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题 24 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
1.观察下图,其中 1921—1925 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B. —五计划超额完成
C.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D
2.有人说,他(美国总统)在某种意义上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使市场的作用和政府
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这里的“他”应是
A. 华盛顿 B. 林肯
C. 罗斯福 D. 尼克松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特点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打破的以
前政府对经济的自由放任政策。通过这一干预政策,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开创了国家干
预经济的先例。故 C 符合题意;华盛顿领导北美人们赢得独立,与题干材料无关。故 A 不符合题意;林肯
领导的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与题干材料无关。故 B 不符合题意;尼克松改善了中美关系,与题意不
符。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2
点睛:正确理解罗斯福新政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取得成功,
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使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3.近年来,中美摩擦一直不断,美国狼子野心与上世纪初的行为如出一辙。 上世纪 20 年代,美国为争夺
亚太地区的霸权,倡议召开了( )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慕尼黑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卷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2 年一战结束后,美国倡议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为美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
奠定了基础。A 项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是 1919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C 项慕尼黑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1938 年,
与题干的时间不符;D 项雅尔塔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1945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 B。
4.1929 年~1933 年的经济危机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 这
最能反映危机( )
A. 涉及范围特别广 B. 持续时间比较长
C. 破坏性特别大 D. 来势比较猛烈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卷
【答案】A
点睛:经济危机从 1929 年到 1933 年经历了五个年头,体现了持续时间比较长的特点,波及了多个领域和
国家说明涉及范围比较广;经济严重倒退,企业倒闭,工人失业,从这些角度反映了破坏性特别大的特点。
5.在 1932 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活动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许诺,利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 材
料中的“计划经济的方法”是指( )
A. 实行了自由放任 B. 加强了经济干预
C. 强化了科技创新 D. 大力发展了高新产业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卷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在美国经济危机的时候当选总统后,开始实行罗斯福新政,其特点是
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即计划经济的方法。A 项是罗斯福新政实施前资本主义的经济方式;CD 项与
材料内容无关。故选 B。3
6.下图为罗斯福新政时实行的一项措施,该措施
A. 恢复了银行信用
B. 弥补了农业损失
C. 加强了政府调控
D. 提供了就业机会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 版,含答案)
【答案】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WEDOOURPART”和图片的信息,结合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本题,
蓝鹰计划是罗斯福新政在工业上采取的措施,由此可以排除其他三项。
7.1929—1933 年,美国发生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当时的美国人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 农产品堆积如山,农户喜笑颜开 B. 挖野菜根、嚼野葱头成为时尚
C. 住在舒适的“胡佛小屋”看电视 D. 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难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之死可知,1929~1933 年发生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导致了农产品价格下跌,企业
纷纷倒闭,大量人员失业,所以当时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难,很多人们流落街头,靠挖野菜根、嚼野葱
头充饥,所以 ABC 项都均不符合题意,D 项符合题意,故选 D。
8.在历史叙述中,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述。下列属于评述的是
A. 1917 年 11 月 7 日,以列宁为首的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
B. 新经济政策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C. 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4
D. 苏联赫鲁晓夫当政期间,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 项表述的是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是对历史史实的客观描述;B
项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评价;C 项是对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后取得成果的客观描述;D 项是对赫鲁晓夫改革
的客观描述。B 项符合题意,故选 B。
点睛: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是对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过程、结果的表述;历史事件的评论是对历史事
件的性质以及产生的历史影响和评价的表述。由此可以对选项进行分析和选择。
9.1930 年间美国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了 40%,许多国家采取报复措施,把进口税率提高 60%到 100%,
法、德、英还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抑制进口。这些措施
A. 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B. 加剧了经济危机
C. 打击了法西斯势力
D. 改善了国际关系
【来源】安徽省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B
点睛:抓住关键的时间节点“1930 年”,这是在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第二年。因为 1929 年资本主义经济
大危机从美国开始发生的,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后的第二年,即 1930 年,美国胡佛政府为了转嫁和减少经济
危机的损失,便采用了提高关税的办法。而这种办法很明显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于是,其他国家对美国
的做法纷纷采取报复措施,即也是采取提高关税等措施。这些行为,不但没有减少经济危机带来的困难,
而且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使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
1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崩溃的标志是5
A.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B.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C. 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D.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 2018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
【答案】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
新秩序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崩溃的标志是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军突袭波兰,
英法对德宣战。
11.“1921-1922 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 2.4 亿普特,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 4.23 亿普特低了很多。”这
一变化,有助于
A. 结束沙皇统治
B. 恢复国民经济
C. 实现农业集体化
D. 防止生产过剩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 2018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的“1921——1922 年经济年度的粮食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 年列宁实行的新经济
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了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
的恢复和发展。故 B 符合题意;1917 年的俄国二月革命结束沙皇统治,故 A 不符合题意;实现农业集体化
是在斯大林执政期间,1921——1922 年是列宁执政。故 C 不符合题意;防止生产过剩与新经济政策无关,
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2.当今世界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那么,在 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威胁世界和平的6
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危机的连续打击
B. 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
C. 国际恐怖活动的频繁发生
D. 民族复仇主义的打击报复
【来源】四川省乐山市 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答案】B
13.分析图表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据下表可以推断,苏俄(联)这一时期成就的
取得得益于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B. 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
C. 斯大林体制、赫鲁晓夫改革
D. 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来源】四川省乐山市 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干的“1921——1929 年世界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可以看出苏联在 1921——1929
年工业总产值增长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在列宁领导下,1921 年苏
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列宁逝世
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1928——1937 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
一、第二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
防力量也大为加强。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由此可见,苏俄(联)这一时期成就的取得得
益于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体制。故 B 符合题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 1921 年被新经济政策取代,故 A 不符7
合题意;赫鲁晓夫改革发生在 1929 年之后,故 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4.(题文)20 世纪 30 年代,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 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B. 1933 年希特勒上台
C.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 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卷
【答案】D
15.下表反映的是 1925~1945 年美国失业率变化情况,表中失业率不断攀升并达到最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A. 经济大危机
