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前黄高中、溧阳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4月联考试卷(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江苏前黄高中、溧阳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4月联考试卷(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前黄中学、江苏省溧阳中学2016年4月联考语文试卷2016年4月 注意:本试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旗人的生活好像除了吃汉人所供给的米,与花汉人 的银子而外,整天整年的都消磨在生活艺术中。‎ ‎②龙州是广西紧靠越南的 ,驻有大部队,还有外交办事处。‎ ‎③别说像他自己这号普通人难过日子,就是罗二爷也 提心吊胆的。‎ ‎④如果他有钱给那些人行点贿送包“烟钱”,也就过去了;可是他身上 。‎ A、贡献 要道 无时无刻 不值一文 B、供献 要塞 时时刻刻 不名一文 C、供献 要道 时时刻刻 不值一文 D、贡献 要塞 无时无刻 不名一文 ‎1、B 贡献:拿出物资、力量、智慧等为国家、集体做有益的事。‎ 供献:向他人进献东西。‎ 要塞:军事上的险要处,防御重地,防御抵抗之用。 ‎ 要道:重要的道路,交流沟通之用。‎ 时时刻刻:表肯定,可以单独作状语,也可以和“都”组成“时时刻刻都”作状语 无时无刻:表否定,和否定词连用形成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无时无刻不”语气重于“时时刻刻都”‎ 不名一文:极度贫穷。 不值一文:没有价值。‎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有的外国人在赞誉中国美术片独特风格的同时,也指出过“习惯于完整的故事和懒洋洋的叙述”“很难捉摸到时代脉搏的跳动”等批评意见。‎ B、微信有超过6亿的用户,逐渐商业化已经是其发展趋势,在拥有这么多用户的平台上做电商想必不是一两个人的想法。‎ C、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D、听到日本右翼势力公然宣称“南京大屠杀是本世纪最大的谎言”的消息后,他非常气愤,说:“当年日本鬼子制造了李家峪惨案,我是三百多个死难者中惟一幸免的,鬼子的暴行,我就是见证,谁也否认不了。”‎ ‎2、B A项动宾搭配不当,将“指出”改为“提出”。C项双对单。D项不合逻辑,死难者中无幸存者。‎ ‎3.下列各句中夸张手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B、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C、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C 缩小夸张,其他都是夸大夸张。‎ ‎4.下列各句中语言得体的一项是(3分)D A、王老师说:“兹定于明天上午8点召开高三年级大会,请同学们准时莅临。”‎ B、白衣人拱手道:“三年前和你匆匆一别后,我常听人说起你抗敌报国的事迹,真是久仰久仰!” ‎ C、他看到同桌双眉紧锁地思考了很久,就热心地说:“你如需要指点的话,我会不吝赐教。‎ D、那老者停下手中的画笔,向着这对夫妇说:“承蒙贤伉俪谬赞,愧不敢当!”‎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A ‎①在铅灰色的水泥楼房之间,摇曳赏心悦目的青翠 ‎②或是坐在绿色的长椅上看孩子们嬉戏,自有种悠然自得的味道 ‎③在赤日炎炎的夏天,注一潭诱人的清凉 ‎④住所左近的土坡上,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阴遮蔽着地面 ‎⑤不知什么时候,榕树底下辟出一块小平地,建了儿童玩的滑梯和亭子,周围又种了蒲葵和许多花朵,居然成了一个小小的儿童世界 ‎⑥也许是对榕树有一份亲切的感情罢,我常在清晨或黄昏带小儿子到这里散步 A、④①③⑤⑥② B、⑤⑥②③④① C、④⑤①③⑥② D、⑤③①⑥②④‎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①太学李月生,升宇翁之次子也。