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地理一模试卷(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地理一模试卷(附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7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一诊模拟文科综合地理 一、单选题:共11题 读我国某山地东坡和西坡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问题。‎ ‎1.该山地可能是 A.秦岭 B.太行山 C.大兴安岭 D.雪峰山 ‎2.下列关于该山地年降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坡降水量平均变化速率小于西坡 B.东坡降水量随高度的升高持续增加 C.东西坡降水量800米附近差异最大 D.西坡降水量随高度的升高逐渐递减 ‎【答案】‎ ‎1.D ‎2.C ‎【解析】‎ ‎1.本题考查: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由图可知改山地降水量超过1000mm,属于湿润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故选D。‎ ‎2.本题考查: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因东坡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于西坡,故图中虚线为东坡,实线为西坡。东坡降水量随高度的变化速率大于西坡,故A错;两侧山坡降水量随高度的增加均表现出先增后减的特诊,故B、D错;在海拔800mm附近,两坡降水量差异最大,东坡约为1750mm,西坡约为1350mm。故选C。‎ ‎ ‎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种植中采用“垄覆沟播”技术,该技术在田面起垄,垄面覆膜,沟内播种。下图示意“垄覆沟播”栽培方式,据此完成问题。‎ ‎3.垄面覆膜的主要作用是 A.阻断水分下渗,汇集雨水 B.利于增强光照,提高产量 C.利于增大温差,提高品质 D.减弱土壤侵蚀,保持水土 ‎4.南方旱地作物主要种植于垄上,与宁夏“沟播”明显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水分 D.热量 ‎【答案】‎ ‎3.A ‎4.C ‎【解析】‎ ‎3.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读图可知,垄面覆膜不能增强光照,提高产量,B错;覆盖地表,热量损失少,不利于增大温差,提高品质,C错;减弱土壤侵蚀,不必起垄,D错;西北地区降水少,垄面覆膜的主要作用是阻断水分下渗,汇集雨水,A对。故选A。‎ ‎4.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与宁夏“沟播”明显不同,南方降水多,旱地作物主要种植于垄上,防止土壤水分含量过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故C正确;地形、土壤、热量不是种植垄上的主要因素,故A、B、D错误。故选C。‎ ‎ ‎ 下图是青海省东部河流解冻日期分布图。据此完成问题。‎ ‎5.图示区域河流解冻日期的大致分布规律为 A.东西早,南北晚 B.由东向西推迟 C.东西晚,南北早 D.由南向北推迟 ‎6.甲地河流的解冻日期可能是 A.4月6日 B.4月15日 C.4月26日 D.5月2日 ‎【答案】‎ ‎5.A ‎6.C ‎【解析】‎ ‎5.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 读图分析可知,东部解冻日期在3月21日之前;西侧解冻日期在4月11日之前;南北两侧解冻日期均在5月21日之后。故其解冻日期分布规律为东西早南北晚。故选A。‎ ‎6.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 读图分析可知,甲地位于西宁南部山地,由于气温的垂直递减规律,其河流解冻日期肯定晚于4月11日,甲附近闭合等值线的值为4月21日。根据闭合等值线判读规律,甲处的值为迟于4月21日早于5月1日。故选C。‎ ‎ ‎ 阿克库勒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因其湖水呈乳白半透明状又称“白湖”。下图为该湖泊周围河流入湖和出湖水量统计图和该地区等高线图。据此完成问题。‎ ‎7.下列关于湖泊和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③河流补给类型相同 B.该湖泊为咸水湖 C.①河与②河相比,流速更快 D.③河流量季节变化小于①河 ‎8.该湖泊水位最低的月份大致是 A.3月 B.4月 C.10月 D.11月 ‎【答案】‎ ‎7.D ‎8.B ‎【解析】‎ ‎7.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综合判读。‎ 阿克库勒湖位于新疆,补给方式为冰雪融水,流量随气温变化大,故A错;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所以①②河流注入白湖,③没能注入,故B错;判断河流流速快慢根据等高线密集程度,等高线密集落差大,河流流速快,等高线稀疏,流速慢,①处等高线稀疏,流速慢,②处等高线密集,流速快,故C错;③河上游有湖泊,可以调节径流,使③河流量季节变化小,故D正确。故选D。‎ ‎8.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综合判读。‎ 由图可知,出湖水量由大于入湖水量再到等于入湖水量时水位最低,为4月份。故选B。‎ ‎ ‎ ‎2014年中国某矿业公司与甲国达成收购该国拉斯邦巴斯铜矿项目股权的合作开采协议,与甲国合作发展铜矿开采业,产品除了供应我国外,还远销其他国家。右图为甲国局部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9.近年来,我国矿业公司在甲国从事铜矿开采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铜矿需求量减少 B.甲国的从业人口少 C.我国采矿技术水平高 D.甲国铜矿贸易量大 ‎10.若考虑运输成本,甲国的铜矿产品首先应销往 A.日本 B.美国 C.英国 D.意大利 ‎【答案】‎ ‎9.D ‎10.B ‎【解析】‎ ‎9.本题考查:区域资源开发。‎ 由材料“产品除供应我国外还远销其他国家”可知甲国铜矿的开采量和贸易量均较大。故选D。‎ ‎10.本题考查:区域资源开发。‎ 由图可知甲国为南美洲的利马,从运输成本考虑,距离最近成本最低。美国位于北美洲,距离最近。故选B。‎ ‎ ‎ ‎11.下图为北京市两地铁站进出站客流量小时分布曲线图。其中,Z-score标准化值为正,表示该站点一小时内的客流量高于当天平均客流量,为负则表示低于平均客流量。据此,回答问题。‎ 甲乙两个地铁站 A.客流量变化可反映城市功能区分布 B.甲附近的功能区以商业区为主 C.乙附近以工业区或住宅区为主 D.甲、乙的客流量时间分布一致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读图可知,图中客流量的变化能够反映城市功能区的分布,故A对;甲附近大致6-9点进站,15-20点出站,功能区不可能为商业区,故B错;乙附近大致15-24点进站,6-9点出站,也不可能为工业区或住宅区,故C错;甲、乙的客流量时间分布不一致,故D错。故选A。‎ 二、综合题:共3题 ‎12.棕榈油是世界主要油料作物,它是油棕榈树上的棕榈果压榨而成。油棕榈树是一种喜光热、好水忌涝的植物。印度尼西亚是世界重要的油棕果生产国,产品主要用于出口。二战后,世界新兴的油棕榈林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 ‎2008年5月,印尼被迫搁置大型棕榈油开发项目。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地理形势、苏门答腊岛地形和印尼原始森林破坏景观。