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市2017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湖南郴州市2017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7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二模历史 一、单选题:共24题 ‎1.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姓”表明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个表示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 A.强化宗族认同 B.维护尊卑关系 C.凸显贵族地位 D.继承华夏传统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度。根据材料“第一个表示长幼行辈”,体现的不是宗族血缘关系,而是长幼尊卑,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姓’表明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体现了贵族与平民的等级尊卑;氏,则是区分宗族内部的贵贱尊卑;字,区分同一姓氏内,兄弟间长幼尊卑,故B项正确;同是贵族,通过姓、氏和字,体现内部的等级尊卑,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姓氏文化的传承,故D项错误。‎ ‎ ‎ ‎2.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 A.在理论上求同存异 B.最终达到殊途同归 C.均为稳定统治服务 D.有相互融合的特点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材料“相灭亦相生”“相反而皆相成”体现的是诸子百家相反相成的一面,非“求同存异”,故A项错误;“殊途同归”指诸子百家最终达到的效果一致,材料不能体现该观点,故B项错误;“稳定统治服务”指诸子百家的目的,而材料论述的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相灭亦相生”“相反而皆相成”体现的是诸子百家相互融合、借鉴的一面,故D项正确。‎ ‎ ‎ ‎3.海昏侯墓的发掘是2015年中国史学考古上的重大事件。海昏侯墓墓主刘贺,曾当过27天西汉皇帝,后被辅政大臣、博陆侯霍光率领群臣以“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为理由奏请太后废黜。这一历史事件说明 A.西汉的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 B.官僚集团对皇权存在一定程度制约 C.霍光“废帝”的举措符合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D.西汉诸侯势力严重影响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根据材料“被辅政大臣、博陆侯霍光率领群臣……奏请太后废黜”,并非专制制度的破坏,而是对皇权的约束,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被辅政大臣、博陆侯霍光率领群臣……奏请太后废黜”,体现了西汉官僚集团对专制皇权存在一定程度制约,故B项正确;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中,皇帝有过失,上天会降灾异警示,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官僚与皇权的关系,而非中央与地方诸侯的关系,故D项错误。‎ ‎ ‎ ‎4.《唐律疏议》记载:“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材料表明唐代法律 A.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工具 B.以维护公众利益为主要目的 C.是缓和阶级矛盾的重要手段 D.以民间私法为主要立法方向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唐代的商业法律。根据材料,对有毒的脯肉有严格的限制规定,体现了法律对秩序的规范作用,故A项正确;唐代法律主要是维护封建统治为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缓和阶级之间的矛盾,且唐代法律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故C项错误;仅此一条,不能断定唐代立法主要方向,故D项错误。‎ ‎ ‎ ‎5.北宋学者石介在《中国论》中说:“闻乃有巨人曰佛,自西来入我中国;有庞眉名曰聃,自胡来入我中国。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虽然,中国人犹未肯乐焉而从之也。”其言论意在 A.通过文化融合缓和民族关系 B.反对文化交流,保护华夏文明 C.削弱佛道冲击,意图复兴儒学 D.宣扬华夷观念,维护北宋统治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材料不能体现通过文化融合缓和民族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可知,该学者反对用佛道文化“易中国之人……易中国之道”,冲击、取代“中国”儒家思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石介认为,佛教来自西方、道教来自胡人,不应让佛道思想冲击中国之道——儒家学说,故C项正确;材料“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虽然,中国人犹未肯乐焉而从之也”体现了石介维护儒家传统的一面,故D项错误。‎ ‎ ‎ ‎6.据下面表格推断正确的是 A.东汉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安史之乱对南方人口增长影响甚微 C.玉米传入中国养活了众多人口 D.明初休养生息政策推动了人口增长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明代人口的增殖。根据图表,不能体现东汉时期江南人口来自北方移民,以及这一时期江南的开发情况,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安史之乱使得北方人口大规模南移,故B项错误;明朝初年尚未进行新航路开辟,不存在玉米种植的传入问题,故C项错误;明朝初年,国家刚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和休养生息的政策,是人口增殖的重要原因,故D项正确。