B. 罗斯福新政
C. 第二次世界大战
D. 第三次科技革命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25~1945 年美国失业率变化情况表”,可知,失业率从不断攀升并达到最高峰时
是 1929--1933 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时间工人失业增高的直接原因是 1929 年--1933 年资本主义世
界经济危机,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因此表中失业率不断攀升并达到最高峰的直接原因是世界经济危机,
选项 A 符合题意。而选项 B 罗斯福新政后,美国失业人数减少;选项 C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 1939 年;选
项 D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 20 世纪 40 年代,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 A 符合题意,故选 A。
16.下列史实与推论搭配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8
A
1936 年美国农业收入增加近 1 倍,工业恢复到
1929 年水平,国民收入增加了 50%。
罗斯福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
B
工业方面:除大企业仍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
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
列宁开始放弃社会主义道路
C
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
各成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欧洲护照。
欧洲实现了政治一体化目标
D
战后日本积极引进最新科技成就,促进了日本经
济持续高速的发展。
日本成为了一个政治性大国
A. A
B. B
C. C
D. D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2018 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A
17.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20 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
的演变,这三次演变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 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
B. 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C.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9
D. 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泰安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是美国又不得不正
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北约和
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1991 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出现了多极化趋势。C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C。
18.“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
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
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种体制”是指(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斯大林模式 C. 新经济政策 D. 市场经济体制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泰安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9.下边是某次辩论中辩论双方的观点。双方辩论的是哪国经济体制的影响?
A. 列宁领导下的苏俄
B. 斯大林执政时的苏联
C. 罗斯福执政时的美国
D. 卡达尔领导下的匈牙利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10
【答案】B
20.2018 年 5 月 4 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
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相结合,产生了
①空想社会主义
②列宁主义
③毛泽东思想
④邓小平理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国际无产阶级有
了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与俄国无产阶级运动相结合,诞生了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
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想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②③④正确,C
项符合题意;空前社会主义出现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①错误,ABD 三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 ABD 三项不合
题意,故选择 C。
21.下图为某次会议签订的和约文本,该和约中最能体现这次会议实质的是11
A. 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
B. 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C. 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
D. “委任统治”德国海外殖民地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 版,含答案)
【答案】D
22.改革是发展的直接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
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1)材料一中苏联“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指的是哪一经济政策?它是哪一政策推行引发危机的背
景下出台的?
材料二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 年)中说:“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
恐惧而停止时……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2)材料二中罗斯福总统采取的“行动”是什么?这一行动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觉醒,正是这个伟大的觉醒孕育下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
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
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在广东视察时的讲话
(3)材料三中“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坚持深化改革的必要
性和重要性。
【来源】2018 年甘肃省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1)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2
(2)罗斯福新政(或“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
整、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3)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
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2)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41 年的八年前即 1933 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在 1933 年美国面临经济
危机的时候实施了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
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
增强。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时期指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所以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指的是实行改
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
是坚持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们必须要深化改革。言之有理即可。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这本书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列宁在 1895 年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
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1)“这本书”是指什么?它鼓舞推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斥市场调节。计划
完全是指令性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
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据周尚文、王斯德《苏联兴亡史》等
(2)根据材料概括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苏联产生的负面影响。
材料三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
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的应用它。
——毛泽东《论新阶段》
(3)以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例,阐释材料三的观点。
【来源】安徽省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13
【答案】(1)《共产党宣言》;十月革命。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阻碍了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后来的改革
也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弊端的不断积累最终吊致苏联解体。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其他
如建立井冈山根据地、遵义会议、开展游击战争等言之成理亦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形
成了邓小平理论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他如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国两制”等言之成理亦可)。
(3)根据材料三“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
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
设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内容,“这本书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解题的切入点;因为 1848
年 2 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该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件。而
科学社会主义,鼓舞推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事件,是十月革命;因为 1917 年俄国的十月革命是人类
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统治,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资产阶级革命战争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请你选择其中一次革命谈谈其
影响是什么?14
材料二大约在 150 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
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
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
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2)面对生存危机,为了“弃旧图新”日本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依据材料总结该举措对日本产生的影
响。
材料三 1945 年,《新华日报》发表了题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的社论,称“他在 1932
年初当选总统的时候,正在 1929 年美国经济空前恐慌之后,他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他用提高人民生
活水平、扩大人民购买力的政策来代替了帝国主义的对外经济掠夺,使美国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
活。”
——黄安年《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3)罗斯福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新政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的范例是什么?
