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银川13中2016-2017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苏科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6-2017学年宁夏银川十三中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 ‎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题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 ‎1.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脑 B.神经 C.脊髓 D.神经元 ‎2.手臂上的一道道“青筋”是属于(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主动脉 ‎3.人们在患有急性炎症验血时,往往会发现血液中增多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4.原尿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 A.水分 B.无机盐 C.尿素 D.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5.有一B型血的人因外伤失血过多需要输血,最好输(  )‎ A.A型血 B.B型血 C.AB型血 D.O型血 ‎6.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其主要原因是(  )‎ 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 C.物质循环能持续进行 D.能量流动能持续进行 ‎7.人体中产生卵细胞的器官是(  )‎ A.睾丸 B.输卵管 C.卵巢 D.子宫 ‎8.下列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 A.谈虎色变 B.望梅止渴 C.吮吸反射 D.小狗会数数 ‎9.长骨骨髓腔中的黄色骨髓变为红骨髓的条件是(  )‎ A.缺碘 B.重病 C.失血过多 D.幼年 ‎10.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  )‎ A.降低叶片表面和周围环境的温度 B.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形成降雨 C.促进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D.以上三项都是 ‎11.在完全密闭的玻璃瓶中,蜡烛能够燃烧更长时间的一种实验装置是(  )‎ A.植物、动物和土壤中适量的水 B.光照、动物和土壤中适量的水 C.植物、光照和土壤中适量的水 D.植物、动物和光照 ‎12.下列能正确表示蛙的发育过程的是(  )‎ A.卵细胞→幼蛙→蝌蚪→成蛙 B.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 C.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D.卵细胞→幼蛙→蝌蚪→成蛙 ‎13.人体内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尿道 B.输尿管 C.膀胱 D.肾脏 ‎14.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开.下面关于该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是非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B.是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C.是非条件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D.是条件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15.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几幅流程图有错误的是(  )‎ A.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听觉神经→大脑 B.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 C.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D.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16.蚕豆种子中肥厚的豆瓣是(  )‎ A.胚芽 B.子叶 C.胚根 D.胚轴 ‎17.在农业生产中,不用土壤而利用营养液来种植植物,这种技术叫做(  )‎ A.无土栽培 B.组织培养 C.扦插 D.嫁接 ‎18.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  )‎ A.贮存作用 B.重吸收作用 C.滤过作用 D.分解作用 ‎19.屈肘动作的完成是由于(  )‎ A.肱二头肌收缩 B.肱三头肌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的同时肱三头肌舒张 D.肱二头肌等屈肌肌群收缩,同时肱三头肌等伸肌肌群舒张 ‎20.人体中最大的内分泌腺是(  )‎ A.垂体 B.甲状腺 C.胰岛 D.性腺 ‎ ‎ 二、连线题(每线2分,共16分)‎ ‎21.连线题:‎ ‎ ‎ 三、识图作答([]中填序号,____上填结构名称,每空2分,共16分)‎ ‎22.如图是人体心脏及所连血管的解剖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序号代表的结构名:3  ,11  ‎ ‎(2)心室与心房之间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  ]  .‎ ‎(3)肺循环的起点是[  ]  .经肺循环后,血液的变化是  .‎ ‎(4)将血液运出心脏的结构是[  ]  和[  ]  .‎ ‎(5)在心脏的四个腔中,[  ]  的心壁肌肉最厚.‎ ‎ ‎ 四、分析说明(每空2分,共14分)‎ ‎23.我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广饶陈官短穗花鼓,入选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特别之处在于用以打鼓的不是鼓槌.而是系在鼓槌一端的鼓穗.看,精彩的表演正在进行.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手臂;乱蛙一样,是跳动的脚步…多么奔放、舒展的舞蹈.请分析回答:‎ ‎(1)鼓点声刺激表演者  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  ,形成了听觉.‎ ‎(2)表演者的眼睛看到翻飞的鼓穗,是人体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外界物体形成的物像始终落在  上.‎ ‎(3)演出时表演者大汗淋漓,以汗液形式排出体内的一些代谢废物.除此之外,人体还具有  和   两条排泄途径.‎ ‎(4)同学由于近视看不清表演,你认为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学生视力不良?(至少答出2点)‎ ‎  、  .‎ ‎ ‎ 五、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14分)‎ ‎24.实验探究为探究种子萌发丁环境条件,杨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的上面都放入25粒豌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请回答:‎ 装 置 甲 乙 丙 丁 场 所 黑暗中 黑暗 日光下 日光下 中 温 度 ‎23℃‎ ‎23℃‎ ‎23℃‎ ‎23℃‎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含一定水分)‎ 干 燥 潮湿(含一定水分)‎ 干 燥 种子萌发的数量 ‎23‎ ‎0‎ ‎24‎ ‎0‎ ‎(1)根据杨明同学的实验设可以推测,本实验探究了水分和  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2)实验甲和乙对照,变量是  ,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实验乙和丁对比,变量是  ,通过这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4)实验设计中,实验乙和  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有两个变量.