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炸 B.升华 C.燃烧 D.蒸馏
2.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 B.玉不琢不成器 C.纸里包不住火 D.百炼方能成钢
3.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的“绿色”水处理剂,其化学式为K2FeO4,已知其中O元素为﹣2价,则Fe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4 C.+5 D.+6
4.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和液氧都可助燃﹣﹣相同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八月桂花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间隙变大
D.水结冰体积膨胀﹣﹣温度降低,分子体积变大
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部分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50 B.相对原子质量为118.7g
C.元素的名称为锡 D.元素符号为Sn
6.在生活生产和化学实验中要特别注意安全.下列有关安全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小心打翻燃着的酒精灯失火,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B.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对着无人的方向
C.掏沼气池(沼气池内有大量可燃性气体CH4)前,先进行灯火试验
D.面粉加工厂、加油站、煤矿矿井、纺织厂都必须张贴“严禁烟火”字样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铁丝在氧气燃烧,火星四溅,生成黑色固体
8.走进化学实验室,同学们能够学会最基本的操作.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称量固体
D.
过滤
9.下列用途不能体现该物质的性质的是( )
A.金刚石可以刻划玻璃,说明金刚石硬度大
B.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碱性
C.一氧化碳可用于工业炼铁,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D.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说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10.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向NaOH溶液中加入(或通入)某物质X,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表示为:X+NaOH→Na2CO3+H2O,则X不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CO2 B.NaHCO3 C.Ca(HCO3)2 D.H2CO3
11.图甲是某兴趣小组自制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图乙是他们分析水电解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所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电极是直流电源的负极
B.图甲中X与Y的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
C.图乙微观图示Ⅱ中,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和﹣2
D.若图乙表示合成水的微观示意图,则反应过程顺序为Ⅰ→Ⅱ→Ⅲ
12.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2Mg表示2个镁元素
B.2CO 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
C.Zn2+ 表示Zn的化合价为+2价
D.表示核外电子数为4
13.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氧气结束时,先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B.点燃一氧化碳前,要先检验其纯度,而后才能点燃
C.做CO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停止通CO,后熄灭酒精灯
D.做气体制备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1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常用来刻划玻璃﹣﹣金刚石坚硬无比
B.焦炭常用来冶炼金属﹣﹣焦炭具有可燃性
C.石墨常用作电极材料﹣﹣石墨具有导电性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能隔绝空气
15.野炊时,小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方便添加木柴
16.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 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8
2
40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4
8
23
A.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9
C.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4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8克
17.保护地球、防止环境污染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合理利用资源是保护地球的重要途径,下列关于资源利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减少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
B.为方便出行,提倡多开私家车
C.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D.积极开发太阳能
18.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白磷是可燃物,红磷不是可燃物
B.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C.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它的着火点
D.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
19.如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B.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气体从b端通入,收集氧气
D.在a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测量气体的体积
20.已知Ca(HCO3)2CaCO3+CO2↑+H2O.一定量Ca(HCO3)2固体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分解(此过程CaCO3不分解).下列图象表示此过程中容器内某些量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钙离子 ;
(2)氮气 ;
(3)氧化铁 ;
(4)写出干冰的化学式并标出其中氧元素化合价 .
22.①镁粉、②干冰、③二氧化硫、④氢气等物质中选择一种物质的序号来填空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当a= 时,该粒子是原子;
(2)当a=11时,该粒子是 (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3)当a= 时,该粒子是带有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
24.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石油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 (填化学式)的排放量;开发 等新能源(举一例),不仅
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紧缺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煤燃烧时加入适当的物质,可以减少 气体(写化学式)和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排放、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
(3)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煤块经粉碎处理,这样可以使其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快、更充分,这是因为 ;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也可将煤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转化为两种常见的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5.自然灾害常常致使当地原有水源被破坏,寻找到的新水源需经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
(1)新水源中如果有难闻的异味,可添加将其吸附除去 .
(2)经过净化后的水,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通过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请写出日常生活中节约水资源的具体措施: (任写一条).
26.三乙基铝【其化学式为(C2H5)3Al】是一种无色液体,可用作火箭推进系统双组分点火物,能在空气中完全自燃生成三种氧化物.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三乙基铝由 种元素组成,每个三乙基铝分子中有 个碳原子, 个铝原子,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2)三乙基铝在空气中完全自燃后生成的三种氧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 和H2O.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1小题,每空1分,方程式每个2分,共8分)
27.已知A、B、C、D、E五种物质之间存在如图的转化关系,其中A、C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试回答:
(1)写出A、D、E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 ,D ,E .
(2)MnO2起 作用.
