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毫克、镁65毫克、锌1.5毫克.这里的碘、镁、锌是指( )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离子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石油 C.生铁 D.氯酸钾
3.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如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
A.
加入药品
B.
收集气体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验满
4.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
A.钻石(C) B.水晶(SiO2) C.食盐(NaCl) D.钟乳石(CaCO3)
5.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A.7 B.9 C.10 D.19
6.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所属反应类型”描述正确的是( )
A.硫﹣﹣淡蓝色火焰﹣﹣氧化反应
B.铁﹣﹣火星四射﹣﹣分解反应
C.碳﹣﹣发出白光﹣﹣化合反应
D.蜡烛﹣﹣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合反应
7.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8.豆腐是许多人爱吃的美食,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C6H13N02).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四种元素组成 B.一个分子中含一个氧分子
C.一个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9.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从图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硅属于金属元素 B.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D.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
10.如图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代表氮原子,代表氢原子.从下面示意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改变
B.生成物的化学式为N2H6,其中N的化合价为+6价
C.反应前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
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11.食品添加剂溴酸钾(KBrO3)会致癌,已被禁用,其中溴元素(Br)的化合价为( )
A.+1 B.+3 C.+5 D.+2
12.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中,不恰当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灭
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立即用大量的水浇灭
D.图书档案馆发生火灾,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13.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并测得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19.7
8.7
21.6
0.4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19.4
0
3.6
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 g
C.反应中,物质B和物质D质量比为87:36
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14.下列实验中关于水的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实验装置
测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氧气
解释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得出氧气的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铁丝燃烧时溅落的熔融物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硫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集气瓶中的水:先排尽瓶中空气,后方便观察何时集满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5.人们常说:①高原上缺氧 ②海产品中含锌 ③少喝碳酸饮料 ④硬水中含镁离子.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中的“氧” ; ②中的“锌” ;
③中的“碳酸” ; ④中的“镁离子” .
16.已知浓硝酸是一种易挥发的强酸,见光易分解,其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4HNO32H2O+4NO2↑+X↑.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硝酸的化学性质 (写出一种即可);
(2)二氧化氮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 (最简比);
(3)判断X的化学式 ;
(4)如图为氮原子结构示意图,氢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1价.则在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17.钙元素对人类生命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在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儿童缺钙可能会导致 (填“贫血症”或“佝偻病”).
(3)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此反应可用于 (填字母序号).
A.吸收水分 B.制熟石灰 C.加热食物
(4)熟石灰的化学式为 ,它可用于制备补碘剂Ca(IO3)2,其中碘元素的化学价为 .
(5)“冰洲石”(主要成分为CaCO3)制成的工艺品不能与盐酸接触,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18.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无明显变化),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酚酞试液变红).
(2)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兴趣小组成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理由是 .
19.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表示氯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1)请写出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 (填化学式);
(4)以甲图为例分析,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
三、简答题
20.锂是一种金属单质,化学式Li,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易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则锂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2)“绿色化学”强调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在汽车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反应,生成能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两种无毒气体.NO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工业酒精中常含有少量甲醇.甲醇有毒,易挥发.请你根据甲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推断甲醇肯定含有 元素,还可能含有 元素.
21.现有A﹣F六种常见物质,其中B是食品包装中的常用的干燥剂,A、B、C三种白色固体都含有同种金属元素,E是固体单质,D、E、F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B E .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C: ;
F→D: .
四、实验题
22.如图是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设计的实验:
(1)该实验主要探究的是燃烧需要 ;
(2)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
(3)该实验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若用该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为五分之一,实验中应注意事项有 ; .(写出两点)
23.某校九(5)班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实验,请结合图1帮助他们解决以下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
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
(3)用B、D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常选用装置B或装置C,C与B相比较,其优点是 ,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编号).
(5)甲同学查阅资料知: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
①若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时,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液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若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
(6)乙同学检查装置C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橡皮管,再向长颈漏斗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 ,说明气密性良好.
(7)丙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完成一系列的实验.用实验装置的序号回答下列问题(装置可重复使用,尾气处理装置未给出).