‎ ‎ ‎ ‎7.朝奉本是一种古老的官职。秦代有朝请,汉代有奉朝请,意思是“逢朝会请”,即每逢上朝便应召议事,并不实指某个官位。明清两代,徽商蓬勃崛起,“徽州朝奉”成了徽记富商和当铺掌柜的专称。“徽州朝奉”这种现象本质上说明了 A.徽商弃商从政 B.徽商追求虚荣 C.徽商寻求政治庇护 D.政府抑商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徽商弃商从政”与材料和史实均不符,故A项错误;追求虚荣反映的是一种表面现象,与题干“本质”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徽州朝奉”是一种自我“加封”,不是官府封授,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徽州朝奉”这种现象的产生,本质上反映了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导向,商人希图通过自我加封,提高自己社会地位,故D项正确。‎ ‎ ‎ ‎8.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这主要是因为 A.理学思想从知识精英扩展到普罗大众 B.陆王心学回答了对终极问题的追问 C.心学主张“心即理也”“致良知” D.王阳明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程朱理学只能在知识精英中实用,而心学可以适用于任何人,强化了对大众的约束规范,故A项正确;宋明理学是为了应对佛道对儒学的挑战而形成的,对终极问题的回答,不是人们再度信仰儒学的重要原因,故B项错误;“心即理也”“致良知”的主张简化了对“理”的认识,便于普通大众的接受,普通大众的接受才是儒学信仰重建完成的标志,该项属于引申选项,故C项错误;王阳明推动了儒家信仰理论的完成,但不是由于王阳明是集大成者,就标志着该任务的完成,故D项错误。‎ ‎ ‎ ‎9.鸦片战争以后,由通商口岸发展壮大的城市,呈现出快速繁荣的景象。但这些繁荣的城市不仅没有承担起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责任,相反“它们是外国商品进入中国的大门,也是中国财富外流的老鼠洞”。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A.中国城市职能发展不完善 B.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增加城市负担 C.中国沦为西方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D.欧美列强控制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命脉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根据材料通商口岸“没有承担起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责任”可知,不是由于职能不完善,而是为适应西方经济侵略而开设,故A项错误;“增加城市负担”与材料“呈现出快速繁荣的景象”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是外国商品进入中国的大门,也是中国财富外流的老鼠洞”可知,通商口岸满足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需要,成为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基地,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通,尚达不到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程度,故D项错误。‎ ‎ ‎ ‎10.据统计,在1872年到1913年之间,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创办人中,地主占55.9%,商人占18.3%,买办占24.8%,而且投资于近代实业的地主大多有某种官僚身份。据材料可判断 A.晚清地主大多热心投资实业 B.资产阶级进行革命有两面性 C.政府积极鼓励近代实业发展 D.近代民族实业发展环境良好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创办人中,地主占55.9%,但这不能反映晚清大多数地主热心投资实业,故A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创办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壮大,对传统封建社会具有一定的革命性,但是根据材料“企业的创办人中,地主占55.9%……大多有某种官僚身份”可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对封建官僚政治具有依赖性的一面,具有妥协性,故B 项正确;材料体现了近代企业创办人的构成状况,不能推断出政府鼓励近代实业,故C项错误;材料中企业创办人的构成状况,不能反映创办实业的社会环境,故D项错误。‎ ‎ ‎ ‎11.有学者认为:“若无传统学问之素养,便难发挥其言论之效力。新思想若无本国语言之词汇,不能表达。”这则材料最能反映 A.中体西用思想 B.康梁维新思想 C.三民主义思想 D.文学革命思想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思想。中体西用体现的是不触动原有封建统治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不能体现新思想借助传统一面,故A项错误;材料“若无传统学问之素养,便难发挥其言论之效力”体现出新思想的传播需借助传统文化,结合所学与康梁托古改制相符,故B项正确;三民主义宣扬革命的思想,体现的是西方自由、民主、平等,故C项错误;文学革命倡导使用白话文,对中西文化存在绝对肯定与否定,故D项错误。‎ ‎ ‎ ‎12.以下是一组反映20世纪初期中、俄两国社会变革的图片。它们所代表的历史事件 新革命军攻占武昌                 工人赤卫队攻打冬宫 A.都推翻了专制王朝 B.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D.都掀起了国内革命浪潮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俄国十月革命。武昌起义并未推翻满清封建统治,而十月革命推翻的也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A项错误;武昌起义即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故B项错误;武昌起义并未改变社会性质,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C项错误;在武昌起义影响下,全国十几个省份纷纷宣布独立,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取得了人民的支持,纷纷投入到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故D项正确。