(3)写出A→B+C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B和E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1分,方程式每个2分,共16分)
28.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若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 伸到集气瓶口,观察现象.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用字母序号填).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4)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根据所查资料,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选择 (填序号).
29.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中CO2的制备、净化、检验,最后收集一瓶干燥的C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选择的探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药品
实验现象
①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②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③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 (填序号)组药品,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2)C装置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则C中所盛放的物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反应过程中将弹簧夹关闭,在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4)E收集方法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五、综合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30.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其化学式为C6H8N2.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
(1)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216g对苯二胺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
31.将足量的碳酸钙加入到盛有50mL的稀盐酸中,立即将烧杯放到天平上称量,在以后的8min内,每一分钟读一次数.结果如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质量/g
92.0
91.0
90.5
90.1
89.8
90.0
89.8
89.8
89.8
(1)盛有反应物的烧杯质量减小的原因是: ;
(2)表中有一个数据是不合理的,该结果的测得时间是第 分钟;
(3)计算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盐酸密度按1g/mL计算).
2016-2017学年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炸 B.升华 C.燃烧 D.蒸馏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爆炸的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气球爆炸.故选项错误;
B、升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蒸馏的过程中是除去杂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 B.玉不琢不成器 C.纸里包不住火 D.百炼方能成钢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真金不怕火炼说的是金的化学性质稳定,故A错;
B、玉不琢不成器说的是雕刻琢磨,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B正确;
C、纸里包不住火是利用纸张易燃烧,利用了化学性质,故C错;
D、百炼方能成钢是利用碳与氧气反应,除掉过量的碳,利用了化学性质,故D错.
故选B.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3.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的“绿色”水处理剂,其化学式为K2FeO4,已知其中O元素为﹣2价,则Fe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4 C.+5 D.+6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高铁酸钾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4.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和液氧都可助燃﹣﹣相同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八月桂花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间隙变大
D.水结冰体积膨胀﹣﹣温度降低,分子体积变大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氧气和液氧都可助燃,是因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B、由于分子是运动的,桂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能闻到桂花香的香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C、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受热时间隔变大.所以,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故选项解释正确;
D、由于分子间有间隔,水结成冰时,分子的间隔变大,分子的体积没有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部分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50 B.相对原子质量为118.7g
C.元素的名称为锡 D.元素符号为Sn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50,表示原子序数为50;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为50,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锡,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符号为Sn,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6.在生活生产和化学实验中要特别注意安全.下列有关安全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小心打翻燃着的酒精灯失火,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B.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对着无人的方向
C.掏沼气池(沼气池内有大量可燃性气体CH4)前,先进行灯火试验
D.面粉加工厂、加油站、煤矿矿井、纺织厂都必须张贴“严禁烟火”字样
【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专题】化学与能源;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不小心将酒精灯打翻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遇火可能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遇火可能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如果不小心将酒精灯打翻而造成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以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说法正确.
B、为防止液体沸腾溅出伤人,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对着无人的方向,说法正确.
C、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遇火可能爆炸,因此掏沼气池(沼气池内有大量可燃性气体CH4)前,不能进行灯火试,以防爆炸,说法错误.
D、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遇火可能爆炸,因此面粉加工厂、加油站、煤矿矿井、纺织厂都必须张贴“严禁烟火“字样,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细心分析即可顺利解答.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铁丝在氧气燃烧,火星四溅,生成黑色固体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8.走进化学实验室,同学们能够学会最基本的操作.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称量固体 D.
过滤
【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9.下列用途不能体现该物质的性质的是( )
A.金刚石可以刻划玻璃,说明金刚石硬度大
B.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碱性
C.一氧化碳可用于工业炼铁,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D.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说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根据金刚石硬度大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分析;
D、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
【解答】解:A、金刚石可以刻划玻璃,说明金刚石硬度大,故A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碳酸显酸性,故B说法不正确;
C、一氧化碳可用于工业炼铁,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故C说法正确;
D、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说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10.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向NaOH溶液中加入(或通入)某物质X,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表示为:X+NaOH→Na2CO3+H2O,则X不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CO2 B.NaHCO3 C.Ca(HCO3)2 D.H2CO3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由此可推知.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题干中的化学反应表达式,可以看出反应后有钠元素、碳元素、氧元素、氢元素,反应前也必须有这些元素,但无钙元素,故C不可能.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题干中的方程式虽没见过,但仍能用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个数守恒来解答.培养了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灵活应用的能力.
