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五中2017届高三历史一调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太原五中2017届高三历史一调试题(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历 史 试 题 注意事项:‎ ‎1.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 ‎2.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 ‎ 第I卷 选择题(每题4分,共140分)‎ ‎24.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封建的元素,本有两个:一为爵禄,受封者与凡官吏同。一为君国子民,子孙世袭,则其为部落酋长时固有的权利,为受封者所独。”下列有关其表述最准确的是 ‎ A.后者不利于统一,前者则不然      ‎ ‎ B.宗法制威胁国家的统一 ‎ C.封建社会中,分封制长期存在 ‎ ‎ D.封建社会存在世官制和郡县制             ‎ ‎25.考察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明代中后期中国人口数量出现了快速的增长,这得益于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推广和高产作物的引进。明清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A.加速了明清王朝的腐化进程    B.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 C.扩大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疆域 D.引发了农耕文明深层的社会危机  ‎ ‎26.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改为流官统治。土司制度的这一变化发展轨迹反映了( )‎ A.民族融合的强化 B.西南军务的强化 C.中央集权的强化 D.君主专制主义的强化 ‎27.魏国李悝曾对当时的粮食产量估计说,一亩地(约当今三分之一亩)在平常年景,可以产粟一石半,……平常年景一家种地百亩所产粮食,够全家一年半食用。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 )‎ A.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28.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29.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载:“臣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定宪法,同受治焉。” 这反映了康有为认为( )‎ A.应建立三权分立共和制 B.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C.君主拥有至高无上权力 D.议会与君主是国家根本 ‎30. 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有人反对修筑铁路,“闻泰西诸国专尚机器,如织布、挖河等事,皆明以一器代数百人之工,暗以一器夺数百人之业,夺之不已,又穷其巧为铁路,非外夷之垄断哉!然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何者?外夷以经商为主,君与民共谋其利者也,中国以养民为主,君以利利民而不言利者也。议者欲以铁路行之中国,恐捷径一开,而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皆歇业矣,是括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官也”。对这段言论评价最确切的是 ( )‎ A. 发现引进现代机器生产将带来的失业问题 B. 客观分析中西国情下君民关系的不同 C. 过分强调铁路对传统社会经济造成的冲击 D. 主张防范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在华垄断 ‎31.1981至1995年,我国集体农机站逐步解散,国家对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的直接投入逐渐减少,农机平价柴油供应等优惠政策逐步取消,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农具保有量停滞不前,田间机械利用率低,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缓慢。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向城市倾斜 C.这一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缓慢 D.工业化水平较低制约农业发展 ‎32.古希腊《荷马史诗》记载:“阿加门农侵害阿略琉斯的财产、女奴和个人尊严,引起阿略琉斯的冲天愤怒。阿略琉斯为个人的荣誉和自尊,置整个希腊民族的利益于不顾,不仅愤而退出战斗,而且乞求宙斯让希腊人流血牺牲。他眼看着自己的同胞一批批死去而无动于衷”。材料反映了作者( )‎ A.肯定“人是万物的尺度”准则 B.对阿略琉斯行为表示认可 C.对过度膨胀的个人意识的忧虑 D.有比较强的国家民族意识 ‎33.根据美国宪法,美国总统选举实行“选举人团制度”,总统由各州议会选出的选举人团选举产生,而不是而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候选人获得超过半数的选举人票(270张以上)即可当选总统。美国各州拥有的选举人票数目同该州在国会拥有的参众议员人数相等。这突出反映了美国( )‎ A.两党制原则 B.联邦制原则 C.共和制原则 D.三权分立原则 ‎34. “1849年(英国)国会废除了臭名昭著的航海条例,这一决议从1850年开始生效……1840—1860年间,英国继续削减甚至被取消。……1863—1866年间,通过与法国签订条约,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自由贸易网络,即所谓的‘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网络。”材料反映了( )‎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B.自由主义思想被多数国家接受 C.英国殖民霸主地位动摇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35. 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 ( )‎ 年 份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40%‎ ‎38%‎ ‎36%‎ ‎34%‎ ‎31%‎ 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8%‎ ‎34%‎ ‎43%‎ ‎37%‎ ‎36%‎ 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2%‎ ‎27%‎ ‎37%‎ ‎36%‎ ‎43%‎ 据表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 ‎ 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B.