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蔚县2016-2017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有解析冀少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张家口蔚县2016-2017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有解析冀少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 ‎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刘曼同学想要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她将发育完全、完好无损、大小几乎相等且含水量为70%左右的大豆种子放在不同温度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其他条件都相同.7天后,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如表所示,则由表可知(  )‎ 温度℃‎ ‎4‎ ‎8‎ ‎12‎ ‎15‎ ‎20‎ 发芽率%‎ ‎0‎ ‎0‎ ‎50‎ ‎85‎ ‎78‎ A.大豆种子所处的温度越高,发芽率越高 B.大豆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为70%‎ C.大豆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5℃‎ D.大豆种子的发芽率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2.骆驼刺为草本植物,它的根系非常发达.骆驼刺的根可以长得长与(  )有关.‎ A.分生区和根冠 B.分生区和伸长区 C.成熟区和分生区 D.根冠和成熟区 ‎3.如图所示的是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植物细胞失水,周围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B.①为植物细胞失水,周围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C.②为植物细胞失水,周围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D.②为植物细胞失水,周围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4.如图所示的是李宏同学做的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的实验.由该实验可知,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第21页(共21页)‎ A.氧气 B.水 C.二氧化碳 D.氢气 ‎5.下列方法中,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的是(  )‎ ‎①复种 ②间作 ③套种 ④合理密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晓铭将正在萌发的种子放在玻璃瓶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瓶内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比刚插入之前(  )‎ A.变大 B.变小 C.没有变化 D.无法确定 ‎7.脊椎动物指有脊椎骨的动物,一般体形为左右对称,全身分为头、躯干、尾三个部分,有比较完善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高度分化的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不包括(  )‎ A.骨 B.骨连结 C.骨骼肌 D.神经 ‎8.一位摄影爱好者曾抓拍到火烈鸟喂食幼鸟的瞬间,他发帖写到:‎ 火烈鸟妈妈产下蛋后,从30多天的孵化到火烈鸟宝宝出世后的喂养,都是由火烈鸟夫妇轮流照顾的.每当看到火烈鸟宝宝嗷嗷待哺的时候,它们就会从自己的胃里吐出半消化的食物喂给火烈鸟宝宝.这位摄影爱好者记录的火烈鸟夫妇的行为属于(  )‎ A.繁殖行为 B.社群行为 C.防御行为 D.节律行为 ‎9.从行为发生的角度看,下列动物的行为中,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蜜蜂采蜜 B.拨动草丛后,蛇被惊走 第21页(共21页)‎ C.婴儿看到穿护士服的人就会哭 D.小猫生出来不就就会叫 ‎10.大肠埃希氏菌通常被称为大肠杆菌,是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尤其对婴儿和幼畜(禽),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大肠杆菌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  )‎ A.没有细胞壁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没有细胞膜 D.没有细胞质 ‎11.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有细胞结构 B.不能独立生活 C.病毒都是有害的 D.一般来说,病毒比细菌要大 ‎12.“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这首民谣道出了北方的传统年俗,过年蒸馒头,象征来年的日子会蒸蒸日上,且馒头是发面做的,蒸的时候会发起来,所以也象征会发财、发家.蒸馒头发面时会用到(  )‎ A.酵母菌 B.噬菌体 C.黄曲霉 D.乳酸杆菌 ‎13.2016年8月24日环球网报道,近年来,河北省平泉县根据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帮扶农民搭理发展食用菌种植.蘑菇属于食用菌的一种,下列关于蘑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蘑菇属于真菌 B.蘑菇的生殖方式与酵母菌的相同 C.所有的 蘑菇都可食用 D.蘑菇的细胞内有叶绿素 ‎14.2016年8月17日,中国食品科技网报道,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夏季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四川德阳市已有4家经营单位被立案调查,查扣过期变质食品达1700余公斤.