11.图甲是某兴趣小组自制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图乙是他们分析水电解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所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电极是直流电源的负极
B.图甲中X与Y的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
C.图乙微观图示Ⅱ中,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和﹣2
D.若图乙表示合成水的微观示意图,则反应过程顺序为Ⅰ→Ⅱ→Ⅲ
【考点】电解水实验;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电解水试验的现象、结论、分子的变化和化合价原则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可知,图甲中,x气体较少是氧气,所连接a电极是直流电源的正极,故A错误;
B、由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可知,图甲中X与Y分别是氧气和氢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故B正确.
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图乙微观图示Ⅱ中,物质都是单质,元素的化合价分别0,故C错误;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若图乙表示合成水的微观示意图,则反应过程顺序为Ⅱ→Ⅰ→Ⅲ,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电解水试验的现象、结论、分子的变化和化合价原则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12.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2Mg表示2个镁元素
B.2CO 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
C.Zn2+ 表示Zn的化合价为+2价
D.表示核外电子数为4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B、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
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进行解答.
【解答】解: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Mg中的“2”表示2个镁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C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Zn2+中的“2”
表示一个锌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可知,弧线上的数字表示核外的电子数,故核外电子数为6,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3.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氧气结束时,先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B.点燃一氧化碳前,要先检验其纯度,而后才能点燃
C.做CO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停止通CO,后熄灭酒精灯
D.做气体制备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水会倒流,可能引起试管炸裂;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纯的一氧化碳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至冷却;
D、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如果气密性不好,再更换仪器;气密性良好,才能装药品;
【解答】解:A、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故A正确;
B、为防止不纯的一氧化碳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先检验其纯度,而后才能点燃,故B正确;
C、为防止爆炸和生成的铜又被氧化,应先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至冷却,故C错误;
D、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否则会浪费药品,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正确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了解各个步骤中的注意事项.
1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常用来刻划玻璃﹣﹣金刚石坚硬无比
B.焦炭常用来冶炼金属﹣﹣焦炭具有可燃性
C.石墨常用作电极材料﹣﹣石墨具有导电性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能隔绝空气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金刚石硬度大,焦炭具有还原性,石墨具有导电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能隔绝空气.
【解答】解:A、金刚石坚硬无比,常用来刻划玻璃.故正确;
B、焦炭具有还原性,常用来冶炼金属.故错误;
C、石墨具有导电性,常用作电极材料.故正确;
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能隔绝空气,可用于灭火.故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掌握了物质的性质才能确定物质的用途.
15.野炊时,小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方便添加木柴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从促进燃烧的方法角度考虑;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解答】解: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促进木柴燃烧.故选项正确;
B、不能升高木柴的温度.故选项错误;
C、木柴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故选项错误;
D、不是为了方便添加木柴.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将木柴架空能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这样可以促进木柴燃烧.
16.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 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8
2
40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4
8
23
A.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9
C.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4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8克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反应后乙质量增加22g,是生成物;
反应后丙质量减小32g,是反应物;
反应后丁质量增加18g,是生成物;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2g+18g﹣32g=8g.
【解答】解:A、因为不知道反应物的种类,因此无法判断反应类型,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因为不知道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因此不能确定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8g:32g=1:4,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7.保护地球、防止环境污染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合理利用资源是保护地球的重要途径,下列关于资源利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减少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
B.为方便出行,提倡多开私家车
C.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D.积极开发太阳能
【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能源的现状进行分析;
B、根据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会浪费能源,加重空气污染进行分析;
C、根据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意义进行分析;
D、根据使用清洁能源,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空气污染进行分析.
【解答】解:A、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且面临着被耗尽的危险,应合理开采,故A说法正确;
B、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会浪费化石能源,加重空气污染,故B说法错误;
C、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空气污染,故C说法正确;
D、太阳能是清洁能源,积极开发太阳能可以节约化石能源,减少空气污染,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考点属于有关能源的问题,节约化石能源,合理的开发新能源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新课题,有关能源问题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
18.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白磷是可燃物,红磷不是可燃物
B.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C.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它的着火点
D.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A.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B.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C.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D.根据实验中水的作用来分析.
【解答】解:A.白磷和红磷都具有可燃性,均为可燃物,红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故错误;
B.热水中的白磷温度虽然达到了其着火点,但是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不能燃烧,故正确;
C.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故正确;
D.实验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故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检测学生对“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19.如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B.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气体从b端通入,收集氧气
D.在a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测量气体的体积
【考点】分离物质的仪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如果本装置内是空气,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气体从a端通入;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气体从b端通入.装置内加入不同的药品,就可以进行检验、除杂等.如果瓶内装满水,可以测量气体的体积,气体应该从b端通入,在a端接量筒.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气体从a端通入,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气体从a端通入,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选项正确;
C、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收集氧气,气体从a端通入,而不是b端通入,选项错误;
D、气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在a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能测量气体的体积.选项正确.
