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海南省昌江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
1.如果要研究早期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最科学的方法是( )
A.大胆发挥想象 B.搜集神话故事 C.依靠民间传说 D.研究远古化石
2.生活在黄河流域、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 )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3.海内外的华人都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其中“黄”指的是( )
A.黄历 B.黄帝 C.黄河 D.黄山
4.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5.在周朝时,齐、鲁、晋等诸侯国的出现,缘于以下哪种制度(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6.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今天的汉字最早源于( )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篆
7.商朝时铸造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器物所采用的材料是( )
A.黄金 B.钢铁 C.青铜 D.白银
8.春秋时期,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你知道春秋时期的首霸是( )
A.楚庄王 B.晋文公 C.齐桓公 D.宋襄公
9.端午节是我国法定节日,在这一天,人们有划龙舟、吃粽子等习俗,这是为了纪念( )
A.屈原 B.蔡伦 C.华佗 D.祖冲之
10.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让蒙恬负责,修筑了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其目的是( )
A.防止六国残余势力的反抗 B.炫耀自己国力的强盛
C.抵御北方匈奴的进犯 D.博取宠妃的嫣然一笑
第15页(共15页)
11.战国时期,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变法,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的历史人物是( )
A.商鞅 B.管仲 C.韩非子 D.诸葛亮
12.公元一世纪中期,有一位美丽的宫女为了和平远嫁匈奴,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这位女子是( )
A.貂蝉 B.王昭君 C.西施 D.杨贵妃
1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14.北魏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君王,他顺应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迁都洛阳,推行一系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改革措施,他就是( )
A.孝文帝 B.魏武帝 C.魏文帝 D.汉文帝
15.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广开言路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6.在秦汉时期的美术中,雕塑的成就最为突出,堪称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大型陈列馆的是( )
A.云冈石窟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战国编钟 D.龙门石窟
17.被后人称为“书圣”,其代表作《兰亭序》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我国古代书法家是( )
A.顾恺之 B.郦道元 C.司马迁 D.王羲之
18.新疆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归属于中央政府统辖最早是在( )
A.西域都护的设置
B.汉武帝对匈奴进行大规模军事反击
C.丝绸之路的开通
D.张骞出使西域
19.“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历史成语故事,产生于以下哪一著名战役中( )
第15页(共15页)
A.牧野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20.“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都平原之所以成为“天府之国”,得益于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灵渠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21题12分,22题14分,共26分.)
21.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片所反映的是古代沟通中西方交通的陆上要道,它的名称是什么?为这条要道的开辟奠定基础的开拓者是谁?
(2)图片中的长安,在我国如今哪座城市?
(3)这条要道的开辟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22.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他”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
材料二:“他”潜心钻研医学,收集许多民间药方,结合自己实践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材料三:“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注意向有经验的农民学习,并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实践。他写的《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以上三则材料均摘自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请回答:
(1)三则材料中的“他”分别是指哪三位历史人物?
(2)你认为他们三人之所以能青史留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15页(共15页)
(3)在他们身中,有哪样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或优点?
三、简答题(本大题有1小题,共14分)
23.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幻想它的统治能万世无穷,万岁!万岁!万万岁……不料,不到二十年的光阴,秦朝就灭亡了。
(1)导致秦朝如此快速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率先揭竿而起反对暴秦的人物是谁?
(3)秦朝的灭亡留给后世历朝统治者的教训有哪些?
第15页(共15页)
2016-2017学年海南省昌江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
1.如果要研究早期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最科学的方法是( )
A.大胆发挥想象 B.搜集神话故事 C.依靠民间传说 D.研究远古化石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考古研究的最科学的方法.
【解答】如果要研究早期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最科学的方法是研究远古化石,这属于第一手资料,而ABC都无法直接验证.
故选D.
2.生活在黄河流域、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 )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考点】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
【解答】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
故选D.
3.海内外的华人都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其中“黄”指的是( )
A.黄历 B.黄帝 C.黄河 D.黄山
【考点】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分析】本题考查炎黄子孙.
【解答】
第15页(共15页)
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故其中“黄”指的是黄帝.
故选D.
4.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考点】夏朝的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夏朝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禹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了奴隶制国家的国王.
故选A.
5.在周朝时,齐、鲁、晋等诸侯国的出现,缘于以下哪种制度(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考点】西周的分封制.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分封制的知识点.
【解答】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奴隶和平民分封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齐、鲁、晋等诸侯国的出现就缘于分封制的实行.
故选B.
6.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今天的汉字最早源于( )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篆
【考点】文字的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代的甲骨文.
【解答】
第15页(共15页)
依据所学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甲骨文开始的,它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甲骨文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故答案选A.
7.商朝时铸造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器物所采用的材料是( )
A.黄金 B.钢铁 C.青铜 D.白银
【考点】青铜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司母戊方鼎和四羊方尊.
【解答】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它是以青铜为材料铸造的.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因而司母戊方鼎和四羊方尊充分体现了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领域的杰出成就.
故选C.
8.春秋时期,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你知道春秋时期的首霸是( )
A.楚庄王 B.晋文公 C.齐桓公 D.宋襄公
【考点】春秋五霸.
【分析】本题考查齐桓公称霸.
【解答】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公元前7世纪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故选C.
9.端午节是我国法定节日,在这一天,人们有划龙舟、吃粽子等习俗,这是为了纪念( )
A.屈原 B.蔡伦 C.华佗 D.祖冲之
【考点】诗经和楚辞.
【分析】本题考查了屈原.
【解答】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今天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等习俗都是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
第15页(共15页)
故选A.