翁最富,以缸贮金,里人称之“八缸”。翁寝疾,呼子分金:兄八之,弟二之。月生觖望。‎ 翁曰:“我非偏有爱憎,藏有窖镪,必待无多人时,方以畀汝,勿急也。”过数日,翁益弥留。月生虑一旦不虞,觑无人,就床头秘讯之。翁曰:“人生苦乐,皆有定数。汝方享妻贤之福,故不宜再助多金,以增汝过。”盖月生妻车氏,最贤,有桓、孟之德,故云。月生固哀之。怒曰:“汝尚有二十余年坎壈未历,即予千金,亦立尽耳。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 太学生李月生,是李升宇老翁的第二个儿子。李老翁非常富有,金钱多得用缸贮藏,乡里人称他是“李八缸”。李老翁一病不起,便叫过两个儿子,给他们分金子。哥哥得十分之八,弟弟得十分之二。李月生不满。老翁说:“我不是因爱憎而偏向,家里还窖藏着金子,必须等到人不多的时候才能给你,你不要着急。”过了几天,老翁病势沉重,李月生担心父亲一旦去世(就不知道藏金的下落了),瞅没人的时候,到床头偷偷询问老翁。老翁说:“人一生的苦乐,都是命中注定的。你现在正享受着妻子贤惠的福气,不应当再多给你金钱,免得再增加你的罪过。”原来李月生的妻子姓车,为人十分贤惠,真有桓少君、孟光的美德,所以李老翁这样说。李月生苦苦哀求,老翁发怒说:“你还有二十年的磨难没受,即使现在给你千两黄金,也马上就完了。如果不到你山穷水尽的时候,别指望给你金银!”‎ ‎②月生孝友敦笃,亦即不敢复言。无何,翁大渐,寻卒。幸兄贤,斋葬之谋,勿与校计。月生又天真烂漫,不较锱铢,且好客善饮,炊黍治具,日促妻三四作,不甚理家人生产。里中无赖窥其懦,辄鱼肉之。逾数年,家渐落。窘急时,赖兄小周给,不至大困。无何,兄以老病卒,益失所助,至绝粮食。春贷秋偿,田所出,登场辄尽。乃割亩为活,业益消减。又数年,妻及长子相继殂谢,无聊益甚。寻买贩羊者之妻徐,冀得其小阜;而徐性刚烈,日凌藉之,至不敢与亲朋通吊庆礼。忽一夜梦父曰:“今汝所遭,可谓山穷水尽矣。尝许汝窖金,今其可矣。”问:“何在?”曰:“明日畀汝。”醒而异之,犹谓是贫中之积想也。次日,发土葺墉 ,掘得巨金。始悟向言“无多人”,乃死亡将半也。‎ 李月生性格忠厚孝敬,听老父亲这样说,便不敢再问。不久,老翁病危,接着就去世了。所幸哥哥贤良,营葬之事,也不和弟弟计较。李月生为人一片天真,不吝惜财物,又十分好客,能喝酒。每天都要催妻子做三四次饭,治办酒席,招待客人,却不太懂得治家理业。同村中那些无赖地痞,见他懦弱,经常欺凌他。过了几年,家业逐渐衰落下来。(幸亏)生活困难时,哥哥多少接济一点,倒还不至于十分贫困。不久,哥哥因年老生病亡故,李月生更加失去了依靠,甚至到绝粮断顿的地步。春天借贷,秋天偿还,地里种的粮食,刚上场就分完了。只好卖地为生,家业越发减少。又过了几年,妻子和大儿子相继死去,李月生更加无有依靠。他不久便买了个贩羊人的老婆为妻,指望有了她生活能稍好点;新妻子姓徐,性子刚烈,每天都欺负他,以至于李月生都不敢和亲戚朋友有婚丧嫁娶一类的来往。忽然有 一夜梦见父亲对他说:“你现在的境况,算是山穷水尽了。过去曾答应给你金子,现在可以了。”李月生便问:“金子在哪里?”老翁说:“明天给你。” 醒过来后,对这个梦感到奇怪,还觉得是(自己)贫困中积久的想法。第二天,李月生挖土修墙,忽然挖出了巨金。至此才醒悟老翁过去说的“人不多的时候”是指全家人死亡近半的时候。‎ ‎③异史氏曰:“月生,余杵臼交,为人朴诚无伪。余兄弟与交,哀乐辄相共。数年来,村隔十余里,老死竟不相闻。余偶过其居里,亦不敢过问之。则月生之苦况,盖有不可明言者矣。忽闻暴得千金,不觉为之鼓舞。呜呼!翁临终之治命,昔习闻之,而不意其言言皆谶也。抑何其神哉!” ‎ 异史氏说:“李月生是我的贫贱之交,他为人朴实诚恳不虚伪。我兄弟和他交往,同甘苦共患难。两个村子相距只有十几里地,几年来,竟然没有一点来往。我偶然间经过他居住的乡里,也不敢去拜访问讯他。月生的困境,有他不便开口明说之处。突然听说他骤然间得到大量钱财,不由自主地为他欢欣鼓舞。唉!老翁临终时的遗言,从前经常听说,但没料到他的每句话都是预言。这是多么神奇啊!‎ ‎(选自《聊斋志异》)‎ 注: 觖:缺,不满。 葺(qì)墉:修理墙垣。‎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无依靠。)‎ A、月生虑一旦不虞 虞:预料 B、翁大渐,寻卒 寻:不久 C、妻及长子相继殂谢,无聊益甚 无聊:无趣 D、明日畀汝 畀:给予 ‎ ‎7.