‎ ‎ ‎ ‎13.“1912年史量才接办了《申报》,实行西方管理模式,并从美国购进新式印刷机投入生产。1920年,他被推选为世界报业大会副会长,多次与欧美报业进行交流。之后他又在《申报》增设文艺,儿童等栏目。九一八事变后,他在《申报》发表文章力挺抗日活动。”以下不同史观解读该材料,不准确的是 A.从文明史观看,史量才在《申报》发文力挺抗日活动具有反帝爱国性质 B.从全球史观看,史量才担任报业大会副会长推动了世界报业交流 C.从现代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实行机器印刷,企业化管理 D.从社会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丰富了民众娱乐生活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史观——文明史观。材料“发表文章力挺抗日活动”体现的是革命史观,故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材料“推选为世界报业大会副会长,多次与欧美报业进行交流”体现了世界走向整体性的一面,属于全球史观,故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实行西方管理模式,并从美国购进新式印刷机”可知,使用近代先进管理方式和机器生产,体现了由传统走向现代,属于现代史观,故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增设文艺,儿童等栏目”体现了该报关注社会生活的一面,属于社会史观,故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 ‎ ‎14.美国在建国理政过程中,先由13个州的代表共同协商制定了一部宪法,后建立了联邦制民族国家,进而形成各种利益集团和两大政党,遵循的是“宪法——国家——政党”的道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则走的是 A.“国家——宪法——政党”的道路 B.“政党——宪法——国家”的道路 C.“国家——政党——宪法”的道路 D.“政党——国家——宪法”的道路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根据所学,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就存在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于1954年颁布,晚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故B项错误;同理,我国政党要早于新中国成立,故C项错误;在我国,中共成立于1921年,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于1954年,故D项正确。‎ ‎ ‎ ‎15.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 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把它们对立起来是错误的。”对以上决定认识正确的是 A.调整所有制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实行政企分开以增强企业活力 C.探索克服计划经济弊病的途径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有企业改革。材料主要论述了“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并不涉及所有制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并不体现政府与企业间的关系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984年”“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把它们对立起来是错误的”,在改革开放初期,解决长期以来单一计划经济的弊端,提出计划经济与“价值规律”“商品经济”并不排斥,可以共同发展,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1992年最早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D项错误。‎ ‎ ‎ ‎16.为了清理改革路上的障碍,让农民尽快分享改革红利,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授权的方式在试点县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过去,耕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不能用来抵押贷款;如今松绑了,可以用来抵押贷款。这一改革 A.是先改革再总结经验再立法 B.是在法治框架内的改革 C.目的是让贫困人口尽快获得改革红利 D.是不用法律依据的尝试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根据材料“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授权的方式在试点县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体现了法制精神,故A项错误;材料“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体现了试点县的改革,依法依规有序进行,故B项正确;材料阐述了改革试点的程序合法性,未涉及改革的目的,故C项错误;该项表述与材料“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授权的方式在试点县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不符,故D项错误。‎ ‎ ‎ ‎17.罗马帝国前期,法学家的活动十分活跃。他们除了协助国家进行立法和汇编法令的工作,还担负着答复法律上的疑难,指导诉讼,编撰契约合同以及其他法律事项,法学家纷纷著书立说,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相当流行,蔚然成风。材料从一个侧面说明 A.罗马法学家拥有了国家立法权 B.成文法逐渐取代习惯法 C.法学家的活动推动万民法发展 D.