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春天:用花瓣提取色素 B.夏天:用粮食酿成美酒
C.秋天:将水果榨成果汁 D.冬天:将冰砖凿成冰雕
2.某品牌紫菜的营养成分表显示,每100g紫菜含钠291mg,这里所说的钠是指( )
A.单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
3.下列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是( )
A.电子 B.分子 C.原子 D.离子
4.下列操作既能加快硝酸钾的溶解速度,又能增加硝酸钾溶解质量的是( )
A.搅拌 B.振荡 C.加热 D.研碎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用固体粉末
B.
倾倒液体
C.
加热液体
D.
过滤
6.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因发现对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成功的我国药学家屠呦呦.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它在湿、热条件下易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制法上看:提取青蒿素不宜在高温下进行
B.从用途上看:青蒿素的发现能够减少疾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C.从变化上看:青蒿素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从构成上看: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
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C.“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熔点很高
D.“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8.铁在潮湿的空气里会发生锈蚀,证明氧气一定参加了反应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9.尿素[CO(NH2)2]是含氮量较高的氮肥,工业上以CO2等物质为原料合成尿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X═CO(NH2)2+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N2 B.N2H4 C.NH3 D.NO
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B.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制氧气
C.
将足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
D.
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
二、填空与简答题
11.用化学符号表示:
(1)两个氮分子 ;
(2)钙离子 ;
(3)电解水中不变的微粒 .
12.厨房中蕴含许多化学知识,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判断煮饭用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取适量的水,加入 检验;
(2)餐具上的油污可用清洁精来洗掉,这是利用洗洁精的 作用;
(3)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倒入干净的菜,其灭火原理是 .
13.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现有①冰水混合物、②硬水、③自来水、④苏打水、⑤蒸馏水等五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
(2)如图装置①是简易净水装置.使用时,活性炭的作用是 (填序号).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使硬水软化
(3)如图②是自然界水的循环示意图,针对水蒸发过程的几点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水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C.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D.水的物理性质保持不变
(4)如图③为水电解的装置,a试管收集的气体是 .
14.柴油机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物,某种尾气处理技术利用氨气与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降低污染物排放,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1)一个A分子是由 个原子构成的;
(2)上述反应涉及的氮元素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填字母序号);
(3)反应物的化学式为 ;
(4)上述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元素种类 B.分子种类 C.原子种类 D.元素化合价.
15.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为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10℃时甲的溶解度为 g,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
(3)分别将5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乙(填:“>”\“=”或“<”).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16分)
16.根据如图所示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一般不用D装置收集CO2的原因是 .
(3)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取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若选择E装置用排水法收集O2,具体的操作步骤是 .
17.实验室需配置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现实验室只有含少量NaCl的KNO3固体药品.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为达到实验目的,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列系列实验:
(1)提纯KNO3:
①50℃时,将85.5g固体药品溶于100g水中,得到的是KNO3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将上述KNO3溶液经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晾干等操作后,可得到比较纯净的KNO3晶体.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他们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操作
以上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用字母表示).
(3)稀释:20℃时,将20mL密度1.1g/mL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溶液,需水 mL.
(4)反思:小红提出,也可用一定量20℃时31.6%的KNO3溶液稀释配制5%的溶液,你认为是否可行 (填“行”或“不行”).
18.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铁的冶炼实验进行探究.
(1)该小组设计如图1研究铁的冶炼.
①实验时,应先注水片刻后再加热的目的是 ;
②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
(2)该小组同学对实验后玻璃管中得到的黑色固体A成分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黑色粉末A可能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小华查阅资料,得到关于铁的氧化物如下信息:
铁的氧化物
Fe2O3
Fe3O4
FeO
颜色
红
黑
黑
物理性质
不能被磁铁吸引
能被磁铁吸引
不能被磁铁吸引
化学性质
可溶于酸
常温下不溶于稀酸
可溶于酸,但不生成气体
【展开实验】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如图2).
【提出猜想】
Ⅰ.小明认为黑色粉末A全部是铁粉.小华根据图2实验认定小明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 .
Ⅱ.小华根据资料提出了自己的两个猜想,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余下的一个猜想.
猜想①: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四氧化三铁(Fe3O4)组成;
猜想②: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氧化亚铁(FeO)组成;
猜想③: .