故选C
【点评】考虑收集气体的方法时,应该从气体的密度、水溶性、是否有毒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找出最好的收集方法.用图示洗气时,要注意进、出气体导管连接方法,应“长进短出”.
20.已知Ca(HCO3)2CaCO3+CO2↑+H2O.一定量Ca(HCO3)2固体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分解(此过程CaCO3不分解).下列图象表示此过程中容器内某些量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碳酸氢钙受热才分解为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此过程CaCO3不分解,根据反应情况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
【解答】解:刚开始加热时,温度不能达到碳酸氢钙的分解温度,因此要经过一段时间后,碳酸氢钙才开始分解,当碳酸氢钙完全分解后,容器中仍然有一定量的固体﹣﹣碳酸钙,所以固体的量不能为零,该选项不正确;
B、因为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因此碳元素的质量始终不变,该选项不正确;
C、当碳酸氢钙完全分解后,碳酸钙的质量不再增加,该选项不正确;
D、加热一段时间后,产生二氧化碳,当碳酸氢钙完全分解后,二氧化碳质量不再增加,该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钙离子 2Ca2+ ;
(2)氮气 N2 ;
(3)氧化铁 Fe2O3 ;
(4)写出干冰的化学式并标出其中氧元素化合价 O2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钙离子可表示为:2Ca2+;
(2)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N2;
(3)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
(4)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写出干冰的化学式并标出其中氧元素化合价,故可表示为: O2;
故答案为:(1)2Ca2+(2)N2 (3)Fe2O3 (4)O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2.①镁粉、②干冰、③二氧化硫、④氢气等物质中选择一种物质的序号来填空(2016•聊城三模)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当a= 10 时,该粒子是原子;
(2)当a=11时,该粒子是 阳离子 (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3)当a= 9 时,该粒子是带有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在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在阳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2)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a=2+8=10,故填:10;
(2)当a=11时,质子数比电子数多1个,该微粒是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故填:阳离子;
(3)当a=9时,质子数比电子数少1个,该粒子是带有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故填:9.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以及离子之间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4.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石油属于 不可再生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 CO2 (填化学式)的排放量;开发 风能 等新能源(举一例),不仅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紧缺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煤燃烧时加入适当的物质,可以减少 SO2 气体(写化学式)和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排放、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
(3)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煤块经粉碎处理,这样可以使其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快、更充分,这是因为 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也可将煤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转化为两种常见的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2O(气)CO+H2 .
【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书写化学方程式;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1)根据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以及常见的新能源进行解答;
(2)根据二氧化硫的排放导致酸雨进行解答;
(3)根据将煤块经粉碎处理,这样可以增大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以及碳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进行解答.
【解答】解:(1)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常见的新能源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2)二氧化硫的排放导致酸雨;
(3)将煤块经粉碎处理,这样可以增大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所以可以使其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快、更充分;碳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H2O(气)CO+H2;
故答案为:(1)不可再生 CO2 风能、水能、核能等
(2)SO2 (3)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H2O(气)CO+H2
【点评】化石燃料的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清洁的新能源不仅对保护环境有利,而且可以保护化石燃料.
25.自然灾害常常致使当地原有水源被破坏,寻找到的新水源需经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
(1)新水源中如果有难闻的异味,可添加将其吸附除去 活性炭 .
(2)经过净化后的水,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通过 加热煮沸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请写出日常生活中节约水资源的具体措施: 洗菜水冲厕所或洗衣水拖地 (任写一条).
【考点】硬水与软水;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1)新水源中如果有难闻的异味,可添加活性炭将其吸附除去;
故填:活性炭;
(2)经过净化后的水,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通过加热煮沸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故填:加热煮沸;
(3)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很多,如:洗菜水冲厕所或洗衣水拖地,或一水多用、使用节水龙头、节水马桶等;
故填:洗菜水冲厕所或洗衣水拖地.
【点评】本题考查注重基础,比较简单,掌握相关知识即可正确解答,同时通过解答了解了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6.三乙基铝【其化学式为(C2H5)3Al】是一种无色液体,可用作火箭推进系统双组分点火物,能在空气中完全自燃生成三种氧化物.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三乙基铝由 3 种元素组成,每个三乙基铝分子中有 6 个碳原子, 1 个铝原子,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4:5 .
(2)三乙基铝在空气中完全自燃后生成的三种氧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CO2 、 Al2O3 和H2O.