在日常生活中,引起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微生物大量死亡 B.缺少空气 C.缺少水分 D.微生物大量繁殖 ‎15.在农业生产上,人们常采用豆粮间作、瓜豆轮作等方法来提高土壤肥力,以达到增产的目的这是利用了(  )的固氮作用.‎ A.酵母菌 B.醋酸杆菌 C.噬菌体 D.根瘤菌 ‎ ‎ 第21页(共21页)‎ 二、情景综合题(4小题,共55分)‎ ‎16.如图所示的是植物的叶芽结构示意图和根尖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的芽有不同的类型,按着生位置的不同,可将芽分为  和  ;按照芽将来发育的情况不同,可将芽分为叶芽、  和混合芽.‎ ‎(2)将叶芽纵切,会发现它的中央有一个芽轴,芽轴的顶端有[①]  ,[①]的细胞不断分裂,芽轴细胞不断长大,使芽轴伸长,最终发育为  .‎ ‎(3)[②]  是由叶原基发育而来的;[③]  发育成侧芽.‎ ‎(4)根尖吸水能力最强的部位是[④]  .[④]的根毛扩大了根的  ,且[④]的上部形成了中空的导管,适于运输  .‎ ‎17.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在装置,图乙为C装置的叶片在晴朗的夏季一天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1)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甲中的叶片先进行了暗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在图甲中,A装置可以探究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B和C装置可以探究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C和D装置可以探究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D装置中,弯玻璃管中的红墨水移动的方向是  ‎ 第21页(共21页)‎ ‎(选填“向左”或“向右”).图乙中的曲线  与D装置内叶片的生理活动相对应.‎ ‎(4)一段时间后,抽取B实验装置中的气体,将它注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的现象是  ,原因是  .‎ ‎18.鹿生活于山林中,由于狼等猎食者较多,鹿的警惕性很高.当它认为四周安全时,尾巴总是不停地摆动;当发现危险时,它的尾巴便垂直不动,周围的鹿见此信号,也立即警觉起来;一旦猎食者来了,鹿就马上逃跑,尾巴向上竖起,其他鹿见到此信号后叶立即跟着逃跑.请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1)不同的情况,鹿的尾巴呈现不同的状态,这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动物行为.‎ ‎(2)“鹿在发现猎食者后,会马上逃跑”从动物行为的类型看,这属于  行为,该行为的意义是  .‎ ‎(3)狼昼伏夜出,从动物行为的类型看,这属于  行为.‎ ‎(4)鹿的运动是由  和  的协调配合完成的.‎ ‎19. 如图所示的是蘑菇与病毒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蘑菇由菌丝组成,地上的菌丝形成[①]  和[③]  ;[②]  的表面有许多孢子.‎ ‎(2)蘑菇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从土壤或腐殖质中吸收  和  ,进行  生活.‎ ‎(3)[④]是  ,[⑤]是  .‎ ‎(4)若该病毒为噬菌体,从病毒寄生的对象看,则该病毒为  病毒.‎ ‎ ‎ 第21页(共21页)‎ ‎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刘曼同学想要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她将发育完全、完好无损、大小几乎相等且含水量为70%左右的大豆种子放在不同温度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其他条件都相同.7天后,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如表所示,则由表可知(  )‎ 温度℃‎ ‎4‎ ‎8‎ ‎12‎ ‎15‎ ‎20‎ 发芽率%‎ ‎0‎ ‎0‎ ‎50‎ ‎85‎ ‎78‎ A.大豆种子所处的温度越高,发芽率越高 B.大豆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为70%‎ C.大豆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5℃‎ D.大豆种子的发芽率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考点】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从表格中看出,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稳定,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解答】解:A、据表可见:大豆种子在15℃时,发芽率是85%,在20℃时,发芽率是78%,所以该种子并不是温度越高,发芽率越高,A错误;‎ B、本实验只是在含水量为70%时探究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并不意味着大豆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为70%,B错误;‎ C、据表可见:大豆种子在15℃时,发芽率最高,C正确;‎ D、该探究实验没有涉及到氧气不同种子发芽率的情况,所以不能说明该种子的发芽率与氧气浓度有关,D错误.‎ 故选:C 第21页(共21页)‎ ‎ ‎ ‎2.骆驼刺为草本植物,它的根系非常发达.骆驼刺的根可以长得长与(  )有关.‎ A.分生区和根冠 B.分生区和伸长区 C.成熟区和分生区 D.根冠和成熟区 ‎【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④根冠,③分生区,②伸长区,①成熟区.‎ 根冠﹣﹣在根的顶端.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 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解答】解: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因此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不断长长的缘故.