Ⅲ.小华在小明图2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操作步骤和现象为 ,得出猜想①成立.
四、计算题(共6分)
19.实验室有一瓶硫酸溶液,老师请小明同学设计方案测定该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小明先取一只洁净的小烧杯,称其质量为15g,然后往其中倒入少量硫酸溶液后称量,总质量为65g,之后,将一枚质量为10g的铁钉(已用砂纸打磨除去铁锈)放入该小烧杯中,待铁钉表面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74.8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 .
(2)计算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春天:用花瓣提取色素 B.夏天:用粮食酿成美酒
C.秋天:将水果榨成果汁 D.冬天:将冰砖凿成冰雕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花瓣提取色素只是将其色素提取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酿造白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只是将其汁液提取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某品牌紫菜的营养成分表显示,每100g紫菜含钠291mg,这里所说的钠是指( )
A.单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紫菜中的营养元素等商品中的“钠”通常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物质中的钠是对所有钠原子的总称,意即钠元素,而不是钠原子,也不是钠离子,不存在钠分子.依据紫菜的营养成分中含有的“钠”.这里的“钠”是指钠元素.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物质中的钠是对所有钠原子的总称,意即钠元素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3.下列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是( )
A.电子 B.分子 C.原子 D.离子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电子不能构成物质,故选A.
【点评】掌握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下列操作既能加快硝酸钾的溶解速度,又能增加硝酸钾溶解质量的是( )
A.搅拌 B.振荡 C.加热 D.研碎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搅拌与震荡只是加快了物质的溶解速率,但不能增加其溶解量,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所以升温不但使物质的溶解速度变快,而且也增加了硝酸钾的量.
【解答】解:A、搅拌只能加大溶解速率.
B、振荡加快溶解的速度.
C、加快溶解的速度并升高了硝酸钾的溶解度.
D、研碎只能加大溶解速率.
故选:C.
【点评】此题是一道溶液知识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溶解度知识的掌握,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用固体粉末 B.
倾倒液体 C.
加热液体 D.
过滤
【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解答】解: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故所示操作正确;
B、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因发现对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成功的我国药学家屠呦呦.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它在湿、热条件下易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制法上看:提取青蒿素不宜在高温下进行
B.从用途上看:青蒿素的发现能够减少疾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C.从变化上看:青蒿素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从构成上看: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题意,青蒿素在湿、热条件下易分解,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题意,屠呦呦对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成功,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青蒿素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题意,青蒿素在湿、热条件下易分解,提取青蒿素不宜在高温下进行,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题意,屠呦呦对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成功,青蒿素的发现能够减少疾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青蒿素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D、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1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
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C.“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熔点很高
D.“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考点】生铁和钢;金属的化学性质;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燃烧的条件(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C、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加热条件下也不容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关键是掌握:分子运动是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解答】解:
A、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它们的含碳量不同,生铁经锤炼后其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含碳量降低,因此百炼成钢属于化学变化;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指的是只要下功夫,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此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
B、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物质燃烧必须具有可燃性(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必须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增加可燃物;
C、因为金不活泼,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所以我们常说“真金不怕火炼”.
D、“满架蔷薇一院香”,花香四溢是芳香油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的结果.
故选:D.
【点评】成语和古诗词是我们古代文化的一大瑰宝,其中许多都蕴含着化学原理,了解成语和古诗词的含义、灵活运用所学化学知识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铁在潮湿的空气里会发生锈蚀,证明氧气一定参加了反应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专题】压轴实验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要想证明铁生锈时,氧气一定参加了反应,就要进行铁在氧气和水共同作用下的反应实验和铁在只有水,没有氧气下的实验.
【解答】解: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和氧气直接接触,要想证明铁生锈时,氧气一定参加了反应,就要进行铁在氧气和水共同作用下的反应实验和铁在只有水,没有氧气下的实验.实验①是铁在氧气和水共同作用下的反应,实验②是铁只与水接触的反应,实验③是铁只与氧气接触的反应.要想证明铁生锈时,氧气一定参加了反应,就要进行铁在氧气和水共同作用下的反应实验和铁在只有水,没有氧气下的实验.所以①②.