罗马法已经发展到鼎盛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根据材料“协助国家进行立法和汇编法令”可知,罗马法学家没有国家立法权,故A 项错误;材料不涉及成文法与习惯法的关系问题,且成文法有部分内容为习惯法的汇总,故B项错误;“罗马帝国前期”为公民法时期,罗马法学家不断“著书立说,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相当流行”,推动了境内法制意识的强化,有利于万民法的形成发展,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法典》颁布,罗马法才进入完善,与材料“罗马帝国前期”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 ‎ ‎18.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论及政府的建制原则时认为,行政官身上具有三种不同意志,个人意志、行政官团体的意志与公意。当政府权力完全掌握在一个人手中时,团体意志和个人意志结合,此时的政府是最活跃的;当政府权力掌握在每一个公民自己手上时,政府的活跃度最低。……当政府权力完全集中于一个人手中时,团体意志离公意最遥远,政府越有可能滥用权力。据此可判断卢梭认为 A.民主制是完美的政体形式,能更好地提高政府效率 B.君主制导致政府效率低下,不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 C.民主制反映了时代的进步,能更好地体现公共意志 D.君主制集中体现公共意志,也有其存在的实际价值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卢梭的思想。根据材料“政府权力掌握在每一个公民自己手上时,政府的活跃度最低”可知,民主制会降低政府效率,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政府权力完全集中于一个人手中时……政府越有可能滥用权力”可知,君主制可能导致权力的滥用,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当政府权力掌握在每一个公民自己手上时,政府的活跃度最低”可知,民主制下能够更好地体现公共意志,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政府权力完全集中于一个人手中时,团体意志离公意最遥远”可知,君主制不能很好体现公共意志,易导致权力滥用,故D项错误。‎ ‎ ‎ ‎19.如图所示,19世纪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百万镑)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B.美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机遇在外贸领域反超英国 C.英美两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最快 D.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经济衰退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用机器制造机器,柱状图不能体现该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9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在几个发达国家爆发,根据柱状图美国的外贸不断发展并超越英国,故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英美两国的信息,不能断定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两者发展最快,故C项错误;根据柱状图,英国外贸持续增加,不能体现出经济衰退,故D项错误。‎ ‎ ‎ ‎20.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记者Edmond de Goncourt写道:“……血腥镇压非常彻底,像这样杀死所有敢于反抗者的流血事件,将推迟下一次革命爆发的时间……旧社会至少为自己又争取到了二十年的和平时间……”材料从根本上说明 A.巴黎公社对无产阶级革命造成极大破坏 B.无产阶级尚不具备推翻资产阶级的力量 C.巴黎公社唯一的敌人是法国资产阶级 D.巴黎公社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毫无作用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巴黎公社。根据材料“杀死所有敢于反抗者的流血事件”,对革命造成极大破坏,属于现象层面,与设问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杀死所有敢于反抗者”“为自己又争取到了二十年的和平时间”本质上说明无产阶级力量尚弱小,短时间内不足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故B项正确;“唯一的敌人”表述过于绝对,无产阶级的敌人除了资产阶级,还有封建落后势力,故C项错误;巴黎公社为后来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借鉴,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故D项错误。‎ ‎ ‎ ‎21.1920年,苏俄1卢布的价值相当于1918年1卢布的1/188,相当于1913年的1/1300。这从侧面反映出 A.物资奇缺,阶级矛盾尖锐 B.苏俄应对通货膨胀的经验不足 C.以物易物,市场贸易取消 D.西方国家对苏俄经济进行封锁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材料反映了货币贬值问题,但不能体现阶级矛盾尖锐,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相当于1918年1卢布的1/188,相当于1913年的1/1300”可知,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属于通货膨胀的一种表现,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苏俄1卢布的价值”,反映了卢布尚存在一定价值,故C项错误;西方国家的封锁属于外因,货币贬值的根本原因为自身经济问题,故D项错误。‎ ‎ ‎ ‎22.有学者提出“据美国最近经验——成长缓慢、生产力降低——使人怀疑如果我们继续授予政府前所未有的权力……迟早一个更大的政府会毁灭我们因市场自由而取得的繁荣,以及独立宣言中信誓旦旦的人类自由。……相反地,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此主张提出的背景是 A.胡佛政府反危机举措失败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新经济的出现 D.