‎ ‎(1)指出苏门答腊岛山脉的走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2)解释印度尼西亚河流众多且而短小的原由。‎ ‎(3)分析二战后印度尼西亚成为世界新兴油棕榈树主要种植区的原因 ‎(4)简述印度尼西亚被迫搁置大型棕榈油开发项目的理由。‎ ‎【答案】(1)走向:西北—东南向。‎ 原因:山脉是流域的分水岭;河流多呈西南东北流向与山脉走向垂直;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 苏岛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河流发育且数量多,岛屿面积有限,呈狭长轮廓,岛屿中部多山地,河流入海距离短。‎ ‎(3) 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带,终年高温多雨,日照较强;多山地的地形利于排水;优越的地理位置便于对外出口。‎ ‎(4)大面积开发油棕榈林必然导致雨林的毁坏,这将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自然灾害的频发,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单纯地出口棕油产品附加值低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地形、水系特征,农业区位因素,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1)山脉走向即为分水岭走向。河流源头即为分水岭。结合图中经纬网,可判断山脉直射为西北—东南走向。‎ ‎(2)河流众多与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有关,河流短小与岛屿面积有限有关。苏岛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河流发育且数量多,岛屿面积有限,呈狭长轮廓,岛屿中部多山地,河流入海距离短。‎ ‎(3)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农业科技、劳动力、政策等。结合题中材料可有针对性的作答。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带,终年高温多雨,日照较强;多山地的地形利于排水;优越的地理位置便于对外出口、能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 ‎(4)利用好植被中热带雨林被破坏的景观图信息。大面积开发油棕林导致雨林的毁坏,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自然灾害的频发,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出口棕油产品附加值低。‎ ‎ ‎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淮河流域图。‎ 材料二淮河流域多年平均气温、降水资料和 2000~2009年气温、降水距平值(距平值是指该时间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表2)。‎ ‎(1) 淮河是我国洪涝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2)列表分析淮河流域2000~2009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材料三 21世纪初,苏州市的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和电子装配等企业大量迁入宿迁。下面是苏州和宿迁主要经济指标变化。‎ ‎(3)据材料简述企业的迁入对宿迁市区域发展的影响。‎ ‎【答案】(1)①降水丰富,集中夏季;②支流众多,汇水量大;③流经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④缺少夭然入海河道。‎ ‎(2)气候变化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必须一一对应。‎ ‎(3)对宿迁市区域发展的影响:①促进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笫二产业的转变;②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③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人们收入水平);④加快了城市化进程;⑤企业的迁入也导致工业“三废”排放大量增加,加重的环境污染。‎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 ‎(1)河流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水量来源、水系特征等方面分析,这又与流域内的气候、地形、植被等密切相关。淮河流域属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集中夏季,从图中可以看出淮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汇水量大,流经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缺少夭然入海河道,下游排水不畅。‎ ‎(2)首先要确定好列表的项目,从有利不利两方面分析。从材料二归纳气候变化的特点,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温因素主要包括降水、气温,分别找出对农业的有利不利影响。‎ ‎(3)从材料一中可以分析宿迁的地理环境特征:宿迁位于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农产品丰富。材料三提供了宿迁吸引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且工资水平低、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培训,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要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区域地理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具体来说,对宿迁市区域发展的影响:促进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笫二产业的转变、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人们收入水平)、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企业的迁入也导致工业“三废”排放大量增加,加重的环境污染。‎ ‎ ‎ ‎14.【环境保护】湘江水量丰富,其渔业资源却日趋衰退。调查发现,湘江流域植被破坏严重,湖泊缩小,江面船只多,河床上多垃圾、排污口和随意堆放的沙石,甚至建有房屋。渔民想方设法捕鱼,非法捕鱼活动猖獗。下图为“湘江流域图”。‎ 据此回答问题。分析湘江渔业资源衰退的原因。‎ ‎【答案】(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湖,(兴修水利工程和堤防以及)围湖造田占用湖泊;江面及河床上人类活动多,致使鱼类生存空间减小,工农业和生活大量排放污水,湘江水质下降,鱼类生存环境恶化;流域管理失控,过度捕捞,导致鱼类资源减少。‎ ‎【解析】本题考查:地表水环境污染及破坏。‎ 材料给出了引起渔业资源枯竭的主要因素。如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河湖泥沙淤积;围湖造田建屋等,江面及河床上人类活动多,鱼类生存空间缩小;水体污染严重;过度捕捞等。‎ ‎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