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每题2分,共70分)
(4分)读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图片,回答1~2题.
1.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说法是( )
A.天圆地方说 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C.太阳的东升西落 D.站得高,看得远
2.关于地球仪上经纬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B.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长度相等
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长度相等
(4分)某同学打开手电筒模拟“太阳”,并拨动地球仪演示自转运动.据此回答3~4题.
3.此演示过程的正确叙述是( )
A.摆放地球仪时,北极指向北方
B.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表示地球自转
C.手电灯光能照亮地球的大半个球面
D.图示时刻,光线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E.图示时刻,光线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4.此过程能较好地演示出( )
A.昼夜更替 B.四季变化
C.五带形成 D.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
(6分)2016年12月21日冬至是我国农历中的一个重要节气,我市民间也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习俗.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行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5~7题.
5.这天地球在图中所处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6.“日行南至”是指这一天太阳光线直射于( )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赤道 D.北极圈
7.根据材料判断,靖江冬至日这天的正确地理现象有( )
A.白昼最长 B.夜长最短 C.日影最长 D.太阳高度最高
(6分)某地理学习小组测得某天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分别是3℃、14℃、6℃、1℃,并且查看了第二天本区的天气预报,如图所示.据此完成8~10题.
8.该地区这天的平均气温是( )
A.4℃ B.13℃ C.10℃ D.6℃
9.图中预报D城的天气情况是( )
A.晴 B.大雨 C.小雨 D.阴
10.第二天学校要举行运动会,最适合开运动会的地点在( )
A.A城 B.C城 C.E城 D.F城
(8分)学校气象站招聘气象员,某同学去应聘,试帮助他回答11~14题.
11.图1中甲、乙、丙三个同学会正确读图的是( )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三人都正确
12.气温曲线图2中更符合“早穿皮袄午穿纱”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下列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靖江地图 B.江苏地图 C.中国地图 D.世界地图
14.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是( )
A.比例尺、方向、颜色 B.大小、方向、图例
C.比例尺、方向、图例 D.大小、图例、颜色
(4分)读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地中海将( )
A.不断扩大 B.不断缩小
C.保持不变 D.有时扩张,有时收缩
16.与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大西洋板块与非洲板块
(8分)读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17~20题.
17.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区中人口分布较密集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下列地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是( )
A.干旱的沙漠 B.热带森林区
C.寒冷的极地 D.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区
19.从经济发展水平看,①地区的国家多属于( )
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人口大国 D.面积大国
20.到①地区去旅游,最常见的宗教建筑是( )
A. B. C. D.
(6分)珠峰是世界最高峰,登山爱好者一向以征服她为荣.读某登山路线图完成21~23题.
21.图中“前进营地”至“大本营”的相对高度为( )
A.995米 B.1355米 C.1496米 D.1800米
22.登顶时测得峰顶的气温为零下29.6℃,当时突击营地的气温最可能接近( )
A.﹣29.0℃ B.﹣28.6℃ C.﹣26.3℃ D.﹣17.3℃
23.下列有关地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表形态的变化一般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
B.喜马拉雅山地岩层中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
C.沧海桑田的变化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结果
D.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可能触发地震
(6分)读北温带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24~26题.
24.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极地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25.关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正确的是( )
A.大陆西岸 B.大陆东岸 C.大陆内部 D.北极圈附近
26.亚欧大陆分布面积最广大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极地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8分)我国有一支探险队,沿图中所示航线进行环球航行.读图完成27~30题.
27.这次环球航行,船队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28.船队在经过B大洲北部时,看到当地居民身着白袍,戴着白色头巾,如右上图所示.这里居民通行的语言是( )
A.英语 B.汉语 C.法语 D.阿拉伯语
29.这些居民信仰的宗教是(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天主教
30.他们所在地区的人种多为( )
A.黑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6分)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会造成人口问题,分析回答31~33题.
31.靖江市总面积为66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6.5万人,则我市人口密度为( )
A.10人/平方千米 B.100人/平方千米
C.1000人/平方千米 D.10000人/平方千米
32.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
A.交通堵塞 B.就业困难 C.居住条件差 D.劳动力短缺
33.2016年1月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主要是为了应对( )
A.房价上涨过快 B.人口急剧减少 C.人口老龄化 D.粮食短缺
(4分)聚落建筑的外貌、材料都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明显影响,分析回答34~35题.
34.“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首歌描述的乡村聚落类型是( )
A.农村 B.渔村 C.牧村 D.林场
35.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传统聚落文化遗产的是( )
A.用力刻写“某某某到此一游”
B.在风景区提倡游客自捡垃圾
C.在传统民居区修建高大建筑物
D.在名人故居设置饮食、烧烤摊
二、综合题
36.(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材料二:北京PM2.5来源统计图和2016年首要污染物组成比例图.