资料: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溶液能较多地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立即反应生成蓝色.
①实验室用仪器A、B可组合成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检验CO中混有的CO2的装置是 ,除去CO中较多的CO2,最好选装置 .
③水煤气含有CO、H2、CO2、H2O.证明水煤气中含有CO和H2的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
五、计算题
24.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国家新《生活饮用卫生标准》从今年7月1日起强制实施,其中饮用消毒剂除了目前采用的液氯以外,补充了氯胺(NH2Cl)、臭氧(O3).
(1)NH2Cl用于消毒时,发生反应:NH2Cl+X═NH3+HClO,其中X的化学式是 ;
(2)NH2Cl中含有 种元素;
(3)NH2Cl中氯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
(4)NH2Cl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精确到0.1%)
25. 某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实
验
数
据
烧杯和稀盐酸
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
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
合物的质量
150g
12g
157.6g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016-2017学年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毫克、镁65毫克、锌1.5毫克.这里的碘、镁、锌是指( )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离子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解答】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中含有的是元素.
故选B
【点评】记住物质的组成是解答本题关健.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石油 C.生铁 D.氯酸钾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解:A、矿泉水中含有水、可溶性矿物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B、石油中含有多种烃类物质,属于混合物.
C、生铁中含有铁、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D、氯酸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3.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如图是他的
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
A.
加入药品
B.
收集气体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验满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A、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
B、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底部,有利于尽可能排净原有空气;
C、用手握试管的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注意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以判断气密性好坏;
D、二氧化碳验满时,检验的物质一定要放在瓶口;
【解答】解:A、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操作正确,故A正确;
B、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底部,操作正确,故B正确;
C、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操作正确,故C
正确;
D、因是气体的验满,所以检验的物质一定要放在瓶口,而不能放在集气瓶内部,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些实验的注意事项,了解取用液体药品的方法、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气体验满的方法以及收集气体的方法.
4.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
A.钻石(C) B.水晶(SiO2) C.食盐(NaCl) D.钟乳石(CaCO3)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解答】解:A、碳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B、二氧化硅是由硅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C、氯化钠中不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
D、碳酸钙是由钙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
故选:B.
【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
5.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A.7 B.9 C.10 D.19
【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由题意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9,故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为9.
A、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为9,故选项错误.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为9,故选项正确.
C、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为9,故选项错误.
D、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为9,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6.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所属反应类型”描述正确的是( )
A.硫﹣﹣淡蓝色火焰﹣﹣氧化反应
B.铁﹣﹣火星四射﹣﹣分解反应
C.碳﹣﹣发出白光﹣﹣化合反应
D.蜡烛﹣﹣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合反应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类型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类型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类型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类型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即可正确解答,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7.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体积)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豆腐是许多人爱吃的美食,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C6H13N02).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四种元素组成 B.一个分子中含一个氧分子
C.一个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A、根据亮氨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1个亮氨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亮氨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亮氨酸分子中含两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个亮氨酸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3):14:(16×2)=72:13:14:32,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从图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硅属于金属元素 B.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D.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硅,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硅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为1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去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如图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代表氮原子,代表氢原子.从下面示意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改变
B.生成物的化学式为N2H6,其中N的化合价为+6价
C.反应前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
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及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分析:通过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种类,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的本质等.
【解答】解:A、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发生改变.故A错误;
B、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生成物的化学式为NH3,其中N的化合价为﹣3价.故B错误;
C、由图中可知,该反应前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3.故C错误;
D、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有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充分理解“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1.食品添加剂溴酸钾(KBrO3)会致癌,已被禁用,其中溴元素(Br)的化合价为( )
A.+1 B.+3 C.+5 D.+2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溴酸钾(KBrO3)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溴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12.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中,不恰当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灭
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立即用大量的水浇灭
D.图书档案馆发生火灾,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几种常用的灭火器.
【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
【解答】解:灭火原理: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灭火的原理有:(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是隔绝氧气或空气灭火.故A说法正确.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是利用隔绝空气灭火.故B说法正确.