‎ ‎(5)根据实验甲和丙的实验结果判断,  不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 ‎ ‎2016-2017学年宁夏银川十三中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题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 ‎1.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脑 B.神经 C.脊髓 D.神经元 ‎【考点】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解答】解: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故选:D ‎ ‎ ‎2.手臂上的一道道“青筋”是属于(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主动脉 ‎【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分析】血管有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解答】‎ 解: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其功能为物质交换的场所.动脉一般埋藏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不易从体表中看到,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 故选:B ‎ ‎ ‎3.人们在患有急性炎症验血时,往往会发现血液中增多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分析】白细胞也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人体和动物血液及组织中的无色细胞,能作变形运动.‎ 它们可以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或从血管外组织迁移到血管内,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解答】解:A、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两项功能都是通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实现的,数目一般比较稳定,故A错误.‎ B、白细胞又叫白血球,它能够吞噬血液中的细菌,保护人体不受细菌的侵害,当人体有炎症时,数量会大量增多来吞噬血液中的细菌,故B正确.‎ C、血小板具有凝血和止血重要作用,不具有防御功能,故C错误.‎ D、血红蛋白能从肺携带氧经由动脉血运送给组织,又能携带组织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经静脉血送到肺再排出体外,不具有防御功能,故D错误.‎ 故选:B ‎ ‎ ‎4.原尿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 A.水分 B.无机盐 C.尿素 D.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考点】尿液的形成.‎ ‎【分析】此题重点考查了原尿的形成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解答】‎ 解: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形成原尿时,由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大分子的蛋白质、血细胞没有被滤过,其他小分子物质过滤到肾小囊腔里形成原尿.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三者的成分如下表:‎ 所以原尿中不含有的物质是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当综上所述,一个健康人的原尿中不可能出现红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如果原尿中出现红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应该是肾小球的滤过出现了问题,是由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强导致的,可能患了肾小球炎.‎ 故选:D ‎ ‎ ‎5.有一B型血的人因外伤失血过多需要输血,最好输(  )‎ A.A型血 B.B型血 C.AB型血 D.O型血 ‎【考点】输血的原则.‎ ‎【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血的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据此作答.‎ ‎【解答】解: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是输同型血.因此,B型血的人最好输B型血.‎ 故选:B.‎ ‎ ‎ ‎6.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其主要原因是(  )‎ 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 C.物质循环能持续进行 D.能量流动能持续进行 ‎【考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认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 ‎【解答】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假如某种生物数量大量减少,其他生物的数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在“草→鼠→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其后一段时间内猫头鹰的数量会减少,鼠的数量会增加;尔后,猫头鹰的减少,鼠的增多,又会使蛇的数量逐渐增多.从而使整个生态系统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低,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逐级递减.‎ 故选:A ‎ ‎ ‎7.人体中产生卵细胞的器官是(  )‎ A.睾丸 B.输卵管 C.卵巢 D.子宫 ‎【考点】人体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女性的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据此答题.‎ ‎【解答】解:A、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不符合题意.‎ B、输卵管是女性输送卵细胞的器官,也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场所,不符合题意.‎ C、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符合题意.‎ D、子宫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位于骨盆腔中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 ‎8.下列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 A.谈虎色变 B.望梅止渴 C.吮吸反射 D.