(1)雾霾越严重的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越 ,对身体健康越不利.
(2)据材料可知,北京PM2.5的最主要来源是 .北京首要污染物构成中,比例最大的是 .
(3)雾霾天气出现时,下列做法最不合适的是 和 .
A.出门带防护口罩 B.开窗通风 C.户外活动 D.打开空气净化器
(4)从改善北京空气质量出发,今后北京应着重发展 .
A.高新技术产业 B.钢铁工业 C.水泥工业 D.煤炭工业
(5)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了能够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大家都要行动起来.请你为环保提出两点可行性建议:① ;② .
37.(1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为 洲,C为 洲,B为 运河.
(2)①点的地理坐标是 , .按纬度划分,该点位于 (填“高”、“中”、“低”)纬度地区.②点位于 洋.
(3)③地气候资料如右上图,该地全年气温较 ,这与地处 (温度带)的位置有关.同时该地全年的降水分布特点是 .
(4)甲、乙两图表示1月份两地居民衣着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响.此时甲地的季节为 季.
38.(10分)某中学开展了一次野外考察活动,读该地等高线示意图和局部景观图完成问题.
(1)图1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 米,A处地形为 ,D处地形为 .
(2)虚线甲、乙表示的两条上山路线中,更省力的是 ,理由是 .
(3)图1中A、B两地适合搭帐篷作为宿营地的是 .
(4)考察队员乘着皮筏顺C河从上往下漂流,他们的漂流方向是自 向 .
(5)根据李庄、吴庄所处的位置,分析最有可能遭受泥石流威胁的是 .当泥石流发生时,图2所示的①、②两种逃生方向中正确的是 .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每题2分,共70分)
读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图片,回答1~2题.
1.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说法是( )
A.天圆地方说 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C.太阳的东升西落 D.站得高,看得远
【考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解答】解: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依据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依据,理解解答即可.
2.关于地球仪上经纬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B.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长度相等
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长度相等
【考点】经线与纬线的划分.
【分析】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解答】解: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故A正确.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所有经线长度相等,故B正确.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C正确.
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线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某同学打开手电筒模拟“太阳”,并拨动地球仪演示自转运动.据此回答3~4题.
3.此演示过程的正确叙述是( )
A.摆放地球仪时,北极指向北方
B.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表示地球自转
C.手电灯光能照亮地球的大半个球面
D.图示时刻,光线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E.图示时刻,光线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考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分析】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而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解答】解:模拟地球自转运动时,首先摆放地球仪时,让北极指向北方,故A正确.
拨动地球仪演示自转运动时,应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故B错误.
打开手电筒,灯光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该区域是白天,背对光线的一半是黑夜故C错误. 图示时刻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光线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故D错误.根据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理解并读图解答.
4.此过程能较好地演示出( )
A.昼夜更替 B.四季变化
C.五带形成 D.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
【解答】解: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根据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属于基础题.
2016年12月21日冬至是我国农历中的一个重要节气,我市民间也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习俗.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行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5~7题.
5.这天地球在图中所处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为3月21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解:读图可知,当地球运行在图中的A位置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2016年12月21日冬至日,地球运行在图中的A位置.故选项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结合图示理解解答.
6.“日行南至”是指这一天太阳光线直射于( )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赤道 D.北极圈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为3月21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解:2016年12月21日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结合图示记忆解答.
7.根据材料判断,靖江冬至日这天的正确地理现象有( )
A.白昼最长 B.夜长最短 C.日影最长 D.太阳高度最高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为3月21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解:12月21日冬至,地球位于图中的A位置,北半球一年中太阳的高度角最小;北半球正午物体的影子最长,此时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结合图示记忆解答.
某地理学习小组测得某天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分别是3℃、14℃、6℃、1℃,并且查看了第二天本区的天气预报,如图所示.据此完成8~10题.
8.该地区这天的平均气温是( )
A.4℃ B.13℃ C.10℃ D.6℃
【考点】气温及其测定方法.
【分析】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解答】解:据题干中的温度度数可得,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3+14+6+1)÷4=24÷4=6℃.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气温的测量及日平均气温的计算,理解解答即可.
9.图中预报D城的天气情况是( )
A.晴 B.大雨 C.小雨 D.阴
【考点】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
【分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预报D城的天气情况是小雨,最低气温2℃,最高气温9℃.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的解读,牢记即可.