【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化学式的意义以及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解答】解:(1)由化学式[(C2H5)3Al]可知,它是由碳、氢、铝三种元素组成的,每个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和1个铝原子,共22个原子,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5)=72:15=24:5;故填:3;6;1;24:5;
(2)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由此可知,三乙基铝在空气中完全自燃后生成氧化铝、水和二氧化碳三种氧化物.故填:CO2、Al2O3.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及其计算,掌握质量守恒定律是解题的关键.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1小题,每空1分,方程式每个2分,共8分)
27.已知A、B、C、D、E五种物质之间存在如图的转化关系,其中A、C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试回答:
(1)写出A、D、E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 H2O2 ,D CO2 ,E CH4 .
(2)MnO2起 催化 作用.
(3)写出A→B+C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
(4)写出B和E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A、B、C、D、E五种物质之间存在如图的转化关系,其中A、C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则E为甲烷,由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则A为过氧化氢,C为水,B为氧气;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D为二氧化碳,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B、C、D、E五种物质之间存在如图的转化关系,其中A、C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则E为甲烷,由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则A为过氧化氢,C为水,B为氧气;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D为二氧化碳.
(1)A、D、E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H2O2、CO2、CH4.
(2)MnO2作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3)A→B+C,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4)B和E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故答案为:(1)H2O2、CO2、CH4; (2)催化;(3)2H2O22H2O+O2↑;(4)CH4+2O2CO2+2H2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1分,方程式每个2分,共16分)
28.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酒精灯 ,b 长颈漏斗 .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字母序号),若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 带火星的小木条 伸到集气瓶口,观察现象.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
(3)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bac (用字母序号填).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4)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根据所查资料,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选择 AE (填序号).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
(2)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选择发生装置即可;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验满的方法即可;根据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的正确操作顺序分析解答.
(4)根据制取气体的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性质可以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解答】解:(1)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是酒精灯,b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若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氧气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木条复燃,说明瓶中已充满氧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能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3)用C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4)利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
故答案为:(1)酒精灯;长颈漏斗;(2)A;带火星的小木条;2KMnO4K2MnO4+MnO2+O2↑;(3)bac;(4)AE.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用途、反应表达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29.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中CO2的制备、净化、检验,最后收集一瓶干燥的C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选择的探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药品
实验现象
①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②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③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 ③ (填序号)组药品,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2)C装置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则C中所盛放的物质是 澄清石灰水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Ca(OH)2=CaCO3↓+H2O .
(3)反应过程中将弹簧夹关闭,在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A中锥形瓶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
(4)E收集方法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选择药品产生气体速度适中,便于收集,药品要廉价易得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检验二氧化碳选用澄清的石灰水,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3)反应过程中将弹簧夹关闭,锥形瓶内产生的气体无法排出,气压增大,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E装置为向上排空气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实验室中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主要是因为二者反应速率适中,容易控制,并且药品价格合理等.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2)C装置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则C中所盛放的物质是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反应过程中将弹簧夹关闭,锥形瓶内产生的气体无法排出,气压增大,故在A中就会出现锥形瓶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4)E装置为向上排空气法,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故答案为:(1)③;CaCO3+2HCl=CaCl2+H2O+CO2↑;(2)澄清石灰水;CO2+Ca(OH)2=CaCO3↓+H2O;(3)A中锥形瓶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五、综合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30.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其化学式为C6H8N2.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
(1)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8 ;
(2)216g对苯二胺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16g .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4×2=108.
(2)216g对苯二胺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216g××100%=16g.
故答案为:(1)108;(2)16g.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1.将足量的碳酸钙加入到盛有50mL的稀盐酸中,立即将烧杯放到天平上称量,在以后的8min内,每一分钟读一次数.结果如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质量/g
92.0
91.0
90.5
90.1
89.8
90.0
89.8
89.8
89.8
(1)盛有反应物的烧杯质量减小的原因是: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 ;
(2)表中有一个数据是不合理的,该结果的测得时间是第 5 分钟;
(3)计算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盐酸密度按1g/mL计算).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分析】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
【解答】解:(1)盛有反应物的烧杯质量减小的原因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
故填: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
(2)表中有一个数据是不合理的,该结果的测得时间是第5分钟,第5分钟应该是小于或等于89.8.
故填:5.
(3)设50mL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x,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92.0g﹣89.8g=2.2g,
CaCO3+2HCl═CaCl2+H2O+CO2↑,
73 44
x 2.2g
=,
x=3.65g,
50mL稀盐酸的质量为:50mL×1g/mL=50g,
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00%=7.3%,
答: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为7.3%.
【点评】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很广泛,解答的关键是要分析出物质的质量差与要求的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具体的数据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