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立即用大量的水浇灭,会导致触电,故C说法错误.
D.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时,液态二氧化碳马上变成气体不残留任何残留物,可以更好地保护图书档案.此灭火方法既考虑了灭火又考虑到保护图书档案资料,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灭火原理的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
13.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并测得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19.7
8.7
21.6
0.4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19.4
0
3.6
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 g
C.反应中,物质B和物质D质量比为87:36
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分析先B、C、D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A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
【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B的质量增加了10.7g,故B是生成物,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10.7g;同理可以确定C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为21.6g;D的质量增加了3.2g,故D是生成物,生成D的质量为3.2g;由质量守恒定律,A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A的质量为21.6g﹣10.7g﹣3.2g=7.7g.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C,生成物是A、B、D,因此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生成的A的质量为7.7g,则待测的值为7.7g+19.7g=27.4g,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质量守恒定律,物质B和物质D质量增加的比为(19.4g﹣8.7g):(3.6g﹣0.4g)=107:32,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C,生成物是A、B、D,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14.下列实验中关于水的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实验装置
测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氧气
解释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得出氧气的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铁丝燃烧时溅落的熔融物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硫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集气瓶中的水:先排尽瓶中空气,后方便观察何时集满
A.A B.B C.C D.D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化学性质.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可知氧气的体积;
B、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用途是冷却溅落的四氧化三铁,防止炸裂集气瓶;
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中加入水是为了排出集气瓶中的空气.
【解答】解: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可知氧气的体积.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是间接测定氧气的体积,故A正确;
B、铁在氧气中燃烧时,实验中水的用途是冷却溅落的四氧化三铁,防止炸裂集气瓶,故B正确;
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该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故C错误;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中加入水,主要是为了是为了排出集气瓶中的空气,也便于观察氧气何时收集满,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水在反应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填空题
15.人们常说:①高原上缺氧 ②海产品中含锌 ③少喝碳酸饮料 ④硬水中含镁离子.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中的“氧” O2 ; ②中的“锌” Zn ;
③中的“碳酸” H2CO3 ; ④中的“镁离子” Mg2+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①高原上缺氧,氧指氧气;书写化学式即可;
②海产品中含锌,指锌元素;依据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解答;
③碳酸饮料中的碳酸就是我们常见的化合物碳酸;依据化合物的书写方法解答;
④硬水中含镁离子.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解答】解:
①高原上缺氧,氧指氧气;表示为:O2;故答案为:O2;
②海产品中含锌,指锌元素;元素符号表示为:Zn;故答案为:Zn;
③碳酸饮料,碳酸依据化合物的书写方法表示为:H2CO3;故答案为:H2CO3;
④硬水中含镁离子.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镁离子表示为:Mg2+;故答案为:Mg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16.已知浓硝酸是一种易挥发的强酸,见光易分解,其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4HNO3
2H2O+4NO2↑+X↑.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硝酸的化学性质 见光易分解 (写出一种即可);
(2)二氧化氮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 7:16 (最简比);
(3)判断X的化学式 O2 ;
(4)如图为氮原子结构示意图,氢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1价.则在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价 .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1)根据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结合题干对硝酸的介绍,来推断硝酸的化学性质;
(2)根据二氧化氮的化学式,计算出二氧化氮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
(3)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4)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来求算出氮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解:(1)根据题给信息可以知道,硝酸见光分解,表明硝酸化学性质不稳定,见光易分解;
(2)NO2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14:(16×2)=7:16;
(3)由反应4HNO32H2O+4NO2↑+X↑.反应前4HNO3中含H、N、O原子个数分别为4、4、12,而反应后2H2O、4NO2中共含有H、N、O原子个数分别为4、4、10,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可判断X分子由2个O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O2;
(4)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以知道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
则(+1)×3+x=0,
解得x=﹣3;
即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答案为:(1)见光易分解;
(2)7:16;
(3)O2;
(4)﹣3价.
【点评】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能够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物质化学式.
17.钙元素对人类生命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在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0.08 .