10.第二天学校要举行运动会,最适合开运动会的地点在( )
A.A城 B.C城 C.E城 D.F城
【考点】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分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解答】解:某校明天要举行运动会,最有可能在F城,该城市晴.其它ABCDE城市有小雨到大雨天气,不适合举办比赛.
故选:D.
【点评】考查我国天气符号的认识,要理解记忆.
学校气象站招聘气象员,某同学去应聘,试帮助他回答11~14题.
11.图1中甲、乙、丙三个同学会正确读图的是( )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三人都正确
【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分析】由题干提供的图示可知,甲同学俯视,读数偏低;乙同学平视,读数正确;丙同学仰视,读数偏高.
【解答】解:读图可知,甲同学俯视,读数偏低;乙同学平视,读数是正确的;丙同学仰视,读数偏高.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确的读图方法,理解并读图解答.
12.气温曲线图2中更符合“早穿皮袄午穿纱”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分析】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由于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所以才会出现“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
【解答】解:由于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陆,因此中国的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气温冬季明显偏低,夏季明显偏高.图图2中③气温年变化最大,说明大陆性强,更符合“早穿皮袄午穿纱”的地区气候特点.
故选:C.
【点评】考查我国的气候特点,要理解记忆.
13.下列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靖江地图 B.江苏地图 C.中国地图 D.世界地图
【考点】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分析】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解答】解: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世界地图、靖江地图地图、中国地图和江苏地图所表示的范围大小不同,其中靖江市地图表示的范围最小,所以选用的比例尺最大.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内容详略之间的联系
14.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是( )
A.比例尺、方向、颜色 B.大小、方向、图例
C.比例尺、方向、图例 D.大小、图例、颜色
【考点】地图三要素.
【分析】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就是注记,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解答】解: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基本要素;颜色、大小不属于地图的基本要素.依据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地图的三要素,牢记即可.
读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地中海将( )
A.不断扩大 B.不断缩小
C.保持不变 D.有时扩张,有时收缩
【考点】板块的运动.
【分析】板块和板块之间运动频繁,但力的方向不同.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造成断裂陷落,地表会产生裂谷或海洋;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
【解答】解: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两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面积不断缩小.
故选:B.
【点评】考查板块运动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
16.与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大西洋板块与非洲板块
【考点】六大板块及其示意图.
【分析】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答】解: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读图可知,阿尔卑斯山脉位于亚欧板块西南部,是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的.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六大板块示意图的认读,结合图示记忆解答即可.
读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17~20题.
17.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区中人口分布较密集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考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
【分析】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
【解答】解:世界上绝大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读图可知,图中①地是欧洲西部,②地是亚洲东部,人口稠密;③地是亚欧大陆北部,④
地是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人口稀疏.依据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18.下列地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是( )
A.干旱的沙漠 B.热带森林区
C.寒冷的极地 D.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区
【考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
【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
【解答】解:世界上绝大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疏.依据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理解解答即可.
19.从经济发展水平看,①地区的国家多属于( )
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人口大国 D.面积大国
【考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
【分析】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着明显差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通常把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
【解答】解:读图可得,①位于欧洲西部,该地区主要是发达国家.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特点,读图解答即可.
20.到①地区去旅游,最常见的宗教建筑是( )
A. B. C. D.
【考点】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解答】解:读图可得,图中①是欧洲西部,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B图中的建筑有十字架,是基督教的代表建筑基督教堂,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故选项B符合题意.A图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C图是佛教的佛塔.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不同宗教的代表建筑,读图解答即可.
珠峰是世界最高峰,登山爱好者一向以征服她为荣.读某登山路线图完成21~23题.
21.图中“前进营地”至“大本营”的相对高度为( )
A.995米 B.1355米 C.1496米 D.1800米
【考点】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
【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解答】
解: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可知,前进营地的海拔是6500米,大本营的海拔是514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6500米﹣5145米=1355米.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理解答题即可.
22.登顶时测得峰顶的气温为零下29.6℃,当时突击营地的气温最可能接近( )
A.﹣29.0℃ B.﹣28.6℃ C.﹣26.3℃ D.﹣17.3℃
【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分析】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解答】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从图看出,峰顶海拔为8844米,突击营地海拔为8300米,如果峰顶的气温为﹣29.6℃,则突击营地的气温:﹣29.6℃+(8844m﹣8300m)÷100×0.6℃≈﹣26.3℃.
故选:C.
【点评】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23.下列有关地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表形态的变化一般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
B.喜马拉雅山地岩层中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
C.沧海桑田的变化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结果
D.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可能触发地震
【考点】海陆变迁.
【分析】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比喻海陆的变迁.