(4)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泰安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1)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
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美国独立战争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
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法国大革命影响:法国大革命摧毁了
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任选一次革命即
可得
(2)明治维新改革。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亚洲
强国,开始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3)对工业进行调整。国家干预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第一阶段: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第二阶段: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扩大;第三阶段:资产阶级统治
的调整与完善。(必须答对三项得,答对两项得
【解析】(1)依据图片中反映的事件:英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革命。结合课本所学,英国资产阶
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殖
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本国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中
可以看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相同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阻碍;据所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5
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美国独立战争影响: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
动作用。法国大革命影响: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
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3)依据课本所学,面对经济危机,为解决经济危机,巩固统治。罗斯福实行新政。新政中,为提高人民
生活水平,在工业方面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这是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并采取以工代赈,兴建公
共工程等的措施,解决工人的就业问题。罗斯福新政是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4)依据前面的材料,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第一阶段。其特点是资产阶级统治的
确立;19 世纪中期的美国南北战争、俄国 1861 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是第二阶段,其特征是资产阶级统治
的巩固、扩大;罗斯福新政等改革措施属于第三阶段,特征是资产阶级统治的调整与完善。
点睛:(1)第一小问图片中历史史实:英国革命、历史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是解题的关键,由这些事件爆
发的原因,确定答案;第二小问据所学回答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即可;(2)问关键是“接受西方思
想观念,打破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日本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提倡欧美的生活方式,革除旧
习,提倡欧美的生活方式;(3)罗斯福的中心措施是解题的关键。结合所学知识可确定本题答案;(4)
问依据前面的史实:英法美资产阶级、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特征概括答案。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简表
时间 交往史实 时间 交往史实
西汉 开辟丝绸之路;佛教传入 明朝前期 郑和下西洋;实行海禁
唐朝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来华 明朝中后期 实行海禁;戚继光抗倭
宋朝 设立市舶司;海路贸易兴盛 清朝 闭关锁国;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16
元朝 马可·波罗来华;海路贸易兴盛
(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材料二 1919 年,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滔滔雄辩,在会场上引起强烈反响。然而,中国的命运又岂是一个
外交官的雄辩所能改变得了的?
(2)为什么说当时“中国的命运又岂是一个外交官的雄辩所能改变得了的”?
材料三 1979 年元旦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中写道:“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
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
(3)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中央之国”大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1)特点:和平交往为主;中外贸易由陆路为主转为以海路为主;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对外
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出现反侵略斗争。
(2)原因: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会议;会议由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中国的国家实力弱小。
(3)主要目的:为了引进外国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推动国内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增强综合国
力;改善人民生活。
(2)依据问题“中国的命运又岂是一个外交官的雄辩所能改变得了的”即中国的外交官雄辩无关改变中国
的命运,说明中国的外交官的才能无法改变中国的命运。结合课本所学,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会议,会议
由大国操纵,实行的实力外交;中国经济落后,综合国力弱注定了中国外交的失败。
(3)依据材料三“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中央之国”大门”即中国面向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结合课本所学,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为了引进外国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推动国内改革和现代化建设;
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
26.历史学习就是用过去“人”的经历感染、启示我们立足现实,走向未来。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
题。
(1)“比较”能领会政治家的精神。康有为与孙中山虽同生于广东省,但人生轨迹却不同。1898 年,当孙17
中山在日本宣传革命思想时,康有为在国内掀起了哪一运动?1905 年,当康有为流浪欧美时,孙中山在日
本创立了哪一资产阶级政党?1924 年,当康有为反对冯玉祥驱赶溥仪时,孙中山在广东创建了哪一军校?
(2)“联系”能感受思想家的魅力。概括下列材料的基本主张,分别写出 1917-1924 年间俄国实践这些主
张的具体史实。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织……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
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1848 年)
(3)“体验”能感悟“常人”的情怀。指出下列材料中“国事”的基本含义,从材料中你能体验到作者怎
样的情怀?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天下人人
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翠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
无余恨。国事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林觉民 1911 年参加黄花岗起又前写与妻子的遗书
(4)“反思”能领悟科学家的品质。据下图写出达尔文的科学成就和他从事科学研究的品质。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 版,含答案)
【答案】(1)维新变法运动。中国同盟会。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2)夺取政权;发展生产力。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新经济政策。
(3)通过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挚爱妻儿;但为国家抛弃自己的小爱(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得分)。
(4)《物种起源》(进化论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怕困难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得分)。18
(2)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17 年,俄国无产阶级通过十月革命夺取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为了发展生产力,1921 年,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依据材料“吾今死无余恨。国事不成,自有同志者在”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林觉民在留学日本期
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 年春回国,4 月 24 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
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材
料充分体现了他通过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挚爱妻儿,但为国家抛弃自己的小爱的高尚情怀。