故选A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们必须对基础的实验做到了然于心,并且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
9.尿素[CO(NH2)2]是含氮量较高的氮肥,工业上以CO2等物质为原料合成尿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X═CO(NH2)2+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N2 B.N2H4 C.NH3 D.NO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元素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X的化学式.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X═CO(NH2)2+H2O,反应前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氮原子个数分别为1、6、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6个氢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H3.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B.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制氧气
C.
将足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
D.
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电解水实验;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
【分析】A、根据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关系分析判断.
B、根据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由于有氧气放出,固体质量开始时不断减少,当反应完后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进行解答.
C、根据锌和铁与稀硫酸的反应分析解答.
D、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分析.
【解答】解:A、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关系是2:1,故A错误;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由于有氧气放出,固体质量开始时不断减少,所以开始时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当反应完后不再增加为一定值,故B错误;
C、将足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则硫酸全部反应,最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锌的活动性强于铁,故锌反应比铁块,故C正确;
D、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则不断析出硝酸钾晶体,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该题为图象题,这样的题型往往每个选项考查不同的知识点,或化学反应或溶液组成等,多数考查物质(沉淀、气体)质量、质量分数的变化,在解题时对每个选项认真分析,找准考查的知识点,结合对应的知识迁移解答.
二、填空与简答题
11.用化学符号表示:
(1)两个氮分子 2N2 ;
(2)钙离子 Ca2+ ;
(3)电解水中不变的微粒 H、O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电解水中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解答】解:(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钙离子可表示为:Ca2+.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电解水中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其原子符号为:H、O.
故答案为:(1)2N2;(2)Ca2+;(3)H、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厨房中蕴含许多化学知识,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判断煮饭用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取适量的水,加入 肥皂水 检验;
(2)餐具上的油污可用清洁精来洗掉,这是利用洗洁精的 乳化 作用;
(3)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倒入干净的菜,其灭火原理是 使油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
【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硬水与软水;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知识生活化;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检验硬水和软水的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洗洁精的乳化作用进行分析;
(3)根据灭火原理进行分析.
【解答】解:(1)检验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加入肥皂水后振荡,泡沫丰富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
故填:肥皂水;
(2)餐具上的油污可用清洁精来洗掉,这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
故填:乳化;
(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加入干净的菜可使锅内燃烧着的油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而熄灭;
故填:使油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只有同学们了解硬水和软水的鉴别、乳化作用、灭火原理等,就可做好此题.
13.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现有①冰水混合物、②硬水、③自来水、④苏打水、⑤蒸馏水等五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②③④ (填序号).
(2)如图装置①是简易净水装置.使用时,活性炭的作用是 C (填序号).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使硬水软化
(3)如图②是自然界水的循环示意图,针对水蒸发过程的几点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填序号).
A.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水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C.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D.水的物理性质保持不变
(4)如图③为水电解的装置,a试管收集的气体是 氢气 .
【考点】水的净化;电解水实验;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
(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解答;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4)水通电分解,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产生的为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产生氢气,两种气体体积比为1:2;
【解答】解:
(1)①冰水混合物、②硬水、③自来水、④苏打水是混合物;、⑤蒸馏水中只含一种物质,是纯净物;
(2)如图装置①是简易净水装置.使用时,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
(3)A、质量守恒定律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并没有发生改变,改变的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水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水变成水蒸气时,水的物理性质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C.
(4)图示的电解水实验中可看到:a试管内气体约为b管内气体体积的2倍,则a管内为氢气,则b试管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答案:
(1)①②③④;
(2)C;
(3)BC;
(4)氢气.
【点评】电解水实验的重要现象: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产生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产生的为氧气,两种气体体积比为2:1.
14.柴油机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物,某种尾气处理技术利用氨气与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降低污染物排放,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1)一个A分子是由 4 个原子构成的;
(2)上述反应涉及的氮元素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A (填字母序号);
(3)反应物的化学式为 NH3、NO ;
(4)上述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BD (填字母序号).
A.元素种类 B.分子种类 C.原子种类 D.元素化合价.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1)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分子的构成、写出化学式;
(2)根据化合价原则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3)根据微粒的构成刺耳西湖反应物的化学式;
(4)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元素的变化等.
