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11月调研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1.殷人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于神,以测吉凶祸福。 周人认为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春秋时期,“天”已经开始 从超验的神的地位下降到了现实世界。这些变化表明春秋时期
A. 政治制度中的神权色彩消失 B. 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
C. 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 D. 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的意思是说商人注重神,天人关系实际上是神人关系,人屈从于神;周人认为天人相通,基本平等;春秋时期注重人,天人关系的重心开始下移,人的份量加重,说明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重大转移,故C项正确。商朝时期是神权和王权的结合,材料说明的是天人关系的转移,不是消失,故A项错误。材料中天人关系,并不是儒家的天命观,故B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天人关系,并不是人伦关系,故D项错误。
2.下表是摘引自古代史书中有关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些历史叙述。据此可得出的共同结论是
出处
论述
《汉书 •文帝纪》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汉书 •元帝纪》
“以三辅、太常、郡国公田及苑可省者,振业贫民。赀不满千钱者赋贷种、食”;“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赋”
《后汉书》
杜诗“迁南阳太守……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
A. 汉代区域农业发展不平衡
B. 汉代政府推行轻徭薄赋
C. 汉代手工业技术获得发展
D. 汉代政府实施重农政策
【答案】D
【解析】
“农,天下之大本也……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反映了统治者重视农业,主张轻徭薄赋。“赀不满千钱者赋贷种、食”和“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赋”体现了统治者轻徭薄赋。“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体现了重视改进生产工具。以上体现了统治者的重农政策,故选D。材料没有比较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信息,排除A;《后汉书》没有体现轻徭薄赋,排除B;只有《后汉书》体现汉代手工业技术获得发展,排除C。
3.下图为东汉酿酒画像砖拓片,图中除了劳作的诸人外,右上角另有一人,宽袍大袖,与其他几人紧身窄袖的装束不同,坐于一侧,似为监视劳作,上有仓房。据此,图中描绘的应为
A. 酿酒源于东汉的史实
B. 世代相袭的匠户制度
C. 自给自足的家庭副业
D. 豪强地主的酿酒作坊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画中酿酒、仓房等信息,可得出这是酿酒作坊,反映出东汉时期的田庄之中,豪强地主经营多样化,基本实现自给。故D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得出酿酒源自东汉,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匠户制度,B项错误;画中有很多人,还有人监视劳动,并不是家庭式的劳动场景,故C项错误。
4.唐朝科举考试中,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其考生有两个来源,即生徒和乡贡。“生徒”是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官办学校)送往尚书省的应试者,“乡贡”是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的应试者。由此可知,唐朝的科举考试
A. 注重考试资格的公平性
B. 承认私立教育的合法性
C. 排除恩荫入仕的可能性
D. 堵塞了门阀入仕的途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介绍了中国唐代的科举制的两种生源:生徒和乡贡。这两种生源代表了国家教育和私立教育,他们能够参加科举说明了政府对他们的认可,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C选项说法错误,这是关陇门阀依旧把持着选官用官的主动性;D选项说法错误,科举制有利于选官的公平。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名师点睛】关陇集团是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或称为六盘山)周围的门阀军事集团的总称,当时为了保障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的安全,在沿边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北部、内蒙古南部建立了六个军镇,合称六镇(武川镇就是其中之一)。这批军事贵族以武川镇军人为班底,定居关中,胡汉杂糅,文武合一,互相通婚,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大作用,史学界对它有一个固定的说法,叫做"关陇贵族集团"。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这个集团,其中,西魏、北周和唐朝的始祖都是柱国,而隋朝的始祖是大将军。
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出洋学习发端,但常被诬为卖国;甲午战后,清政府开始主动派出;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这一变化
A. 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为基础
B. 表明清政府与传统社会彻底决裂的态度
C. 与近代民族危机出现和深化同步
D. 反映了清政府近代外交观念的逐渐进步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中“出洋学习发端”到“开始主动派出”再到“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可知清政府对于西学的态度发生变化,天朝上国观念逐步动摇,反映了清政府近代外交观念的逐渐进步,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清政府近代外交观念的进步,主要与统治危机的不断加深有关,A项错误。清政府近代外交观念的逐渐进步,不等同于与传统社会彻底决裂,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已经出现了,与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符,故C项错误。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出洋学习发端,但常被诬为卖国”“清政府开始主动派出”“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的演变趋势,从清政府近代外交观念转变的角度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6.下表是1893~1910年中国进口商品分类比重表(单位:%),从表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份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机器及大工具