小狗会数数 ‎【考点】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 ‎【分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解:吮吸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而谈虎色变、望梅止渴、小狗会数数等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其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为条件反射.‎ 故选C ‎ ‎ ‎9.长骨骨髓腔中的黄色骨髓变为红骨髓的条件是(  )‎ A.缺碘 B.重病 C.失血过多 D.幼年 ‎【考点】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 ‎【分析】人体内的骨髓有两种,一种是红骨髓,另一种是黄骨髓.幼年时人的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解答】解: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当人体大量失血时,骨髓腔里的黄骨髓还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的功能.在人的骨松质里有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可见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中.‎ 故选:C ‎ ‎ ‎10.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  )‎ A.降低叶片表面和周围环境的温度 B.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形成降雨 C.促进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D.以上三项都是 ‎【考点】蒸腾作用的意义.‎ ‎【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 ‎【解答】解: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除了一小部分参与植物体内的各项生命活动以外,大部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植物体在炎热的夏天被日光灼伤,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还降低了植物体周围环境的温度,这就是平时所说的“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原因;再者,植物体的蒸腾作用提高了空气的湿度使天空的云量增多,从而增加了降水量;其次,植物的蒸腾作用所形成的蒸腾拉力促进了根对水分、无机盐的吸水和运输.‎ 故选:D ‎ ‎ ‎11.在完全密闭的玻璃瓶中,蜡烛能够燃烧更长时间的一种实验装置是(  )‎ A.植物、动物和土壤中适量的水 B.光照、动物和土壤中适量的水 C.植物、光照和土壤中适量的水 D.植物、动物和光照 ‎【考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践应用知识,‎ ‎【解答】解:解答此题必然明确以下知识:植物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植物有光无光都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蜡烛的燃烧需要氧气的助燃,没有氧气蜡烛就不能燃烧.‎ A、缺少光照,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故蜡烛不能更长时间燃烧.‎ B、没有绿色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而动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的,故蜡烛不能更长时间燃烧 C、植物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比其他选项中供蜡烛燃烧的氧气多,故蜡烛能更长时间燃烧,符合题意 D ‎、尽管具备光合作用的条件,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动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故蜡烛不能更长时间燃烧.‎ 故选:C ‎ ‎ ‎12.下列能正确表示蛙的发育过程的是(  )‎ A.卵细胞→幼蛙→蝌蚪→成蛙 B.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 C.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D.卵细胞→幼蛙→蝌蚪→成蛙 ‎【考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结合对生活蝌蚪、青蛙的观察及课本知识的学习进行记忆.‎ ‎【解答】解:如图 青蛙的发展过程包括受精卵→蝌蚪(外鳃→内鳃)→幼蛙→成蛙.‎ 故选:C.‎ ‎ ‎ ‎13.人体内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尿道 B.输尿管 C.膀胱 D.肾脏 ‎【考点】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此题考查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尿液的形成: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解答】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①肾脏﹣形成尿液;②输尿管﹣输送尿液;③膀胱﹣暂时贮存尿液;④尿道﹣排出尿液.‎ A、尿液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B、输尿管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 C、膀胱可以暂时储存尿液;‎ D、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故选D.‎ ‎ ‎ ‎14.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开.下面关于该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是非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B.是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C.是非条件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D.是条件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考点】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 ‎【分析】本题考查反射的分类和完成反射的神经中枢.‎ ‎【解答】解: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也称为复杂反射.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开,可以判定此动作没有经过大脑皮层的参与,这是一个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在脊髓.‎ 故选:A ‎ ‎ ‎15.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几幅流程图有错误的是(  )‎ A.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听觉神经→大脑 B.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 C.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D.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考点】听觉的形成过程.‎ ‎【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以下知识点:一、听觉的形成过程;二、视觉的形成过程;三、尿的形成过程;四、反射弧.