【解答】解:地表形态的变化一般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火山地震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喜马拉雅山地岩层中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沧海桑田的变化主要是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造成的结果,故C错误,符合题意;
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可能触发地震,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地形的知识,理解答题即可.
读北温带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24~26题.
24.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极地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分析】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解答】
解: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地区的大陆西岸,以温带地区亚欧大陆西岸的欧洲西部地区最为典型.由于这些地方常年受到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适宜于人类居住和生活,多为人口密集区.
故选:D.
【点评】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气候特点,要理解记忆.
25.关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正确的是( )
A.大陆西岸 B.大陆东岸 C.大陆内部 D.北极圈附近
【考点】亚洲的气候.
【分析】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解答】解:亚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分布在北纬25°~35°的亚欧大陆东岸.气候特点是气温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热、冬温.冬季盛行偏北风,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降水减少;夏季盛行偏南风,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多雨.
故选:B.
【点评】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气候特点,要理解记忆.
26.亚欧大陆分布面积最广大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极地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分析】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解答】解:亚欧大陆分布面积最广大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冷夏热,一年内降水较少.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亚欧大陆的气候类型,牢记即可.
我国有一支探险队,沿图中所示航线进行环球航行.读图完成27~30题.
27.这次环球航行,船队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考点】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分析】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大西洋四个大洋.太平洋位于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之间.大西洋位于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印度洋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北冰洋位于亚洲、欧洲、北美洲之间.
【解答】解:依据位置,读图分析可知,麦哲伦环球航行经过的大洋是①印度洋,②大西洋,③太平洋;没有经过的大洋是北冰洋.依据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洋的地理分布,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8.船队在经过B大洲北部时,看到当地居民身着白袍,戴着白色头巾,如右上图所示.这里居民通行的语言是( )
A.英语 B.汉语 C.法语 D.阿拉伯语
【考点】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世界上使用的较多的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这六种语言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其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的分布与它们的殖民主义及殖民地分布有关.
【解答】解:图中B大洲是非洲,它的北部属于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当地居民主要是阿拉伯民族,讲阿拉伯语.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结合地图记忆较好.
29.这些居民信仰的宗教是(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天主教
【考点】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不仅传播范围很广,而且对国际政治和社会文化具有深刻影响.
【解答】解:阿拉伯男子的传统打扮是身着长袍,头戴头巾,长袍多为白色,十分宽大;根据图中人物的服饰判知,该民族为阿拉伯民族.西亚和北非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普遍信奉伊斯兰教;西亚和北非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极少下雨;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理解答题即可.
30.他们所在地区的人种多为( )
A.黑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考点】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非洲的北部,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和南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属于黄种人.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
【解答】解:阿拉伯男子的传统打扮是身着长袍,头戴头巾,长袍多为白色,十分宽大;根据图中人物的服饰判知,该民族为阿拉伯民族.西亚和北非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普遍信奉伊斯兰教;西亚和北非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极少下雨;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理解答题即可.
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会造成人口问题,分析回答31~33题.
31.靖江市总面积为66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6.5万人,则我市人口密度为( )
A.10人/平方千米 B.100人/平方千米
C.1000人/平方千米 D.10000人/平方千米
【考点】计算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
【分析】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
【解答】解:人口密度===1000人/平方千米.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密度的计算.
32.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
A.交通堵塞 B.就业困难 C.居住条件差 D.劳动力短缺
【考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分析】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了60亿大关.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解答】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故选:D.
【点评】考查世界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
33.2016年1月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主要是为了应对( )
A.房价上涨过快 B.人口急剧减少 C.人口老龄化 D.粮食短缺
【考点】人口政策.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解答】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故选:C.
【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政策,要理解记忆.
聚落建筑的外貌、材料都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明显影响,分析回答34~35题.
34.“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首歌描述的乡村聚落类型是( )
A.农村 B.渔村 C.牧村 D.林场
【考点】聚落的概念和类型:城市和乡村.
【分析】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一望无际,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解答】解: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一望无际,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畜牧业较发达,内蒙古牧区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着鞭儿响四方,百鸟齐歌唱.”即为内蒙古高原上牧场的美丽景象.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35.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传统聚落文化遗产的是( )
A.用力刻写“某某某到此一游”
B.在风景区提倡游客自捡垃圾
C.在传统民居区修建高大建筑物
D.在名人故居设置饮食、烧烤摊
【考点】旅游区的建设与保护.
【分析】文化遗产是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我们要切实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促进遗产保护立法严格遵守遗产保护法相关规定,不乱丢垃圾、破坏文物,积极保护文化遗产,制止他人破坏遗产的行为,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加强宣传,提高身边人保护遗产的意识.