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C.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 第II卷 ‎40.(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初沿袭明制,国于监为中央最高学府。教室分为六堂:率性(高等)、修过、诚心(中等)、正义、崇志、广业(初等),每堂设助教、学正与学录各一人,掌分 教肄业之事。平时所习课程,为《四书》《五经》等,其能兼通《十三经》《二十一史》,博览群书者,随资学所诣。日摹晋唐名帖数百字,立有“日课册”。每月 有月课一次,三月有季考一次。课考题,皆用《四书五经》文与诏、诰、表、策、论、判。考试成绩,清初首用积分法。坐监期满的学生,成绩特别优异者,可参与 廷试,分发为通判、知县与州县佐贰,后因贡途壅滞停止。嘉庆道光以后.监规废弛,监生良莠不齐,遂不为世所重,一般士子趋于科举,都不愿在监读书,住学监 生不过百余人。‎ ‎ ——摘编自陈致平《中华通史·清史后编》 ‎ 材料二 1700年,(英国)大学教育的基础仍是传统的人文课程,使学生在神学、法律和医学方面获得较高的修养。一些学者提出热评:大学没有考虑到技术、工程和医学中各种新专业的实际需要,没有鼓励研究工作。18世纪初发生了一些文化,在数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地质学和其他专门科学中逐渐设立新的教授职称。大学成立了天文台、解剑室,甚至成立物理和化学实脸室。担任教席的卓越科学家带进大学的研究工作,也对大学的课程起了影响。最为有利的形势是大学与科学院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英国的大学通过一些教授同皇家学会保持了强有力的联系。‎ ‎ ——摘编自《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六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8世纪中、英两国大学教育的特点及原因。 (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两国大学教育各自对本国产生的影响。(10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为了加深对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理解,某同学尝试列出了下面的公式:‎ 决策的出台=三省会商+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批+尚书省执行+皇帝批示 这个公式表明三省六部制下的决策是由多个部门和皇帝共同参与的。‎ 运用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决策的出台与公式中一个或者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做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中国古代官员公费用餐是国家财政支出的组成部分,其源头可以远溯至汉代。这一制度涵盖三方面:一是凡官员出差经过的地点,由地方官府或驿站负责供应公费膳食;二是官员平时在官府办公,享用“公厨”提供的工作午餐;宰臣在政事堂的专门餐厅用餐,称“堂食”;常参官每逢朝会供应一顿午饭,称“常食”或“廊餐”、“廊下餐”;三是官署内的定期聚餐,如宋代十天聚餐一次的旬设。‎ 到宋代由于制度松驰,冗员充斥,挥霍浪费严重,造成财政大量超支。为控制财政支出,朝廷不得不对各类、各级官员的公费用餐作出了一系列制度性的规定和违规处罚;并且开始实行职务消费货币化的改革,即不再对官员供应免费膳食,改为发放膳食津贴。津贴费分十一等,其中宰相最高为第一等,具体发放标准,按物价高低,时有调整。下表为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的津贴发放标准:‎ 等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月标准 ‎40贯 ‎37贯500文 ‎35贯 ‎32贯500文 ‎30贯 ‎27贯500文 ‎25贯 ‎22贯500文 ‎20贯 ‎17贯500文 ‎15贯 ‎——摘编自翁礼华《公费用餐与》等 材料二 乾道五年(1169年),新知峡州郭大任,因被揭原在袁州任内“日事饮宴,殊不事事”,被撤除任命。淳熙三年(1176年),知嘉州陆游,因“燕饮颓放”被撤职。淳熙九年(1182年),知台州唐仲友“其子亲会宴集经月,姻族内外,一文以上皆取办于公库”,被撤除江西提刑新任。淳熙十二年(1185年),知湖州刘藻,因“在任专事筵宴,库帑告竭”,被降职罢官。淳熙十四年(1187年),知平江府王希吕与祠禄官范成大、胡元质常相聚宴,“一饮之费,率至千余缗”,孝宗怒而诎之。‎ ‎——摘编自《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等 ‎(1)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官员公费用餐主要包括哪两项内容?(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宋代对官员公费用餐进行了怎样的改革?(4分)有何积极意义和局限性?(7分)‎ ‎4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二战初期,德国法西斯接连侵占东欧、北欧和西欧各国。受此刺激,日本在1939年至1941年的三年时间里,对重庆先后实施了“100号作战”、“101号作战”和“102号作战”三次大规模的轰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侵略者实施的持续时间最长、造成危害最为严重的一次残暴的非人道的战略轰炸,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 ‎ ——摘编自杨天石《战时国际关系》‎ 材料二:从重庆大轰炸开始,美英等国使领馆和外侨财产就不断受到日本飞机的轰炸,美、英政府多次向日本提出严重抗议,美国还废除了《美日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并逐步强化了对日本的经济制裁。由于重庆人民英勇的反轰炸斗争,日本的战略企图始终没有得逞,中国的战时首都始终巍然屹立,从战略上阻止日军北侵苏联,拖延其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 ‎ ——摘编自潘询《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的国际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9—1941年期间日本对重庆实施大轰炸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重庆人民反轰炸斗争的作用。