【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6NO 5N2+6H20;
(1)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一个A分子是由4个原子构成的;
(2)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涉及但的物质有NH3、NO、N2化合价分别是﹣3、+2、0,氮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氨气;
(3)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的化学式为NH3、NO;
(4)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上述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不变,由于有单质生成,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故答案为:(1)4;(2)A;(3)NH3、NO;(4)BD.
【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5.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为 30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10℃时甲的溶解度为 20 g,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1:6 ;
(3)分别将5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
乙(填:“>”\“=”或“<”).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
【分析】(1)由溶解度曲线,找出曲线在指定温度下相交的两种物质;
(2)利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查出甲物质在10℃的溶解度的大小;
(3)查出物质的溶解度,并据此比较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解答】解:(1)3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10℃时甲的溶解度为20g,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0g;120g=1:6;
(3)由于在5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即在5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由于甲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降温至t1℃时,甲的溶液中都会有晶体析出,溶液都还是饱和溶液;而由于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至30℃时,它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由图可知,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甲小,故5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故答案为::(1)30;(2)20;1:6;(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应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16分)
16.根据如图所示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酒精灯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C (填字母),一般不用D装置收集CO2的原因是 CO2能溶于水且会和水起反应 .
(3)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取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K2MnO4+MnO2+O2↑ .
(4)若选择E装置用排水法收集O2,具体的操作步骤是
在集气瓶先装满水,然后将b管和发生装置相连 .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属于固液常温型,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及水溶性来选择收集装置.
(3)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取O2,属于固体加热型制取气体,试管口放有一团棉花,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用选择E装置用排水法收集O2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标号①仪器的名称是酒精灯.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属于固液常温型,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C;一般不用D装置收集CO2的原因是CO2能溶于水且会和水起反应.
(3)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取O2,属于固体加热型制取气体,试管口放有一团棉花,采用的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
(4)若选择E装置用排水法收集O2,在集气瓶先装满水,长导管是出水管,短导管是进气管,然后将b管和发生装置相连.
故答案为:(1)酒精灯;(2)C;CO2能溶于水且会和水起反应;(3)2KMnO4K2MnO4+MnO2+O2↑;(4)在集气瓶先装满水,然后将b管和发生装置相连.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实验室需配置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现实验室只有含少量NaCl的KNO3固体药品.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为达到实验目的,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列系列实验:
(1)提纯KNO3:
①50℃时,将85.5g固体药品溶于100g水中,得到的是KNO3的 不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将上述KNO3溶液经蒸发浓缩、 降温结晶 、过滤、洗涤晾干等操作后,可得到比较纯净的KNO3晶体.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他们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操作
以上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④②③⑤① (用字母表示).
(3)稀释:20℃时,将20mL密度1.1g/mL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溶液,需水 22 mL.
(4)反思:小红提出,也可用一定量20℃时31.6%的KNO3溶液稀释配制5%的溶液,你认为是否可行 不行 (填“行”或“不行”).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氯化钠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氯化钠大;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85.5g,因此将含杂质的85.5g固体药品溶于100g水中,得到的是KNO3的不饱和溶液;将上述KNO3溶液经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晾干等操作后,可得到比较纯净的KNO3晶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因此如图2所示的操作正确的顺序是:④②③⑤①;20mL×1.1g/mL=22g,设需水的质量为x,22g×10%=(22g+x)×5%,x=22g,根据v==;小红提出,也可用一定量20℃时31.6%的KNO3溶液稀释配制5%的溶液,我认为不可行,因为在20℃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31.6%.
【解答】解:(1)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85.5g,因此将含杂质的85.5g固体药品溶于100g水中,得到的是KNO3的不饱和溶液;将上述KNO3溶液经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晾干等操作后,可得到比较纯净的KNO3晶体;故答案为:不饱和;降温结晶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因此如图2所示的操作正确的顺序是:④②③⑤①;故答案为:④②③⑤①
(3)20mL×1.1g/mL=22g,设需水的质量为x,22g×10%=(22g+x)×5%,x=22g,根据v==;故答案为:22
(4)小红提出,也可用一定量20℃时31.6%的KNO3溶液稀释配制5%的溶液,我认为不可行,因为在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31.6%,故答案为:不行;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的计算和密度公式等,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8.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铁的冶炼实验进行探究.
