地扩散
C.趋向于交通干线附近 D.远离沿海,向内陆地区扩散
30. 从事第二产业的台资企业,其空间布局变化对厦门岛产生的影响是
A. 环境污染加重 B.交通更加拥堵
C. 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D.岛内的地价下降
第Ⅱ卷(综合题,共55分)
二、综合题(共4个小题,55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全长1629千米。川藏铁路采取分段建设方案,成都至雅安段已于2014年底开工建设;拉萨至林芝段已于2015年6月开工建设;雅安至林芝段正在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全线大约到2030年左右建成通车。
铁路规划路线示意图
(1)成都至雅安段优先开工建设,说明理由。(3分)
(2)川藏铁路被称作中国史上“最难建的铁路”, 雅安至林芝段建设难度最大,说明该路段施工过程面临的主要困难。(6分)
(3)指出拉萨至林芝段的分布特点,并推断该路段的地势特点。(3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碎石是建筑、道路等混凝土工程的必备材料。位于重庆渝北区石船镇西部的铜锣山,海拔512-718米,森林覆盖率达80%。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碎石开采,高峰期碎石企业达50余家,每天经过的货车达7000余辆。由于疯狂开采,矿区弃土堆积成山,形成了很多绝壁和积水深潭。2011年后矿区逐渐被关停,2014年,石船镇启动铜锣山废弃矿区综合开发项目,打造国家级的“矿山遗址公园”,建设集文化创意、生态农业、矿坑酒店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观光度假区。
材料二:“铜锣山遗址矿山公园”地理位置示意图和矿坑酒店规划图。
(1)指出铜锣山碎石产业兴起的外部因素,并分析2011年后当地政府逐渐关停碎石矿区的主要原因。(5分)
(2)说明铜锣山废弃矿区综合开发的积极意义。(4分)
(3)某客商计划投资高档的矿坑酒店项目,分析其有利条件。(5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2016年12月29日,连通长江和淮河的“引江济淮”工程正式动工,近期规划至2030年,多年平均引江水量33.03亿立方米,惠及安徽、河南两省的55个区县、人口4132万人。“引江济淮”工程的建设,对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安徽省淮河与长江流域比较表
项目
淮河流域
长江流域
流域面积占全省的比重(%)
48.0
47.3
水资源量占全省的比重(%)
26.0
63.4
耕地占全省的比重(%)
68.0
30.0
材料二:
(1)安徽省境内的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面积相当,但是水资源和耕地面积比重差异很大,分析其原因。(6分)
(2)图中“引江济淮”工程,长江至巢湖段有两条规划线路,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进行评价。(4分)
(3)简述该水利工程建成后的环境效益。(6分)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人参是一种名贵中药材,被称为“百草之王”。人参喜冷湿,怕积水,忌强光直射。长白山中部的抚松县有种植人参的传统,当地农民采取“伐林栽参、大棚种植”的方式,扩大种植面积,目前,该县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人参种植基地。韩国从我国进口的人参是其出口量的20倍,人参产业的产值是我国的3.5倍。2012年,韩国商人因农药残留超标和重要微量元素缺失等原因,没有在该县收购人参。下图示意抚松县某地区的地形图。
(1)指出A、B、C三地中,最适合人参种植的地点,并说明理由。(5分)
(2)近年来,当地推广“林下栽参”,逐步替代“伐林栽参”的种植方式。选择其中一种生产方式,分析其利弊。(4分)
(3)针对抚松县人参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4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第Ⅰ卷(每小题1.5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B
D
A
C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C
B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B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B
A
B
题号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D
C
C
第Ⅱ卷(综合题,共55分)
31. (12分)
(1)地形较为平坦,施工难度小(1分);人口密集(1分),经济发达(1分),运输需求量大。
(2)位于横断山区,山河相间,落差大,需建设的隧道和桥梁多;位于阶梯交界处,地质灾害频繁(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多变,高寒缺氧。(任答3点,6分)
(3)沿江(河)分布(1分);西高东低(1分),地势起伏相对较小(1分)。
32.(14分)
(1)随着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碎石需求量大(2分);碎石企业产生噪音、粉尘、水体等污染(1分);植被破坏严重(1分);增加水土流失、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1分)。
(2)充分利用废弃土地(1分),积极发展多元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1分);提供就业岗位(1分);有利于矿区生态修复,改善生态环境(1分)。
(3)矿区遗址景观独特;土地开发成本低;临近城市主城区,客源丰富;陆、空交通便利;森林覆盖率高,环境优美;政策扶持(任答5点,5分)。
33.(16分)
(1)安徽南部地区雨季较长,降水丰富(2分);长江在安徽省上游的流域面积非常广阔,来水量大(2分);安徽南部(长江流域)多山地丘陵,耕地较少(2分)。(安徽北部地区雨季较短,降水少;淮河的流域面积较小。安徽北部(淮河流域)地形平坦平原为主,耕地较多。)
(2)线路1:优点:工程建成后,基本可以顺流引水,运营成本低;缺点:需要开挖新河道,工程量大(4分)。线路2:优点:利用现有河道,线路短,工程量小;缺点:工程建成后,需向上游逐级提水,运营成本高(4分)。
(3)加快巢湖、淮河的水体流动,提高自净能力,改善水质;减少淮北地区的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地面沉降;推动沿线地区的水污染治理工作;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任答3点,6分)
34.(13分)
(1)B地(1分) 森林覆盖率高,林下可以避免阳光直射;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位于山坡上,排水条件好,不易积水(4分)。
(2)“林下栽参”符合人参的天然生长习性,品质优良;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小,生态环境效益好;但是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产量较低且不稳定(任答2点,2分)。“伐林栽参”可以获得规模效益,人参产量大且稳定;但是品质较差,造成森林破坏,引发生态问题(任答2点,2分)。
(3)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人参品质;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强品牌意识,提高知名度;加强生态保护(任答4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