原料
器材、半制成品等
原料
直接消费资料
1893
0.6
-
7.8
13.0
78.6
1903
0.7
-
14.3
22.3
62.7
1910
1.5
0.1
16.0
17.0
65.4
A. 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西方列强疯狂掠夺中国原材料
C. 中国的对外贸易逆差越来越大
D. 中国国内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1893~1910年中国进口商品分类比重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机器及大工具、器材、半制成品等进口增加,这反映了中国国内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对机器的需求增加,故D正确。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应该有出口商品的数据,材料未涉及,故A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西方列强疯狂掠夺中国原材料,故B排除。出口商品的数据,材料未涉及,无法说明中国的对外贸易逆差越来越大,故C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特点
7.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A. 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B.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C. 抗日英烈都牺牲于1937-1945年间
D. 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抗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的主战场,战略相持阶段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才成为了抗击日军的主战场,所以A的说法不准确,图表没有涉及中国抗战与世界抗战的关系,所以B项也不准确,材料没有具体的时间指向,所以C也不正确,所以选D。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伟大的抗日战争·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名师点睛】
1919—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国民大革命、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五大阶段,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重任,其间先后克服了右倾、“左”倾错误,由幼稚走向了成熟,建立了真正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8.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的“一五”计划开始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业,60年代开始试制国产化肥厂的成套设备,“文化大革命”时期也从欧洲、日本进口了一批包括化肥生产在内的成套设备。据统计,至1978年我国农业机械耕作面积、化肥使用量明显提高。这一现象反映出新中国前30年
A. 农业技术过分依赖于国外
B.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较严重
C. 农村承包责任制成效显著
D. 关注农业建设并取得成绩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开始大力发展”、“开始试制”、“进口”和“明显提高”,说明我国农业建设并取得成绩,故选D;材料中“开始试制”表明我国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已经农业技术,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农村承包责任制的选项,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国民经济比例问题,排除B。
点睛:从整体把握材料的信息能确定判断的大方向。例如,本题是从发展的角度看待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农业发展,整体来看农业是在发展,从不同时期来看,实现发展的做法不一样。如果知识看到某一时期而忽视总体情况,容易误选。
9.《十二铜表法》第七表《土地权利法》第9条规定:“高度达15呎的树木,为使其阴影不至损害近邻地区,其周围须加修剪。如果近邻地区的树木因被风吹,倾斜到你的地区来,你可以根据十二铜表法提出收拾它的诉讼”,第10条规定“允许收集从近邻地区掉下的橡实”,以上材料说明十二铜表法
A. 规定行使权利不得侵害他人利益 B. 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罗马平民的利益
C. 形式繁琐僵化缺乏灵活性 D. 强调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使其阴影不至损害近邻地区,其周围须加修剪”、“允许收集从近邻地区掉下的橡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都说明了个人维护自己的权利的前提是不侵犯他人的利益,故A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平民”还是“贵族”,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不能体现形式繁琐僵化缺乏灵活性,故C选项错误;D选项没有突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故D选项错误。故选A。
10.如图所示是1810~1812年间英、德、法、美四国机器棉纺业中拥有的纱锭数量的对比示意图。下列对图中的信息说明正确的是
A. 英国已经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B. 美国民主制没能推动经济发展
C. 法国共和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 德国的分裂严重影响了工业化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12年英国没有完成工业,故A项错误;从材料可知当时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工业革命,而不是民主政治,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当时法国政体并不稳定,这一时期是法国第一帝国时期不是民主共和政体,故C项错误;当时的德国四分五裂,不利于德国资本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工业革命的进程,故D项正确。
点睛:材料中的关键时间点“1810~1812年” ;然后以这个时间点来分析四个选项即可。