(1)该小组设计如图1研究铁的冶炼.
①实验时,应先注水片刻后再加热的目的是 用一氧化碳排净装置内的空气,以防加热时发生爆炸 ;
②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O3+3CO2Fe+3CO2 ;
③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
(2)该小组同学对实验后玻璃管中得到的黑色固体A成分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黑色粉末A可能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小华查阅资料,得到关于铁的氧化物如下信息:
Fe2O3
Fe3O4
FeO
铁的氧化物
颜色
红
黑
黑
物理性质
不能被磁铁吸引
能被磁铁吸引
不能被磁铁吸引
化学性质
可溶于酸
常温下不溶于稀酸
可溶于酸,但不生成气体
【展开实验】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如图2).
【提出猜想】
Ⅰ.小明认为黑色粉末A全部是铁粉.小华根据图2实验认定小明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 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后,仍然有黑色粉末存在 .
Ⅱ.小华根据资料提出了自己的两个猜想,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余下的一个猜想.
猜想①: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四氧化三铁(Fe3O4)组成;
猜想②: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氧化亚铁(FeO)组成;
猜想③: 黑色粉末A由铁粉、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组成 .
Ⅲ.小华在小明图2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操作步骤和现象为 取适量黑色粉末B,用磁铁吸引,黑色粉末全部被吸引 ,得出猜想①成立.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金属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1)①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注意事项以及步骤来分析;
②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
③根据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来分析;
(2)Ⅰ、铁能够和硫酸铜反应,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不能和硫酸铜反应;
Ⅱ、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四氧化三铁(Fe3O4)组成;或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氧化亚铁(FeO)组成;或黑色粉末A由铁粉、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组成;
Ⅲ、运用题中信息铁的氧化物中氧化铁为红棕色,其余都为黑色,并且只有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以及氧化亚铁与四氧化三铁的性质解答.
【解答】解:(1)①实验时,应先注水片刻后再加热的目的是注水排出集气瓶内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气体进入玻璃管内,排进其中的空气,以防加热时发生爆炸;故填:用一氧化碳排净装置内的空气,以防加热时发生爆炸;
②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Fe2O3+3CO2Fe+3CO2;
③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的污染,所以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故填: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2)Ⅰ、小华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后,仍然有黑色粉末存在.故填: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后,仍然有黑色粉末存在;
Ⅱ、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四氧化三铁(Fe3O4)组成;或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氧化亚铁(FeO)组成;或黑色粉末A由铁粉、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组成.故填:黑色粉末A由铁粉、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组成;
Ⅲ、取适量黑色粉末B,用磁铁吸引,黑色粉末不能被吸引,则黑色粉末中只有氧化亚铁,猜想②正确;
取适量黑色粉末B,用磁铁吸引,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说明黑色粉末中含有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猜想③正确;
取适量黑色粉末B,用磁铁吸引,黑色粉末全部被吸引,说明则黑色粉末中只有四氧化三铁,猜想①正确.
因为氧化亚铁能与稀盐酸反应,而四氧化三铁不与稀盐酸反应,所以也可取少量的黑色固体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黑色固体完全溶解,则猜想②成立;若黑色固体一点也不溶解,则猜想①成立;若黑色固体部分溶解,则猜想③成立.
故填:取适量黑色粉末B,用磁铁吸引,黑色粉末全部被吸引(答案合理即可).
【点评】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进行实验的能力.所以,对化学实验不仅要认真观察,还应掌握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四、计算题(共6分)
19.实验室有一瓶硫酸溶液,老师请小明同学设计方案测定该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小明先取一只洁净的小烧杯,称其质量为15g,然后往其中倒入少量硫酸溶液后称量,总质量为65g,之后,将一枚质量为10g的铁钉(已用砂纸打磨除去铁锈)放入该小烧杯中,待铁钉表面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74.8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 0.2g .
(2)计算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根据氢气的质量可以计算硫酸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65g+10g﹣74.8g=0.2g,
(2)设硫酸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98 2
x 0.2g
解得:x=9.8g
x=4.9g,
该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9.6%
故答为:(1)0.2g;(2溶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9.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难度不大,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