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B A、 翁最富,以缸贮金 申之以孝悌之义 ‎ B、 必待无多人时,方以畀汝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 以增汝过 作《师说》以贻之 D、 兄以老病卒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醒而异之,犹谓是贫中之积想也。(4分)‎ ‎8、(1)醒过来后,对这个梦感到奇怪,还觉得是(自己)贫困中积久的想法/愿望。(“异”、判断句、“积想”、整体通顺各1分)‎ ‎(2)昔习闻之,而不意其言言皆谶也。(4分)‎ ‎(2)(我)从前经常听说,但没料到他的每句话都是预言。‎ ‎(“习”“不意”“谶”、整体通顺各1分)‎ ‎9. 请根据第2节,简要概括导致李月生“山穷水尽”的外在原因。(4分)‎ ‎9、(1)被无赖欺凌 (2)兄长去世,失去援助 (3)妻子长子去世,更加无所依靠(4)受续娶徐氏欺负(每点1分)‎ 三、 古诗词鉴赏(11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思王逢原(其二)‎ 王安石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注:王逢原,北宋诗人,深受王安石赏识,二十八岁不幸病逝。此诗作于王逢原去世一周年时。‎ ‎(1)首联写景有哪些作用?(3分)‎ ‎①点明时令②选取冢上秋风,野外蒿草的典型意象,衬托自己的哀思 ‎③营造凄清氛围④奠定全诗伤感的基调 (答出任意3点得3分)‎ ‎ (2)请赏析颈联的妙处。(4分)‎ ‎(2)运用想象、夸张、比喻手法(写出其中2个手法即可得2分),回忆两人相聚畅饮的情形:庐山倾倒当书案,湓水入杯作美酒,(只要写到划线部分即可得1分),表现二人的豪迈胸襟与深情厚谊。(1分)‎ ‎ (3)诗中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试作简要概括。(4分)‎ ‎(3)对友人德才不为世人所知的遗憾;对友人豪放气质的赞赏;对两人往昔交游的怀念;对与友人阴阳两隔的悲伤。(每点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 。(荀子《劝学》)‎ (2) 定乎内外之分, ▲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1) ‎ ▲ ,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苏轼《赤壁赋》)‎ (2) ‎ ▲ ,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3) ‎ ▲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4)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相见欢》)‎ (5) 二人同心, ▲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8) ▲ ,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笑 容 吴念真 ‎①后来那群人都老了,也都病了。 ‎ ‎②三四十年的矿工生涯之后,他们陆续得了矽肺症:咳嗽、哮喘,长期激烈劳动锻炼出来的筋肉慢慢萎缩,脸颊凹陷、肤色灰白、两眼无神,终日内衣、睡裤一件,窝在家里某个角落的躺椅上,鼻孔塞着氧气管,像受伤的动物一般,动也不动,呼吸艰难之下甚至连话都懒得讲。 ‎ ‎③天气比较好的时候,他们偶尔会拖着小氧气瓶,以有如电影慢动作一般的脚步逐一走出家门,在巷尾的电线杆下聚集。 ‎ ‎④抽烟是他们一辈子的嗜好,身体既然到了这种地步,更没人觉得有戒掉的必要,所以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会有默契地一起关掉氧气,各自点起烟,有一口没一口地抽。 ‎ ‎⑤往昔经常被他们粗声粗气地叫唤、咒骂的太太们好像终于等到可以报复的时机,每次只要看他们掏出香烟时就会大声吼着在巷子里玩耍的孙子,说: “离远一点儿啊,你阿公不怕氧气爆炸存心要死,你们可不要傻傻地跟着陪葬! ”或者故意闲闲地说: “抽吧,抽吧,抽死总比死了没得抽快活! ” ‎ ‎⑥他们始终沉默,不知道是没力气,还是根本连回嘴的意识和动机都没有。 ‎ ‎⑦他们最后一次展现昔日的骂劲是有一天警察冲进巷子,说他们是“公开聚赌”,硬要带去分局拘留。听说他们把氧气管一拔,仿佛要把压抑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怒气全部宣泄出来似的,台式、日式的咒骂接连不断,然后说:“大尾的你不抓,抓这几个加起来将近三百岁,赌资总共才两百八十元的人……你抓什么意思?要抓我们回去干什么?” ‎ ‎⑧没想到后来太太们提起这件事时,却都带着些许的哀怜,她们说: ‎ ‎“可怜哦,才刚骂完,一个个都忙着抓起氧气用力吸,一个个都喘得像条狗。 ” ‎ ‎⑨那年冬天,他们都陆续住进医院,加护病房和普通病房来回替换,可是没有人有可以期待的出院日期。 ‎ ‎⑩有一天,一个三十来岁的儿子去医院看父亲,两个人无语,后来他问父亲说: “有没有想吃什么?” ‎ ‎⑪父亲说: “……可以现吃现死、现超生的东西! ”‎ ‎⑫儿子想了一下,在父亲的耳边说了什么,没想到父亲的嘴角竟然微微上扬,慢慢起身拔掉氧气管,然后朝其他人说:“起来吧,不要再躺了,我儿子要带我们去楼顶晒太阳! ”然后有点儿顽皮地跟他们做了一个手势。 ‎ ‎⑬父亲领头,后面跟了六七个人,他殿后照顾,一群人走一步、停一步。‎ ‎⑭那天的阳光灿烂、温暖,天空和远处的海都蓝得发亮。‎ ‎⑮儿子掏出香烟,为他们一一点上。儿子感觉像犯罪,但当看到他们深深地吸了一口,脸上逐渐出现和躺在病床上截然不同的神情时,他似乎已经不管那么多了。 ‎ ‎⑯年轻的护士捧着药盘忽然出现在楼梯口,不可置信地看着这群人。儿子怕她可能的训斥打断了他们的快乐,于是用他们绝对听不懂的英文跟她说: “就让他们快乐一下吧,请忘记你所看到的。 ” ‎ ‎⑰儿子无法忘记的是,他看到父亲赶紧把香烟捏熄,手往背后藏,而脸上却出现久违的笑容,那笑容就跟当年自己好奇偷抽烟,却被父亲当场活逮时一模一样。那一刻,阳光化解了儿子脸上苦涩的笑容,他觉得自己和父亲竟然如此亲近,仿佛曾经一体。 ‎ ‎⑱后来,这些人就在医院里一个接一个离开,没有人再回过家来。‎ ‎(摘编自吴念真《这些人,那些事》)‎ ‎12.文章第②段描写了老年矿工的群像图,请分析其表达特色及在文中的作用。(6分)‎ ‎12、手法:肖像(神态)描写,动作(细节)描写/白描,比喻,(描写手法任选2种2分,比喻1分)表现出矿工们一生辛劳,晚年为肺病折磨的悲惨情形,为下文的叙述张本,与结尾他们一个个“离开”呼应。(2分)‎ ‎13.文章第⑤段,矿工太太们对矿工吼其“存心要死”,在第⑧段又叹其“可怜”,前后表现的情感是否矛盾?请作简要分析。(4分)‎ ‎13.不矛盾,前者是因为矿工们在氧气瓶边抽烟后果严重,(1分),说他们“存心要死”是用反话(1分)表现对其的关心和担忧(1分);后者是直接表露对他们的哀怜。‎ ‎14.文章第⑭段划线部分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述。(4 分)‎ ‎14.①渲染了明亮、温暖的氛围(1分),表现了弥留之际的老人们将要实现抽烟这一朴素的人生愿望时快慰舒畅的心情;(1分)②照应/引出下文老人们“脸上却出现久违的笑容”的描述。(补充:第②点也可以写:呼应第三段,表示老人们抽烟小聚的情形将会重现。)‎ ‎15.结合全文,探究本文以“笑容”为标题的意蕴。(6分)‎ ‎15.①以“笑容”为题,体现了老人们在弥留的岁月中在儿子的帮助下可以再抽一次烟的满足与快慰。②笑容也表现了儿子对于父亲临终前渴望获得满足的理解,与对父亲晚景无奈的喟叹;③以“笑容”为题是(用以乐衬哀的手法,手法可不作要求)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辛劳一生,晚年生活却没有保障的悲悯和感叹。(第3点写到对底层的悲悯,1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中国式盘问”如何不再纠结 ‎①春节期间,网友编了两副诙谐的对联。一副描述回乡时亲朋长辈的盘问,上联“考了几分什么工作能挣多少呢” ,下联“有对象没买房了吧准备结婚吗” ,横批“呵呵呵呵” 。另一副则是对这些盘问的“神回复” ,上联“这个嘛呵呵呵呵” ,下联“那什么哈哈哈哈” ,横批“阿姨吃菜” 。 ‎ ‎②虽是寥寥数语,但返乡年轻一代遭遇“中国式盘问”的窘迫,跃然纸上。年前恐归中的纠结,年后压力下的逃离,故乡在很多人心中成了“想回去、回不去”的痛楚。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些提问不也是亲友们对外面世界、不同生活的一种想象和好奇吗?