‎ 第21页(共21页)‎ 故选:B ‎ ‎ ‎3.如图所示的是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植物细胞失水,周围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B.①为植物细胞失水,周围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C.②为植物细胞失水,周围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D.②为植物细胞失水,周围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考点】植物细胞的吸水、失水.‎ ‎【分析】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是: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 ‎【解答】解: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图中是①植物细胞吸水的过程,图中②是植物细胞失水的过程 故选:C.‎ ‎ ‎ ‎4.如图所示的是李宏同学做的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的实验.由该实验可知,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A.氧气 B.水 C.二氧化碳 D.氢气 ‎【考点】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第21页(共21页)‎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解:玻璃钟罩中只有蜡烛的熄灭,有绿色植物的可以继续燃烧.蜡烛燃烧需要氧气,本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故选:A ‎ ‎ ‎5.下列方法中,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的是(  )‎ ‎①复种 ②间作 ③套种 ④合理密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 ‎【解答】解: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就要充分的利用光能,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的方法有:①复种是指同一块土地上在一年内连续种植超过一熟(茬)作物的种植制度,又称多次作,能显著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②间作、③套种、④合理密植均能充分的利用光能的重要措施,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合成更多的有机物,可以提高产量,因此①②③④均正确.‎ 故选:D ‎ ‎ ‎6.晓铭将正在萌发的种子放在玻璃瓶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瓶内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比刚插入之前(  )‎ A.变大 B.变小 C.没有变化 D.无法确定 ‎【考点】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 ‎【分析】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瓶内温度升高.‎ 第21页(共21页)‎ ‎【解答】解: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条件是具有生命力的种子,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释放出的能量供给种子的各项生理活动的利用,同时一部分能量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所以瓶内的温度计的示数比刚插入之前变大.‎ 故选:A.‎ ‎ ‎ ‎7.脊椎动物指有脊椎骨的动物,一般体形为左右对称,全身分为头、躯干、尾三个部分,有比较完善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高度分化的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不包括(  )‎ A.骨 B.骨连结 C.骨骼肌 D.神经 ‎【考点】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分析】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起支持作用,骨连结起保护作用,骨、关节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完成的.‎ ‎【解答】解: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结;骨连结包括关节、半活动连接和不活动连接,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 ‎ ‎8.一位摄影爱好者曾抓拍到火烈鸟喂食幼鸟的瞬间,他发帖写到:‎ 火烈鸟妈妈产下蛋后,从30多天的孵化到火烈鸟宝宝出世后的喂养,都是由火烈鸟夫妇轮流照顾的.每当看到火烈鸟宝宝嗷嗷待哺的时候,它们就会从自己的胃里吐出半消化的食物喂给火烈鸟宝宝.这位摄影爱好者记录的火烈鸟夫妇的行为属于(  )‎ A.繁殖行为 B.社群行为 C.防御行为 D.节律行为 ‎【考点】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第21页(共21页)‎ ‎【分析】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会(群)行为.‎ ‎【解答】解: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一般包括求偶,交配,鸟类还有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阶段.这位摄影爱好者记录的火烈鸟夫妇的行为属于繁殖行为.‎ 故选:A ‎ ‎ ‎9.从行为发生的角度看,下列动物的行为中,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蜜蜂采蜜 B.拨动草丛后,蛇被惊走 C.婴儿看到穿护士服的人就会哭 D.