(2)儿童缺钙可能会导致 佝偻病 (填“贫血症”或“佝偻病”).
(3)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此反应可用于 ABC (填字母序号).
A.吸收水分 B.制熟石灰 C.加热食物
(4)熟石灰的化学式为 Ca(OH)2 ,它可用于制备补碘剂Ca(IO3)2,其中碘元素的化学价为 +5价 .
(5)“冰洲石”(主要成分为CaCO3)制成的工艺品不能与盐酸接触,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CaCO3+2HCl═CaCl2+H2O+CO2↑ .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单元格的构成及其含义都是一样的,其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可以据此解答;
(2)钙元素在成人体内约含钙1.2kg,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它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可以据此解答;
(3)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以据此解答;
(4)熟石灰为氢氧化钙,可以写出其化学式,根据化合物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以判断碘元素的化合价;
(5)碳酸钙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水和氯化钙,可以据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单元格的构成及其含义都是一样的,其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可以得出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2)钙元素在人体内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它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3)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收集其产生的热量能够给食物进行加热,该反应可以用于制取熟石灰,同样可以作为干燥剂来吸收水分;
(4)熟石灰为氢氧化钙,其化学式Ca(OH)2;根据化合物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以设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2)×3]×2=0,.解得:x=+5;
(5)碳酸钙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水和氯化钙,可以据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答案为:(1)40.08;
(2)佝偻病;
(3)ABC;
(4)Ca(OH)2;+5价;
(5)CaCO3+2HCl═CaCl2+H2O+CO2↑.
【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还有,水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工业制取方法、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包括反应化学方程式)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解答.
18.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无明显变化),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酚酞试液变红).
(2)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 烧杯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烧杯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兴趣小组成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无必要 ,理由是
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在第一个实验中已经可以证明了 .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水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通过实验过程及其实验现象可知,氨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溶解在水中时能生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解答】解:(2)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故填:烧杯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
(3)因为在第一个实验中已经可以证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故填:无必要;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在第一个实验中已经可以证明了.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微观粒子的特征及其酸碱性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相互作用时的实验现象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9.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表示氯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1)请写出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O+Cl2═HCl+HClO ;
(2)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分解反应 ;
(3)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 Cl2、O2 (填化学式);
(4)以甲图为例分析,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1)由反应的模型图及物质的微观构成模型图可知反应物是氯气和水,生成物是盐酸和次氯酸,再由各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由乙图模型图及物质的微观构成模型图可以看出: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
(3)由甲图和乙图中微观构成模型图可以看出涉及到到的单质由氯气、氧气;
(4)在甲图中,比较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量的特点即可.
【解答】解:(1)通过反应的模型图及物质的微观构成模型图可知:反应物是氯气和水,生成物是盐酸和次氯酸,各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是1:1:1:1,反应的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2)由乙图模型图及物质的微观构成模型图可以看出: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
(3)单质的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所以可知甲、乙反应中涉及到到的单质有氯气、氧气,化学式为:Cl2,O2.
(4)从甲图可以看出:反应前有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两个氯原子,反应后也有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两个氯原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故答案为:(1)H2O+Cl2═HCl+HClO;(2)分解反应;(3)Cl2、O2;(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物质的构成及种类,也才能正确的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反应的方程式和反应类型等.
三、简答题
20.(1)锂是一种金属单质,化学式Li,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易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则锂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Li2O .
(2)“绿色化学”强调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在汽车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反应,生成能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两种无毒气体.NO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O+2CON2+2CO2 .
(3)工业酒精中常含有少量甲醇.甲醇有毒,易挥发.请你根据甲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推断甲醇肯定含有 C、H 元素,还可能含有 O 元素.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在形成化合物时,锂易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故化合价表现为+1价,而氧元素为﹣2价,故锂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Li2O;
(2)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不变考虑.
【解答】解:(1)由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知,在形成化合物时,锂易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故化合价表现为+1价,而氧元素为﹣2价,故锂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Li2O.故答案为:Li2O;
(2)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和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的特点可知生成的无毒气体是二氧化碳和氮气.