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困境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根据材料“如果我们继续授予政府前所未有的权力”可知为政府干预经济,胡佛在任时期,尚未产生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故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为美国援助西欧经济复兴的计划,与材料所述新经济危机的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新经济的出现,指代不明,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继续授予政府前所未有的权力”可知,政府干预经济,引发新的经济危机,结合所学可知为20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国家爆发的经济“滞胀”,故D项正确。‎ ‎ ‎ ‎23.有学者描述二战后的某一现象“从本质上否定了雅尔塔体系,在地缘政治舞台上做出了另外的选择,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最终都得屈服于这种选择。”该学者描述的现象 A.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 B.中美关系的逐渐改善 C.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 D.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第三世界的兴起。雅尔塔体系下,把欧洲一分为二,分别处于美苏的控制下,西欧一体化未打破原有的地缘政治,故A项错误;中美关系的改善更多体现的是国家间的利益关系,是一种积极互动的结果,不是“美国”“屈服于这种选择”,故B项错误;雅尔塔体系下,形成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第三世界的崛起“本质上否定了雅尔塔体系”,故C项正确;雅尔塔体系下,世界日益割裂成两部分,全球化也未改变这种地缘政治,与材料“地缘政治舞台上做出了另外的选择”不符,故D项错误。‎ ‎ ‎ ‎2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位画家说:“我们正在寻求一种建立在根本法则之上的艺术,一种将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秩序来恢复天堂和地狱的平衡。”这表明了当时 A.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B.西方社会面临精神危机 C.艺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D.世界两极格局濒临瓦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材料“需要一种新的秩序”表达了对理性的需求,故A项错误;材料“我们正在寻求……一种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表明当时人们内心的失衡与危机,故B项正确;材料“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反映了艺术关注社会现实的特性,不是当时所特有的现象,故C项错误;两极世界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二、综合题:共4题 ‎25.经济体制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自由贸易在农业和地方小工业领域的成功,列宁进一步考虑利用市场发展国营企业,指出“国营企业也在改行所谓经济核算,实际上就是在相当程度上实行商业的和资本主义的原则”。……1921年12月,俄共(布)第十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对当时的经济特点的总结是“国内市场的形成”和“货币交换的发展”.提出要“从市场的存在出发并考虑市场的规律来掌握市场,并且有系统的、经过深思熟虑的、建立在对市场过程确切估计之上的经济措施,把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的工作掌握在自己手中”。‎ ‎——朱建明《列宁“新经济政策”述评》‎ 材料二 1932年,罗斯福在马萨诸塞州的一次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的调整只能成为政府唯一的选择,而且是越快越好”。‎ ‎——《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在调动工人农民积极性上的重要性,但是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后来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但是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再到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当时的定位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林毅大《转型国家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列宁的“市场观”,并分析引起列宁改革的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当时美国有人攻击罗斯福是“社会主义代言人”,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概括近四十年来中共中央对市场作用与地位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市场的三个阶段。‎ ‎【答案】(1)列宁的市场观:利用市场发展国营企业是在一定程度上实行资本主义的原则;要按市场规律来掌握市场;要把市场掌握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 因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持续实施,已引起了俄国严重的经济危机与社会危机;自由贸易在农业和地方小工业领域的成功。‎ ‎(2)罗斯福关注的是:贫困和失业等。‎ 不赞同。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从根本上来说,是维护了美国资产阶级利益的。