小猫生出来不就就会叫 ‎【考点】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蜜蜂采蜜、拨动草丛后,蛇被惊走、小猫生出来不就就会叫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而看到护士服的人就哭,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所获得的后天学习行为,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 ‎ ‎10.大肠埃希氏菌通常被称为大肠杆菌,是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尤其对婴儿和幼畜(禽),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大肠杆菌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  )‎ A.没有细胞壁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没有细胞膜 D.没有细胞质 ‎【考点】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 ‎【分析】‎ 第21页(共21页)‎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解答】解:由分析知道:大肠杆菌属于细菌,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无成形的细胞核.‎ 故选:B ‎ ‎ ‎11.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有细胞结构 B.不能独立生活 C.病毒都是有害的 D.一般来说,病毒比细菌要大 ‎【考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病毒的结构和生活,思考解答.‎ ‎【解答】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A错误;‎ B、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B正确;‎ C、病毒都大部分时有害的,有一部分是有害的,C错误;‎ D、一般来说,病毒比细菌要小,D错误.‎ 故选:B.‎ ‎ ‎ ‎12.“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这首民谣道出了北方的传统年俗,过年蒸馒头,象征来年的日子会蒸蒸日上,且馒头是发面做的,蒸的时候会发起来,所以也象征会发财、发家.蒸馒头发面时会用到(  )‎ A.酵母菌 B.噬菌体 C.黄曲霉 D.乳酸杆菌 ‎【考点】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药品等的制作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 ‎【解答】解: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 故选:A ‎ ‎ 第21页(共21页)‎ ‎13.2016年8月24日环球网报道,近年来,河北省平泉县根据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帮扶农民搭理发展食用菌种植.蘑菇属于食用菌的一种,下列关于蘑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蘑菇属于真菌 B.蘑菇的生殖方式与酵母菌的相同 C.所有的 蘑菇都可食用 D.蘑菇的细胞内有叶绿素 ‎【考点】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分析】蘑菇是由地下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蘑菇的子实体在成熟时很像一把撑开的小伞.由菌盖、菌柄(像伞柄)、菌褶(菌盖的下面)三部分组成,蘑菇属于大型的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依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蘑菇能分解稻壳、棉籽壳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是异养腐生.菌褶的表面长有许许多多褐色的孢子,孢子落在适宜的环境中,能萌发生出菌丝,一段时间后菌丝长出子实体;因此蘑菇用孢子繁殖后代.蘑菇大多数可以食用,但是有的蘑菇有毒,如毒蝇鹅膏有剧毒,一旦食用有生命危险.因此采摘野生蘑菇,要在有经验的人指导下才能进行.‎ ‎【解答】解:A、蘑菇属于大型的真菌.A正确;‎ B、蘑菇与酵母菌都可以进行孢子生殖,除此之外,酵母菌在营养条件良好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出芽生殖,B错误;‎ C、蘑菇大多数可以食用,但是有的蘑菇有毒,如毒蝇鹅膏有剧毒,一旦食用有生命危险.因此采摘野生蘑菇,要在有经验的人指导下才能进行.C错误;‎ D、蘑菇的细胞内没有叶绿素,D错误.‎ ‎ 故选:A ‎ ‎ ‎14.2016年8月17日,中国食品科技网报道,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夏季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四川德阳市已有4家经营单位被立案调查,查扣过期变质食品达1700余公斤.在日常生活中,引起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微生物大量死亡 B.缺少空气 第21页(共21页)‎ C.缺少水分 D.微生物大量繁殖 ‎【考点】食品的腐败原因.‎ ‎【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具体考察的是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物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 ‎【解答】解:我们知道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 故选:D ‎ ‎ ‎15.在农业生产上,人们常采用豆粮间作、瓜豆轮作等方法来提高土壤肥力,以达到增产的目的这是利用了(  )的固氮作用.‎ A.酵母菌 B.醋酸杆菌 C.噬菌体 D.根瘤菌 ‎【考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分析】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 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与植物共生的固氮根瘤菌.