因此催化转换器可使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N2.
故答案为:2NO+2CON2+2CO2 ;
(3)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不变,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而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所以甲醇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故答案为:C、H;O.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元素的化合价会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1.现有A﹣F六种常见物质,其中B是食品包装中的常用的干燥剂,A、B、C三种白色固体都含有同种金属元素,E是固体单质,D、E、F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CaCO3 B CaO E C .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C: Ca(OH)2+CO2═CaCO3↓+H2O ;
F→D: 2CO+O22CO2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由B是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干燥剂,可知B为CaO,根据A、B、C三种白色固体都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及转化关系图中A、B、C的转化关系,可推断A、C为氢氧化钙或碳酸钙,而C→B(CaO)可断定C为碳酸钙,则A为氢氧化钙;再由C(碳酸钙)、D两种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可推断出D为二氧化碳;题中说明E为单质,D、E、F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根据关系图中D(二氧化碳)、E(单质)、F的转化关系,可以判断:E为单质C,F为一氧化碳.
【解答】解:B是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干燥剂,可知B为CaO,根据A、B、C三种白色固体都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及转化关系图中A、B、C的转化关系,可推断A、C为氢氧化钙或碳酸钙,而C→B(CaO)可断定C为碳酸钙,则A为氢氧化钙;再由C(碳酸钙)、D两种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可推断出D为二氧化碳;题中说明E为单质,D、E、F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根据关系图中D(二氧化碳)、E(单质)、F的转化关系,可以判断:E为单质C,F为一氧化碳,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C为碳酸钙,B是氧化钙,E是碳;故填:CaCO3;CaO;C;
(2)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填:Ca(OH)2+CO2═CaCO3↓+H2O;
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故填:2CO+O22CO2.
【点评】找出一种特殊的物质或反应为解决此类问题的突破口.
四、实验题
22.如图是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设计的实验:
(1)该实验主要探究的是燃烧需要 氧气 ;
(2)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 ;
(3)该实验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P+5O22P2O5 ;
(4)若用该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为五分之一,实验中应注意事项有 装置不漏气 ; 白磷要足量 .(写出两点)
【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1)对比两个实验装置可以发现,甲中的白磷不与氧气接触,乙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
(2)根据白磷燃烧可生成五氧化二磷写出化学方程式;
(3)根据白磷燃烧可生成五氧化二磷写出化学方程式;
(4)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应做到白磷足量,装置要密封好.
【解答】解:(1)甲中的白磷不能够燃烧是因为缺少燃烧所需要的氧气,而乙中的白磷能够燃烧正是因为与氧气接触了,所以该实验主要探究的燃烧条件是燃烧需要氧气.
故答案为:氧气.
(2)燃烧需要氧气,所以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
故填: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
(3)白磷燃烧可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方程式是:4P+5O22P2O5.
故填:4P+5O22P2O5
(4)用该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为五分之一,应做到白磷足量,使空气中的氧气能够成分与白磷反应;装置要密封好,防止外界空气进入,使测量的结果不准确.
故答案为:装置不漏气;白磷要足量(冷却到室温再打开活塞等).
【点评】本题是在探究物质燃烧条件实验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具有一定的难度.
23.(15分)(2016秋•乐昌市期末)某校九(5)班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实验,请结合图1帮助他们解决以下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酒精灯 ,② 集气瓶 .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字母编号),
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
(3)用B、D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常选用装置B或装置C,C与B相比较,其优点是 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E或F (填字母编号).
(5)甲同学查阅资料知: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
①若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时,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液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CO2═H2CO3 .
②
若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CO2带出的HCl与石灰水反应,阻碍了CO2与石灰水反应 .
(6)乙同学检查装置C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橡皮管,再向长颈漏斗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 一段时间水柱液面不下降 ,说明气密性良好.
(7)丙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完成一系列的实验.用实验装置的序号回答下列问题(装置可重复使用,尾气处理装置未给出).
资料: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溶液能较多地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立即反应生成蓝色.