【解答】解:我们要切实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促进遗产保护立法严格遵守遗产保护法相关规定,不乱丢垃圾、破坏文物,积极保护文化遗产,制止他人破坏遗产的行为,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加强宣传,提高身边人保护遗产的意识,选项ACD都不利于保护文化遗产.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遗产的保护,理解解答即可.
二、综合题
3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材料二:北京PM2.5来源统计图和2016年首要污染物组成比例图.
(1)雾霾越严重的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越 大 ,对身体健康越不利.
(2)据材料可知,北京PM2.5的最主要来源是 机动车 .北京首要污染物构成中,比例最大的是 PM2.5 .
(3)雾霾天气出现时,下列做法最不合适的是 B 和 C .
A.出门带防护口罩 B.开窗通风 C.户外活动
D.打开空气净化器
(4)从改善北京空气质量出发,今后北京应着重发展 A .
A.高新技术产业 B.钢铁工业 C.水泥工业 D.煤炭工业
(5)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了能够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大家都要行动起来.请你为环保提出两点可行性建议:① 多乘公交出行 ;② 增加绿化面积 .
【考点】空气质量及其评价方式;首都北京的地理概况.
【分析】空气污染指标是衡量一个地区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生活中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可以提高环境质量.
【解答】解:(1)雾霾越严重的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越大,对身体健康越不利.
(2)据材料可知,北京PM2.5的最主要来源是机动车.北京首要污染物构成中,比例最大的是PM2.5.
(3)雾霾天气出现时,出门带防护口罩,不要开窗通风,不要户外活动,要打开空气净化器;
(4)从改善北京空气质量出发,今后北京应着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5)为保护环境,可以多乘公交出行,要增加绿化面积.
故答案为:
(1)大;(2)机动车;PM2.5;(3)B;C;(4)A;(5)多乘公交出行;增加绿化面积.
【点评】本题考查空气质量的评价及其北京的空气质量,理解解答即可.
37.(12分)(2016秋•靖江市期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为 北美 洲,C为 亚 洲,B为 巴拿马 运河.
(2)①点的地理坐标是 30°E , 23.5°S .按纬度划分,该点位于 低 (填“高”、“中”、“低”)纬度地区.②点位于 大西 洋.
(3)③地气候资料如右上图,该地全年气温较 高 ,这与地处 热带 (温度带)的位置有关.同时该地全年的降水分布特点是 全年多雨 .
(4)甲、乙两图表示1月份两地居民衣着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受 纬度 因素的影响.此时甲地的季节为 冬 季.
【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洲界线;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依据位置,图中A为北美洲,C为亚洲;B为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2)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①点的地理坐标是30°E,23.5°S.按纬度划分,该点位于0°﹣30°之间,属于低纬度地区.从图中可以看出,②点位于大西洋.
(3)由③地气候资料图可以看出,该地全年气温较高,这与地处热带的位置有关.同时该地全年的降水分布特点是全年多雨.
(4)从图中甲、乙两图1月份两地居民衣着的差异可以判定,造成这种差异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的影响.此时甲地的季节为冬季.
故答案为:(1)北美;亚;巴拿马;(2)30°E;23.5° S;低;大西;(3)高;热带;全年多雨;(4)纬度;冬.
【点评】本题考查大洲大洋的分布及概况,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8.(10分)(2016秋•靖江市期末)某中学开展了一次野外考察活动,读该地等高线示意图和局部景观图完成问题.
(1)图1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 263 米,A处地形为 陡崖 ,D处地形为 山谷 .
(2)虚线甲、乙表示的两条上山路线中,更省力的是 甲 ,理由是 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 .
(3)图1中A、B两地适合搭帐篷作为宿营地的是 B .
(4)考察队员乘着皮筏顺C河从上往下漂流,他们的漂流方向是自 东北 向 西南 .
(5)根据李庄、吴庄所处的位置,分析最有可能遭受泥石流威胁的是 吴庄 .当泥石流发生时,图2所示的①、②两种逃生方向中正确的是 ① .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答】解:读图可知,(1)图1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263米,A处是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D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2)虚线甲、乙表示的两条上山路线中,甲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登山更省力.
(3)图1中A、B两地中,B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适合搭帐篷作为宿营地.
(4)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判断,考察队员乘着皮筏顺C河从上往下漂流,他们的漂流方向是自东北向西南.
(5)图中李庄、吴庄所处的位置中,吴庄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最有可能遭受泥石流威胁.当泥石流发生时,图2所示的①逃生方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容易逃生.
故答案为:
(1)263;陡崖;山谷;
(2)甲;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
(3)B;
(4)东北;西南;
(5)吴庄;①.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