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上午10:00-11:30)
说明:本试卷闭卷笔答,做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含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标志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2.右图再现了1928年4月毛泽东与朱德在井冈山两军会师的生动场景。下列对这一历史事件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B.开始了向井冈山进军的革命历程
C.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
D.开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3.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党的建设问题……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其中“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指的是
A.城市为中心暴动,最后夺取政权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建立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战场 D.国共进行合作,建立联合政府
4.“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材料所叙述的史实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5.下面是历史学习小组的四位同学学习完“遵义会议”后发表的看法,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
A.甲和丁 B.乙和丙 C.甲和乙 D.丙和丁
6.“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的诗句描述了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激战的情形。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新民主主义箪命的开端
C.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 D.标志国共两党十年内战的开始
7.“巍巍金陵,滔滔长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1937,祸从天降,1213,古城沦丧,侵华倭寇,猶掠烧杀……”从材料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日本侵略军所到之处无恶不作 B.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
C.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掳掠烧杀 D.日军屠杀中国军民达30万人以上
8.八年级某班举行历史故事猜猜看活动,李明提供了如下的故事片段。张华据此做出了判断,其中判断有误的是
A.该战役是台儿庄战役
B.友军是指国民党军队
C.参与该战役的是八路军第115师
D.该战役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9.观察右图,判断八路军的主要攻击目标是
A.夺取沦陷区的大城市 B.毁坏日伪据点交通线
C.在正面战场与敌对峙 D.消灭国民党有生力量
10.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共关系经历了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过程。在两党关系的演变中,导致“再分裂”的原因是
A.日本侵华加剧了民族危机 B.共产党改编红军停止了内战
C.国民党实行独裁发动内战 D.东北军和八路军实现了联合
11.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突破黄河天险,挥师南下,这次军事行动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从材料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战役发生的时间 B.战役的发起者
C.战役的战略价值 D.战役进军的地点
12.被毛泽东称为“民族功臣”,与1949年1月和平解放北平直接相关的人物是
A.佟麟阁 B.张学良 C.傅作义 D.邓小平
13.民族实业家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也曾盛极一时,但最终收不抵支,因负债累累被吞并。下列叙述中,对出现这种状况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张謇企业破产的原因是由于他管理不善
②三座大山的压迫是张謇企业破产的根本原因
③张謇的经历说明近代中国“实业救国”行不通
④张謇的企业破产只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4.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詹天佑设计并修建了京张铁路②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④陈独秀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1901年,诏办经济特科,废去八股,整顿翰林院,复办京师大学堂;1903年,张之洞奏请递减科举,1905年,会奏应请自本年始,即停止乡会及各省岁科考试。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方面的变革
A.习俗 B.外交 C.娱乐 D.教育
二、简答题(本题共18分)
16. 历史地图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认真观察下面地图,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图一中革命根据地的名称,说明其在分布上有何特点,并简述出现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6分)
(2)根据图二,写出红军长征的出发地和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地,并简述红军长征的原因。(6分)
(3)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___________周年,我们要继续弘扬怎样的长征精神?(4分)
(4)结合所学,简述从图一到图二,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17. 和平谈判或协商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经过多方面的努力,蒋介石最终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材料二
——摘自人教版八上教材
(1)材料一中的西安事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它的和平解决有何积极意义?(6分)
(2)材料二中的“陪都”指的是什么地方?国共在此达成了什么协定?(4分)
(3)概括上述两次谈判的共同之处。(2分)
(4)周恩来在两次谈判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有哪些历史功绩?(4分)
18.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性质的战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抗击的日本兵力最多。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历年投入到中国战场上的陆军,平均每年占76.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陆军主力仍分布在中国战场上。
——摘编自刘大年《抗日战争时代》
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增强了国民对国家的认同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材料二 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了A 、B 、C 三大战役,基本上歼灭了国民党军主力。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之后,在和平谈判的烟幕掩护下,国民党军队积极布置长江防线。1949年4 月20日晚和21 人民解放军发起了D 战役,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
——人教版八年级教材
(1)根据材料一,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4分)
(2)把材料二中A、B、C、D空白处内容补充完整。(4分)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说明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双方的力量对比情况如何?分析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4分)
(4)综上所述,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4分)
四、探究题(共20分)
19.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孕育了许多新的变革因素,这些新因素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历史起点。请你完成下面相关的学习任务。
任务一 【分类作品——归纳文艺成就】(6分)
(1)请将下列相关作品,按照要求归类整理。(只写序号即可。4分)
①《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②《愚公移山》 ③《李有才板话》 ④《义勇军进行曲》
⑤《小二黑结婚》 ⑥《黄河大合唱》 ⑦《屈原》
反映抗日战争时期题材的有:
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题材的有:
(2)根据上述作品,概括中国近代文学艺术的主要特点。(2分)
任务二【运用图表——解读经济发展】(6分)
(3)分析以下数据,概括近代中国从19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初期,民族工业发展所呈现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任务三【列举实例一说明变化影响】(8分)
(4)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根据下列表格要求,填写相应的内容。
16、答案:
(1)特点:革命根据地多集中分布在两省或三省的交界处。原因:两省或三省交界处距大城市较远,敌人力量比较薄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群众基础好;附近农产品丰富(任意两点即可得分)
(2)出发地:江西瑞金。会师地:甘肃会宁。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进行战略转移。
(3)80。长征精神: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任意一点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变化:由长江中下游的南方地区转移到黄河流域的北方;革命任务从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走向联合抗日。
17、答案:
(1)背景: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掌伸向华北,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蒋介石依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围剿红军。(任意两点即可得分)
积极意义: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重庆。双十协定。
(3)共同之处: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国共初步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都初步实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结果。(任意一点即可得分)
(4)历史功绩:国共第一次合作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27年参加并领导了南昌起义;1934年参加了长征,遵义会议后,和毛泽东一起指挥军事;解放战争中与毛泽东一起转战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任意两点即可得分)
18、答案:
(1)历史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牵制了日军的主力,缓解了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任意两点即可得分)
(2)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
(3)力量对比:从军队人数、武器装备、拥有人口、拥有地区方面可以看出,国民党占有绝对优势,主要盘踞在大城市,力量强大,中共主要在乡镇和偏远地区,且武装力量薄弱。
胜利原因: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人民解放军英勇顽强的精神;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中共共产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国民党统治黑暗,失去民心。(任意两点即可得分)
(4)经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建立统一战线;展开武装斗争;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9、答案:
(1)抗日战争:②④⑥⑦解放战争:①③⑤
(2)中国近代文学艺术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反抗外来侵略、鞭挞黑暗势力。(任意一点即可得分)
(3)19世纪60年代受洋务运动的诱导和外商企业的刺激,中国民族工业产生;1895年以后,《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出现了办厂的高潮;1911年以后,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同时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近代工业;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民族企业的数量和资金总额在不断上升。
(4)答案:
交通工具:火车。轮船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通信工具:有线电报、电话,方便了信息的传递,密切了人与人的联系。
文化生活:照相、电影传入,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创办《申报》等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创办文化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
社会习俗:剪发辫、易服饰、废缠足、改礼仪、改称呼,使国人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自由、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