(7分)‎ ‎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顾维钧(1888—1985年),民国著名外交家,下面是他的主要外交活动大事年表。‎ ‎1919年 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出席巴黎和会,要求将德属山东权益直接交还中国;与日本代表就山东问题进行辩论 ‎1920年 出任国际联盟中国全权代表 ‎1921年 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出席华盛顿会议,参与山东问题谈判;提出关税自主案等 ‎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代表南京国民政府参与对日外交交涉 ‎1937年 向国联提出申诉书,要求其制止日本的侵略行动 ‎1939年 于国联理事会发表演说,呼吁制止日机在华滥炸暴行,理事会通过援华法案 ‎1945年 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并率中国代表团首先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1947年 指责雅尔塔密约,重申中国对西沙群岛的主权 ‎1957年 当选海牙国际法庭法官 ‎ ——摘编自岳谦厚《顾维钧外交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顾维钧外交活动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顾维钧外交活动的作用。(9分)‎ ‎ 历史参考答案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A D C D C B C A C B D B ‎40.(1)特点:中方沿袭传统,创新少;重儒家经典研读和道德修养,忽略自然科学。英国人文与自然课程并重;重视自然科学与实验。(7分)‎ 原因:清朝君主专制强化,思想控制加强;儒家思想长期居统治地位(或科举制导向的影响)。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科学革命取得突破性成果(或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建立)。(8分) ‎ ‎(2)对中国影响: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制约着实用人才培养;阻碍了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导致近代中国科技落后。(6分) ‎ 对英国影响: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推动了生产技术革新,为工业革命在英国产生奠定了基础。(4分)‎ ‎41.论证、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12分)‎ 一等 ‎①准确、充分运用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史实。‎ ‎②对公式中要素与决策出台之间的关系阐述明确,逻辑严密 ‎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②能够准确、充分运用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史实予以说明,逻辑严密 二等 ‎①能够运用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史实。‎ ‎②对公式中要素与决策出台之间的关系有一定认识,逻辑关系较清楚 点明确,理由较充分。‎ ‎②能够运用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 三等 ‎①运用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 ‎②对公式中要素与决策出台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或没有认识,逻辑关系不清 ‎①运用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史实不够准确,逻 辑关系不清。‎ ‎②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修改,补充、否定或者提出的新的公式,但关键是要用史实论证说明,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是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核诏令,审核通过,交由尚书省执行诏令,如若门下省审理不过,就需要交回中书省重拟诏令,皇帝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有权发布和修改诏令,但三省将原来一人独大的相权,一分为三,既有助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也有助于群策群力,提高决策的正确性,该公式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可做部分修改,如去掉三省会商,将皇帝批示置于尚书省执行之前等等,关键在于用史实说明其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45.(15分)‎ ‎(1)工作餐和定期聚餐(或者宴请)。(4分)‎ ‎(2)将官员挥霍公款吃喝和吃喝妨碍公务等纳入行政处罚的制裁范围;实行职务消费货币化的改革,即不再对官员供应免费膳食,改为发放膳食津贴。(4分)‎ 积极意义:基本可以控制经常性工作餐的财政支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3分)‎ 局限性:膳食津贴实行等级制,标准差别明显;对滥用公款宴请基本没有刑罚制裁,难以遏制(4分)‎ ‎46.(15分)‎ ‎(1)受德国法西斯接连胜利的刺激;妄图乘机瓦解重庆国民政府或使其屈服;打破相持阶段的战争僵局,取得战争优势;为北侵苏联或南下发动太平洋战争创造条件。(8分)‎ ‎(2)显示中国人民抗战的力量,增强了民族自信心;粉碎了日本迫使国民政府投降的企图;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英援华抗日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7分)‎ ‎47.(15分)‎ ‎(1)代表中国参与重大国际外交活动;利用国际法捍卫国家主权;供职于不同的政府和国际部门。(6分)‎ ‎(2)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主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支援了抗日战争,构建了和平的世界秩序;推动了近代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限于国家落后,顾维钧许多外交活动的作用非常有限。(9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