‎ ‎【解答】解:A、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故A流程图正确;‎ B、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故B流程图正确;‎ C、尿的形成过程是: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其流程应该是: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故C流程图不正确;‎ D、反射弧的途径是: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受冲动信号,并将冲动传到传出神经,神经冲动沿着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接收到指令做出反应.故D流程图正确;‎ 故选:C ‎ ‎ ‎16.蚕豆种子中肥厚的豆瓣是(  )‎ A.胚芽 B.子叶 C.胚根 D.胚轴 ‎【考点】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 ‎【分析】本题考查蚕豆种子的结构.蚕豆种子的结构为:种皮和胚(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解答】解:蚕豆种子包括种皮和胚,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又包括7‎ 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和子叶(储存营养物质)四部分.由于蚕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所以其显得比较肥厚,也就是我们说的豆瓣.‎ 故选:B ‎ ‎ ‎17.在农业生产中,不用土壤而利用营养液来种植植物,这种技术叫做(  )‎ A.无土栽培 B.组织培养 C.扦插 D.嫁接 ‎【考点】植物组织培养.‎ ‎【分析】无土栽培中用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供给植物矿物营养的需要.所以植物营养液是根据植物生长发育过程需要无机盐的种类与多少类配制的.由于植物对养分的要求因种类和生长发育的阶段而异,所以配方也要相应地改变,培养同一种植物,在它的一生中也要不断地修改培养液的配方.‎ ‎【解答】解:植物的无性生殖指的是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A、无土栽培指的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故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故符合题意.‎ C、扦插指的是剪取一段带有芽的枝条,将其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一段时间后,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部发芽,从而发育成新个体.故不符合题意.‎ D、嫁接指的是直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出完整的植物体.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 ‎18.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  )‎ A.贮存作用 B.重吸收作用 C.滤过作用 D.分解作用 ‎【考点】尿液的形成.‎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尿的形成.可以从尿的形成过程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又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虑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故选:B.‎ ‎ ‎ ‎19.屈肘动作的完成是由于(  )‎ A.肱二头肌收缩 B.肱三头肌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的同时肱三头肌舒张 D.肱二头肌等屈肌肌群收缩,同时肱三头肌等伸肌肌群舒张 ‎【考点】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分析】本题考查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解答】解: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故选:D ‎ ‎ ‎20.人体中最大的内分泌腺是(  )‎ A.垂体 B.甲状腺 C.胰岛 D.性腺 ‎【考点】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分析】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卵巢)和胸腺(在性成熟期后逐渐变小)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解答】解: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甲状腺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知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是甲状腺.‎ 故选:B ‎ ‎ 二、连线题(每线2分,共16分)‎ ‎21.连线题:‎ ‎【考点】生长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分析】(1)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2)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意义、目的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会(群)行为.‎ ‎【解答】解: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导致的.‎ 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 若肾小球有炎症,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迁徙行为:指某种动物或鸟类中的某些种类,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大雁迁飞属于迁徙行为.‎ 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金龟子遇敌假死属于防御行为.‎ 动物的攻击行为是指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或战斗.恶狗为食物争斗属于攻击行为.‎ 营社会行为的动物一般有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蚂蚁具有社会行为.‎ 故答案为:‎ ‎ ‎ 三、识图作答([]中填序号,____上填结构名称,每空2分,共16分)‎ ‎22.如图是人体心脏及所连血管的解剖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序号代表的结构名:3 肺静脉 ,11 下腔静脉 ‎ ‎(2)心室与心房之间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 5 ] 房室瓣 .‎ ‎(3)肺循环的起点是[ 10 ] 右心室 .经肺循环后,血液的变化是 静脉血→动脉血 .‎ ‎(4)将血液运出心脏的结构是[ 1 ] 主动脉 和[ 2 ] 肺动脉 .‎ ‎(5)在心脏的四个腔中,[ 6 ] 左心室 的心壁肌肉最厚.‎ ‎【考点】心脏的结构.‎ ‎【分析】图示中,1是主动脉、2是肺动脉、3是肺静脉、4是左心房、5是房室瓣、6是左心室、7是上腔静脉、8是肺静脉、9是右心房、10是右心室、11是下腔静脉,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心脏的左右和左右手相反.心脏的左半部分流的是动脉血,右半部分流的是静脉血,即“左动右静”‎ ‎【解答】解:(1)3是肺静脉,11是下腔静脉.