11.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在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从这个市民等级中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据此可以得出
A. 人类历史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B. 无产阶级及暴力革命的理论
C. 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
从材料中的“社会中存在的各个等级”,以及材料信息隐含的阶级对立可以看出,马克思是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来分析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故答案为C项。材料信息不是探讨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无产阶级及暴力革命的理论,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排除D项。
12.1991年,苏联一些经济学家制定了经济改革计划,计划指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实现的自由是基本的价值”,国家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对价格实行监督,反对通过行政方法提高价格。该计划反映出
A. 经济学家成为改革的主导力量
B. 物价问题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
C. 经济改革领域出现过激的倾向
D. 新经济政策重新成为改革路径
【答案】C
【解析】
苏联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材料中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等字眼意在强调苏联的改革已经出现了过激的倾向,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经济学家只是理论者,并非改革的主导力量,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物价问题也并非苏联改革的重中之重,新经济政策也并未重新成为苏联改革路径,选项B、D均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3.阅读《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中的片段完成问题:
材料:……看乾隆皇帝对使团下的上谕和给英国国王的诏书,就象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精神世界完全自我封闭的状态里自言自语,完全无视现实世界的真实现状。他倒也并非完全不知道乘船远航而来的西方人的强大,他在给地方官的上谕里说不要让使团的人生气免得他们的战舰在沿海生事,他多少还是知道一些西方的战舰和大炮的厉害的,但他不认为他或者他的国家需要这些东西。……以30万满人统治3亿汉人,需要的是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政治秩序的稳定而不是变革。……多年以后在圆明园中竞然找到了当年使团送来的从未被注意过的礼物,然后这些礼物就被抢了回去。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作者【法国】阿兰·佩雷菲特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历史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评分标准:
评分要素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1)提取的情节和反映的历史现象
——
情节提取于材料,与历史现象具有关联性,历史现象属于该时代。
只符合三项要求的二个。
只符合三项要求的一个。
(2)对历史现象的概述
时间、过程、代表性事件等基本要素完整准确。
时间、过程、代表性事件等基本要素比较完整准确。
时间、过程、代表性事件等基本要素不够准确。
时间、过程、代表性事件等基本要素缺少,表述不准确。
(3)对历史现象的评价
——
评价全面合理。
评价较全面合理。
评价不够全面合理。
(4)历史现象的概述与评价的逻辑关系
——
——
历史现象的概述与评价的逻辑关系一致。
历史现象的概述与评价的逻辑关系部分一致。
【解析】
【详解】本题的答案具有多样性,可以从材料里提取清政府的天朝上国观念、闭目塞听、盲目自大的心态以及闭关锁国造成落后挨打等任何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形成的原因、表现,最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价,评论时,要史论结合,有理有据。
1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府兵泛指军府之兵。西魏大统(公元535——551年)年间,宇文泰创立府兵制。至隋开皇初年,隋文帝杨坚承袭西魏、北周府兵制。府兵独立军户,其家属随营,居城者住于军坊,居乡者住于民团,不是普通民户。在战争情况下,府兵南征北战,调动频繁,军人家属居处也漂移不定,因此,府兵虽然有家,但“家无完堵,地罕苞桑,恒为流寓之人,竟无乡里之号。”
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国家统一,战乱基本结束。次年,杨坚在均田制改革的基础上,对府兵制进行重大改革:“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帅,宜依旧式”。同时规定:军人“身死王事者,子不还田”。
——摘编自《隋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杨坚府兵制改革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坚府兵制改革的特点。
【答案】要点】
(1)借鉴南北朝时期原有的制度;认识到府兵制在隋初的弊端;适应统一的国内和平环境;巩固均田制成果。
(2)提高军人待遇;兵农合一,兵甲强盛;与均田制相结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杨坚府兵制改革的时代背景和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
(1)杨坚府兵制改革的时代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隋开皇初年,隋文帝杨坚承袭西魏、北周府兵制”“在战争情况下,府兵南征北战,调动频繁,军人家属居处也漂移不定”“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国家统一,战乱基本结束”“杨坚在均田制改革的基础上,对府兵制进行重大改革”等信息分析归纳得出。
(2)杨坚府兵制改革的特点,可以由材料出发,根据“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帅,宜依旧式”“同时规定:军人‘身死王事者,子不还田’”等信息的分析整理来回答。
【点睛】本题属于典型的概括类材料解析题。此类试题在解答时要根据材料,对材料内容划分层次,逐层分析,特别是一些关键词,把握每一层次的要点。然后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哪些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再根据所问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