‎ ‎(3)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80年代,在强调计划为主的同时又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十四届三中全会后认识到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举措: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国营企业也在改行所谓经济核算,实际上就是在相当程度上实行商业的和资本主义的原则”可知,列宁主张国营企业一定程度上实行商业的和资本主义的原则;根据材料一“从市场的存在出发并考虑市场的规律来掌握市场”可知,列宁主张按市场规律来掌握市场;根据材料一“把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的工作掌握在自己手中” 可知,列宁主张把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掌握在自己手中;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由于自由贸易在农业和地方小工业领域的成功”可知,列宁从自由贸易在农业和地方小工业领域的成功受到启发;根据所学可知,战时共产主义的实行,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可知,罗斯福关注的社会问题是贫困和失业;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罗斯福不是“社会主义代言人”;“理由”根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只是在不触动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自我调整与完善,并未导致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第(3)问,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但是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可知,主要使用计划经济手段,但开始承认物质利益;根据材料三“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可知,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以计划为主的同时,也承认市场的配置作用;根据材料三“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可知,十四届三中全会开始承认市场的基础配置作用;根据材料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可知,十八届三中全会承认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主动对外开放;第二阶段,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主动与世界方式接轨;第三阶段,本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更高水平。‎ ‎ ‎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美洲及太平洋,大西洋的地理大发现,随着哥白尼的宇宙新发现,人类理智中蕴含的另一种力量——对抗宗教神学,重新审视人类自身的力量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这就开始了人类认识自身的大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德国人称之为宗教改革,法国人称之为文艺复兴,而意大利人则称之为五百年代(即十六世纪),西方著名文化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称之为“人的发现”的伟大时代。‎ ‎——摘编自韩庆祥,王勤《从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到现代“人文精神的反思”》‎ 结合材料与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人类认识自身的定位”,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人文主义的起源和发展 古希腊先哲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他们的思想主张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之后,封建神学统治西方近千年,个人意识惨遭压制,人成了上帝的羔羊,人文主义思想几近湮灭。文艺复兴中的思想巨人,以自己的作品抨击封建教会的虚伪和腐败,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和幸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主义”旗帜高高飘扬。宗教改革中“因信称义”“先定论”,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是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启蒙运动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帜,批判宗教迷信,封建制度和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强调人的尊严,追求自由平等,主张人权神圣不可侵犯,人文主义思想达到新的高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根据题干要求,首先,拟定论题。根据材料“地理大发现”“对抗宗教神学,重新审视人类自身的力量”“宗教改革”“五百年代(即十六世纪)”“人的发现”等关键信息,可以围绕这一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冲击着中世纪的神学统治,人类开始重新认识自己,拟定论题。如: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其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史论结合,进行论证。如:从四个阶段进行论证,古希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每个阶段可以列举一二例进行论证,古希腊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文艺复兴但丁、薄伽丘、达芬奇等;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加尔文;启蒙运动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最后,进行简要的总结。