①实验室用仪器A、B可组合成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②检验CO中混有的CO2的装置是 E ,除去CO中较多的CO2,最好选装置 F .
③水煤气含有CO、H2、CO2、H2O.证明水煤气中含有CO和H2的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FGHDE .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直接写出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的反应,可以据此选择发生装置,该反应生成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可以据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B装置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为大理石和稀盐酸,该反应生成了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可以据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C装置能够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并据氢气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
(5)依据二氧化碳和浓盐酸的性质分析解答;
(6)若C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当其与外界空气隔绝并被加热时能够产生压强差而使液面上升,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7)①AB组合为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所以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之下来制取氧气;
洗气装置要看瓶内加的试剂能否与气体中混有的杂质反应掉;
(3)验证水煤气中是否含有CO和H2
,要这两种物质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再通过实验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但在还原氧化铜之前先除去水煤气中混有的CO2、H2O.
【解答】解:(1)图中所标仪器的名称为:酒精灯和集气瓶;
(2)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的反应,所以应该选择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
(3)B装置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为大理石和稀盐酸,该反应生成了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分析图中的装置可以知道,有孔隔板可以放置固体,当用止水夹夹住胶皮管时由于气体不能逸散而使试管中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到长颈漏斗中,此时固液分离而使实验停止,若使实验开始只要将止水夹打开即可;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且难溶于水,故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5)①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石蕊变红;
②浓盐酸易挥发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就是盐酸,会将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生成的碳酸钙沉淀重新溶解,所以看不到沉淀;
(6)乙同学检查装置C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橡皮管,再向长颈漏斗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一段时间水柱液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7)①AB组合为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所以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之下来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分解产生了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②检验CO中混有的CO2,要有明显的现象,即通入到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即可验证;除去CO中较多的CO2,要有足够的试剂与二氧化碳反应,即用溶解度较大的氢氧化钠;
③先把水煤气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煤气中的H2O,然后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中,CO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水,接着把生成的混合气体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看是否变蓝,然后通过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
故答案为:(1)酒精灯;集气瓶;
(2)A;2KMnO4K2MnO4+MnO2+O2↑;
(3)CaCO3+2HCl═CaCl2+H2O+CO2↑;
(4)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E或F;
(5)①H2O+CO2═H2CO3;
②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CO2带出的HCl与石灰水反应,阻碍了CO2与石灰水反应;
(6)一段时间水柱液面不下降;
(7)①2H2O22H2O+O2↑;②E;F;③FGHDE.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综合而全面,很好的考查了学生对装置选取、反应原理、气体的性质等知识,解答时要结合相关知识细心分析,并明确如何对二氧化碳的验证和除去;以及对混合气体验证需要先排除杂质的干扰.
五、计算题
24.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国家新《生活饮用卫生标准》从今年7月1日起强制实施,其中饮用消毒剂除了目前采用的液氯以外,补充了氯胺(NH2Cl)、臭氧(O3).
(1)NH2Cl用于消毒时,发生反应:NH2Cl+X═NH3+HClO,其中X的化学式是 H2O ;
(2)NH2Cl中含有 3 种元素;
(3)NH2Cl中氯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71:4 ;
(4)NH2Cl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27.2% .(结果精确到0.1%)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由以上依据可推出X的化学式;
(2)根据氯胺的化学式进行分析;
(3)元素的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
(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根据所给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化学方程式的右边比左边多出了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元素种类不变和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可知多出的原子全部来自1个X分子中,即X的化学式为H2O;
(2)NH2Cl是由氮、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
(3)NH2Cl中氯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5.5:(1×2)=71:4;
(4)NH2Cl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27.2%.
故答案为:(1)H2O;(2)3;(3)71:4;(4)27.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的化学式和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计算元素的化合价,难度较小.
25.某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实
验
数
据
烧杯和稀盐酸
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
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
合物的质量
150g
12g
157.6g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4.4 g.
(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比反应前减少的质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由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计算出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而计算出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0g+12g﹣157.6g=4.4g.
(2)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4g
,x=10g
此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3.3%
答: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质量分数的计算,难度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