‎ ‎(2)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5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3)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可见,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 ‎(4)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 从图中看出,流回心脏的是主动脉和肺动脉.‎ ‎(5)心脏壁主要有心肌构成,具有收缩、舒张的功能,心脏能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与心脏各腔的输血功能相适应.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心室收缩能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心房只需要把血液送与心室.心室输送的血液距离比心房输送的血液距离长;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左心室输送的血液的距离比右心室长.左心房与左心室相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左右两侧的腔不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能防止血液倒流.因此心脏的四腔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 故答案为:(1)肺静脉;下腔静脉 ‎(2)[5]房室瓣 ‎(3)[10]右心室;静脉血→动脉血 ‎(4)[1]主动脉;[2]肺动脉 ‎(5)[6]左心室 ‎ ‎ 四、分析说明(每空2分,共14分)‎ ‎23.我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广饶陈官短穗花鼓,入选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特别之处在于用以打鼓的不是鼓槌.而是系在鼓槌一端的鼓穗.看,精彩的表演正在进行.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手臂;乱蛙一样,是跳动的脚步…多么奔放、舒展的舞蹈.请分析回答:‎ ‎(1)鼓点声刺激表演者 耳蜗 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形成了听觉.‎ ‎(2)表演者的眼睛看到翻飞的鼓穗,是人体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外界物体形成的物像始终落在 视网膜 上.‎ ‎(3)演出时表演者大汗淋漓,以汗液形式排出体内的一些代谢废物.除此之外,人体还具有 排尿 和 呼吸  两条排泄途径.‎ ‎(4)同学由于近视看不清表演,你认为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学生视力不良?(至少答出2点)‎ ‎ 长时间看书、看电脑、玩游戏 、 读书写字光线太弱等 .‎ ‎【考点】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分析】(1)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2)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 ‎(3)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 ‎【解答】解:(1)鼓点声刺激表演者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了听觉.‎ ‎(2)表演者的眼睛看到翻飞的鼓穗,是因为眼球内的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外界物体形成的物像始终落在视网膜上.‎ ‎(3‎ ‎)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 ‎(4)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长时间看书、看电脑、玩游戏、读书写字光线太弱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 故答案为:(1)耳蜗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2)视网膜 ‎(3)排尿 呼吸 ‎(4)长时间看书、看电脑、玩游戏;读书写字光线太弱等;‎ ‎ ‎ 五、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14分)‎ ‎24.实验探究为探究种子萌发丁环境条件,杨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的上面都放入25粒豌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请回答:‎ 装 置 甲 乙 丙 丁 场 所 黑暗中 黑暗中 日光下 日光下 温 度 ‎23℃‎ ‎23℃‎ ‎23℃‎ ‎23℃‎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含一定水分)‎ 干 燥 潮湿(含一定水分)‎ 干 燥 种子萌发的数量 ‎23‎ ‎0‎ ‎24‎ ‎0‎ ‎(1)根据杨明同学的实验设可以推测,本实验探究了水分和 光照 ‎ 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2)实验甲和乙对照,变量是 水分 ,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 ‎(3)实验乙和丁对比,变量是 光照 ,通过这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种子萌发不需要阳光 .‎ ‎(4)实验设计中,实验乙和 丙 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有两个变量.‎ ‎(5)根据实验甲和丙的实验结果判断, 光照 不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考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分析】(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从表格中看出,甲与乙唯一的变量是水分,目的是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甲、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照,目的是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因此“根据杨明同学的实验设计可以推测”,本实验探究了水分和光照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2)“实验甲和乙对照”,变量是水分,甲潮湿(含一定水分)种子萌发的数量是23,乙干燥种子萌发的数量是0,因此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3)“实验乙和丁对比”,变量是光照,乙黑暗中,种子萌发的数量是0粒;丁日光下,种子萌发的数量是0粒.因此通过这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不需要阳光.‎ ‎(4)“实验设计中”,实验乙和丙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有两个变量(光照和水分).‎ ‎(5)实验甲和丙对照,变量是光照,甲黑暗中,种子萌发的数量是23粒;丙日光下,种子萌发的数量是24粒.因此“据实验甲和丙的实验结果判断”‎ ‎,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光照 ‎(2)水分;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3)光照;种子萌发不需要阳光 ‎(4)丙 ‎(5)光照 ‎ ‎ ‎2017年2月14日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