如:人文主义的每一次发展,都会带来思想的解放,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 ‎ ‎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自建国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160多年的时间里,清朝白银对制钱的比价一般在1000文以下,1808‎ 年以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银钱比价持续上涨。银价的上涨意味着广大劳动者必须付出更多的铜钱(完税)……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鸦片战争后10年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更多的外国银元流入中国社会,外商趁机用成色较低的银元套购中国纹银运往国外,制成银元后返销中国牟取暴利。‎ ‎——摘编自许弘《近代中国银货币改革述论》‎ 材料二 林则徐于1833年提出自铸银元。光绪初年,吉林省首先用机器试铸银币。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才获准在广东设造币厂。此后,湖北、江苏等省纷纷仿效。1905年,清政府开始全面进行货币改革,目的是统一银币。但由于本位币不定,引起了“两”“元”之争。焦点是用“两”还是用“元”,以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袁世凯为代表的“一两”银币派认为各国应有自己的币制体系,中国不能亵渎国体而丧失主权……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自此,两元之争落下帷幕。……1911年,停止各省自由铸造,铸币权统归中央。……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灭亡,银币没有来得及正式发行。‎ ‎——摘编自刘士刚《晚清的货币政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清货币改革的特点并加以评价。‎ ‎【答案】(1)鸦片输入,白银大量外流;社会矛盾尖锐;外商的不法行为加剧了国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2)特点:①铸币方式现代化(机器铸币);②由地方自铸到中央统一铸币;③伴随着文化和政治斗争;④实行铸币立法;⑤未真正实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晚清货币改革。‎ 第(1)问,根据材料“鸦片战争后10年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外商趁机用成色较低的银元套购中国纹银运往国外,制成银元后返销中国牟取暴利”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鸦片输入、社会矛盾、外商不法行为三方面概括历史背景。‎ 第(2)问,“特点”根据材料“用机器试铸银币”得知铸币方式;根据材料中“停止各省自由铸造,铸币权统归中央”得知铸币权从地方到中央统一;根据材料中“‘两’‘元’之争”得知改革伴随文化和政治斗争;根据材料中“颁布《币制则例》”“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灭亡,银币没有来得及正式发行”得知实行铸币立法,但未真正实行。“评价”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评价,消极方面可从改革态度和结果回答,积极方面可从对中国金融起步的角度回答。‎ ‎ ‎ ‎2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近代规模宏大的南开系列教育体系创办者张伯苓语录:‎ ‎“我无天才。又无特长,我终身努力小小的成就,无非因为我对教育有信仰,有兴趣而已。‎ ‎“精神是立场的表现,无论何事,无精神必归失败。诸君当知,中国近来之巨患不是来自有形之物质,而在缺乏无形之精神。精神聚,虽亡非真亡,精神涣,不亡变抵于亡。”‎ ‎“我之教育目的在以教育之力量,使我中国现代化,俾我中国民族能在世界得到适当的地位,不至受淘汰。欲达此种目的,务须对症下药,即:注重体育,锻炼健强之国民;注重科学,培养丰富之现代知识;注重精神的修养……”‎ ‎“吾人为新南开所抱之志愿,不外‘知中国’‘服务中国’二语。吾人所谓土货的南开,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的大学。‎ ‎——《近代教育家的光辉典范——张伯苓先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伯苓教育思想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伯苓成功创办南开系列教育的原因。‎ ‎【答案】(1)特点:①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②注重精神意志的培养;③坚持教育与国情相结合。‎ 影响:①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②有利于塑造积极健康的国民精神;③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与世界教育的融合。‎ ‎(2)原因:①近代中国对人才的需求;②社会经济的发展;④政府对教育的重视;③张伯苓对教育的信仰和实践;⑤思想解放的推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张伯苓。‎ 第(1)问,“特点”根据材料“无论何事,无精神必归失败”可知,张伯苓的教育注重精神意志的培养;根据材料“以教育之力量,使我中国现代化” 可知,张伯苓注重把教育与国家实际相结合;材料“不外‘知中国’‘服务中国’二语”、“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体现了张伯苓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影响”根据材料“无论何事,无精神必归失败”可知,有利于凝聚国民精神;根据材料“以教育之力量,使我中国现代化”可知,有利于教育的近代化,为国家近代化培养人才。‎ 第(2)问,根据材料“因为我对教育有信仰,有兴趣而已”,张伯苓对教育的信仰与热爱;根据材料“不外‘知中国’‘服务中国’二语”,中国对近代教育的需求,对近代人才的需求;根据材料“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中国历史传统的深厚积淀;结合所学,政府的鼓励,思想的不断解放与推动等。‎ ‎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