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据此解答.‎ ‎【解答】解: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它为植物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被植物利用;而根瘤菌生活所需要的有机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有机物.因此它们都不能独立生活.故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来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因是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 故选:D.‎ ‎ ‎ 二、情景综合题(4小题,共55分)‎ ‎16.如图所示的是植物的叶芽结构示意图和根尖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21页(共21页)‎ ‎(1)植物的芽有不同的类型,按着生位置的不同,可将芽分为 顶芽 和 侧芽 ;按照芽将来发育的情况不同,可将芽分为叶芽、 花芽 和混合芽.‎ ‎(2)将叶芽纵切,会发现它的中央有一个芽轴,芽轴的顶端有[①] 生长点 ,[①]的细胞不断分裂,芽轴细胞不断长大,使芽轴伸长,最终发育为 茎 .‎ ‎(3)[②] 幼叶 是由叶原基发育而来的;[③] 芽原基 发育成侧芽.‎ ‎(4)根尖吸水能力最强的部位是[④] 成熟区 .[④]的根毛扩大了根的 吸收面积 ,且[④]的上部形成了中空的导管,适于运输 水和无机盐 .‎ ‎【考点】叶(枝)芽的结构和发育;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①生长点,②幼叶,③芽原基,④成熟区.本知识点多结合叶芽的结构图与茎图示进行对比记忆.‎ ‎【解答】解:(1)按芽的着生位置分可以分为顶芽和侧芽.着生在枝条或主干顶端的芽是顶芽,着生在枝条侧面或侧枝侧面的芽是侧芽;按芽将来发育情况的不同可以分为枝芽、花芽、混合芽.枝芽发育为茎和叶(枝条);花芽发育为花;混合芽发育为花和叶.‎ ‎(2)生长点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芽轴将来发育成茎.‎ ‎(3)叶原基发育成幼叶,芽原基发育成侧芽.‎ ‎(4)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故答案为:(1)顶芽;侧芽;花芽 ‎(2)生长点;茎 ‎(3)幼叶;芽原基 第21页(共21页)‎ ‎(4)成熟区;吸收面积;水和无机盐 ‎ ‎ ‎17.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在装置,图乙为C装置的叶片在晴朗的夏季一天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1)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甲中的叶片先进行了暗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 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 ‎(2)在图甲中,A装置可以探究 水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B和C装置可以探究 光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C和D装置可以探究 二氧化碳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D装置中,弯玻璃管中的红墨水移动的方向是 向左 (选填“向左”或“向右”).图乙中的曲线 Ⅱ 与D装置内叶片的生理活动相对应.‎ ‎(4)一段时间后,抽取B实验装置中的气体,将它注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的现象是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原因是 呼吸作用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 ‎【考点】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3)叶脉内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 ‎(5)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第21页(共21页)‎ 区别 联系 场所 原料 条件 产物 能量 光合作用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光 有机物、氧气 储存能量 相互对立 相互依存 呼吸作用 所有的活细胞 有机物、氧气 有无光皆可 二氧化碳、水 释放能量 ‎【解答】解:(1)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甲中的叶片先进行了暗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图甲中,A叶片割断主叶脉,导管被切断,这样A叶片的前端部分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因此,A叶片割断处的前端和后端部分就形成以水为惟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B叶片和C叶片,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是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C叶片和D叶片,唯一不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是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因此,图甲所示的实验设计能探究水、光、二氧化碳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D装置中叶片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释放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导致D装置中气体减少,气压降低.