10.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让蒙恬负责,修筑了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其目的是( )
A.防止六国残余势力的反抗 B.炫耀自己国力的强盛
C.抵御北方匈奴的进犯 D.博取宠妃的嫣然一笑
【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长城.
【解答】为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并让蒙恬负责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用来抵御匈奴的进犯,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
故选C.
11.战国时期,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变法,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的历史人物是( )
A.商鞅 B.管仲 C.韩非子 D.诸葛亮
【考点】商鞅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知识点.
【解答】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推行变法.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故选A.
12.公元一世纪中期,有一位美丽的宫女为了和平远嫁匈奴,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这位女子是( )
A.貂蝉 B.王昭君 C.西施 D.杨贵妃
【考点】昭君出塞.
【分析】本题考查了昭君出塞.
【解答】
第15页(共15页)
公元前1世纪中期,汉元帝把宫女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使汉匈边境安定了较长一段时间.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故选B.
1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考点】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分析】本题考查了东晋南朝时江南开发.
【解答】东晋南朝时江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东汉末年以来,许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故选D.
14.北魏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君王,他顺应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迁都洛阳,推行一系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改革措施,他就是( )
A.孝文帝 B.魏武帝 C.魏文帝 D.汉文帝
【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
【解答】据题干“北魏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君王,他顺应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迁都洛阳,推行一系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改革措施”可知是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与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等.
故选A.
15.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广开言路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15页(共15页)
【考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解答】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
故选B.
16.在秦汉时期的美术中,雕塑的成就最为突出,堪称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大型陈列馆的是( )
A.云冈石窟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战国编钟 D.龙门石窟
【考点】秦汉时期的秦兵马俑等艺术成就.
【分析】本题考查秦始皇陵兵马俑.
【解答】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朝雕塑艺术水平的杰出代表,位于陕西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形象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故选B.
17.被后人称为“书圣”,其代表作《兰亭序》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我国古代书法家是( )
A.顾恺之 B.郦道元 C.司马迁 D.王羲之
【考点】魏晋南北朝的书法与石窟艺术.
【分析】本题考查了《兰亭序》.
【解答】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故选D.
18.新疆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归属于中央政府统辖最早是在( )
第15页(共15页)
A.西域都护的设置
B.汉武帝对匈奴进行大规模军事反击
C.丝绸之路的开通
D.张骞出使西域
【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通西域的知识点.
【解答】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归属于中央政府统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故选A.
19.“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历史成语故事,产生于以下哪一著名战役中( )
A.牧野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考点】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分析】本题考查了淝水之战.
【解答】383年,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斗士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典故都出自这次战役.
故选D.
20.“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都平原之所以成为“天府之国”,得益于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灵渠
【考点】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
【分析】本题意在考查都江堰的修建者、作用与影响.
【解答】战国时期,秦国在李冰父子主持下,在岷江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故选B.
第15页(共15页)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21题12分,22题14分,共26分.)
21.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片所反映的是古代沟通中西方交通的陆上要道,它的名称是什么?为这条要道的开辟奠定基础的开拓者是谁?
(2)图片中的长安,在我国如今哪座城市?
(3)这条要道的开辟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古今地名演变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影响的知识点.
【解答】(1)材料中的图片是《丝绸之路示意图》,因此材料中的图片反映的是丝绸之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得以开通.
(2)材料中的图片是《丝绸之路示意图》,图中的长安,在我国如今是陕西西安.
(3)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东方的物产和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西方的文明等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东方,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
故答案为:
(1)丝绸之路;张骞.
(2)西安.
(3)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
第15页(共15页)
22.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他”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
材料二:“他”潜心钻研医学,收集许多民间药方,结合自己实践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材料三:“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注意向有经验的农民学习,并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实践。他写的《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以上三则材料均摘自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请回答:
(1)三则材料中的“他”分别是指哪三位历史人物?
(2)你认为他们三人之所以能青史留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在他们身中,有哪样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或优点?
【考点】纸的发明和改进;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华佗和张仲景;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分析】(1)本题考查蔡伦、张仲景、贾思勰.
(2)本题考查三人之所以能青史留名的主要原因.
(3)本题开放性题.
【解答】(1)东汉蔡伦改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是我国古代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的《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齐民要术》是南北朝时期贾思勰的著作,是我国现存的第一步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据所学知识可知,三位历史人物的在造纸术、医药方面、农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世界上也是占有重要的地位.
(3)通过分析上面几位在造纸术、医药、农学等领域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诸如严谨务实,刻苦钻研,注重实践,勇于进取与创新的品质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第15页(共15页)
故答案为:
(1)蔡伦;张仲景;贾思勰.
(2)造纸术、医药方面、农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世界上也是战友重要的地位.
(3)严谨务实,刻苦钻研,注重实践,勇于进取与创新的品质.(言之有理即可)
三、简答题(本大题有1小题,共14分)
23.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幻想它的统治能万世无穷,万岁!万岁!万万岁……不料,不到二十年的光阴,秦朝就灭亡了。
(1)导致秦朝如此快速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率先揭竿而起反对暴秦的人物是谁?
(3)秦朝的灭亡留给后世历朝统治者的教训有哪些?
【考点】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分析】本题考查秦末农民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1)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法极其严酷.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
(2)率先揭竿而起反对暴秦的人物是陈胜、吴广.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3)秦朝的灭亡留给后世历朝统治者的教训有国家要长治久安应该施行仁政,勤政爱民,不能实行暴政.
故答案为:
(1)秦的暴政.
(2)陈胜、吴广.
(3)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勤政爱民,不能实行暴政.
第15页(共15页)
2017年1月25日
第15页(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