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单刀直入的盘问和虚与委蛇的回答,折射出价值观念的碰撞、认知方式的不同。而这背后,则是城镇化过程中文化转型的大课题。 ‎ ‎③“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故乡,绝不仅是舌尖的眷恋,更是精神的栖居、心灵的归宿。不过,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乡村文明,向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文明演进的过程。变动不居中,文化难免会逝者如斯。作家托马斯·哈代曾感叹英国的城镇化毁掉了乡镇的静谧和乡民的单纯,强硬的现代化支持者印度著名导演雷伊也在后期电影中反思乡村文化的衰败。当前,走向城市的亿万国人,也正处身这样一个文化的十字路口。 ‎ ‎④有人汇集了近60位网友的春节回乡见闻,一个共同点是,物质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却仍显单调。在微博上,也有网友感叹:回家后与亲友甚至父母都无话可说,只能“举头看电视,低头玩手机” ‎ ‎。而“中国式盘问”也正显示出,大城市与小城镇间、城市与乡村间的文化鸿沟,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文化情趣的偏差、文化价值的溃散,让哪怕最亲近的人也难以彼此心灵拢聚。文化落差让很多人的乡愁无处安放,这是城镇化不能承载之重。 ‎ ‎⑤那些要用放大镜才能在地图上找到名字的众多城镇、广袤乡村,正是我们的精神原乡。如若失去了这样的文化根基,我们的城镇化必将徒留空虚的躯壳。故乡不可能总是老模样,那只是一种原教旨的乡愁。不过, “中国式盘问”也让人审思,如何让我们的城镇化包含文化记忆、跳动历史脉搏?“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 ,这些不正是新型城镇化的文化蓝图吗?新一轮城镇化浪潮中,中小城市需要抓住超越自我的发展契机,但更要思考的是,在这样的历程中,如何让凋敝的乡村文化丰盈起来,如何让含混的城市精神明朗起来,从而承续历史、滋养心灵、形塑认同,让上演着文化变形记的人们,不再是永恒的漂泊者、异乡人。 ‎ ‎(摘编自《人民日报》)‎ ‎16.如何理解文中的“中国式盘问”,请简析。(6分)‎ ‎16 . ( 6分)①故乡亲友们对外面世界、不同生活的一种想象和好奇(表层含义),②折射出价值观念的碰撞、认知方式的不同。③大城市与小城镇间、城市与乡村间的文化鸿沟;(人与人之间文化情趣的偏差、文化价值的溃散,心灵的疏远 亦可。)(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7.结合文意,阐释文中划线句的内涵。(6分)‎ ‎17、城镇和乡村在地图上尽管很渺小,(1分)但却孕育和形成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是我们精神文化的根基,(二者皆可,1分)也是心灵的归宿。(1分)表达了作者对城镇化进程中,人们精神家园失落(1分)这一现象的忧虑和警示。(2分)‎ ‎18.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18. (4分)①首先由“中国式盘问”引出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文化转型的话题。②其次,指出城镇化过程中残在的问题:乡村文化衰败,城乡文化出现落差。③最后,指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尊重文化与历史。(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犹太人有句谚语:“你需要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纸条,一张写的是‘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写着‘世界为我而造’。”‎ 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