因此D装置弯玻璃管中红墨水的移动方向是向左(填写向左、向右或者不动).‎ ‎  图乙中,曲线Ⅰ主要在6~18点有光时进行,因此曲线Ⅰ表示光合作用;曲线Ⅱ在0~24点都能进行,因此曲线Ⅱ表示呼吸作用.D装置内的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图乙中的曲线Ⅱ与D装置内叶片的生理活动相对应.‎ ‎(4)B装置中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一段时间后,抽取B装置中的气体注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呼吸作用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水;光;二氧化碳 第21页(共21页)‎ ‎(3)向左;Ⅱ ‎(4)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呼吸作用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 ‎ ‎18.鹿生活于山林中,由于狼等猎食者较多,鹿的警惕性很高.当它认为四周安全时,尾巴总是不停地摆动;当发现危险时,它的尾巴便垂直不动,周围的鹿见此信号,也立即警觉起来;一旦猎食者来了,鹿就马上逃跑,尾巴向上竖起,其他鹿见到此信号后叶立即跟着逃跑.请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1)不同的情况,鹿的尾巴呈现不同的状态,这 属于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动物行为.‎ ‎(2)“鹿在发现猎食者后,会马上逃跑”从动物行为的类型看,这属于 防御 行为,该行为的意义是 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 .‎ ‎(3)狼昼伏夜出,从动物行为的类型看,这属于 先天性 行为.‎ ‎(4)鹿的运动是由 骨骼 和 骨骼肌 的协调配合完成的.‎ ‎【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2)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和肌肉(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起支持作用,骨连接起保护作用.‎ ‎【解答】解:(1)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从题干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情况,鹿的尾巴呈现不同的状态,这属于动物行为 第21页(共21页)‎ ‎(2)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材料一中鹿的行为属于防御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行为属于先天性,它是由鹿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而材料二中大山雀的行为是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学习行为.‎ ‎(3)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狼昼伏夜出,从动物行为的类型看,是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4)鹿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结而成.鹿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故答案为:(1)属于;‎ ‎(2)防御;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 ‎(3)先天性;‎ ‎(4)骨骼;骨骼肌.‎ ‎ ‎ ‎19. 如图所示的是蘑菇与病毒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蘑菇由菌丝组成,地上的菌丝形成[①] 菌盖 和[③] 菌柄 ;[②] 菌褶 的表面有许多孢子.‎ ‎(2)蘑菇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从土壤或腐殖质中吸收 水分 和 有机养料 ,进行 腐生 生活.‎ ‎(3)[④]是 遗传物质 ,[⑤]是 蛋白质的外壳 .‎ ‎(4)若该病毒为噬菌体,从病毒寄生的对象看,则该病毒为 细菌 病毒.‎ ‎【考点】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分析】‎ 第21页(共21页)‎ 蘑菇菌属于多细胞真菌,有大量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都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其地上部分为子实体,是由菌丝构成的,地下部分为菌丝,交错延伸在土壤中,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图中①菌盖;②菌褶,③菌柄,④遗传物质,⑤蛋白质的外壳.‎ ‎【解答】解:(1)蘑菇是多细胞大型食用真菌,它的地上部分是由[①]菌盖和[③]菌柄构成的,像一把张开的伞,叫做子实体.[②]菌褶中有孢子,在适宜条件下孢子就萌发出菌丝.‎ ‎(2)蘑菇细胞中不含叶绿体,依靠地下部分[④]菌丝从土壤或腐殖质中吸收水分和有机养料,进行腐生生活.‎ ‎(3)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⑤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④遗传物质构成.‎ ‎(5)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体的不同,我们把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寄生在动物和人体细胞内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内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故答案为:(1)菌盖; 菌柄;菌褶 ‎(2)水分;有机养料; 腐生 ‎(3)遗传物质;蛋白质的外壳;细菌.‎ ‎ ‎ 第21页(共21页)‎ ‎2017年1月24日 第21页(共21页)‎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